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 - SEM1 - 岳陽樓記 Flashcards

You may prefer our related Brainscape-certified flashcards:
1
Q

岳陽樓記的作者是誰?

A

范仲淹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岳陽樓記的寫作目的?

A

作者申述自己憂國憂民的襟懷,唔會受外在環境和個人得失所影響。
作者激勵自己嘅同時,更希望與有共同思想情感嘅好友滕子京相互勸勉,大家雖然都身處逆境,但仍要堅守信念和志向。
作者還以此文警戒後人效法古代仁人志士,以天下為己任。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岳陽樓記》中作者所使用的重點修辭及寫作手法

A

多感官描寫手法 對比修辭法 轉化修辭法 觸景生情修辭法 對景描寫 對人描寫 對事描寫 動態靜態描寫 直接間接描寫 襯托 疊字 擬人 對偶 感嘆 借代 反問 設問 誇張 比喻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以下句子用了什麼手法?
靜影沉璧

A

 比喻
作者將月亮在水面上的倒影比喻為璧玉,可見當時天朗氣清,月亮皎潔明亮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以下句子用了什麼手法?
上下天光
濁浪排空
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A

誇張
運用誇張法,令景物的形象更鮮明生動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以下句子用了什麼手法?
•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A

設問
作者運用設問句,既可啟發讀者思考,又可以自問自答的方法,道出自己的政治理念。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以下句子用了什麼手法?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A

反問

作者運用反問句,令語氣更見加強,藉此強調「遷客騷人」看見不同的景物時,自有不
同的感情。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以下句子用了什麼手法?
錦「鱗」游泳—借代「魚」
• 居「廟堂」之高—借代「朝廷」
• 處「江湖」之遠借代「在野」

A

借代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以下句子用了什麼手法?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A

感嘆
作用:感嘆世人盡皆因己而悲,因物而喜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以下句子用了什麼手法?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A

感嘆

作用:藉設問以引起下文主題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以下句子用了什麼手法?

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A

感嘆

作用:反問讀者,強化文中意思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以下句子用了什麼手法?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A

感嘆

作用:以低抑的情感和不定的語氣,引起反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以下句子用了什麼手法?

句中對:檣傾楫摧、虎嘯猿啼、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春和景明、遷客騷

• 句對句:銜遠山,吞長江/北通巫峽,南極瀟湘/日星隱耀,山岳潛形/沙鷗翔集,錦鱗游泳/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 隔句對: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A

對偶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以下句子用了什麼手法?

銜」遠山,「吞」長江

A

擬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以下句子用了什麼手法?

浩浩、蕩蕩、霏霏、冥冥、郁郁、青青

A

疊字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以下句子用了什麼手法?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A

襯托

以因景色而感傷、感懷身世或喜悅、忘卻榮辱的人,反襯古代仁人的境界更高,無論在任何處境下,都憂國憂民。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7
Q

以下句子用了什麼手法?

天氣:因雨而悲VS 因晴而喜
• 天候:霪雨霏霏、陰風怒號、薄暮冥冥VS 春和景明
• 光線:連月不開、日星隱耀,山岳潛形VS上下天光
• 湖面:濁浪排空VS波瀾不驚、一碧萬

• 人物活動:商旅不行,檣傾楫摧VS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 動、植物:虎嘯猿啼VS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 感受視法: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VS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
• 心情:感極而悲者VS喜洋洋者
• 描寫筆法:色調陰暗,氣氛灰淡幽慘
VS色調明亮,氣氛愉悅盎然
• 心情:覽物而悲VS 覽物而喜
• 人物:遷客騷人VS 古仁人

A

對比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8
Q

以下句子用了什麼手法?
•「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A

直接描寫

直接描寫風和日麗時天朗氣清的景象。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9
Q

以下句子用了什麼手法?

商旅不行,檣傾楫摧」

A

間接描寫
以商旅無法行走,船也傾倒,帶出天氣之惡劣。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0
Q

以下句子用了什麼手法?
濁浪排空 浮光躍金

A

動態描寫

以「濁浪排空」描寫在大風時的水勢,讓讀者感受湖面風浪極大,突顯天氣的惡劣。又以「浮光躍金」描寫月亮映照湖面的光芒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1
Q

以下句子用了什麼手法?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A

靜態描寫

以「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描寫清朗的月夜,「靜影沉璧」描寫明月映入平靜的湖水的倒影。讓讀者感受月亮在靜止的湖水猶如璧玉,以月色突顯月夜的閒靜。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2
Q

以下句子用了什麼手法?

