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 - SEM1 - 煙花港與夜廟街 Flashcards
描寫景物有哪些手法
- 按觀察景物的位置 - 定點描寫,步移法,
- 按景物的狀態 - 靜態描寫,動態描寫,
- 按感官分類(多感官描寫) - 視覺,聽覺,嗅覺,觸覺描寫
- 按描寫詳略 - 白描、細描
作者憶述第一次看煙花匯演的情況,除了展現當日觀賞煙花的景象,還流露出甚麼感受?試加以說明,並從文中其他部分找出與他這些感受呼應的內容。
感受
* 作者記述山頂的建築物,名稱由通俗的「老襯亭」改為高雅的「凌霄閣」,外貌由質樸的木屐模樣改為金屬飛船形狀,(1分)
* 暗示他感覺香港的社會風氣已從過去的樸實親切,變成冷漠功利。(2分)
呼應
* 第11段寫不斷拆建的海港、有名的新商廈,令作者感到陌生;(1分)
* 第17段藉「大笪地」和廟街的變遷,慨歎高速發展使富本土文化色彩的舊街多已面目全非。(1分)
運用哪些修辭手法來描寫煙花?達到甚麼效果?試簡略說明。
比喻(2分)
* 例如:飛天金蛇、傘狀的億萬金蝌蚪、深藍的摩天輪等
* 把煙花的各種形態具體地呈現讀者眼前
比擬(2分)
* 例如:像金蛇的煙花「滿溢力爭上游的意志」
* 把煙花向上空發放當作人們競爭向上來寫,把煙花的動態生動地描寫出來
摹繪(2分)
* 例如:描寫煙花的爆破聲,「叭叭」、「嘣」等,以及煙花由金色、深藍到銀色的色彩變化,
* 使煙花綻放的景象更加真實
課文第12段描寫:「一隻鷹在商廈之間盤旋,我看見玻璃幕牆上,牠展着雙翅的孤單的影,在半空中飄着浮着,好像找不到落腳的地方。」以下哪些分析的內容正確?(6分)
1. 運用細描。
2. 旨在抒發憐惜之情。
3. 運用比擬。
4. 流露失落之情。
5. 託物寄興。
6. 着力於動態描寫。
7. 有烘托氣氛的作用。
3, 4, 5, 7
作者表達了對廟街未來的憂慮,從文中描寫廟街的段落,可見他認為廟街有哪些存在價值?
- 能讓不同背景的人各憑本領營生;(1分)
- 不同年紀的人都能在這裏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物;(1分)
- 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提供空間,讓一些本土的民間文化得以保存。(1分)
課文主要描寫了哪三個場景?試據有關場景的特點及作者對其流露的感情,說明這樣選材的作用。(6分)
場景(1分)
* 煙花匯演
* 廟街夜市
* 維港兩岸
作用
1. 煙花匯演與廟街夜市:煙花匯演瑰麗奪目,但一瞬即逝;廟街夜市是市井小民擺賣謀生的地方,平凡不過。人們大都讚歎煙花璀璨,但作者更欣賞廟街燈火的人氣人情,並為之感動。(2分)把這兩者比較,是要借煙花的浮華虛幻來突顯廟街人間煙火的實在;(1分)
2. 維港兩岸:維港兩岸不斷拆建,新建商廈都金碧輝煌,叫作者感覺陌生。維港代表着香港,作者藉寫維港面貌的變化,反映整個社會着眼經濟發展,其他值得珍惜的生活和文化都被忽略甚至消失,流露今不如昔之歎。(2分)
按觀察景物的位置分類
定點描寫法 vs. 步移法
景物描寫的手法
- 定點描寫法 - 在一個固定的觀察位置,按一定的順序,如由近及遠、由高及低, 把所見景物描寫出來。
- 步移法- 隨著觀察位置的改 變,把觀察到的景 物依次描寫出來。
按觀察景物的位置分類
靜態描寫 vs. 動態描寫
景物描寫的手法
- 靜態描寫 - 描寫在靜止狀態的景物。 (一般較多形容詞)
- 動態描寫 - 描寫在活動、變化狀態的景物。(一般較多動詞)
- 以動寫靜 - 賦予靜態景物動感,把靜態的景物寫成動態,讓描寫更生動。
通過刻畫不同感官的感受來描寫景物的手法
視覺 vs. 聽覺 vs. 嗅覺 vs. 味覺 vs. 觸覺
景物描寫的手法
- 視覺 - 把描寫對象的形態、色彩描繪出 來。(eg.粉紅色、半月形)
- 聽覺 - 把描寫對象發出的聲音描繪出來。 (eg.撲通、嘩啦)
- 嗅覺 - 把描寫對象的氣味描繪出來。 (eg.香噴噴、難聞、臭)
- 味覺 - 把描寫對象的味道描繪出來。 (eg.爽甜、甘酸)
- 觸覺 - 把描寫對象跟皮膚接觸的感覺描 繪出來。(eg.毛茸茸、粗糙)
其他常用的描寫手法
直接描寫 vs. 間接描寫 vs. 隨時推移法
景物描寫的手法
- 直接描寫 - 把描寫對象直接、具體地描 繪出來。
- 間接描寫 - 通過刻畫周圍的事物、環 境、氣氛等,表現描寫對象 的特點。
- 隨時推移法 - 描寫景物在不同時間的形貌 變化。
下面的句子中使用了什麼的描寫手法?
