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与归因 Flashcards

1
Q

刻板印象的定义

A

也称类属性思维: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刻板印象的作用

A

作为认知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刻板印象有助于简化人们的认知过程,减轻认知负担,节约认知资源,提高认知效率,从而使人适应复杂环境。
人们通过刻板印象,能够迅速地获得关于特定对象的概念,并由此建立自身与对象的明确关系,使关于特定对象的行为有明确的轨道。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刻板印象的三种基本理论走向

A
  1. 心理动力学:刻板印象源于知觉者的动机, 通过启用心理防御机制,人们会将自我或内群体某成员消极的属性知觉为外群体的特征,并且通过以不友好的术语标定外群体,从而使内群体成员比其他群体更好。
  2. 社会文化理论:是社会情境与文化传承的产物,强调刻板印象的形成和维系过程中社会的影响作用,包括家庭、传媒、文化传统。人们通过社会学习获得社会环境中所流行的群集的观念与态度,反而这些观念系统又会得到社会的强化,其焦点在于刻板印象与偏见是如何通过社会化经验、伙伴群体的影响以及媒介渲染获得与保持的。
  3. 社会认知理论:看作一种可以引导信息加工的观念系统或认知结构强调信息加工系统的机能,及该系统如何影响群体与群体成员的知觉,也强调从外界刺激提取的信息到人际行为知觉的最终形式之间,存在着信息加工的中介机制。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图式、图式加工的概念

A

指过去经验中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可以是语言材料的图式,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等。

在信息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利用已经形成的图式对个人进行类推,而且可以利用图式来加快信息加工速度。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图式与刻板印象

A

图式是一种知识结构,因此,刻板印象不同于态度和偏见,而且社会刻板印象可以针对任何群体,既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是错误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刻板印象的图式过滤器模型

A

刻板印象是以概括化的知识结构即图式为表征存储于记忆之中的。这些结构实际上是大量知识的存储库,不仅指明了某一类型的人所具有的特性,而且也指明了他们可能做出的行为,指引着人们对信息的编码和表征。刻板影响之所以能简化社会认知活动,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具有过滤掉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相对于不一致性信息,刻板印象会促进一致性信息在记忆系统中的编码和表征。
由于一致性信息与一存在的心理图式相适应,即获得刻板印象为它提供了概念流畅性,于是对这些信息的加工理解就需要较少的认知资源。而与心理图式不一致的信息则需要较多的认知资源。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性别刻板印象与角色性别

A

是人们关于男女行为差异的相对稳固的、倾向性的信念和看法。而角色性别是特定社会或群体按照人的男女性别规定的不同行为模式。
精神分析理论更多地把性别角色成因归结为男女生理结构上的差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直接强化、模仿和观察学习是获得性别定型行为的基础;科尔伯格和贝母用认知发展理论进行了解锁,认为性别角色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阶段性,个体先获得性别恒常性,随后通过自我社会化达到性别定型。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性别刻板印象的产生

A

源于性别角色的分化。男女在不同的劳动生活中获得不同经验,分工的差异延伸出来的种种要求,形成了有关性别角色的种种规范,继而延续保持形成新的行为规范。
人类早期的社会分工和生物学等因素,共同导致了人类社会的性别角色分化,形成了人类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刻板印象的形成-社会认同理论解释

A

社会认同理论是群际刻板印象最主要的理论解释,该理论认为刻板印象是社会分类和比较的结果。其基本过程是区分所属的内群体与无关的外群体。通过对人类进行分类易推知与外群体、内群体和自身有关的信息。分类还可使个体达到认同,以确认自己的身份及其与所属群体的一致性关系。
刻板印象产生和内-外群体效应的出现是相关联的,与群体成员希望从所属群体中获得对自己更积极的认同有密切的关系。社会认同理论假设,个体的自尊部分来自其所在社会群体的成员关系。由于人们总想维护积极的自我认同或自我价值感,因而他们在主观赏愿意坚持其所属群体的赞许性评估,这便是内群体偏爱。因为当个体认为自己归于积极群体时,个体可从群体的积极性中获得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也可通过提高内群体的价值,从而达到提高自我价值的目的。相对地,存在外群体贬抑。
局限:临时的小群体实验范式下提出,群体成员间不曾有真实的互动,有过分概括化风险。此外大多基于外显刻板印象研究验证,所以不适用于解释内隐刻板印象。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弱势群体的外群体偏向、内群体贬损

