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 Flashcards

1
Q

科学性

A

规律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革命性

A

彻底的批判精神和无产阶级立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人民性

A

1、政治立场
2、出发点,落脚点
3、鲜明品格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发展性

A

与时俱进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A

1、意识和物质,究竟谁是物质的本原,即何者为第一性(区别)

2、思维是否能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联系)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做除了最高概括,指出

A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物质的存在方式是

A

运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物质的存在形式是

when where

A

时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物质的根本属性

A

运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客观实在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静止是一种

A

特殊的运动,是相对静止(类似于量变)。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时间

A

一维性,一去不复返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有限时空

A

具体时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无限时空

A

整个物质时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A

辩证法承认运动是发展的
事物之所以会运动、发展是因为事物内部的矛盾
形而上学反之。
因此答案是: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7
Q

静止是

A

衡量运动的尺度(参照物)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8
Q

恩格斯

A

1、抽象概括
2、共性与个性
一般与特别
而不是整体与部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9
Q

列宁

A

1、物质范畴,最高概括(继承恩格斯)
2、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3、物质存在于,,,,意识之外。
4、他从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0
Q

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A
1、是特殊物质(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但不是物质本身。
2、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3、主客观的统一(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4、客观物质世界(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5、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1
Q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是

A

能动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2
Q

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

A

生产关系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3
Q

根本

A

矛盾

规律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4
Q

自然界出了问题

A

不是自然界自身的问题,而是人的实践出问题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5
Q

事物之间有其

A

固有的客观属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6
Q

人发现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A

能动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7
Q

辩证法和形而上的区别是

A

是否承认矛盾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8
Q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A

人民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9
Q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A

规律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0
Q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1
Q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A

1、社会根源
2、阶级和实践基础。
3、思想渊源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2
Q

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根源。

A

资本主义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发展。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3
Q

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实践基础。

A

无产阶级及其工人运动实践。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4
Q

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

A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5
Q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

A

1848年, 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6
Q

马哲

A

1、唯物论
2、辩证法
3、认识论
4、唯物史观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7
Q

唯物论大体框架

A
1、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1⃣️哲学基本问题。
2⃣️物质概念
3⃣️物质的存在形态。
4⃣️实践是自然与社会区分统一的基础。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8
Q

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

A
由浅到深
1、古典朴素唯物主义
🍄关键词:金、木、水、火、土、气。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关键词:原子、分子、承认物质、不承认物质运动。
3、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关键词:承认实践、能动、规律、承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抽象共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9
Q

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物质概念。

A

1、抽象共性
🍄物质是adj
2、客观实在性
🍄意识之外,不是意识能够直接改变的东西。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0
Q

物质的存在形态。

A
1、物质和运动关系。(主谓一致)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脱离运动谈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存在方式”指的是存在的状态。
🍄【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物质是运动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脱离物质谈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1
Q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A
1、区别
🍄运动:变化(绝对的、无条件的。)
🍄静止:不明显的变化,特殊的运动。(相对的、有条件的。)
2、联系。———相互依赖、渗透、包含。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参照物: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2
Q

物质与时空

A

1、时空具有客观实在性。
2、物质运动和时空相互离不开。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3、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3
Q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

1、对意识的理解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4
Q

意识

A
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
🍄错误说法
1⃣️意思是特有的物质❌
2⃣️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3⃣️有大脑就有意识❌
🍄正确的说法: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5
Q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A
1、区别
1⃣️在世界本原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2⃣️在范畴上:物质是客观范畴;意识是主观范畴。
2、联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起能动反作用。】
1⃣️意识对物质的反映:
是能动的反映✅
直观的反映❌
2⃣️对于物质发展起反作用:反作用可以是促进,也可以是阻碍。
3⃣️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凭借客观物质世界这个媒介。】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6
Q

不同派别的观点

A
🍄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创造意识、观念;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观念、想法、感觉等创造的物质世界。】
1⃣️主观唯心主义。
2⃣️客观唯心主义。
3⃣️其他【辩证法、形而上、可知论、不可知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7
Q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A

1、 观点:将看作看作具体实物形态。

2、关键词:金木水火土气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8
Q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A

1、观点:将物质理解成原子、粒子等。承认物质,否认运动。

2、关键词:牛顿、原子粒子、静止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9
Q

辩证唯物主义

A

1、 观点、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能动性、规律、实践。

2、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列宁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0
Q

主观唯心主义。

A

1、观点:世界本原归结于个人感觉、个人意识。

2、关键词:我、感觉、心、意念、观念。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1
Q

客观唯心主义。

A

1、观点:世界本原归结为客观精神理念。

2、关键词:绝对精神(理念)、道、神。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2
Q

辩证法

A

1、观点:承认运动变化发展。

2、关键词:运动变化、发展、矛盾、实践。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3
Q

形而上

A

1、观点:不承认运动变化发展。

2、关键词:孤立、静止、片面、无矛盾。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4
Q

可知论

A

1、观点: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2、 关键词:世界可以被认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5
Q

不可知论。

A

1、观点: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2、关键词:世界不能被人所认识,不能被完全认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6
Q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A
规律是客观的,不与人的意志为转移。
1、 改造规律,创造规律。❌
2、自然规律与历史规律的比较。
都是客观的、可重复的。但是历史规律需要人的参与。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同一性统一基础:【实践】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7
Q

辩证法部分的框架。

A
1、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1⃣️事物的普遍联系。
2⃣️事物的变化发展。
2、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内容与形式
2⃣️本质与现象
3⃣️原因与结果
4⃣️必然与偶然
5⃣️现实与可能
3、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矛盾同一性斗争性。
2⃣️矛盾普遍性特殊性。
4、 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58
Q

事物的普遍联系。

A
1、客观性
1⃣️联系是(运动的)物质的外延,是客观的。
2⃣️本身固有,不是主观臆想的。
2、普遍性
🦋效应、♻️循环、糖葫芦、 普遍联系通过中介实现。
3、 多样性
4、条件性
1⃣️条件的作用:支持或者制约。(条件始终能支持事物的发展。❌)
2⃣️条件可以改变,但不可以随意改变。
59
Q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A
1、内容与形式
2、本质与现象
3、现实与可能
4、必然与偶然
5、原因与结果
60
Q

第一对【物质范畴】内容与形式

A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61
Q

第二对物质范畴:本质与现象

A

1、区别
1⃣️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与表面特征;个别具体的,多变的,易逝的,直接为感官所知。
2⃣️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一般普通,相对稳定,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2、联系: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
1⃣️是【表现】而不是“反映”哦,
2⃣️任何现象都能表现本质,假象也能表现本质(歪曲的表现)。
2⃣️从范畴上区分现象与错觉,现象与本质都是物质范畴,而错觉是主观范畴。是主观错误,不一定为假象引起。

