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导与态度改变 Flashcards
态度改变
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在既有态度背景上形成新的态度的过程,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随着社会和周围环境的不断变化,客观上要求作为人们行为引导系统的态度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因此,面对社会与环境的改变,人需要不断调整自己,形成新的态度,否则将难以成为一位合格的社会成员。
霍夫兰德劝导模型
关注传达者的特点、传递信息的特点、接收者的特点。
1.影响态度改变的外部刺激:
劝导者(是否有较高的可信性,是否令人喜爱,是否属于态度主体的参照群体)、劝导信息(论据是否强有力,是否与原有态度存在差异,是否会唤起恐惧情绪)和情境(环境是否会使态度主体分心,是否有预先警告出现)
2.内部因素:态度主体自身的特点(卷入程度如何,是否收到态度接种等)
佩蒂和卡斯泊的精加工似然模型ELM(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2015论述
根据信息接受者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动机(个人相关性)和能力(认知能力)的不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说服路线,即中心路线和边缘路线。
- 中心路线的发生条件:接受者认为信息有趣、重要或个人相关,且没有外界干扰。此时,个体对信息进行深入、细致的理性加工,认为信息合理后,才被说服。
- 边缘路线的发生条件:信息枯燥、与个人无关,或者存在外界干扰时,个体无法对信息进行理性的思索与细致加工情况下,直接接受说服线索而发生态度改变。
态度改变者的睡眠效应∆sleeper effect
低可信性传递者造成的态度的改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明显增加的效应。say同样文章高可信、低可信作者检测态度;三周后再次检测态度,一半重提信息传达者的可信性,一半不提;不提的赞同程度无差别,但随时间推移,高可信的信息源产生的态度改变量逐渐减少,而低可信的信息源造成的态度改变量实际上随时间的推移而明显增加。
显示了信息源的低可信性阻碍了人们恰当地估计信息内容,从而产生了暂时性拒绝改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忘记了信息源低可信性的提示,阻碍消失,人们更关注信息本身,从而使态度产生定向改变。
实验证明,从长远眼光看,没有任何态度改变的努力是无效的。任何来源的沟通信息,最终都将对人们产生一定的态度改变效果。只要环境提供了与人们既有态度不同的信息,人终将为这些信息所影响。
需要从社会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待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态度变化。人们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认知观念,最终将通过认知平衡等复杂的内部机制影响人们的态度。
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
Kelman提出态度变化是分三个阶段实现的。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
1.依从compliance
由于外在压力,为了达到一个更重要的目标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反应或表面行为。是一种权益的态度改变,目的是在表面上显示出与他人的一致。因而依从意义的态度变化,实质为一种印象控制策略。依从阶段是态度变化的第一阶段,也是最为表面的态度改变。
由于人在心理上具有保持认知一致性的需求,因而长期的已从将可能导致整个态度结构的真正改变。
2.认同identification
指个人的自我同一性与他人或群体存在依赖关系,或者说个人情感上存在于别人或群体的密切联系,从而接受某些观念、态度或行为方式。
say个体被置于特定的社会位置,获得新的社会角色时,其自我同一性自然地需要与新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相一致,此时则采纳新的态度。say新加入团体的学生,对同伴的行为方式产生认同。
与依从的根本区别在于:第一,态度的变化是自愿的,而不是被迫的;第二,认同性的态度变化已不是简单的表面态度反应的变化,而是已有情感因素的改变,并开始涉及态度的认知因素。长期的认同会导致整个态度的根本改变。
3.内化internalization
指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内化性的态度改变是一种新价值观的获得,是态度改变中的最深刻的层次。新建立的内化水平的态度,会成为个人整个态度与价值体系的一个构成部分。
与前两个阶段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再依赖外在压力及个人与其他人的关系。成为独立、坚定的态度。
say大学新生入学后,群体中长期共同生活使得价值观朝大学生群体偏移;文化对人长期影响形成的态度。
平衡理论balance theory(简略)p380
海德提出,基本观点与认知失调理论很相近。相互联系的事物组成了一个单元或系统。若单元内各个方面的动力特征都是相同的,则它处于平衡状态,不存在引发变化的压力。若单元内各成分不能协同存在,则单元处于不平衡状态。状态不平衡的单元内会存在压力,使认知组织发生变化,以实现平衡状态。
P-O-X:P是认知主体;O是与P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人;X是PO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任意对象。有8种关系状态。当模型中三个符号相乘为正时,系统平衡;否则不平衡。
当系统向平衡状态运动时,遵循最小费力原则,即以尽可能少地付出人际情感联系的代价来实现平衡。
肯定状态下的平衡要比否定状态下的平衡愉悦。肯定状态下的不平衡压力大于否定状态下的不平衡。
自我知觉理论
人们往往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及其出现的情境来推断自己的态度。人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对态度进行冷静、理性的加工。
态度改变可以由自我知觉或认知失调引起,适用的情境不同。当个体的行为预期原有态度高度不一致时,会体验到不协调的紧张感,态度的改变遵循认知失调原理;而当个体的行为与原有的态度不一致性较低时,个体会通过行为推论形成态度,符合自我知觉的原理。
