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仁、論孝、論君子 問答 Flashcards
修養仁德的總綱是甚麼?
修養仁德的總綱是「克己復禮」,這是抑制自己,使言語行為合乎禮。
修養仁德的條目是怎樣的?
「克己復禮」的條目是不合禮的事不去看,不合禮的事不去聽,不合禮的事不去說,不合禮的事不去做。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仁者對「富貴」、「貧賤」的態度是怎樣的?
仁者不會以不正常的方法來求取富貴;也不會以不正當的方法來改變自己的貧賤生活和地位。
仁者對「富貴」、「貧賤」生活的態度是怎樣的?
仁者可以長期過著貧困的生活而不會抱怨或為非作歹;也可以長期過安樂的生活而不會驕奢淫樂。
「安仁」、「利仁」、「害仁」、「成仁」的含義。
「安仁」– 自己能實行仁德,便覺心安。
「利仁」– 明白行仁德對己對人有利,便勉力實行。
「害仁」– 為求保有生命,所作所為竟違反仁德原則。
「成仁」– 寧願犧牲性命,體現仁德精神。
孔子指出子女除供養父母外,為甚麼對父母更要能做到「敬」?
孔子指出,人們都以為能供養父母就是盡孝,其實這做法與提供食物飼養牲畜無異。他認為子女為父母做任何事,都應有發自內心的尊敬,而不只是滿足他們物質需要。
孟懿子、樊遲及子游問孝,孔子如何回應他們?
孟懿子問孝,孔子簡短地回答「無違」,即不可違反禮法。
其後孔子主動向樊遲提及「無違」,並解答樊遲的提問。他的回答較詳盡,指出要做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即父母在生時按禮法侍奉他們,父母離世後則以禮法行喪葬祭祀之事。
在子游問孝時,孔子以養犬隻馬匹來作對照,指出孝順父母不只要供給生活所需,更要心存敬意。
孔子的回應如何不同?
孔子對於孟懿子、樊遲及子游,在教導方式及教導內容上皆有分別。對孟懿子只點明孝的重點;但對為他駕車的學生樊遲以及子游則用較顯淺的語言向他們説明道理。此外,孔子對他們說明孝的重點亦有不同。對孟懿子及樊遲談及的側重遵守禮法,與行為有關。對子游所説的則着重內心的態度。
凸顯了孔子教育學生的甚麼特點?
孔子的回應不同,可見他對學生因材施教,會因應提問者的背景、身分以及實際情況教導,以讓弟子學習到最切合他們所需的道理。
當父母犯錯時,孔子認為子女應該怎樣做?這是否跟他對孟懿子所説的「無違」自相矛盾?
孔子認為子女應該委婉地勸諫父母。
這跟孔子所説的「無違」並無矛盾。孔子所說的「無違」,是指子女侍奉父母時不要違背禮節。「事父母幾諫」指子女要本着孝敬之心委婉地規勸父母,以免父母犯錯,即使子女的意見不獲接納,子女仍要「敬不違」,即對父母態度恭敬,不冒犯他們,這種做法合符禮節。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原因為何?
子女常記得父母的年紀,是孝道的表現。
這樣做一方面可為父母健康長壽,仍可孝敬他們,並享受天倫之樂而感到歡喜。另一方面也為父母年事漸高,擔心彼此相聚的時間無多而感到憂懼。
惟有記住父母的年紀,子女才可以了解父母的身體狀況和照顧他們的需要,及時善盡孝道。
君子為甚麼會「不憂不懼」?
君子問心無愧,經過自己冷靜的反省,不覺得做了錯事,不感到內疚,便會「不憂不懼」。
君子對自己的「言」與「行」又有甚麼要求?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為自己說話多於實際行動感到羞恥,可見其重視實際行動,要「言」、「行」相符。
仁者如何堅執仁德?
時間 – 仁者在任何時間也會堅執仁德,即使吃一頓飯那麼短的時間也不會離開仁德。(「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面對生活的順逆 – 仁者在倉卒匆亡的時候、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必定和仁德同在。(「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面對生死抉擇 – 不會因貪生而損害仁德,只會犧牲自己來成全仁德。
(「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
君子與小人在立心和行事兩方面有甚麼分別?
立心方面 –
君子胸懷廣闊,眼光遠大,故心境舒泰。
小人心胸狹窄,目光短淺,故心中憂慮。
君子發憤向上,盡力催促(要求)自己。
小人只管向別人提出要求。
行事方面 –
君子以道義為準則。
小人以謀取私利為目的。
君子鼓勵、協助人家做好事。
小人慫恿、引誘人家做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