62
Q

第三对物质范畴:现实与可能

A

1、可能性:一定能变成现实的
1⃣️现实可能性:现实条件/依据很充分。(让一个人登月)
2⃣️抽象可能性:现实条件/依据不充分。(让所有人登月)
2、不可能性: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变成事实。(水中捞月)

63
Q

第四对物质范畴:必然与偶然

A
1、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
2、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3、大量的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
4、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5、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64
Q

第五对物质范畴:原因与结果

A
1、必须是前后相继并且相互制约的关系。
1⃣️前后相继的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比如昼夜交替,四季更迭
2⃣️所谓彼此制约:是“因为………所以………”的逻辑
3⃣️内因和外因:内部矛盾=内因,外部矛盾=外因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前提,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65
Q

事物的联系与发展遵循三个规律

A

1、对立统一规律
2、质量互变规律
3、否定之否定规律

66
Q

质量互变规律

A


1、质变引起量变
2、适度原则

1⃣️关于概念中“度”的理解,度是一个范围、区间
2⃣️量变指的是:事物发展【渐进】过程中的【连续性】
3⃣️两者关系:
希望发生质变时,选“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不希望发生质变时,需要把量控制在【度】内,坚持适度原则。
67
Q

否定之否定规律

A
考察
1、对“否定”的理解
2、这个规律一般作的是干扰选项
注意点:
1⃣️“否定”是一个好词:否定因素是促使事物灭亡的因素(事物本身就是要灭亡的)
2⃣️否定是【自我内在】的否定,而不是外在的否定(拔苗助长❌)
3⃣️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4⃣️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5⃣️否定的形式是【螺旋性上升】,而不是线性发展。
68
Q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

A

首先,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原理,,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根本属性。
考点
1、同一性
1⃣️性质:有条件
2⃣️内容:依存、贯通、特化
3⃣️作用:一方发展以另一方发展为条件/共赢/利用对方发展自己/相互吸收有利因素/转化/协同/融合
2、斗争性
1⃣️性质:无条件
2⃣️内容:排斥、区别、分歧
3⃣️作用:斗争/克服
注意⚠️
1、不能单独起作用,同一是包含差别,不是绝对同一(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促进事物的发展)
2、解决矛盾的方式是多样的:同归于尽(互相分手)、克服(一方克服另一方)、协同、融合
3、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体现。所以,要从对立🀄️把握同一,同一🀄️把握对立,促进事物转化,推动事物发展。
4、题干中如果能找到1⃣️矛盾双方2⃣️正反义词,这种对子,就选择对立统一

69
Q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A
1、普遍性=共性=一般(绝对的、无条件的),所以要承认和正视矛盾。
2、特殊性=个性=个别(相对的、有条件的),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
2⃣️同一事物的矛盾不同阶段不同
3⃣️构成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矛盾的不平衡性
⚠️
1、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顺序不能颠倒🙃️
2、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白马也是马)
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不平衡性)
1⃣️主次矛盾:主语是一个事物,构成事物的矛盾🈶️很多,会有主次之分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语是一个矛盾,每个矛盾,矛盾双方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区别。
70
Q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A
1、内容与形式
2、本质与现象
3、现实与可能
4、必然与偶然
5、原因与结果
71
Q

第一对【物质范畴】内容与形式

A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72
Q

第二对物质范畴:本质与现象

A

1、区别
1⃣️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与表面特征;个别具体的,多变的,易逝的,直接为感官所知。
2⃣️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一般普通,相对稳定,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2、联系: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
1⃣️是【表现】而不是“反映”哦,
2⃣️任何现象都能表现本质,假象也能表现本质(歪曲的表现)。
2⃣️从范畴上区分现象与错觉,现象与本质都是物质范畴,而错觉是主观范畴。是主观错误,不一定为假象引起。

73
Q

第三对物质范畴:现实与可能

A

1、可能性:一定能变成现实的
1⃣️现实可能性:现实条件/依据很充分。(让一个人登月)
2⃣️抽象可能性:现实条件/依据不充分。(让所有人登月)
2、不可能性: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变成事实。(水中捞月)

74
Q

第四对物质范畴:必然与偶然

A
1、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
2、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3、大量的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
4、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5、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75
Q

第五对物质范畴:原因与结果

A
1、必须是前后相继并且相互制约的关系。
1⃣️前后相继的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比如昼夜交替,四季更迭
2⃣️所谓彼此制约:是“因为………所以………”的逻辑
3⃣️内因和外因:内部矛盾=内因,外部矛盾=外因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前提,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76
Q

事物的联系与发展遵循三个规律

A

1、对立统一规律
2、质量互变规律
3、否定之否定规律

77
Q

质量互变规律

A


1、质变引起量变
2、适度原则

1⃣️关于概念中“度”的理解,度是一个范围、区间
2⃣️量变指的是:事物发展【渐进】过程中的【连续性】
3⃣️两者关系:
希望发生质变时,选“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不希望发生质变时,需要把量控制在【度】内,坚持适度原则。
78
Q

否定之否定规律

A
考察
1、对“否定”的理解
2、这个规律一般作的是干扰选项
注意点:
1⃣️“否定”是一个好词:否定因素是促使事物灭亡的因素(事物本身就是要灭亡的)
2⃣️否定是【自我内在】的否定,而不是外在的否定(拔苗助长❌)
3⃣️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4⃣️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5⃣️否定的形式是【螺旋性上升】,而不是线性发展。
79
Q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

A

首先,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原理,,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根本属性。
考点
1、同一性
1⃣️性质:有条件
2⃣️内容:依存、贯通、特化
3⃣️作用:一方发展以另一方发展为条件/共赢/利用对方发展自己/相互吸收有利因素/转化/协同/融合
2、斗争性
1⃣️性质:无条件
2⃣️内容:排斥、区别、分歧
3⃣️作用:斗争/克服
注意⚠️
1、不能单独起作用,同一是包含差别,不是绝对同一(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促进事物的发展)
2、解决矛盾的方式是多样的:同归于尽(互相分手)、克服(一方克服另一方)、协同、融合
3、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体现。所以,要从对立🀄️把握同一,同一🀄️把握对立,促进事物转化,推动事物发展。
4、题干中如果能找到1⃣️矛盾双方2⃣️正反义词,这种对子,就选择对立统一

80
Q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A
1、普遍性=共性=一般(绝对的、无条件的),所以要承认和正视矛盾。
2、特殊性=个性=个别(相对的、有条件的),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
2⃣️同一事物的矛盾不同阶段不同
3⃣️构成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矛盾的不平衡性
⚠️
1、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顺序不能颠倒🙃️
2、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白马也是马)
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不平衡性)
1⃣️主次矛盾:主语是一个事物,构成事物的矛盾🈶️很多,会有主次之分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语是一个矛盾,每个矛盾,矛盾双方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区别。
81
Q

