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Flashcards
群体的概念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个体,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彼此之间具有情感联系的人群。
群体的核心是成员之间彼此有直接接触和交流,并发生相互之间交叉影响和情感上的认同感,形成“我们”的概念和归属。
群体成员在总体上感觉他们是一伙人,是一个与其他人不同的联合体。这种群体凝聚的感觉会引起一系列后果,引导群体成员分享共同的信念、态度、接受该群体的一些共同准则。
社会同一性理论认为,群体界定的核心标准,是成员社会类属的自我认同。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认同自己为一个特定群体的成员,并且其身份被至少一个其他人承认时,相互认同类属的人群就成为了一个群体。
集群collective
指彼此之间没有目的导向的相互作用但却卷入相同活动的个体集合体。say候车室内的乘客,电影院中的观众,仅仅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并进行了相似的活动,但相互之间并没有产生交互作用。
群体的特征
1.共同目标:
群体形成的先决条件和原因,也是群体的重要特征。
2.结构和规范:
群体是有组织化的人群,每一个成员在群体中都占据一定位置、执行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义务并享有一定权利。一个群体有其正式的或内隐的由地位和角色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结构。群体还会形成一定的准则,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开展活动会受到这些群体规则的约束。
3.归属感和交互作用:
归属感会形成群体的凝聚力,使成员对于群体在心理上依赖。群体成员在群体内部会发生一定的交互作用,相互影响。有时是显性的,有时是潜隐的。即使没有觉察到,群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不仅存在,而且还会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态度。
群体的类型-1.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
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划分。
首属群体或称初级群体,是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由自然的人际交往形成。称为初级的原因主要是指在形成个体的社会性和思想观念等方面所起的初始作用。
由自然的人际交往形成,基点是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通过直接交往进行面对面互动。通常没有严格的群体规范,人数少。存在依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不是规定性的角色关系,结构较为松散。
首属群体对社会成员的初级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
次属群体按照一定规范建立起来,有明确社会结构的群体,如企业、公司、学习等。其规模一般会显著大于首属群体,结构较为严密,成员有明确的社会分工,群体运转依赖于明晰的规范和成员的社会分工。社会化中后期,次属群体成为人民介入更广泛的正式社会的主要途径,对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群体的类型-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与两种活动形式相对应。
正式群体指组织结构确定、角色分配明确的群体。在正式群体中,成员的地位、角色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人员之间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如政府、机关、学校等。
非正式群体是指成员依照各自的喜好自发形成的,没有明确角色分化和权利义务规定的群体,一般形成于正式的工作情境之外。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往往有比较一致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观,并常以感情为纽带,有较强的凝聚力和较高的行为一致性,say同乡会、同好俱乐部。
对于正式群体的选择和参与是基于理性思考,是通过参与证实群体来参与社会,明确自己的社会立足点和社会同一性概念的,那么人们对于非正式群体的选择和参与,则主要基于自己情感上的好恶,是通过参与非正式群体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的。
从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意义上说,对于非正式群体的参与为人们参与正式群体提供了更多的背景支持。
群体的类型-3.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成员群体:个体为某个群体正式成员的群体,对这个群体有较高的认同度。
参照群体:对其他群体有着较高的向往,将其他群体的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参照。个体在实际上没参加但接受其规范的群体,称为参照群体。参照群体可以按照正负划分。
参照群体对有关个体的价值观和规范意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群体的类型-4.面对面群体与虚拟群体
所谓虚拟群体是指群体成员之间分布于不同的物理位置,可以跨地域、跨时间、跨组织甚至国家界限,通过网络通讯沟通而形成的一种群体形式。
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
1.互动与共同目的:
成员之间的互动是群体形成的前提。充分的交往、频繁的互动才能使成员之间有感情和思想的交流,为形成一个群体奠定良好的基础。
共同的目的既是群体的特征之一,也是形成群体的重要因素。一般无论是在何种情况下形成的群体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另外,当人们在一种情境下必须去共同面对一种情境时,就倾向于形成一个群体。