A

弱势群体在内隐水平上存在外群体偏向。

解释:系统公平化理论-外群体偏向是人们理论化地使用观念和社会判断去支持既存的不平等形式,甚至在损害个体和群体的利益和尊重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弱势群体成员心理上接受了社会主流文化对社会结构或地位差异的定位,并倾向于顺从这种安排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刻板印象的作用

A

人对他人形成的印象会暗示别人的行为方式,刻板印象同样会引发这种自我实现预言的现象。
同化效应:刻板印象激活会使人们产生与刻板印象相一致的行为
刻板印象威胁理论:消极自我刻板印象的激活,会导致个体完成任务的水平降低,原因是个体害怕自己印证消极的刻板印象。
念动论:头脑中的观念会自动激活相应的行为,如果刻板印象中包含了某些行为的信息,刻板印象激活后,这些行为很可能就自动启动。
刻板印象具有简化认知过程,节约认知资源等认知功能,也可反映一定的客观现实。
刻板印象的过分概括化作用、夸大群体间的差异性和凝固性等特点导致的种种社会认知偏差,是偏见和歧视存在的认知基础。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刻板印象难以改变的原因

A

刻板印象具有僵化性和对抗相反信息的能力,为了保持刻板印象的一致性,会出现选择性注意,关注证实他们期望/刻板印象的信息,并忽略与期望不一致的信息;
而且,在选择性注意的基础上,人们还会进行选择性记忆。
即使获得与刻板印象相反的证据,人们也更倾向于维护而不是改变其刻板印象。
反刻板印象的信息呈现会使被试产生消极情绪反应,从而激发被试拒绝翻刻板印象信息、维护刻板印象的认知动机。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自我保护机制会自动对不一致信息进行拒绝,否则将承受自我否定。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影响刻板印象改变的因素

A
  1. 直接接触不符合原有刻板印象的群体成员
  2. 用指导语引导被试产生追求印象精确度的动机
  3. 媒体信息对刻板印象的影响力
  4. 呈现反刻板印象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偏见与歧视的概念

A

三者与态度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相对应,刻板印象偏重于认知、偏见偏重于情感,而歧视偏重于行为倾向

偏见:人们不已客观事实为根据建立的对特定的人或事物的情感色彩明显的倾向性态度。偏见虽然可能表现为正面的偏爱,但往往是消极的态度倾向,且带有鲜明情感色彩。

歧视:不平等看待和对待某个特定对象,其核心是指将特定对象看得比自己低劣,并使自己的压迫、强制、剥夺对方的行动合理化,造成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不平等。

偏见和歧视会使人对于特定对象的思考、信念、情感和行为带有定向明确的倾向性模式,使人民的沟通和情感融合出现障碍,破坏社会生活的协调与和谐气氛,引发疏离,反过来这种沟通障碍和疏离又会强化偏见与歧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偏见与歧视的成因2013

A
  1. 社会化历程: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吸收并内化作为文化传统一部分的偏见,如“男尊女卑”的女性偏见等。偏见也可以习得。e.g.追踪研究,孩子父母塑造了对黑人的偏见,并且父母和同伴都惩罚与黑人交往的行为。
  2. 认知因素:偏见和歧视的认知解释强调消极刻板印象在其发展中的作用。刻板印象最初来自父母,同伴,媒体等,一旦形成,信息加工就受到影响,刻板印象就更容易被证实。在面对特定对象时,与刻板印象一致的信息更容易受到关注,不确定的事件容易被解释为与刻板印象一致,而且与刻板一致的信息更容易从记忆中被激活。这样,即使刻板印象是错误的,它们也可能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变的强烈起来,从而导致进一步偏见的发生。
  3. 动机因素:偏见可能源于知觉者的紧张、情绪、恐惧和潜在的需要。日常生活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引起的经常性挫折,可能会导致存在偏见和歧视的个体和群体之间出现各种形式的直接或替代性攻击,发泄对偏见和歧视对象的压抑情绪。当群体之间出于竞争时,会强化对手群体的同质效应,即将对手群体的所有成员看作相同的对象。e.g.这种倾向在德国早起的纳粹规则中非常突出。很多人在经济危机时代把犹太人视作威胁。

