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論 語譯 Flashcards
1
Q
賂秦而(力)(虧)
A
國力 / 虧損
2
Q
(率)賂秦耶
A
全部
3
Q
不能獨(完)
A
保全
4
Q
(較)秦之所得
A
比較
5
Q
諸侯之所大(患)
A
禍害
6
Q
(固)不在戰矣
A
本來
7
Q
(舉)以予人
A
全部
8
Q
暴秦之欲無(厭)
A
滿足
9
Q
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A
奉送給秦國的土地愈多,秦國對諸侯的侵略就愈急迫
10
Q
理固宜然
A
本來就是理所當然的事
11
Q
何哉
A
為什麼呢
12
Q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A
親附
13
Q
齊亦不(免)矣
A
倖免
14
Q
始有遠略
A
起初有遠大的謀略
15
Q
(斯)用兵之效也
A
這是
16
Q
始速禍焉
A
才招致滅國的禍患
17
Q
趙(嘗)五戰於秦
A
曾經
18
Q
後秦擊趙者再
A
後來秦國一再進攻趙國
19
Q
李牧(連卻)之
A
接連擊退
20
Q
(洎)牧以讒誅
A
及至
21
Q
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A
可惜趙國以武力抗秦而不能堅持到底
22
Q
誠不得已
A
實在是無可避免的
23
Q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A
假使當初三國都珍惜他們的土地
24
Q
或未易量
A
或許未可輕易地判斷
25
Q
(禮)天下之奇才
A
禮待
26
Q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A
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別人積累的威勢所脅迫啊
27
Q
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A
仍然
28
Q
(苟)以天下之大
A
如果
29
Q
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A
跟隨 / 舊事
30
Q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A
兵器 / 鋒利 / 作戰 / 優勝 / 弊病
31
Q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A
原因
32
Q
「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
A
有人 / 相繼滅亡
33
Q
「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A
因為 / 後援 / 獨自保全
34
Q
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
A
失去
35
Q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A
他們的 / 暴露
36
Q
子孫視之不甚「惜」
A
珍惜
37
Q
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A
分明
38
Q
至於「顛覆」,理固宜然
A
滅亡
39
Q
「猶」抱薪救火
A
好像
40
Q
則勝負之「數」,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A
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