2.隶属需要:
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就是归属于一定的群体。具体包括:
a安全需要:通过加入一个群体,个体能够减少独处时的不安全感。个体加入群体后会感到自己更有力量,自我怀疑会减少,在威胁面前更有韧性。
b地位需要:加入一个被别人认为很重要的群体中,个体能够得到被别人承认的满足感,使自身感受到一种被认可、被首肯的积极体验。
c自我寻求与自尊需要:按照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个人需要建立明确的自我概念并在自我价值确立后获得自尊感,而群体是个人获得自我概念的必要背景。社会认同是积极自我的重要来源,个体所属的群体身份,也是人们自我界定的核心要素。
d情感需要:即社交需要。在成员的相互作用中,人们可以沟通思想,交流情感,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e权力需要:只有在群体活动中才能实现的需要。尤其是一些成就动机较高的人群,更需要从群体中获得权力需要。
3.工具作用与情境压力:
有时加入群体是为了某种功利目的,因为群体成员的身份可以使这个目标更容易达到,通常此目标与群体的共同目标不相吻合。
高压力的情境会直接促进人们形成群体或者加入群体。
群体形成过程
1.基本条件:
交往、共同活动和一致的目标是群体形成的。say谢里夫夏令营实验
2.认知因素:
Tajfel“最低限度群体”实验,仅仅是认知分类就足以导致内外群体的分化、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敌意。
Turner,视野中的社会十分纷繁复杂,很难把每个人当作相互分离的单独实体来对待。
因此,人们会用类别化的方法来简化世界。把每个人包括自己放在不同的类别之中,这些类别正是把人划分为群体的基础。
所以群体实际是主观的,是人们根据社会线索发展出来的。
人们知觉社会有三个水平:高级-把所有人都看作人类群体中的一员;中级-依据相互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把人区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低级-把人识别为单独个体的低级水平。
人们依据在特定情境中凸显的要素来构建群体,并且依据匹配律把人分配到所构建的群体中。当个体拥有某群体的核心特征时,他就会被归入该类别或群体中去。
社会助长/社会促进social facilitation
social facilitation也称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或事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相反地,如果别人在场或者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就称作社会干扰。
观众效应
因为他人在场而使个人绩效水平有所变化的现象。
当需要完成的任务难度较低或者是比较容易操作和完成的情况下,绩效会提高,产生助长作用;
当任务难度较大并且被试不太熟悉的时候,绩效反而会有所降低,产生干扰作用。
同作效应
多个人共同完成一项任何和一个人完成该任务相比,绩效效果产生一些微妙变化的现象。
性别助长sex facilitation
对于性意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的个人,异性的存在会导致特殊的行为效率增加;而性意识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的儿童,则不存在这种性别助长现象。
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社会助长驱动理论zajonc
单纯的他人在场增加了个体的唤醒水平和驱力,这种唤醒要求个体以新的方式更快更好地行动。
唤醒、驱力的增长,增加了个体采取“优势反应”的可能性。优势反应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最有可能产生的反应。
但是,当个体学习一种新行为,正确的行为还没有变成优势反应时,他人在场反而会抑制新行为的习得。
因此,他人在场将一致学习新的复杂的反应,但能助长已经学会了的成为优势反应的行为。
社会助长的心理机制
Freedman,群体背景之所以能够引起行为内驱力的增加,是因为它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意识。因为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已经学会了将社会情境作为竞争情境来看待。
金:他人在场,被评价意识被激发,会直接提高人们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水平,使行为过程实质上成为一个由高度自我意识支配的自我表现过程(包括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两个部分)
高度的自我意识被激发后,人们的行为会遵循自我价值支持和保护原则,即行为朝着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去寻求新的自我价值支持,或在自我价值遭遇威胁时进行自我保护。
在被评价情境下,人们期望得到积极评价的动机被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激发,从而导致行为效率的明显增加。被评价意识越强烈,这种作用也会越强。
Sanders“分散-冲突”模型:他人在场导致了分心。在这种情况下,个体要选择注意他人还是注意任务,这一冲突导致了驱力的增长。
如果任务要求优势反应,则会助长任务成绩;反之亦然。
他人在场导致了注意超载和对环境线索关注的缺乏。如果任务较简单,忽略的线索与任务无关,那么成绩就可能提高。相反,如果任务比较复杂,注意空间上的狭窄将导致忽略掉一些与任务有关的信息并降低成绩。
注意力的窄化会导致简单任务绩效提高,但在复杂任务上绩效会降低的现象。
生理心理学解释:他人在场可能存在两种冲突的生理物理反应模式:激励或是威胁。
认知解释:人们在社会任务中的绩效是由两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一是行为者对自己的自我预期;其二是执行相似任务的他人通过社会比较传递给行为者的潜在评价。
简单任务导致高预期,它很可能因社会比较者的评价而被放大;而困难的任务导致低预期,也会因为社会比较者的在场而进一步被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