3 药物代谢动力学 Flashcards
阿司匹林的pKa是3.5,它在pH为7.5肠液中,按解离情况计,可吸收约
0.01%
碱性药物的pKa=9.8,如果增高尿液的pH,则此药在尿液中
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
在酸性尿液中弱酸性药物:
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药物的首关效应可能发生于
口服给药后
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下列药物中能诱导肝药酶的是
苯巴比妥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
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量和速度
某药半衰期为4小时,静脉注射给药后约经多长时间血药浓度可降至初始浓度的5%以下
20小时
dC/dt=-kCn是药物消除过程中血浆浓度衰减的简单数学公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当n=1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
静脉注射2g磺胺药,其血药浓度为10mg/d1,经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
20L
需要维持药物有效血浓度时,正确的恒量给药的间隔时间是
据药物的半衰期确定
属于一级动力学药物,按药物半衰期给药1次,大约经过几次可达稳态血浓度
4~6次
弱酸性药物与抗酸药同服时,比单独服用该药
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减少
弱碱性药物与抗酸药同服时,比单独服用该药
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增多
苯巴比妥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
诱导肝药酶,加速灭活
维生素K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
竞争性对抗
肝素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
药理作用协同
阿司匹林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
药理作用协同
保泰松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
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
每次剂量减1/2需经几个t1/2达到新的稳态血药浓度:
5个
每次剂量加倍需经几个t1/2达到新的稳态血药浓度:
5个
给药间隔时间缩短一半需经几个t1/2达到新的稳态血药浓度
5个
舌下给药的特点是
A. 可避免胃酸破坏
D. 可避免首过效应
E. 吸收比口服快
主动转运的特点是
C. 需要消耗ATP
D. 需要膜上特异性载体蛋白
E. 有饱和现象
下列有关属于一级动力学药物的稳态血浓度即坪值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增加剂量能升高坪值
C. 首次剂量加倍,按原间隔给药可迅速到达坪值
D. 定时恒量给药必须经4~6个半衰期才可到达坪值
E. 定时恒量给药,达到坪值所需的时间与其T1/2有关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主要有
A. 药物的理化性质
B. 首过效应
D. 吸收环境
E. 给药途径
药酶诱导剂
A. 使肝药酶活性增加
B. 可能加速本身被肝药酶代谢
C. 可加速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的代谢
E. 可使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的血药浓度降低
药物血浆半衰期
A. 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B. 能反映体内药量的消除速度
C. 是调节给药间隔时间的依据
D. 其长短与原血浆药物浓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