现象与本质

A

即对立又统一。

82
Q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不是源与流的关系

83
Q

第三章:认识论框架

A

1、实践与认识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2、真理的客观性、决定性和相对性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实践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84
Q

实践与认识

A
1、考察实践的本质: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客观物质活动。
2、考察实践的3个基本特征:
1⃣️自觉能动性(强调知道,设计创造)
2⃣️直接现实性(强调做到,实践高于认识)
3⃣️社会历史性(强调实践是会变化的)
3、考实践的基本结构
1⃣️实践主体(具有能动性的人)
2⃣️实践客体(客体不等于客观)
3⃣️实践中介(工具)
⚠️实践基本结构三个缺一不可
4、考实践的三种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
2⃣️社会政治实践
3⃣️科学文化实践
5、考察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认识也可以通过间接经验获得)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创新与进步)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变世界)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连接纯主观与纯客观的“桥梁”
⚠️注意:
1⃣️来源具有最终指向性。(即归根结底)
2⃣️选项中的错误词汇:知行合一、直观、滞后。
85
Q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A
1、考认识的本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唯物主义反映论:承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承认实践第一性。
🍄唯心主义先验论:否认实践决定认识,认为认识先于物质和实践经验(即认为意识第一性)
🍄唯物主义反映论:能动反映
1⃣️在认识论中坚持了辩证法
2⃣️能动反映的两个特点:摹写反映(再现)和能动 创造。
直观反映❌
2、从实践到认识(认识活动的第一次飞跃)——实践基础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是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
认识回到实践,指导实践并接受检验。
86
Q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A
1、区别
🍄感性认识:1⃣️认识的低级阶段(对现象的认识,直接具体,浅层的认识)2⃣️从实践中借助感官直接获得(因此强调实践经验多=强调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1⃣️认识的高级阶段(对本质规律的认识,简洁抽象,更深更准确。)
2⃣️通过抽象思维分析感性材料获得。(在已经获得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思考出来的
2、联系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在认识论中坚持了辩证法)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在认识论中坚持了唯物论)
🍄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感性中渗透着理性
1⃣️感觉到了的东西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的感受它。
2⃣️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3⃣️没有理性,眼睛就是最坏的见证者。
4⃣️没有渗透头脑的观察是无意义的。
5⃣️观察渗透理论。
⚠️理性中渗透着感性
1⃣️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和出自缺乏阅历的年轻人之口
2⃣️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
87
Q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A
真理:是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
🍄真理=正确的认识(真理属于主观范畴,且是主客观的一致、符合)
🍄通过对本质规律的思考,,,真理是理性的认识。
1、客观性(真理的本质属性):
1⃣️内容客观,形式主观
2⃣️真理的内容是事物的本质规律
3⃣️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即“真相只有一个”
多数人认为对的就是真理❌
有用即真理❌
2、绝对性:
1⃣️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同谬误有有原则的界限,一定是对的)
2⃣️真理发展的无限性(认识的无限发展,因此不存在“终极真理”)
3、相对性:一定条件下的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
4、绝对性(绝对真理)和相对性(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种真理,而是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
2⃣️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是两者的统一。
3⃣️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并表现绝对真理
4⃣️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总和=接近、转化的意思)
5⃣️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88
Q

真理与谬误

A
1、真理是正确的认识;谬误是错误的认识
2、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1⃣️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是绝对对立的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3、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89
Q

真理与价值

A

真:真理尺度
善美:价值尺度
1、价值评价虽然具有主观性但并不是主观随意认识的活动
2、价值评价的根本特性:以真理为依据,与规律一致,以人民为根本。

90
Q

实践标准

A
1、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
1⃣️除此之外再无标准
2⃣️并不否认逻辑证明的作用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确定性:实践一定能检验认识是否正确
2⃣️不确定性:实践也在发展,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要将实践对认识的检验放在全人类/若干/无限人类发展的时间上去理解。
91
Q

一种新的实践方式

A

虚拟实践

92
Q

承认A决定B,也就是承认

A

B是A的反映

93
Q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A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94
Q

认识的本质是

A

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95
Q

唯物主义坚持反映论

A

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96
Q

实践的需要,而不是实践本身,

A

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97
Q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

因为不同的实践带来不同的认识。

98
Q

感性认识是从

A

实践中直接获得的

99
Q

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必须

A

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造,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100
Q

认识的规律

A

形式上,反反复复。 实践—认识—实践

但本质也是:螺旋上升的。

101
Q

真理的发展

A

是一个单项过程

102
Q

真理的本质

A

主客观统一、符合

103
Q

我们现在,每一代人对真理的认识都是不确定的,相对性

A

跟当下的实践水平有关,实践发展了,真理也在无限发展,不断接近、走向绝对的真理。

104
Q

可知论

A

人类是可以完全认识这个世界,只不过每一代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105
Q

错误就是

A

主客观不统一、一致

106
Q

真理和谬误

A

相伴相生、互相转化

尽量减少谬误,坚持真理。努力把谬误变成真理。

107
Q

第四章 唯物史观

A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4⃣️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与特殊形式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2⃣️其他动力:阶级斗争、改革、科学技术
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08
Q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A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
2、社会存在(物质方面):
1⃣️影响因素:地理环境、人口。(加速⏩或迟缓)
2⃣️决定性因素: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
3、社会意识(精神方面):
1⃣️复杂的结构,多种划分方式
2⃣️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是否体现阶级性)
意识形态: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
非意识形态:语言、数学、逻辑、社会风俗习惯
🍄意识形态的近义词:观念上层建筑
4、二者关系
1⃣️决定: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或早或晚地变化和发展。
2⃣️反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道德影响法律等)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
109
Q

