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歷史 第十四課 修道運動 Flashcards
根據洛尼‧克拉普的主張,我們在今日為什麼需要把教會「再度修院化」?
a) 修道主義是矯正當前受到暴力、色情與唯物主義腐蝕的文化的可能方式
b) 可能的形式
(1) 基督徒家庭在同一地區內購屋
(2) 基督徒長青社區致力於敬拜、學習聖經和服事社會
與一般想法恰好相反,其實並非所有中世紀修士都是遁世者。 在修道傳統中許多男女信徒他們是如何繼續在世間生活,卻不 隸屬其中?
修道運動不同的歷史素質
a) 有些人完全從這俗世退出(沙漠隱居、隱士、偏遠社區)
b) 其他人則以宣教士、神學家和照護者的身份,仍舊在世間生活
激進門徒訓練的三種路線?
a) 苦修主義
b) 殉道主義
C) 修道主义
為苦修主義下定義。
(1) 宣誓脫離但並不從俗世中退出
從苦修主義的角度來看,基督信仰要求些什麼?
禁戒某些通常被認為是美好的事物(像婚姻或食物),或是異常頻繁地來施 行那些通常在操練上有所節制之事(像禱告和禁食)
苦修者使用哪一段聖經經節作綱領?
關鍵經文:《馬太福音》十九 16-22
青年财主的故事
試舉出早期教會施行的一些苦修操練。
(a) 雅各:經常禁食和禱告
(b) 敘利亞之教會:對加入教會會友的苦修要求,有時包括獨身 (c) 小亞細亞某些教會:摒棄婚姻、飲酒或是吃肉
(d) 革利免與俄利根:從神學根基來支持苦修主義
- 殉道主義例子
(1) 安提阿的伊格那丟 (2) 坡旅甲
(3) 佩蓓圖
- 修道主義 為什麼在教會歷史上有千百成群的男女遷入沙漠,以隱居方式來活出基督徒信仰?
聖經有幾處經文提到沙漠是人與神相遇之地 (i) 摩西
(ii) 以利亞 (iii) 耶利米 (iv) 耶穌
在第五世紀過修道生活最普遍的地點是哪裡?
巴勒斯坦是第五世紀最重要的修道生活中心,尤其在南部猶太地的荒野。
早期教會為什麼將它自己視為周遭文化的外人,或甚至是敵 人?
a)早期修士們將教會視為一個社群,與一個敵對、敗壞的社會既不相同而且有 所區隔。
(b) 殉道者之死傳遞了這個觀念,基督徒是這世界的外人與客旅。
根據賴德烈的說法,有哪一種主要原因造成修道主義在第四世 紀君士坦丁大帝掌權後開始興起?
(c) 在君士坦丁大帝掌權後,教會與國家之間的新關係引起道德鬆弛和文化羈絆 的危機。
(d) 修道主義的興起有一部份是為了反對這樣的散漫。 (e) 修道主義最終成為殉道主義曾經具體表達的一切。
修道傳統的起源
沙漠隱士 早期基督徒為什麼要退居到埃及、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的沙漠裡?
- 有時候只屬暫時性質,為了躲避迫害
2. 成為生活的一種方式,實行基督門徒身份的一種方法
有哪一件事特別導致安東尼搬到沙漠?
a) 亞他那修所著傳記
(1) 激勵許多人搬到沙漠
(2) 為早期隱士立下一種生活榜樣
b) 按基督在《馬太福音》第十九章的字面說法來行
雖然過著獨居生活,安東尼何以能影響別人的生活,多到不計其數?
c) 受到所有人喜愛並效法
d) 最終是在一個岩洞裏過門徒生活
試描述沙漠隱士的日常慣例。
a) 禱告
b) 讀經
c) 默想基督的生活
d) 禁食
他們面臨哪些掙扎?
a) 長久的寂寞再加上食物和睡眠的短缺,造成幻覺
b) 經常有來自魔鬼的誘惑和衝突
社區式修道院 聖帕科繆在修道歷史上為什麼是一位重要人物?
a) 被認為在第四世紀前葉創建團體式的修道主義
b) 是一名改信基督的軍人,在埃及開創苦修式的修道團體
c) 他的「規範」乃是日後所有修道團體的架構 (1) 規律飲食與定時崇拜
(2) 新加入者的條件
(a) 個人財產捐贈給共同基金
(b) 經過一段試用期來測試熱忱與認真度 (c) 熟背聖經章節
(d) 接受閱讀與寫字的教導
大巴西流對修道主義的發展有何重要貢獻?
a) 公元三五六年於加帕多家封為主教
b) 最大貢獻乃是使修道主義與教會生活更密切結合。
c) 認為修道院提供基督徒成長的理想環境 (1) 提供實質與精神上的支持
(2) 使個人從自私與肉體情慾的傾向上獲得釋放 (3) 允許他們在社群內操練整個恩賜的範圍
修道主義的擴展 列出以下人物是在哪一個國家助成修道主義的散佈:
卡西恩
卡西奧多魯斯
聖帕提克
- 法國有卡西恩
- 義大利有卡西奧多魯斯
- 愛爾蘭有聖帕提克
聖本篤準則對西方修道主義產生怎樣的影響?