自我确认理论self-affirmation theory
steel从自我同一性的角度提出。认为人们并不总是特别在意他们之间认知的一致性,而是更介意维持自我价值。在不协调状态下,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会威胁人们将自己看成是理性的或者诚实个人的观点,于是他们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以和自己的行为相一致的方式来证明其自我价值。
不协调感的降低也可以通过任何可以证明其价值的方式来实现。
在不协调情境下,人们能够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证明自我的价值,那么即便是做出了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也不会发生态度改变。
认知反应路径cognitive response approach
- 接收者主动地将说服信息与他已有的相关知识与态度联系起来,这样就产生了新的看法或认知反应。
- 态度改变是以这些认知反应为中介的。
- 态度改变的程度和方向是由与信息的内容和立场相关的认知反应效价决定的,认知反应分为积极支持、负性反对和中立三种
- 某一信息激起的积极支持反应比例越大,负性反对反应比例越小,态度朝着信息的方向的改变越大。
想法罗列技术thought-listing technique
参与者在给定的时间内(如三分钟)罗列出他在读或听一条说服信息时头脑中出现的所有想法,然后从这些罗列的想法中,对支持反应和反对反应的数量进行统计。支持反应的测量反映着态度改变的结果,反对法院的测量显示态度不会改变。
双加工模型dual-model processing models
包括佩蒂和卡斯泊的ELM和柴肯的启发-系统模型heurisitc-systematic model HSM
1.两种加工方式:
根据个体在加工中付出努力的多少,将加工方式分为努力的系统加工和非努力的启发加工。系统加工反映了对信息的全面、仔细、深思熟虑的加工;启发加工以认知启发策略——仅凭经验的方法——而非仔细分析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启发的条件是可得性和可用性,即有关知识曾通过学习等方式已经存储于记忆之中(可得性);必须在一个特点情景下可以利用(可用性)。启发策略通过提供假定或规则,加快人们的决策,以简化对外部世界的反应。启发策略经常是精确而有效的捷径,但是它们也会误导人们做出错误判断say多数人赞成的是对的,专家总是对的。
2.信息加工的充分原则:
人在加工信息是一个“认知的吝啬鬼”,一般情况下,总是金尽可能以最小的努力,来获得认知判断的最大把握。
充分把握指人们在做出态度改变时总是尽可能地获得充分的把握。充分性是由充分阈值sufficiency threshold和实际信心actual confidence决定的。
3.信息加工动机:
个体总是使用各种动机来指导其信息加工,这些动机包括精确性acuracy、防御性defence和表现性impression。精确性动机驱动个体去坚持有效反映真实和客观现实的态度;防御性动机驱动个体保护其重要的价值和自我信念;表现性动机则驱使个体为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或者与他人友好相处而认同他人的态度
充分阈值sufficiency threshold
指个体希望具有的把握水平
实际信心actual confidence
只要实际信心低于充分阈值,个体就会被驱动去加工信息,而且两者的差距越大,越可能进行系统加工;差距越小,越可能只进行启发加工。
联结-命题评价模型associative-propositional evaluation model APE
认为内隐态度改变和外显态度改变是两种不同的心理过程。
1.联结加工和命题加工
联结加工是内隐态度的潜在心理机制。联结评价associative evaluations的典型特征,是个体受到相关刺激会自动激活特定联结,并引起自动情感反应automatic affective reactions这种激活不需要很多认知能量,并且联结评价独立于真实价值观truth value,即不管个人认为这一评价是对还是错,这一过程都会被激活。
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模型激活pattern activation
命题加工是外显态度的潜在心理机制,它以基于演绎推理的评价判断为特征。思维系统将联结记忆中输入的信息转换成命题,然而通过演绎推理,来评价命题的有效性。命题评价的有效性则受其与相关命题一致性的影响。与联结加工不依赖于真实价值观不同,命题推理的加工过程往往与价值观和信念确认有关。
2.内隐态度的改变
导致内隐态度改变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联结结构的改变,二是激活模式的改变。
a评价性条件作用evaluative conditioningEC会影响到联结结构,通过这种作用,引起喜欢/积极或厌恶/消极的刺激的作用可以转移到原先中性的刺激上。研究证明,中性态度对象与积极或消极刺激反复地成对地呈现给个体,可以引导个体的内隐态度发生改变,使个体对积极刺激伴随出现的对象给予较为积极的内隐评价,而对与消极刺激相伴出现的对象给予较为消极的内隐评价。
b模式激活的改变是联结评价改变的又一原因。根据联结-命题评价模型,当个体评价熟悉的对象时,情境线索就可以决定记忆中哪个联结模式将被激活,因为个体对熟悉的对象形成了多方面的联结结构,因此情境线索的改变会激活不同联结模式,使个体发生内隐态度的改变。
3.外显态度的改变
外显态度的改变原因在于三方面。
首先,个体倾向于依据自动情感反应带来的命题进行评价,因而联结评价本身的改变可能会导致外显态度的相应变化;
其次,相关命题的变化,会影响个体的评价判断,因为个体在进行评价判断时会考虑相关命题;
第三,个体在演绎推理时遇到命题间不一致时,会通过一定的协调策略来达成一致,协调和策略的选择不同,也是导致外显态度改变的原因之一。
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改变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外在的影响因素可以单方面影响联结评价或者命题推理,也可以同时对二者都发生影响,联结加工和命题加工之间也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外显态度改变与内隐态度改变也会相互影响,并且二者存在不同的作用模式。
模型激活pattern activation
由先前存在的联结结构和特定外部刺激之间的关联对特定联结的激活。say篮球+体育=弹跳,篮球+水=漂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