两个矛盾运动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A
1、定义
1⃣️生产力:把握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and三要素(生产资料、主体、客体)
2⃣️生产关系:客观的经济关系,可以理解为所有制。
3⃣️经济基础(骨骼)=生产关系的总和,制度化的生产关系
4⃣️上层建筑(血肉):
政治上层建筑
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2、关系:决定关系
决定类的表达:1决定2,2对1有能动反作用(创造性再现,🉑️促进可阻碍)
🍄凡是决定关系🀄️的1和2,2都是具有相对独立性。
110
Q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A
1、商品:用来交换、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2、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属性
3、⚠️使用价值:自然属性;一切劳动产品的共有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4、价值:社会属性;一般人类劳动,⚠️在质上是相同的,因而可以相互比较,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关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
对立:相互排斥,二者不得兼得。(对任何人而盐)
统一: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对任何是商品而盐)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有价值一定有使用价值✅
      有使用价值一定有价值❌比如空气,
因为有价值的一定是劳动产品,并且可以交换。
🦋价值寓于使用价值当中。
5、劳动二重性和商品2⃣️因素
概念:
1⃣️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2⃣️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一般人类的劳动,劳动的社会属性。
⚠️⚠️
1⃣️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也是抽象劳动。
2⃣️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二因素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6、商品价值量
商品价值
1⃣️质:价值的实体即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量:按劳动时间来计算,即社会必要时间。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时间成正比
7、货币
本质:一般等价物(货币本身有价值,才能与其他一切商品交换。)
⚠️货币的五个职能
1⃣️是价值尺度(标价)
2⃣️流通手段(即时交易)
3⃣️支付手段(提前或延期交易)
4⃣️贮藏手段
5⃣️世界货币
🍁货币产生对后世的影响:“商品惊险的跳跃”
8、价值规律
1⃣️等价交换原则
2⃣️价值时决定价格的决定性因素,竞争、供求会影响价格。
3⃣️价值规律的作用一分为二。
9、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
私人劳动:凭自己的喜好生产,不管卖不卖得出去,爱咋咋滴。
社会劳动: 只有被社会承认的劳动才有意义。
⚠️交换是解决两者矛盾的唯一途径。
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一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商品拜物教,人与人的关系采用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
10、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11、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111
Q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上的作用

A
1、考人的理解
1⃣️现实的人:参与社会实践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当中,具有能动性的人。
2⃣️人的本质:社会关系的总和
2、考人的分类(主语➕谓语)
1⃣️ 人人/个人/每个人/英雄➕影响历史/合力
🦋历史发展是每个人合力的作用
🦋区分两个概念:
历史人物(中性词)(消极积极作用)
杰出人物(褒义词)(积极作用)
⚠️他们都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进程、总方向。
2⃣️人民群众/人们➕创造、决定(按历史规规律创造)
🦋历史范畴(主要🈯️劳动人民,特定时期可以包括剥削阶级)
112
Q

总结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唯物史观)

A

1、首先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社会基本矛盾。(2⃣️个对子)而人具有能动性,在遵循一般规律下,人可以选择,因此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跟人的历史选择有关。
🦋我们跳过了资本主义,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大方向没变,但是具体过程可以由我们选择。
🦋2⃣️个对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归根结底的因素,因此社会形态的更替往往是阶级斗争和革命,社会制度的完善也总是跟科技、改革有关。
🍁根本动力➕其他动力,承认多因素的作用。
3、由于历史规律不能自发起作用,所以我们不能等待社会主义的来临。而要去奋斗,因此注重人的作用。

113
Q
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是
2、社会存在包括三个方面
3、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的形式称为
4、生产力具有
5、生产力的三要素
6、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经济关系,属于社会关系中
7、经济基础是由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呢生产力决定的
8、人民群众
9、为什么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A
1⃣️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也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3⃣️社会意识形态
4⃣️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5⃣️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
6⃣️最基本的关系
7⃣️生产关系的总和
8⃣️是一个历史范畴,
9⃣️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经济财富,也是实现自身力量的根本主体。
114
Q

马原52个常考成(俗)语的马哲原理

A

一、唯物论部分: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3.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切从实际出发。

4.掩耳盗铃;画饼充饥——错误: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5.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6.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7.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8.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生搬硬套。

9.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

11.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2.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3.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14.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二、辩证唯物主义部分:

15.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17.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相依;唇亡齿寒:无风不起浪——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18.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19.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20.盲人摸象——割裂整体和部分的联系,以偏概全。

2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2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23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4.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5.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弃旧图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26.欲速则不达——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7.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28、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29、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30.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31.教学相长——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3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33.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矛盾的特殊性。

34.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一燕知春;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万变不离其宗——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

35.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36.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抹杀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

37.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38.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牛要牵牛鼻子;射人先射马——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39.统筹兼顾;好花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

40.舍本求末;本末倒置;丢了西瓜捡芝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倒了主次矛盾的关系。

41.十个指头按跳蚤;隔靴搔痒;扬汤止沸——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42.白壁微瑕;瑕不掩玉——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4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问题如果不分清主流和支流,就不能认清事物的性质,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44、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5、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46、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三、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部分:

47.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背道而驰,必然会自取灭亡。

48、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9、时势造英雄——个人活动受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的制约。

50、卧薪尝胆——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发愤图强。

5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52、哀莫大于心死——失掉了科学而正确的理想,就失了人生的精神支柱。

115
Q

商品 价值 产量

A

单位时间的价值量=总产值(数量✖️单价)
单位时间的使用价值量=总产量
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单价
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使用价值量=不变的

116
Q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A
1、劳动力成为商品
1⃣️资本主义阶段独特的地方与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2⃣️劳动不等于劳动力,劳动不能成为商品,劳动力才能成为商品。
🦋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问题上,首先区分劳动和劳动力。
3⃣️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和其他普通商品确有不同之处。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可以增值;
🍁普通商品:不可以增值。
117
Q

政经

A

政治经济学最近五年已出了三次计算题,已考过的三个重要公式是:剩余价值率=M/V;资本有机构成=C/V;生产价格=(C+V)+(C+V)* 平均利润率。今年高度注意新增考点: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C+V)+(C+V)* 平均利润率+垄断利润。

关于“统一”的四个表述:

  1.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4.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关于“源泉”的四个表述:

  1.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2.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表明,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3.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4.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118
Q

非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

A

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干扰项命制的重要方向)
1.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必须反对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夸大成绝对静止,这是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二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这种观点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和不可知论。

2.时间、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也不能离开运动着的物质。离开了具体事物的抽象空间和抽象时间都是不可思议的,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3.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各种哲学观点的分歧:第一,二元论主张世界上存在着两个平行的本原,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这就等于说,世界是不统一的。一元论主张世界上存在着一个本原,这就等于承认了世界的统一性。第二,唯心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其中,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人的精神,客观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一种神秘的“客观精神”)。

4.关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问题方面批判主观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主观唯心主义否认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主张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庸俗唯物主义则认为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其要害在于抹杀意识和物质的对立,把意识等同于物质。

5.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表现在:现象离不开本质。任何现象都是由本质决定的,都是本质的表现。真象表现着本质,它从正面直接地表现着本质;假象也表现着本质,它从反面歪曲地颠倒地表现着本质。本质也离不开现象。本质不能赤裸裸地存在,任何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割裂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会犯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错误。

6.批判非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第一,要批判非决定论。非决定论夸大偶然性,否认必然性,把一切都看成是纯粹偶然。第二,要批判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机械决定论夸大必然性,否认偶然性,主张一切现象都是纯粹必然的。

