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行为 Flashcards
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
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根据助人行为的动机性质,又可以分为两类:1无个人动机,不期望任何回报的助人行为,即利他行为altruism。say舍生救人
2具有个人意图,出于自己的利益而发生。say志愿活动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
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分享行为、捐献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同情行为等。亲社会行为是比助人行为概念更为广泛的描述对社会有益行为的概念。
狭义上,亲社会行为指,自愿做出的,符合社会期望的,可以给别人带来好处并促进相互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的行为。
三种社会期望行为的关系
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三者是包含关系。越是向利他靠拢,个人的目的越少,社会的目的越多。
助人原因的社会生物学解释
助人行为是人的先天特性,来自基因,可遗传。演化过程中,有利他天性的生物将有更好的种族留存。利他行为是动物的一种以自我牺牲换取其他个体与群体生存机会的本能。
对双胞胎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遗传和环境对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是共同发生影响的,亲社会行为中,必定存在复杂的遗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
助人原因的社会交换观点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一个人试图尽最大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人在做出亲社会行为前,往往先对对象和社会背景评估,考虑助人行为带来的回报。
不仅外在的奖励可以积极强化,个人自己内在的自我奖励,也可以有同样的效应。即使捐赠也有社会交换的色彩,人可以通过助人行为减少焦虑,得到荣誉满足感等。
优点:强调助人行为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即帮助别人的行为,也会给帮助者回馈积极的自我观念,显然是合理的。
助人原因的社会规范论观点
1.交互性规范,即各类社会对人们的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期望:人应当帮助对自己有善意的人,而不是伤害他们。
由于这一规范的存在及其在社会化过程中对人的长期影响,使人都获得了报答别人善意和帮助的观念。
当别人帮助我们时,激起了我们回报的压力,从而使人表现出亲社会的行为。
交互性规范是支配社会交换、保持社会关系中得失平衡的一个基本原则。
2.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say父母应当抚养孩子、教师应当爱护学生。
施瓦茨“规范激活理论”
施瓦茨把内化的社会规范internalized social norm作为利他行为的动机因素。
内化的社会规范的激活会引发人们对他人的道德义务感feeling of normal obligation,道德义务的强度会影响利他行为的发生。
个人规范意识和对他人行为后果的意识,对道德义务感的产生起着决定性作用;
责任归因则对道德义务感的产生起激活作用。
由此施瓦茨提出了“规范激活理论”,认为个体的道德义务感的激活,以及对亲社会行为需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的后果进行评估,都会影响个体是否会做出亲社会行为。
交互利他行为理论reciprocal altruism
只要利他者能够在将来的某个时刻,从受惠者那里获得回馈式的收益,那么促使人类在非亲属之间产生利他行为的心理机制就能够得以进化。
强调双方受益是行为进化的条件。
社会契约理论
个体从合作性交换中将会受益,但交换活动容易出现欺骗行为——获益的一方没有付出相应的代价。因此提出社会契约理论来解释人类合作性交换活动的进化过程,认为人类已经进化出了5种能力来解决社会交换中的欺骗问题,从而确保交换活动得到保障,包括:人类必须识别其他的个体;记住与不同个体的交换历史;向其他人表达自己的价值观、需要和愿望;识别其他人的需要和愿望,并用代价和收益来对各种不同的交换事物进行表征。
责任分散/扩散理论(2014论述)
1.责任分散假设:他人的在场抑制了个人助人的动机,可能助人者人数的增加导致了个体责任感的降低。把别人想成乐于助人,承担责任的人,而自己则保持旁观者身份。
冷漠行为也可能是由情境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情境模糊时,大家都不确定对方是否需要帮助。因此会根据他人的反应来判断事件的紧急程度,但人总爱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冷静,因此紧急事件被错误的评级。
2.实验验证:紧急报警实验,房间烟雾报警与他人在场与否;紧急助人实验,相信他人在场1,2,6与救助癫痫发作;不幸女士实验,独自一人的70%到他人在场的40%到无动于衷的假被试7%
他人在场的相互影响,抑制了人们的援助动机。在场人越多,个体对特定事件负有责任的意识就越低。
社会作用力理论social impact theory
关于群体或他人影响个体的著名理论,渊源于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理论。特拉纳认为应该从社会力场social force field的角度来探索社会力(即他人或群体的影响力)对个体行为的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及规律。
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个社会作用力法则来解释群体或社会影响。
勒温-团体动力学理论,场论公式
场论公式B=f(P,E),个体的行为是个体内外需要与其所处心理环境的函数,即个体所处的心理场决定个体的行为。
社会作用力法则
1.社会作用力分散法则:在一个社会力场中,对于一个特定的社会影响源,接受其影响的人越多,这个影响源对于某一目标的人的作用力也就越小。常被解释社会责任分散现象。
2.社会作用力心理社会法则:
时间的因素是影响社会作用力的重要因素。同样的影响源,在不同的时间里出现,对人们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力是不同的。
3.乘法法则/倍增效应multiplicative effect/电灯泡效应:
当一些社会源social sources或影响源sources of impact/influences作用于一个目标靶个体时,该个体体验到的作用力I的量是影响源强度s,接近性i和社会源数量n的乘积函数。
分散效应disperse effect
对于一个特定的社会影响源,接受其影响的人越多,这个影响源对于某一目标的人的作用力也就越小。第n个目标靶对作用力的分散作用要小于第n-1个目标靶对作用力的分散作用。
社会作用力乘法法则
/倍增效应multiplicative effect
/电灯泡效应
当一些社会源social sources或影响源sources of impact/influences作用于一个目标靶个体时,该个体体验到的作用力I的量是影响源强度s,接近性i和社会源数量n的乘积函数。
影响源的数量越多(如群体规模较大),单个影响源强大越大(如重要他人)、影响作用越直接(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直接发挥作用),个体受到的作用力也越大。
作用源某一维度被削弱,整个作用力的强度也会削弱;另一方面,提高某一维度的强度也可以弥补另一维度弱的缺陷,从而提高作用力整体强度。
目标靶体验到的强度与作用源的身份、年龄、社会地位、对目标靶未来的影响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