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Flashcards
方法论体系
一、哲学方法论:
- 认识论、逻辑学、辩证唯物、实证
- 老三论,新三论;
二、具体学科方法论:
6个主要问题
e.g.华生《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
三、技术性方法:
被试选择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法、多段随机抽样法、方便取样
研究设计方法:个案研究&成组研究、实验室研究&现场研究、因果研究&相关研究、发展研究&非发展研究
数据收集方法:实验、调查、观察、访谈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整体、描述统计、推断统计
理论建构方法:归纳、演绎
实验取向
1.对变量作系统的操控以建立起因果关系
2.与临床和相关的区别 a临床重个体;实验研究多个 b相关强调个体差异;实验强调普适规律 c实验可直接操纵感兴趣的变量以考察影响 总括:普适;平均;可操作可重复 [规律的普适性;规律的获得以忽略大量被试的个体差异而追求其平均为基础;可操作可重复]
3.心理学家 冯特、高尔顿、沙科、艾宾浩斯、巴普洛夫 总括:认知(信息加工)&行为 [二者在方法取向上有根本的一致性: 客观化的研究思路,可重复性、可操作性; 忽视个体差异,寻找普遍模型; 把心理、行为上的变化还原到外部刺激上去➡️“外烁论”“渐变论”-
相关取向
1.使用调查或测量方法收集数据,借助统计方法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
2.特点 a默认前提:研究变量可由被试自我报告,并用数量加以标定,数量关系可反映变量间关系 b大量被试身上收集数据 c借助描述统计归纳、推断统计推论、拟合 d无因果、有相关和相互预测 e关注个体差异
3.心理学家 高尔顿“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两个方面的贡献:1.对个体差异及决定因素的研究;2.对心理测量学和统计的贡献) 斯皮尔曼(对智力的个体差异进行了深入的测量研究,提出G因素S因素; 发明因素分析法) 比奈(1905年第一份智力测验) 霍尔(推动问卷调查方法在心理学中的大规模使用)
临床取向
1.对个体进行系统的深度考察
2.心理学家: a让内(癔症研究:癔症病人的心理机能无意识分裂 催眠术研究) b普林斯(1.对多重人格的研究2.1927年创建哈佛心理诊所) c默瑞(既重视临床也重视实验-1938年《人格探究》 主题统觉测验) d弗洛伊德(1.把癔症作为心理失调而不是生理疾病,并用催眠术加以治疗;2.意识到性问题对很多病人的重要影响)
3.学派 经典精神分析学派 新精神分析学派(美国的社会文化学派) 人本主义学派 [三者的一致与差异(见xmind)]
发展取向
1.心理作为系统在不可逆的时间进程中演变的一般规律
2.含义:内容上关注系统的演进规律;核心规律关乎时间维度
·刻画某种能力的演变过程;某个领域知识的建构顺序;人格特质如何变化;
·个体内与个体间变异如何发生
·心理如何随着社会变迁而变迁
3.渊源
·发展、儿童心理学之父:普莱尔
·生物学领域涉及发生、发展、进化的分支
·生物学中机能演化和发生的思想
4.本质
心理在时间维度上的展开、变化过程;
因为变量是无法操纵的时间,所以无实验;
实验观察法、观察法、访谈法
科学作为一种求知方式
常识法 权威法 经验法 思辨法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的一般属性
客观性
决定论
继承性
创新性
心理学何以为科学
近代机械论哲学传统给心理学带来了“决定论”“还原论”等哲学观点;
实验室的建立和实验法的应用让心理学研究“去中心化”;
实证主义确定了心理学作为科学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心理科学研究的特点
·探求的规律可以检验 ·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获取经验事实以检验规律 ·要限定研究范围 ·一次只研究很少变量的倾向 ·心理学研究主客体均为“人”产生的特殊性
心理科学研究的任务
描述
解释
预测
控制
心理科学研究的过程
·华莱士科学环(见p) ·研究过程 研究始于问题 问题的解决需要合适的方法 对经验研究结果的整理 对结果进行讨论并构建理论
心理科学研究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伦理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