7.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第一,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否定的根源存在于事物的内部,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事物否定的根源要到事物的外部去寻找,否定是由外力引起的。第二,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否定是批判和继承、克服和保留的统一。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形而上学否定观则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注意:我们要坚持辩证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

8.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必须批判循环论和直线论。循环论只看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前进性,认为一切过程不过是周而复始的简单重复。循环论必然导致悲观主义。直线论只看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直线论必然导致盲目乐观主义。

9.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有差别的具体的同一,而这种同一必须包含着斗争;另一方面,矛盾的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总是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总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形而上学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加以割裂,或者只见同一不见斗争,或者只见斗争不见同一。

10.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是第二位的,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形而上学割裂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或者否认内因夸大外因,表现为“外因论”;或者否认外因而只承认内因。

11.坚持真理一元论,反对真理多元论:第一,由于真理是客观的,有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所以真理必然是一元的。第二,真理是一元的,因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不以阶级的主观愿望为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没有阶级性。第三,真理多元论主张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可以有不同的真理,真理因人而异。真理多元论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1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对立:唯物主义主张真理是客观的,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主观真理。唯心主义则主张真理是主观的。主观唯心主义把真理看作纯粹主观自生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把真理看成是人的意识和“客观精神”的一致。

13.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承认客观真理同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唯物主义反映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马赫主义与实用主义。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它们共同的错误都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14.坚持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是在坚持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只看到实践标准的绝对性而否认其相对性,会导致绝对主义的思想僵化;只看到实践标准的相对性而否认其绝对性,会导致相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15.历史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宿命论与唯意志论。宿命论主张历史发展由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决定,而少数英雄人物则是这种精神力量的体现者。唯意志论主张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英雄人物的主观意志决定历史发展的进程。

16.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同时承认个人的作用。唯心史观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主张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119
Q

马原常考古诗句知识点梳理总结

A

1.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
这句话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希腊、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典型句子有:“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五行之气、天与人相交胜”、“水是万物的始基”、“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等。

2.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这句话把“天”看成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或天意,所以这句话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而且它还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又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形而上学的典型句子有:“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白马非马”、“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飞矢不动”等。

3.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这是一种只见联系不见区别的相对主义观点。

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前一句是辩证法观点,后一句是诡辩论观点。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第一句的意思是在人第一次踏入河水中的时候,人与河水相对静止,人是踏入了同一条河流中;而河水是处于绝对运动的状态当中,因此当人再次踏入河中,河水已经流动,人是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的。这句话承认了绝对运动,也承认了相对静止,因而属于辩证论。第二句话意思是说河水永远在流动,随着人的“踏入”,河水依然不断流淌,人永远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认识到了河水的绝对运动,却没有认识到人在第一次踏入河流中,人与河水的相对静止关系。这种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属于诡辩论。

5.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这句话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6.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荀子认为,如果不欲动心的功能,就会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段话蕴涵了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认识主体在反映中具有创造性。

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的这句话中所蕴涵的哲理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8.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这句话说明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9.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强调的是对立统一而反对绝对等同;“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强调的是相反相成并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并产生新生事物。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的这句话指的是祸与福相互依存,互相转化。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这句话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又如“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居安思危”、“失败乃成功之母”等都包含着矛盾同一性原理。

1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老子的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2.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就人的本性说,是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就客观事物的道理说,是可以被认识的。

13.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
荀子的这段话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14.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这句话的意思是,检验言行的客观标准是“功用”,即效用。这句话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15.事实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认识和理论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必须通过实际效果来检验,凡是符合事实效果,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16.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知而不行,则体会不深;见之于行,则认识更明,知行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偏废。这是知行关系问题上的相互辩证法思想。

17.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阳明的这段话是说,知是行的来源,行是知的作用;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认为知决定行。颠倒了知和行的关系,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

18.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王阳明提出的这个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即被感知”、“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等命题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9.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人之
苏轼的这句话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0.治大国如烹小鲜
老子的这句话表明做事情要注意火候,要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21.行百里者半九十
这句话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常用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有:①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和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同时,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变,因此,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一定要在困难面前坚定理想和信念,要有自信心,看到光明的前途。

22.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别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它所蕴涵的哲理是:要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奉献是人生的真正价值。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之所以问心无愧,就是因为坚持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为之奋斗,自己没有任何私利。

23.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有: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要求我们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矛盾具有特殊性,其主要情形之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统一。这要求我们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看问题。

24.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老子的这一段话体现了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25.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范缜的这句话承认了物质决定意识,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只是一种猜测,缺乏科学依据,过于简单化。

2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的这句话表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它既不因有了尧这样的杰出人物才存在,也不因出现了桀那样的暴君而消失。这句话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2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这句诗的意思是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句诗体现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这句诗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这句话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强调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些古句都体现了事物发展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即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大家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二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3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毛泽东的这句诗体现了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即时空的相对性;同时也体现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1.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即运动的绝对性。

3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的这首词体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这句话体现了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此外,这句话还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4.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这句古句体现了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5.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的这句诗体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我们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3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的这句话体现了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

3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这句话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120
Q

马原各种“本质”总结,选择题必备

A

马原各种“本质”总结,选择题必备:
1、意识的本质: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2、实践的本质: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3、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
4、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认识的本质: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阶级的本质: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
7、革命是实质: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8、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9、货币的本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0、资本的本质: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1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2、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13、剩余价值的实质: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14、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1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
16、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17、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18、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121
Q

马原中的“决定”

A
  1.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2. 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具有决定作用。
  3. 本质决定现象,本质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
  4. 必然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制约着偶然的作用形式及其变化。
  5.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6.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7.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8.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9.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由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所决定。
  10.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1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2.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3.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
  14.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15.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6.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7. 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18.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19.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20.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21. 劳动力的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
  22.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23. 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其中c为不变资本,v为可变资本。
  24.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
  2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122
Q

二十四条马原“根本”知识点

A

1、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2、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5、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6、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7、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8、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

9、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10、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11、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12、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源头活水。

13、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14、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15、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分歧。

16、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

1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

18、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19、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20、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2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2、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

23、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4、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根本依据。

123
Q

表述非常绝对并不是都是错的,马原里面的这些“任何”,那么绝对,可都是对的

A

1、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
2、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3、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4、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
5、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
6、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7、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8、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
9、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
10、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11、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12、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13、任何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任何历史人物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必然带着时代的特征和历史的局限性
14、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15、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16、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17、任何事物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一样,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会发生曲折,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124
Q

唯物史观需要记住的各种“标志”“基本”“基础”和“核心”

A
  1.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2.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3.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4.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5.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6.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7. 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125
Q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各种“包含关系”

