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歷史 第十三課 教會的古代會議 Flashcards
大致上來說,教會的四次古代會議有何貢獻?
- 有助於信仰的成形與系統化表述
2. 產生重要的尼西亞信經與迦克墩信條
列岀 四次古代會議的地點與時間:
a) 尼西亞會議(三二五年)
b) 君士坦丁堡會議(三八一年)
c) 以弗所會議(四三一年)
d) 迦克墩會議(四五一年)
有哪兩項神學議題支配了這四次會議?
- 神的本質(三位一體)
2. 耶穌基督既為人又為神的本質(基督論)
教會從猶太教承襲了哪一種可以用來對抗異教與異端的神學 堡壘?
A. 教會的猶太根源強調徹底一神論(radical monotheism)
- 反對異教多神論
- 反對諾斯底派的衍生論(Gnostic emanationism)
- 反對二元論(馬吉安、摩尼教徒)
早期會議產生了什麼正統闡述,來解釋父神、耶穌與聖靈之間 的關係?
相信一位神以三個位格存在──聖父、聖子和聖靈──彼此同等、同永恆並且同質。
東西方教會之間的「和子」爭議是源自於哪一項神學議題?
東西方之間產生 Filioque(拉丁文的「和子」)爭議
• 聖靈是從父和子所岀 ,而不僅僅從父所出。
試舉岀 有關基督本質方面,早期會議試圖對抗的部份異端定義。
- 耶穌並非從屬於聖父(諾斯底派)。
- 耶穌不單是另一種形態(撒伯流)
- 耶穌不是一個有神的靈降在他身上並且因此被選上的人(亞流)
誰是亞流?
亞流是公元第四世紀前葉亞歷山大教會的一位長老,安提阿之聖路星(Lucian of Antioch)的學生
亞流藉著「曾有一段時間聖子並不存在」的結論,否定了什麼正統 教義?
b) 「曾有一段時間聖子並不存在」
c) 否定三位一體的第二位之永恆性
誰是亞他那修?
「亞歷山大的亞他那修」或「大聖亞他那修」,是東方教會的教父之一。在世時,是埃及亞歷山大城的主教。卒於公元373年5月2日逝世。亚他那修被列為聖人之一。
比較亞流與亞他那修兩人對「生」(begetting)的個別理解。
(1) 亞流──「生」(begetting)表示一種創造性行為,所以基督是有起源的
(2) 亞他那修──「生」是從神的本質所出,所以子與父同永恆
誰的觀點在頭兩次會議中得到肯定?
D. 尼西亞信經
- 頭兩次會議的成品
- 肯定亞他那修的立場
基督論的異端
過份強調基督的人性 :伊便尼派 亞流
過份強調基督的神性:諾斯底派 亞波里拿留
亞波里拿留教導什麼?
另有些人太過於側重基督的神性,主張基督雖有人類的身體與靈魂,但是神聖的道卻取代了人的意志(諾斯底派、亞波里拿留)
亞歷山太學派
主要代表人物
哲學傳統
對基督 神人二性 的瞭解
馬利亞 之稱謂
a) 以亞歷山大主教區利羅為代表
b) 強調帶有柏拉圖色彩的哲學與神學
c) 傾向密切連結人性與神性,以致於幾乎抹煞屬於人的要素
d) 將基督的神性與燃燒中煤塊之火相提並論
e) 將馬利亞稱為 theotokos(「神之母」)
安提阿學派
主要代表人物
哲學傳統
對基督 神人二性 的瞭解
馬利亞 之稱謂
a) 集中在君士坦丁堡,那兒的主教是涅斯多留(Nestorius)
b) 傾向認為道成肉身具有兩種位格,一是人,一是神
c) 比較偏向引用亞里斯多德學派的哲學傳統
d) 提到「連接」(conjunction)而非「基本聯合」(essential union)
e) 將馬利亞稱為 christotokos(「基督之母」)或是 anthropotokos(「人之母」)
在以弗所會議上發生什麼事,以致引起教會內部嚴重分裂?