4.社会分层:出于同一个社会阶层中的人们,在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各方面都比较相似,属于一个群体。对于这个群体中的成员而言,其他阶层就是外群体。1960s,沙赫特研究发现,恐惧性的实验情境可以直接推动人们的群体认同,使人民愿意与类同的人呆在一起来降低恐惧情境带来的焦虑。如果群体间对比鲜明,会使社会分群更加突出,造成更强的内群体身份意识,并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为。
社会各阶层成员间存在一定认知差异,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发展导致了各社会阶层的差距加大,社会阶层之间的偏见、歧视和心理融合等问题也变的越来越突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社会分层

A

是社会学家借鉴的地质学名词,用以描述由社会地位造成的差别和不平等现象。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乃至整个社会结构中,也存在着高低有序的层次,这些层次构成了社会阶层。
社会分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受到人们的自然差别和社会差别的影响。其中,自然差别指人们在自然生理形态上的差别,如性别、肤色、年龄等;社会差别是人们所出社会地位上的差别,如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导致厂长与工人,知识分子与农民等之间的社会地位不平等。在种族歧视的条件下,自然差别也会导致社会差别。自然差别和社会擦别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共同形成了社会阶层。

17
Q

性别歧视2013

A

一类性别成员对另一类性别成员,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歧视。
歧视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为。而歧视通常以刻板印象为依据。性别刻板印象作为一种带偏向的知觉倾向,可以直接导致歧视行为产生。
从全世界来看,男女不平等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虽然女性占总人口50%,但是她们的劳动时间占全世界劳动时间的2/3,所占财物却不足1%,获得的收入仅占世界总收入的10%。
消除性别歧视、追求男女平等,是全世界的一致要求,也是社会进步、文明的标志。

18
Q

种族歧视2013

A

一个种族成员对另一类种族成员的歧视。

e.g.对于有种族偏见的人来说,一提到黑人,他们头脑中关于黑人的种族偏见的刻板印象就会被激活,此时他们会联想到肮脏、愚蠢、落后等观念。显然这些观念不是对黑人特征的客观描述,而是既有的倾向性、排斥性的偏见。

19
Q

减少偏见和歧视的方法2013

A

从有关偏见形成原因的讨论可以看到,减少偏暗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新的学习过程改变或重建作为偏见基础的刻板印象。
1.对抗刻板印象:在人们认识特定对象的过程中,如果被提示特别注意对象的个人特性,可以成功降低印象形成过程中刻板印象的效应。抛弃或转移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就像改正一个坏习惯一样。它不会自动发生,而是需要付出和有意识且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控制,降低刻板印象对我们对少数群体可能作出的不公正判断的影响。

2.平等接触:产生偏见的原因之一在于,人们对于某一类人形成刻板印象后,由于缺少平等的接触、了解的机会,刻板印象中的错误信息一致的不到更正,因此,导致偏见的形成。偏见能够通过群体在追求共同平等目标的平等交往中减少,其效果取决于这种交往是否得到社会习俗的支持,是否能获得共同利益和相互理解。所以,增加、鼓励个体间的平等沟通有利于人们获取新信息,进而改变原有看法。(群体内接触技术)

  1. 创造消除偏见的环境:从减少学习偏见的机会入手。利用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等社会化代理人对个体态度形成和转变过程施加积极影响,可以帮助达到减少社会偏见的目的。
    e. g.将一些人的名字与积极肯定的形容词放在一起;歌颂英雄人物的作品以少数民族人物的名字和背景为题材;给予学习不良的学生有利的社会身份时,可以改变自身信心,及他人的不利评价。
20
Q

群体内接触

A

社会心理学中关于减少偏见最具研究性的技术。接触理论提出不同群体成员之间的接触导致更积极的社会群体间的态度。而且其前提是群体间必须有同样的地位,也就是两个群体的成员必须大致同样处于社会中的某种特殊情境下,其次,群体间必须有合作行为。

实验:ribber洞穴公园的合作实验。现分两队,群体间关系随竞争活动的发生而逐渐恶化。接着,进行合作性活动,合作推动了两个群体成员间出现自发的积极互动。

21
Q

什么是归因

A

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
人本能地寻求和赋予事物以意义,每个人就像一个纯朴的科学家,需要解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会习惯地问“为什么?”因为人需要对外部世界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原因解释,从而对事物有预见性,以便对环境有所控制,并使自己的行为有明确引导。归因不仅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需要。