A

一、唯物论和辩证法部分的内容

  1. 物质世界分为自然界(自然存在)和人类社会(社会存在)。
  2. 可能分为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非现实的可能)。
  3. 现象分为真象和假象。
  4. 矛盾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5. 矛盾的不平衡性是指矛盾可分为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6.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
  7.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等方法。

二、唯物史观部分的内容

  1.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产方式、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按照层次的高低,社会意识可分为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及风俗习惯。

社会意识形式按照有没有阶级性,可分为意识形态(有阶级性)和非意识形态(无阶级性)。

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非意识形态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一部分社会科学。

  1.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二者的统一。
  2. 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
  3. 生产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4.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5.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126
Q

考研政治知识点中的“唯一”

A
  1.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 交换是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矛盾的唯一途径。
    4.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5. 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就是追求剩余价值。
    6.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7.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8. 把战斗力作为人民军队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9. 社会主义法律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法律制度。
127
Q

考研政治考点切片——政治经济学部分容易混淆的关系

A

1.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第二,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第一,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第二,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第一,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第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1.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关系: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2. 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关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3.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共同点: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区别:绝对剩余价值是必要劳动时间不变,通过延长总的劳动时间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剩余价值则是总的老师时间不变,通过压缩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7.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共同点:二者都是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

区别:超额剩余价值是针对单个资本家的,相对剩余价值是针对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先有超额剩余价值,后有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原因,相对剩余价值是结果。

8.资本的技术构成、价值构成、有机构成的关系: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 来表示。

c 为不变资本,v 为可变资本。这一概念说明:

第一,资本的价值构成和有机构成都用c∶v 来表示,但价值构成要想成为有机构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由技术构成决定;其二,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

第二,资本技术构成不变,有机构成也不变。资本有机构成变化的前提一定是技术构成发生了变化。

第三,在资本技术构成不变的条件下,由物价变动等因素引起的只是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不是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

  1.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表现。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表现为“劳 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2. 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关系: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必须注意:二者在总量上是相等的。
  3. 生产价格与生产成本的关系:

(1)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生产成本/成本价格(即c+v)与平均利润之和。也就是说,生产成本=c+v,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

(2)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商品不再以价值而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进行交换,市场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

(3)特别注意: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有三种:

第一,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自发波动;

第二,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第三,垄断形成以后,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128
Q

政经高频考点

A

【考点一】劳动价值论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

商品经济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历史条件:①社会分工的出现;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础)。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本质上体现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劳动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3.商品价值量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此外,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

4.货币

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以及货币形式。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有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世界分为商品和货币两极,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三)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②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③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2.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还包括商品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商品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两种形式。生产价格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平均利润出现后价值的转化形式,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3.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4.价值规律产生的消极后果

①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②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③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四)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社会分工)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个人利益)的私人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进一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使得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代替。

(五)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生产性劳动应包括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脑力劳动作为更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大大高于简单劳动。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科学技术本身并不创造价值。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价值创造就没有价值分配,但是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

【考点二】剩余价值论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①劳动者是自由人;②“自由”得一无所有。

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把工人变成雇佣工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本身并不是商品,不能被用于买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三个部分: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3.资本主义工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决定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是基于劳动者的完全的人身自由。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价值增殖过程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2.剩余价值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3.资本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其本质是一定的历史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即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再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表明,雇佣劳动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可以用剩余价值率表示:m’=m/v=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4.利润

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这时,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获得利润,不同部门之间如果利润率不同,资本家之间就会展开激烈的竞争,使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趋于平均化,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商品的生产价格,即商品的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

5.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除了延长劳动时间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增加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是让工人在同样的时间内消耗更多的体力和脑力,这与延长工作日并没有本质区别。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四)资本积累

1.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家投入的资本,从自然形式上看,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二者的比例就是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称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2.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的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形式:流动的过剩人口、潜伏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

3.资本积累的趋势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将获得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相对量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

资本积累不断增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灭亡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胜利。

(五)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依次执行三种不同职能: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产业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空间上同时并存;二是在时间上继起。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周转。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很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时间,二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呈现出周期性特点,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七)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职能,此外还包括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从根本上说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职能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国家对内政治统治职能的延伸,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的。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局限性:①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②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法律的实质是将这种不平等合法化;③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考点三】垄断资本论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

2.垄断的实质

垄断的本质即垄断组织通过制定垄断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垄断价格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

第一,竞争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第二,竞争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更加复杂、激烈。

第三,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在国内市场上进行,而在垄断时期,竞争的规模扩大,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3.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的统治,主要是:①在经济上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来实现的;②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来实现的;③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

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制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金融行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金融危机频繁发生。

4.垄断资本主义的扩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结果。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其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四种:①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②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③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④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一是借贷资本输出;二是生产资本输出;三是商品资本输出。从输出资本的来源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私人资本输出,另一类是国家资本输出。

5.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①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②贸易的全球化;③金融的全球化;④企业生产经营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二是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三是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四是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经济调整存在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1.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1)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只是形式上隶属于资本,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实质上的隶属。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社会福利制度的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了劳动者的社会状况。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

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分离;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危机形态的变化

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

经济危机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5)政治制度的变化

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公民权利有所扩大;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129
Q

非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

A

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干扰项命制的重要方向)
1.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必须反对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夸大成绝对静止,这是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二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这种观点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和不可知论。

2.时间、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也不能离开运动着的物质。离开了具体事物的抽象空间和抽象时间都是不可思议的,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3.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各种哲学观点的分歧:第一,二元论主张世界上存在着两个平行的本原,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这就等于说,世界是不统一的。一元论主张世界上存在着一个本原,这就等于承认了世界的统一性。第二,唯心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其中,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人的精神,客观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一种神秘的“客观精神”)。

4.关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问题方面批判主观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主观唯心主义否认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主张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庸俗唯物主义则认为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其要害在于抹杀意识和物质的对立,把意识等同于物质。

5.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表现在:现象离不开本质。任何现象都是由本质决定的,都是本质的表现。真象表现着本质,它从正面直接地表现着本质;假象也表现着本质,它从反面歪曲地颠倒地表现着本质。本质也离不开现象。本质不能赤裸裸地存在,任何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割裂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会犯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错误。

6.批判非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第一,要批判非决定论。非决定论夸大偶然性,否认必然性,把一切都看成是纯粹偶然。第二,要批判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机械决定论夸大必然性,否认偶然性,主张一切现象都是纯粹必然的。

7.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第一,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否定的根源存在于事物的内部,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事物否定的根源要到事物的外部去寻找,否定是由外力引起的。第二,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否定是批判和继承、克服和保留的统一。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形而上学否定观则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注意:我们要坚持辩证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

