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歷史 第十二課 聖經正典的形成 Flashcards
「正典」的意義為何?
「正典」表示蘆葦、竿或丈量的標準。
什麼是聖經「正典」?
聖經正典是一份作品名單,由教會公證為神的啟示,我們以此作為自己舉止、教義、信仰和生 活上的衡量標準。
亞他那修在他的正典名單上列岀 了哪些經卷?
這個術語在公元三六七年被亞他那修首度使用。
- 指出聖經為信仰的規範
- 列出被教會承認為具有權威性的卅九卷舊約和廿七卷新約書卷
所謂正典已經「終止」代表著什麼?
不可以從中刪去,也不可以再有增添
為什麼初代教會很自然地接受舊約為它自己的聖經?
- 初代基督徒大部份是猶太人,他們將耶穌視為聖經上應許的彌賽亞。
- 耶穌經常引用聖經來確認與解釋祂自己的任務、話語和作為。
例子 伊格那丟《致非拉鐵非教會書信》(第二世紀前葉)
a) 基督的福音就是理解和詮釋舊約的架構(「古卷」)
b) 過去在舊約裡的應許已經隨著救贖主的來臨被實踐。
在《巴拿巴書信》(第一世紀末葉或第二世紀)裡是如何來引用和 詮釋舊約聖經?
《巴拿巴書信》(第一世紀末葉或第二世紀)
a) 寓意式舊約經文詮釋指出耶穌基督的生活、事工、受死和復活
何謂猶太教與初代教會的舊約三部劃分?(路廿四 44)
- 律法書(舊約聖經的首五卷或摩西五經)
- 先知書(前期與後期先知)
- 聖卷(又稱「著作」:《詩篇》、《箴言》、《約伯記》、《雅歌》、《路得記》、《哀歌》、《傳道書》
《以斯帖記》、《但以理書》、《以斯拉─尼希米記》,和《歷代志》)
根據來爾(H. E. Ryle)的主張,上述每一部分被肯定其權威性各 是在何時?
- 律法書 公元前六世紀被認可
- 先知書 公元前三世紀被認可
- 聖卷 公元前一世紀於雅麥尼亞(Jamnia)會議上被認可
早期基督徒像殉道士游斯丁是如何來描述福音書?
- 有關耶穌的言語和經歷逐漸被記載下來,而且稱作「使徒的回憶錄」。
- 殉道士游斯丁提到基督徒崇拜當中會朗讀經文
a) 首先是先知著作(舊約)
b) 然後是使徒的回憶錄(福音書)
從前列經文顯示,早期基督徒是怎麼來看保羅書信的?
- 在教會內廣泛流傳
- 《彼得後書》三章 14 至 16 節
a) 保羅書信與其他經卷並提 - 革利免《致哥林多人書》(第一世紀末葉)
a) 羅馬教會的領袖寫信給哥林多教會的年輕基督徒,後者正試著排擠教會內的舊領導 權。
b) 引用《耶利米書》、《撒母耳記上》、《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馬太福音》、《路 加福音》為聖經
c) 新約被認為與舊約同等
為何有某些經卷開始被早期教會接納為正典
C. 權威性永遠都在正典的認可之前(布魯斯與麥子格)
- 舊約和新約被視作彼此具有相等權威。
- 聖經之所以為聖經因為聖靈已經在社群中確認它們;正典化的做法只是承認已經發生之 事。
到了第二世紀末葉,有哪些基督教著作被廣泛流傳並且被承 認它們的權威性?
. 愛任紐(第二世紀末葉)?
a) 新約作品全集包含廿二卷
b) 遺漏《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後書》、《約翰三書》和《猶大書》
有哪種型式成為聖經作品在第二世紀前葉的普遍流通方 式?
D. 手抄本(書卷)成為聖經著作在第二世紀流傳的一般型式。
現存最早的保羅合集是哪一份抄本?
E. 從第一世紀末葉或第二世紀前葉開始,保羅書信被以合集方式流傳。
• 殘存最早的保羅合集抄本是公元兩百年的徹斯特•比亞提(Chester Beatty)抄本 P46
誰是馬吉安?他在新約聖經正典的發展上扮演何種重要角色?
首位出版特定書卷的新約作品全集之人乃是馬吉安(Marcion) a) 生於公元一百年;於一三八年來到羅馬 b) 拒絕舊約 c) 強調保羅的恩典福音與舊約的律法主義對立 d) 他收錄的《路加福音》刪去耶穌的出生 • 幻影說傾向視道成肉身為耶穌僅僅看上去像是人 e) 包含十封保羅書信(修飾過) f) 有助引發一套新約作品全集的這種想法
以下幾位教父曾各自列岀 他們所認為的正典作品全集。這些 名單的內容分別為何?
愛任紐
. 愛任紐(第二世紀末葉)
a) 新約作品全集包含廿二卷
b) 遺漏《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後書》、《約翰三書》和《猶大書》
教父曾各自列岀 他們所認為的正典作品全集 希坡律陀
- 希坡律陀(第三世紀前葉於羅馬)
a) 名單與愛任紐相同
教父曾各自列岀 他們所認為的正典作品全集 特土良
a) 第一個提到「新約聖經」
b) 包括四本福音書、《使徒行傳》、十三封保羅書信、《彼得前書》、《約翰一書》、《啟示 錄》以及《猶大書》
c) 並未提到《雅各書》、《彼得後書》、《約翰二書》和《約翰三書》。
優西比烏在他的《教會歷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一書中, 將基督教著述區分為三類。這些類別為何?它們各自包括哪些經卷?
a) 眾所公認的經卷(四福音書、《使徒行傳》、十四封保羅書信、《約翰一書》、《彼得前 書》和《啟示錄》)
b) 有爭議的經卷(《雅各書》、《猶大書》、《彼得後書》、《約翰二書》與《約翰三書》)
c) 偽造的經卷(《保羅行傳》、《黑馬牧人書》、《彼得啟示錄》、《使徒教訓》等)
首份囊括廿七卷新約聖經正典的完整名單為何?
亞他那修的《節日書信》(第四世紀)
a) 正典囊括全套舊約和新約書卷
b) 教會歷史上首度將所有廿七卷新約列為正典的一部份
有哪些標準被早期教會用來取決特定經卷是否合於正典?
1. 使徒權威(apostolic authority) • 由基督和祂直接親自挑選的跟隨者所作 2. 古書(Antiquity) 3. 正統性(Orthodoxy) 反映岀 一次傳下給眾聖徒的這份信仰 4. 大公性(Catholicity) • 被全體教會認可 5. 聖靈的默示(Inspiration)
聖靈在這過程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a) 聖靈引導作者們記錄下神的意旨,並且保全這份記錄不致有誤。
b) 神意欲我們所擁有作為試驗信心、常規和信仰的量尺,聖靈引導教會來承認並接受其 權威性。
c) 默示永遠在權威之前,權威性永遠都在正典的認可之前。
d) 聖靈引導我們來正確詮釋經文。
e) 這過程自始至終都被聖靈核准。
羅馬天主教、東正教和復原教對於聖經正典的看法有何差異?
- 羅馬天主教
• 天特會議(Council of Trent,十六世紀)在正典之外加上十五卷舊約旁經 - 東正教
• 耶路撒冷會議(Senate of Jerusalem,1672 年)再加上另外四部經書 - 復原教
• 根據亞他那修列岀 的六十六卷經卷
我們在有關正典之歷史發展上的瞭解,可以如何來增進並塑造我們對 聖經的態度與詮釋?
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