1.到了第六世紀,聖本篤的「規條」成為西方大多數修道院的模範。
- 大貴格利所著傳記
a) 出生在努西亞,在羅馬接受教育
b) 如同隱士般在洞穴中生活
c) 創建十二所修道院,最大一間位於卡西諾山
d) 在卡西諾山作院長十二年,直到去世為止
聖本篤準則是根據 和 的節拍。
根據禱告和工作的節拍
按照聖本篤的說法來描述下列幾類修士:
- 共修士
- 隱士
- 獨修士
- 迴旋修士
- 共修士(Cenobites)—-處於條規與院長之下,在修道院居住
- 隱士(Anchorites)—-住在修道院的遁世者,學習對抗魔鬼
- 獨修士(Sarabaites)—-不受任何規範
- 迴旋修士(Gyratory monks)—-在不同修道院間漫遊
本篤修道院裡的權力架構為何?他們如何來達成決定?
G. 服從是團體生活的關鍵
- 謙卑的初步
- 修士們被認為要立即並且絕對服從他們的院長。
聖本篤準則還包含哪些社群生活行為的其他指導?
F. 七十二條有關好行為的規定
H. 靜默無聲
I. 對修道院內人們生活和工作的描述 J. 不可擁有私人物品
K. 成為修道主義歷史上最有名而且最常被摹仿的準則
試描述本篤修道院裡典型的一天,針對敬拜、座息和餐飲來作解釋。
A. 敬拜
- 黎明
- 中午
- 下午三點
- 晚禱(傍晚之初)
- 傍晚之中的晚禱
- 午夜晨禱
- 夜間讚美
修士們對於工作的目的與價值持何種看法?
a
簡短陳述以下職務人員在修院生活內所扮演的角色。
- 院長
- 副院長/副主持
- 教長
- 門房
- 巡邏員
- 領唱
- 院長—-修道院之首
- 副院長或副主持—-身居次位
- 教長—-有十位修士被選來監督他們的工作
- 門房—-負責守門
- 巡邏員—-確定所有教士都在工作
- 領唱—-管理書本與禮拜儀式
- 教師—-教導年輕修士
- 教師
- 內侍
- 伙夫
- 園丁
- 魚池管理員
- 施賑員
- 醫療員
- 司事
- 內侍—-幫修士沖洗和剃鬍,清洗與縫製衣物
- 伙夫—-烤麵包、保存酒、購買食物、看守田地的土產
- 園丁
- 魚池管理員
- 施賑員—-安排救濟品,照顧社區中有需要之人
- 醫療員—-管理醫療室,照顧生病的修士
- 司事—-看管教堂與建築物的維護
到了公元八百年查理曼大帝統治之時,有哪一種修道院模式已經非常普及?
到了查理曼大帝統治時(公元八百年),聖本篤準則已經非常普及。
試舉出兩種在西方出現的不同修院教團。
- 「戰鬥修士」或聖殿騎士團(十二世紀)
2. 方濟會士與道明會士(十三世紀)
修道運動對教會生活具有哪些正面貢獻?
- 精心抄寫和保存手卷(聖經與教會的著作)
- 學習與神學的中心
- 教會更新與敬拜的中心
- 大量宣教推動力
- 為門徒身份的進深成長提供了一個環境
修道主義具有什麼危險,特別是「沙漠靈修」?
- 靈裏的驕傲
- 缺乏責任感
- 知性上怠惰
修道傳統的理念在那些方面或許可以用來矯正來自當代文化的挑戰和 缺陷?福音派信徒可以從這些中世紀修士學到什麼?
- 在一個煩囂喧鬧、錯綜複雜和自我沉溺的世代裏,學習簡樸、獨處以及與神的交通。
- 在一個唯物主義和自私自利的世代裏,學習保持純全與靈命更新。
- 在一個破碎、怠惰和厭倦的世代裏,學習意義、目的和健全。
描述本篤修道院裡典型的一天 每日座息
B. 每日座息
- 在冬季,典型的修道生活是從凌晨兩點至晚上六點半。
- 夏季之時,允許下午有一次午睡。
描述本篤修道院裡典型的一天 伙食
C. 伙食
- 夏季供應兩餐(早晨和傍晚)。
- 冬天(下午兩點)和大齋期(下午六點)只供應一餐。
- 食用雞蛋、魚、起司、豆類和蜂蜜
- 聖本篤禁止食用肉類,後來修道院逐漸恢復允許。
- 用餐之時禁止交談
- 朗讀聖經、教父和聖徒傳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