8.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必须批判循环论和直线论。循环论只看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前进性,认为一切过程不过是周而复始的简单重复。循环论必然导致悲观主义。直线论只看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直线论必然导致盲目乐观主义。

9.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有差别的具体的同一,而这种同一必须包含着斗争;另一方面,矛盾的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总是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总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形而上学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加以割裂,或者只见同一不见斗争,或者只见斗争不见同一。

10.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是第二位的,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形而上学割裂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或者否认内因夸大外因,表现为“外因论”;或者否认外因而只承认内因。

11.坚持真理一元论,反对真理多元论:第一,由于真理是客观的,有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所以真理必然是一元的。第二,真理是一元的,因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不以阶级的主观愿望为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没有阶级性。第三,真理多元论主张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可以有不同的真理,真理因人而异。真理多元论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1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对立:唯物主义主张真理是客观的,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主观真理。唯心主义则主张真理是主观的。主观唯心主义把真理看作纯粹主观自生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把真理看成是人的意识和“客观精神”的一致。

13.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承认客观真理同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唯物主义反映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马赫主义与实用主义。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它们共同的错误都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14.坚持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是在坚持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只看到实践标准的绝对性而否认其相对性,会导致绝对主义的思想僵化;只看到实践标准的相对性而否认其绝对性,会导致相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15.历史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宿命论与唯意志论。宿命论主张历史发展由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决定,而少数英雄人物则是这种精神力量的体现者。唯意志论主张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英雄人物的主观意志决定历史发展的进程。

16.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同时承认个人的作用。唯心史观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主张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130
Q

马原常考古诗句知识点梳理总结

A

1.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
这句话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希腊、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典型句子有:“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五行之气、天与人相交胜”、“水是万物的始基”、“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等。

2.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这句话把“天”看成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或天意,所以这句话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而且它还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又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形而上学的典型句子有:“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白马非马”、“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飞矢不动”等。

3.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这是一种只见联系不见区别的相对主义观点。

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前一句是辩证法观点,后一句是诡辩论观点。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第一句的意思是在人第一次踏入河水中的时候,人与河水相对静止,人是踏入了同一条河流中;而河水是处于绝对运动的状态当中,因此当人再次踏入河中,河水已经流动,人是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的。这句话承认了绝对运动,也承认了相对静止,因而属于辩证论。第二句话意思是说河水永远在流动,随着人的“踏入”,河水依然不断流淌,人永远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认识到了河水的绝对运动,却没有认识到人在第一次踏入河流中,人与河水的相对静止关系。这种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属于诡辩论。

5.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这句话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6.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荀子认为,如果不欲动心的功能,就会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段话蕴涵了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认识主体在反映中具有创造性。

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的这句话中所蕴涵的哲理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8.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这句话说明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9.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强调的是对立统一而反对绝对等同;“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强调的是相反相成并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并产生新生事物。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的这句话指的是祸与福相互依存,互相转化。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这句话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又如“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居安思危”、“失败乃成功之母”等都包含着矛盾同一性原理。

1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老子的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2.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就人的本性说,是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就客观事物的道理说,是可以被认识的。

13.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
荀子的这段话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14.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这句话的意思是,检验言行的客观标准是“功用”,即效用。这句话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15.事实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认识和理论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必须通过实际效果来检验,凡是符合事实效果,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16.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知而不行,则体会不深;见之于行,则认识更明,知行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偏废。这是知行关系问题上的相互辩证法思想。

17.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阳明的这段话是说,知是行的来源,行是知的作用;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认为知决定行。颠倒了知和行的关系,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

18.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王阳明提出的这个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即被感知”、“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等命题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9.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人之
苏轼的这句话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0.治大国如烹小鲜
老子的这句话表明做事情要注意火候,要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21.行百里者半九十
这句话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常用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有:①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和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同时,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变,因此,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一定要在困难面前坚定理想和信念,要有自信心,看到光明的前途。

22.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别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它所蕴涵的哲理是:要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奉献是人生的真正价值。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之所以问心无愧,就是因为坚持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为之奋斗,自己没有任何私利。

23.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有: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要求我们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矛盾具有特殊性,其主要情形之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统一。这要求我们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看问题。

24.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老子的这一段话体现了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25.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范缜的这句话承认了物质决定意识,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只是一种猜测,缺乏科学依据,过于简单化。

2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的这句话表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它既不因有了尧这样的杰出人物才存在,也不因出现了桀那样的暴君而消失。这句话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2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这句诗的意思是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句诗体现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这句诗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这句话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强调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些古句都体现了事物发展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即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大家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二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3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毛泽东的这句诗体现了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即时空的相对性;同时也体现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1.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即运动的绝对性。

3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的这首词体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这句话体现了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此外,这句话还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4.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这句古句体现了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5.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的这句诗体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我们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3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的这句话体现了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

3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这句话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131
Q

马原各种“本质”总结,选择题必备

A

马原各种“本质”总结,选择题必备:
1、意识的本质: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2、实践的本质: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3、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
4、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认识的本质: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阶级的本质: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
7、革命是实质: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8、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9、货币的本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0、资本的本质: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1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2、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13、剩余价值的实质: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14、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1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
16、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17、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18、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132
Q

马原中的“决定”

A
  1.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2. 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具有决定作用。
  3. 本质决定现象,本质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
  4. 必然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制约着偶然的作用形式及其变化。
  5.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6.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7.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8.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9.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由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所决定。
  10.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1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2.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3.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
  14.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15.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6.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7. 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18.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19.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20.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21. 劳动力的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
  22.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23. 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其中c为不变资本,v为可变资本。
  24.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
  2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133
Q

二十四条马原“根本”知识点

A

1、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2、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5、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6、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7、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8、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

9、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10、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11、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12、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源头活水。

13、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14、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15、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分歧。

16、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

1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

18、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19、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20、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2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2、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

23、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4、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根本依据。

134
Q

表述非常绝对并不是都是错的,马原里面的这些“任何”,那么绝对,可都是对的

A

1、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
2、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3、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4、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
5、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
6、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7、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8、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
9、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
10、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11、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12、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13、任何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任何历史人物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必然带着时代的特征和历史的局限性
14、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15、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16、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17、任何事物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一样,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会发生曲折,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135
Q

唯物史观需要记住的各种“标志”“基本”“基础”和“核心”

A
  1.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2.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3.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4.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5.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6.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7. 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136
Q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各种“包含关系”

A

一、唯物论和辩证法部分的内容

  1. 物质世界分为自然界(自然存在)和人类社会(社会存在)。
  2. 可能分为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非现实的可能)。
  3. 现象分为真象和假象。
  4. 矛盾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5. 矛盾的不平衡性是指矛盾可分为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6.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
  7.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等方法。