虎嘯猿啼

A

多感官描寫

渲染了陰雨天時岳陽樓的蕭瑟氣氛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3
Q

以下句子用了什麼手法?

濁浪排空,日星隱耀

A

多感官描寫

用誇張的手法突顯天氣惡劣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4
Q

以下句子用了什麼手法?

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A

多感官描寫

使讀者感受到岳陽樓四周環境清幽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5
Q

對峙描寫的作用

A

描繪了岳陽樓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如唐賢、今人詩賦的刻石,以及岳陽樓在不同時期的興衰變化。透過對歷史事件和文化背景的描繪,讓讀者能夠了解該地區的文化特色和歷史演變。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6
Q

對人描寫作用

A

描繪了遷客和騷人在岳陽樓的情感和心情,包括懷鄉思鄉、感傷離別等情感。透過對人物情感的描繪,讓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文化歷史的底蘊。

27
Q

對人描寫作用

A

描繪了遷客和騷人在岳陽樓的情感和心情,包括懷鄉思鄉、感傷離別等情感。透過對人物情感的描繪,讓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文化歷史的底蘊。

28
Q

對景描寫作用

A

描繪了岳陽樓所處的環境和景色,以及不同天氣下的景色變化。透過對山水之美的描寫,讓讀者能夠身臨其境,感受到景物之美。

29
Q

手段用了什麼寫作方法?

A

引入下文

30
Q

第2段用了什麼寫作方法?

A

承上啟下

31
Q

第3段用了什麼寫作方法?

A

呼應上文

32
Q

第5段用了什麼寫作方法?

A

首尾呼應 承上啟下

33
Q

岳陽樓記主旨

A

作者記述了重修岳陽樓一事,以及遷客騷人在陰雨天以及晴天見到洞庭湖不同的景色而產生不同的感情,抒發了自己希望仿效古代仁者不會因為外物的變化以及自身的際遇而感到悲傷或高興。
抒發了自身「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的抱負,並希望借此文勉勵同樣被貶的好友滕子京。

34
Q

A

貶官

35
Q

A

到達

36
Q

A

離開

37
Q

A

備氏

38
Q

A

船隻

39
Q

薄暮

A

傍晚

40
Q

A

41
Q

A

美匬

42
Q

A

美匬

43
Q

而或

A

有時

44
Q

A

雨務

45
Q

A

愉快

46
Q

A

47
Q

A

48
Q

A

曾經

49
Q

A

50
Q

A

揀求

51
Q

A

或許

52
Q

A

不同

53
Q

=者

A

兩種心情

54
Q

A

做官

55
Q

A

擔憂

56
Q

第一段的段落大義是什麼?

A

記述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和作記原因。

57
Q

第2段的段落大義是什麼?

A

描寫遷客騷人登樓後,看到風雨陰鬱的景色會感到悲傷。

58
Q

第3段的段落大義是什麼?

A

描寫遷客騷人登樓後,看到春光明媚的景色會感到歡喜。

59
Q

第5段的段落大義是什麼?

A

論述志士仁人不會因一時之景色或個人仕途境遇而喜或憂,抒發作者先以進退以天下國家為念的情懷和政治抱負。

60
Q

第5段的段落大義是什麼?

A

論述志士仁人不會因一時之景色或個人仕途境遇而喜或憂,抒發作者先以進退以天下國家為念的情懷和政治抱負。

61
Q

 第2段的演繹

A

我觀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都在洞庭湖上。它連接着遠處的山,吞吐長江的水流,浩浩蕩蕩,無邊無際,一天裏陰晴多變,氣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很詳盡了。雖然如此,那麼向北面通到巫峽,向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水,降職的官吏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裏聚會,(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62
Q

第3段的語言

A

像那陰雨連綿,接連幾個月不放晴,寒風怒吼,渾濁的浪衝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嶽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長嘯,猿在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有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同時)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因此)感慨到了極點而心情悲傷。

63
Q

第4段的語譯

A

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游來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蘭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着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地響起來,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啊!(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光榮和屈辱一併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風,那真是快樂高興極了。

64
Q

第5段的演繹

A

唉!我曾經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是爲什麼呢?(是由於)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時,就爲百姓擔憂;在江湖上不做官時,就爲國君擔憂。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憂,在僻遠的江湖也擔憂。既然這樣,那麼他們什麼時候纔會感到快樂呢?他們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唉!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