「啾—–啾—–啾」三條金蛇從黑 暗的海中高速游向天空。
「啾—–啾—–啾」三條金蛇從黑暗的海中高速游向天空。
* * 多感官描寫(聽覺) : 「啾—–啾—–啾」
* 動態描寫: 高速游向
下面的句子中使用了什麼的描寫手法?
「叭—–砰—–崩」半空爆開了一 朵朵金燦燦的菊花。
「叭—–砰—–崩」半空爆開了一 朵朵金燦燦的菊花。
* * 多感官描寫(聽覺): 「叭—–砰—–崩」
* 多感官描寫(視覺): 金燦燦
* 動態描寫: 爆開
下面的句子中使用了什麼的描寫手法?
「嘩!嘩!嘩!」海邊看煙花的人群爆響 此起彼落的驚歎。
「嘩!嘩!嘩!」海邊看煙花的人群爆響此起彼落的驚歎。
* 多感官描寫(聽覺): 「嘩!嘩!嘩!」
* 多感官描寫(聽覺): 爆響
下面的句子中使用了什麼的描寫手法?
那時山頂的「老襯亭」( 爐峰塔 ) ,像橢圓 形的東瀛木屐,亭裡亭外,可以俯瞰山下滿街 「老襯」。名字通俗、富民間氣息的「老襯 亭」,一九九六年八月變身成為高雅脫俗的 「凌霄閣」,像科幻片中的半月形飛船,銀色 的冷金屬與綠色的暖玻璃,翼然欲飛,令人仰 望….
那時山頂的「老襯亭」( 爐峰塔 ) ,像橢圓形的東瀛木屐,亭裡亭外,可以俯瞰山下滿街 「老襯」。名字通俗、富民間氣息的「老襯 亭」,一九九六年八月變身成為高雅脫俗的 「凌霄閣」,像科幻片中的半月形飛船,銀色的冷金屬與綠色的暖玻璃,翼然欲飛,令人仰望….
- 多感官描寫(視覺): 像橢圓形的東瀛木屐
- 多感官描寫(視覺): 像科幻片中的半月形飛船
- 以動寫靜: 翼然欲飛
下面的句子中使用了對比手法?
那時山頂的「老襯亭」( 爐峰塔 ) ,像橢圓 形的東瀛木屐,亭裡亭外,可以俯瞰山下滿街 「老襯」。名字通俗、富民間氣息的「老襯 亭」,一九九六年八月變身成為高雅脫俗的 「凌霄閣」,像科幻片中的半月形飛船,銀色 的冷金屬與綠色的暖玻璃,翼然欲飛,令人仰 望….
那時山頂的「老襯亭」( 爐峰塔 ) ,像橢圓形的東瀛木屐,亭裡亭外,可以俯瞰山下滿街 「老襯」。名字通俗、富民間氣息的「老襯 亭」,一九九六年八月變身成為高雅脫俗的 「凌霄閣」,像科幻片中的半月形飛船,銀色的冷金屬與綠色的暖玻璃,翼然欲飛,令人仰望….
* 名字: 通俗、富民間氣息 vs. 高雅脫俗
* 外形: 質樸 (像橢圓形的東瀛木屐) vs. 科幻 (科幻片中的半月形飛船)
* 予人 感覺: 親切 (可以俯瞰山下滿街 「老襯」) vs. 高不可攀 (翼然欲飛,令人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