二、唯物史观部分的内容

  1.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产方式、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按照层次的高低,社会意识可分为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及风俗习惯。

社会意识形式按照有没有阶级性,可分为意识形态(有阶级性)和非意识形态(无阶级性)。

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非意识形态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一部分社会科学。

  1.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二者的统一。
  2. 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
  3. 生产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4.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5.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137
Q

考研政治知识点中的“唯一”

A
  1.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 交换是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矛盾的唯一途径。
    4.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5. 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就是追求剩余价值。
    6.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7.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8. 把战斗力作为人民军队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9. 社会主义法律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法律制度。
138
Q

考研政治考点切片——政治经济学部分容易混淆的关系

A

1.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第二,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第一,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第二,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第一,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第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1.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关系: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2. 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关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3.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共同点: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区别:绝对剩余价值是必要劳动时间不变,通过延长总的劳动时间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剩余价值则是总的老师时间不变,通过压缩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7.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共同点:二者都是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

区别:超额剩余价值是针对单个资本家的,相对剩余价值是针对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先有超额剩余价值,后有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原因,相对剩余价值是结果。

8.资本的技术构成、价值构成、有机构成的关系: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 来表示。

c 为不变资本,v 为可变资本。这一概念说明:

第一,资本的价值构成和有机构成都用c∶v 来表示,但价值构成要想成为有机构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由技术构成决定;其二,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

第二,资本技术构成不变,有机构成也不变。资本有机构成变化的前提一定是技术构成发生了变化。

第三,在资本技术构成不变的条件下,由物价变动等因素引起的只是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不是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

  1.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表现。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表现为“劳 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2. 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关系: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必须注意:二者在总量上是相等的。
  3. 生产价格与生产成本的关系:

(1)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生产成本/成本价格(即c+v)与平均利润之和。也就是说,生产成本=c+v,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

(2)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商品不再以价值而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进行交换,市场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

(3)特别注意: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有三种:

第一,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自发波动;

第二,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第三,垄断形成以后,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139
Q

政经高频考点

A

【考点一】劳动价值论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

商品经济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历史条件:①社会分工的出现;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础)。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本质上体现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劳动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3.商品价值量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此外,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

4.货币

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以及货币形式。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有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世界分为商品和货币两极,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三)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②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③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2.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还包括商品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商品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两种形式。生产价格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平均利润出现后价值的转化形式,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3.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4.价值规律产生的消极后果

①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②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③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四)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社会分工)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个人利益)的私人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进一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使得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代替。

(五)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生产性劳动应包括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脑力劳动作为更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大大高于简单劳动。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科学技术本身并不创造价值。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价值创造就没有价值分配,但是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

【考点二】剩余价值论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①劳动者是自由人;②“自由”得一无所有。

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把工人变成雇佣工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本身并不是商品,不能被用于买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三个部分: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3.资本主义工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决定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是基于劳动者的完全的人身自由。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价值增殖过程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2.剩余价值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3.资本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其本质是一定的历史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即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再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表明,雇佣劳动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可以用剩余价值率表示:m’=m/v=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4.利润

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这时,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获得利润,不同部门之间如果利润率不同,资本家之间就会展开激烈的竞争,使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趋于平均化,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商品的生产价格,即商品的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

5.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除了延长劳动时间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增加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是让工人在同样的时间内消耗更多的体力和脑力,这与延长工作日并没有本质区别。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四)资本积累

1.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家投入的资本,从自然形式上看,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二者的比例就是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称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2.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的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形式:流动的过剩人口、潜伏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

3.资本积累的趋势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将获得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相对量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

资本积累不断增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灭亡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胜利。

(五)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依次执行三种不同职能: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产业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空间上同时并存;二是在时间上继起。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周转。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很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时间,二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呈现出周期性特点,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七)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职能,此外还包括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从根本上说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职能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国家对内政治统治职能的延伸,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的。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局限性:①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②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法律的实质是将这种不平等合法化;③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考点三】垄断资本论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

2.垄断的实质

垄断的本质即垄断组织通过制定垄断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垄断价格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

第一,竞争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第二,竞争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更加复杂、激烈。

第三,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在国内市场上进行,而在垄断时期,竞争的规模扩大,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3.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的统治,主要是:①在经济上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来实现的;②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来实现的;③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

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制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金融行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金融危机频繁发生。

4.垄断资本主义的扩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结果。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其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四种:①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②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③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④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一是借贷资本输出;二是生产资本输出;三是商品资本输出。从输出资本的来源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私人资本输出,另一类是国家资本输出。

5.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①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②贸易的全球化;③金融的全球化;④企业生产经营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二是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三是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四是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经济调整存在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1.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1)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只是形式上隶属于资本,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实质上的隶属。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社会福利制度的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了劳动者的社会状况。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

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分离;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危机形态的变化

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

经济危机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5)政治制度的变化

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公民权利有所扩大;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140
Q

马克思对资本的划分

3次划分

A
1⃣️依据资本是否会增值
🍁可变资本(工人)
🍁不变资本(面粉)
2⃣️资本在循环中执行的不同职能
🍁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
3⃣️依据资本的周转方式是一次还是多次
🍁固定资本:多次(擀面杖)
🍁流动资本:一次(面粉)
141
Q

第五章资本主义本质及其规律。

A

1、劳动力成为商品。
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
🍁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
🍁生产剩余价值的增殖过程(主要方面):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价值的形成过程。
⚠️
1⃣️为什么价值增殖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要方面:剩余价值规律。
2⃣️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雇佣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本家预付的劳动力价值——工资——劳动力价值形成——必要劳动
🦋剩余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形成——剩余劳动。
⚠️
1⃣️针对普通商品(生产资料):具体劳动;创造新的使用价值;转移旧的生产资料价值。
2⃣️针对劳动力商品:抽象劳动;创造劳动力自身价值和剩余价值。
3、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
⚠️
1⃣️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分类方法是:是否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2⃣️🍁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只改变自己的物质形态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殖。
🍁可变资本V,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由雇佣工人的劳动在生产出来,由于这部分包括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说是可变的量,发生增殖。
3⃣️再次证明了剥削,再次证明的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剩余劳动。
4⃣️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剥削得来的护理两个计算剩余价值率M’的公式:
M’=M/V=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4、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直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总劳动时间增加。)
【通过延长工作日长度或者提高劳动强度实现】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总劳动时间不变。)
【通过全社会的技术水平,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了劳动力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
⚠️因果关系:个别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逐导致的相对剩余价值的出现。
🦋超额剩余价值对应的词:因、个别;相对剩余价值对应的词:果、社会。
⚠️在任何情况下,剩余价值的源泉都是剩余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