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 - SEM1 - 廉頗藺相如列傳 Flashcards
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
通假字詞
「質」= 「鑕」,砧板。
通假字詞
可予「不」。
通假字詞
「不」=「否」,表疑問語氣。
通假字詞
拜送書於「庭」。
通假字詞
「庭」=「廷」,朝廷。
通假字詞
召有司「案」圖。
通假字詞
「案」=「按」,審查、察看。
「詳」為予趙城。
通假字詞
「詳」=「佯」,假裝。
設九「賓」禮於廷。
通假字詞
「賓」=「儐」,指接引賓客的人。
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
通假字詞
「繆」=「穆」。
唯大王與羣臣「孰」計議之。
通假字詞
「孰」=「熟」,仔細。
為一擊「缻」。
通假字詞
「缻」=「缶」,盛酒漿的瓦器
文章主旨
透過記述藺相如和廉頗面對秦國欺壓一事,表彰二人精忠報國的精神。尤其要突顯藺相如對他國智勇雙全,對內謙遜忍讓,顧全大局,先國家之急,後私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忠臣。
廉頗的人物性格特徵
- 勇猛
- 智巧
- 小人之心,無禮
- 知錯能改
藺相如的人物性格特徵
- 智巧
- 勇猛
- 智慧
- 豁達
秦王的人物性格特徵
- 無禮、傲慢
- 奸詐、狡猾
- 冷靜、有遠見
- 殘暴、記仇
- 心胸狹窄
趙王的人物性格特徵
- 優柔寡斷
- 唯才是用
- 膽小怕事
廉頗藺相如的背後意思是什麼?
廉頗是個以勇武見長的英雄;而藺相如卻擅長應對外交問題,擁有巨大智慧
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質」
通「鑕」
可予不。「不」
通「否」
3.拜送書於庭。「庭」
通「廷」
召有司案圖。「案
通「按」
詳為予趙城。「詳」
通「佯」
設九賓禮於廷。「賓」
通「儐」
.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繆
通「穆」
唯大王與羣臣孰計議之。「孰」
通「熟」
唯大王與羣臣孰計議之。「孰」
通「熟」
為一擊缻。「缻」
通「缶」
寫這一篇文章的風格是什麼?
唔遮掩事實,唔歌頌虛無嘅美德,著重諷刺現實世道及歌頌真實發生嘅美德
寫這一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
留下史實俾後人借鑑,令後世當權者及為官者能夠了解固中不足或美德。
故事第一部份的內容
由文章開頭至「趙亦終不予秦璧」, 主要寫廉、藺二人的身份、背景以及完璧歸趙的過程。
第二部份的內容和主旨
由「其後秦伐趙」至 「秦不敢動」, 寫「澠池之會」,最終是秦不能「加勝於趙」、亦「不敢動」,因為趙國除有 相如智鬥秦王外,還有廉頗「盛設兵以待秦」。
第三部份的內容和主旨
「既罷歸國」至文末, 寫「負荊請罪」,最終廉頗深受相如感動,於是負荊而請罪,最終二人和好, 成為刎頸之交。
文章用了什麼結構?
善設伏筆,前後呼應,承上啟下
廉頗完璧歸趙的性格是什麼?
勇猛
廉頗完璧歸趙的手法是什麼?
陳述句
廉頗完璧歸趙的性格有什麼例子
例子1原文:「廉頗者,趙之良將也……以勇氣聞於諸侯。」
意思:廉頗在此前已經帶領趙國大破伐齊,令人聞風喪膽。
廉頗在慈善之會的性格和手法是什麼?
智巧和勇猛,言語描寫,陳述
廉頗在負荊請罪有什麼性格和寫法
小人之心,無禮 言語描寫,知錯能改 動作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