22
Q

朴素心理学家理论与现象学模型

A

最早由海德提出,将归因视为社会共识的一部分,认为每个人都在很自然地观察因果关系,归因就是由观察到的行为来推论其观察不到的原因。为了适应、了解复杂多变的社会,控制周围环境、预见他人行为,每个社会成员都致力于寻找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因此每个人都是朴素心理学家。

朴素心理学认为,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业余心理学家,都有一系列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与其原因相联系的观念或理论。人们会利用这套理论对各种行为作出相应的解释,并预见他人的行为,以达到对环境的有效控制。否则人就无所适从,没有控制感。

-本性归因:将行为归因于个人特征,个人因素称为内部因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努力程度;-情境归因:将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即环境的因素,如运气、任务难度等
-综合归因:同时归于两方面

23
Q

相应推断理论2013

A

相应推断:指由人的外显行为来推断其内在动机和人格特质,内在动机和人格是外显行为的原因。
行为和引起行为的意图总是与人的某种重要的稳定特点(倾向性)相应。一般都嘉定,对他人倾向性的归因,使我们能够理解和预测他人的行为。

在做相应推断时,我们要先了解个体采取某种行为的目的,再进行由行动者意图到行动者个性本质的推断过程。这个过程中,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 行为结果的严重性:如果行为结果严重,对其原因的推断就比较困难。
  2. 社会赞许性:某种行为越被社会所赞许,越难对其原因进行推断。因为,人们认为合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望的行为很难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特质。相反,社会赞许性小的行为、越轨行为,越能对人做出本质归因。
  3. 非共同性效应:即独特性,是推断个性本质的重要因素。非共同性因素越小,相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
  4. 选择自由性:如果某种行为是该人自由选择的,则此行为与其内部品质相对应,否则就难以做出判断。

在相应推断的过程中,知觉者如果将行动者的行为简单地归因于有意的或个性倾向时,很容易产生偏见。
人格至上论(personalism就是指知觉者认识到行为者是有意要损害或有利于他)

24
Q

动机的归因理论

A
韦纳Weiner发现,归因可根据两个维度:内-外,稳定-不稳定分为四类。这四类的典型代表就是个体分析工作成败的主要原因。
内在-稳定:能力;e.g.成就与过去一致,与他人不一致
内在-不稳定:努力;e.g.成就与过去不一致,与他人不一致
外在-稳定:任务难度;e.g.成就与过去一致、与他人一致
外在-不稳定:运气

关于行为稳定性的归因会直接影响到对人们行为原始动机的理解。当行为被归因于稳定的外部因素时,意味着人可以通过这些外部因素预测行为;反之被归因为外部不稳定因素时,就难以预测。

进一步,还有第三个维度,可控性,即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个人所控制。如果是可控的,意味着行动者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其后果。

25
Q

罗特的控制点理论2013

A

个人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的后果,会有不同倾向的归因,亦即对生活后果的控制力量的位置有不同的理解。内外控者理解的控制点位置不同,因而对事情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也不同。

内控者:控制点在个人内部。内控者相信个人生活中的多数事情的后果,取决于个人在从事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相信后果总体上取决于自己在相关事情上的投入,而自己可以控制事情的发展与后果。
在面对挫折时更加努力。倾向于高成就动机。
内控学生有更多自信和自我负责倾向,不断给自己提出更高成就目标,喜欢挑战困难任务并具有更大挫折耐受力。

外控者:相信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后果,是各种个人不能控制的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相信社会的安排、命运和运气等因素决定了个人状况,与努力无关。倾向于放弃对生活后果的负责。
面对挫折时,把责任推向外部原因,向外部寻求救援。倾向于低成就动机。
外控学生缺乏信息,焦虑水平更高,对成就活动缺乏兴趣,将成功归于运气。