以弗所會議(四三一年)
1. 安提阿學派主教們抵達較遲,發現會議已經作岀 有利於亞歷山太學派的決議,並譴責涅斯 多留。
在嘗試妥協下,「聯合象徵」聲明了什麼?
a) 一位主耶穌基督具有兩種性質,完全的人和完全的神。
b) 馬利亞可以被稱作「神之母」(theotokos)。
歐迪奇與「強盜會議」 誰是歐迪奇?他有什麼教導與以弗所會議的正統教導恰好相反?
歐迪奇
1。一所禁慾苦修派修道院的九十歲院長,區利羅的忠實擁戴者,強烈反對涅斯多留的觀念。
2. 開始教導(與以弗所會議相反)基督在道成肉身之前有神人兩性,但在道成肉身之後只有
一性(人性)
君士坦丁堡的主教夫拉維亞在公元四四八年是如何來處置歐迪 奇?
- 公元四四八年十一月八日,他被帶到當地教會會議,受到譴責。
4. 公元四四八年十一月廿二日,他再度被訊問,被指控為亞波里拿留派,並遭罷免
公元四四九年六月十三日,教宗利奧為回應歐迪奇與夫拉維亞間之 爭議所寫的大卷,其內肯定哪一種神學立場?
羅馬主教利奧的大卷(Tome of Leo)寄達君士坦丁堡的主教夫拉維亞(Flavian,公元四
四九年六月十三日),信上肯定夫拉維亞的立場,並否定歐迪奇的訴願。
為什麼公元四四九年八月在以弗所召開的會議(被利奧稱作「強盜 會議」)不是一個合法的教會會議?
. 以弗所的「強盜會議」(四四九年)
- 由狄奧斯庫若掌控
- 宣佈基督在道成肉身之後只有一性:神性變人性
- 聯合象徵被撤銷。
- 歐迪奇被復職。
- 夫拉維亞受到譴責,旋即在會後遭到修士們施暴攻擊,不久便辭世。
以弗所會議
(449 年)
由誰召開?
對此人所採處置…… 狄奧斯庫若 歐迪奇 夫拉維亞 利奧的大卷
神學聲明
. 以弗所的「強盜會議」(四四九年)
- 由狄奧斯庫若掌控
- 宣佈基督在道成肉身之後只有一性:神性變人性
- 聯合象徵被撤銷。
- 歐迪奇被復職。
- 夫拉維亞受到譴責,旋即在會後遭到修士們施暴攻擊,不久便辭世。
迦克墩會議
(451 年)
由誰召開?
對此人所採處置…… 狄奧斯庫若 歐迪奇 夫拉維亞 利奧的大卷
神學聲明
- 提阿多修二世駕崩;繼任者馬西安(Marcion)召開新的會議。
- 五至六百位主教和教會領袖出席
- 推翻「強盜會議」的決定
a) 狄奧斯庫若被罷免
b) 歐迪奇遭譴責
c) 夫拉維亞恢復聲名
d) 利奧的大卷被採納
e) 神人兩性的基督論被肯定為正統
迦克墩會議為了駁斥下列異端,對基督作岀 哪些主要的神學陳述?伊便尼派 幻影派、諾斯底派、亞波里拿留派 亞流派 歐迪奇派 涅斯多留派
b) 肯定基督神人兩性上的聯合與特徵
下列會議分別訂岀 多少教規?
尼西亞 君士坦丁堡 以弗所
迦克墩
- 尼西亞──八十條教規
- 君士坦丁堡──七條教規
- 以弗所──八條教規
- 迦克墩──卅條教規
試舉數例說明這些早期會議的教規所反映岀 的實務爭議與關切。
- 男性神職人員離開事工去從軍或從事世俗工作範圍
- 當地主教的權威在所有神職人員之上
- 神職人員在教會法庭受審
- 神職人員浮濫旅遊
- 擔任次要職分之人,像是宣讀或詩班,可以結婚
- 執事需守獨身
- 修士和修女需守獨身
- 驅逐鬧事者
還有沒有任何這些古代大公會議所對抗的異端思想,今日仍然十分盛 行,甚至是在教會之內?我們應該如何利用早期教義釋義,像是尼西 亞信經和迦克墩會議信條,來幫助現代基督徒分辨有關神和基督本質 的真理與謬誤?
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