26
Q

凯利的三维理论

A

人们在归因时会像科学家一样在所有信息中去寻求规律,寻求决定一种效应是否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一种效应会被归因于效应发生时出现,而效应不出现时也不发生的条件。
人们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进行归因,分别是:刺激客体、行为主体(个人)、背景(情境或条件),这三个维度组成了一个协变的立体架构。
三位理论将外界信息分成三种不同的信息资料,以“朋友向我们推荐一部美国电影好看”为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区别性/特异性distinctiveness:即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具有针对性。是指对这一刺激客体作这样的反应呢,还是对所有此类客体都做同样的反应?
2.一致性/共同性consensus:即对同一对象,不同主体是否作相同反应。
3.一贯性consistency:即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所作的反应是否一致。

评价:凯利的理论是严密的逻辑分析模式,但也因为过分强调归因逻辑性,是理想化的模式,脱离了一般人归因活动实际。

27
Q

异常条件聚焦理论∆

A

80年代后,希尔顿和斯拉格斯基提出了异常条件聚焦模型。指人们在进行归因时主要借助逆向标准(counterfactual)和对照标准(contrastive)来推断。

逆向标准:当人们寻找结果的原因的时候,会反过来询问如果没有这种原因,那么结果是否还会产生。
对照标准:人们把目标事件与没有发生该事件的背景事件进行对照,以直接确定目标事件的原因。

异常条件聚焦模型认为,归因过程有两个步骤:一是通过逆向标准确定事件产生的必要条件;二是通过对照标准确定所有的必要条件中属于异常的条件。逆向标准帮助我们了解事件或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对照标准则从必要条件中确定充分条件。

不同观察者注意的焦点不同,因此选择和确定的异常条件也会有所不同,因而归因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更多的是由人们的知识背景、理解问题的方式、信仰等主观因素所造成的。

评价:不需要进行凯利理论中复杂的条件匹配,也不局限于三个维度。

28
Q

基本归因偏差∆

A

指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归结为其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境因素的影响。尽管知道个人的行为是完全由外部因素控制而造成的,但我们仍然把行为归因于活动者的个人因素上。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西方国家的人倾向于用个体因素来解释事件,而亚洲国家的人多用情境归因。

研究:jones&harris,阅读赞同或反对卡斯特罗的文章,尽管知道有些人是被迫写的,依旧认为他们更加支持。
morris&peng,中英文报纸对同样惨案的报道归因。

29
Q

夸特龙Quattrone,归因过程的双级梯模型two-step model of attribution process

A

解释基本归因偏差,认为人们不由自主地、自动化地先做出内在归因,第二步才可能有意识地、选择性地做出情境归因,此时才可能把内在归因打折扣;而有时候会定在第一步。
研究:Gilbert&Malone,真实场景实验验证

30
Q

活动者-观察者效应2015

A

指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
即使双方认知到的是同一个行为,但是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为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景;而观察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情境,把失败归因于个人特质。总之,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把失败的原因归为外来的因素而非自身。
研究:泰勒1975设计的观察谈话实验

原因:1.行动者和观察者的着眼点不同。行动者很难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深入的直接的观察,而由于外在的情境因素很容易观察到,它们称为知觉的对象。反过来,观察者则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行动者身上,因此行动者的个人特质就称为主要知觉对象。
2.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效应出现可能是因为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信息来源不同。行动者对自己过去行为、当时的情绪状态和能力比较了解,于是活动者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某些短暂的因素。而观察者对行动者当时的状态和过去的行为不是很了解,他们会假定行动者当前的行为和过去的行为方式一致,因此归因于内在因素。

31
Q

自我服务偏差∆

A

指人趋向于把别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而把自己的成功和别人的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
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行为否认自己的责任。例如球赛输了认为是裁判或场地的原因,而赢了,则认为是自己拼搏所得。

当个体有自我卷入的时候,个体在归因过程中会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即归因会朝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面倾斜。自我服务偏差往往随自我卷入的深浅而不同,卷入越深,自我服务的程度越高。

研究验证:Miller,1975自我价值保护倾向与自我卷入水平的关系;
自我服务偏差中也存在文化差异

32
Q

自我服务偏差产生原因∆

A
  1. 自己在活动中的作用和贡献更容易被注意
  2. 回忆自己的作用和贡献比回忆别人的要容易,因此会觉得自己做的比别人多
  3. 接收信息的差异可能导致我们认为自己的作用大,比如说他人工作的时候,我们不在场,因此会低估他人的作用。
  4. 某些动力因素的存在促使了自我服务偏差

从印象管理的观点来解释,布雷特利认为自我服务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提供一个良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