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心理 Flashcards
社会群体及其群体特征
社会心理学认为,群体是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的使有效的相互作用在持续性、广泛性和融洽性上达到密切的程度,并自发形成一个内部准则指导价值的实现。群体有以下一些特征:(1)、群体首先是一群人。(2)、群体存在着一个结构,比如角色分工。(3)、有一定的目标。(4)、群体成员要意识到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以及群体的界限。(5)、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规范。
群体的心理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单独时表现的行为,与他在群体中表现的行为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群体心理存在的结果。人们在群体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产生了群体心理,如群体需要、群体规范、价值、情感等。他们对个人的行为发生制约作用,每个群体都有这样的心理特征,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心理特征。群体心理不等同于个体心理,也不是个人心理的简单相加。群体心理对个体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1)、群体归属感
这是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有了这种情感,个体就会以这个群体为出发点进行自己的活动、认知和评价,自觉的维护群体的利益,并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发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以及所属群体的特点和准则。一个人在一生中可以同时或先后参加几个不同的群体,他对这些群体都产生归属感,而最强烈的归属感是对他生活、工作和其他方面影响最大的那个群体。一般来讲,人们对家庭
的归属感要比对工作群体的归属感强烈得多。
(2)、群体认同感
群体认同感,即群体中的成员的情感,由于群体中的各个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目的,有着共同的利益,同属于一个群体,于是在对群体外部的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则上,都自觉保持一致的看法和情感,自觉地使群体成员的意见统一起来,即使这种看法和评价是错误的,不符合客观事实,群体成员也会保持一致。
一般来讲,群体中会发生两种认同,一是由于群体内人际关系密切,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大,在群体中能实现个体的价值,使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于是成员主动的与群体发生认同,这种认同是自觉的。另一种认同是被动的,是在群固体压力下,为避免被群体抛弃或受到冷遇而产生的从众行为。这种认同是模仿他人、受他人暗示影响而产生的,尤其在外界情况不明、是非标准模糊不清,又缺乏必要的信息时,个体与群体的认同会更加容易。
(3)、群体的促进和干扰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个人单独不敢表现的行为,在群体中则敢于表现出来;一个人在独处时很少做的事情,在群体中却做了。也就是说,个人在群体中变得胆大起来。这是由于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个体把群体看作是强大的后盾,在群体中无形的得到了一种支持力量,从而鼓舞了个人的信心和勇气,唤醒了个人的内在潜力,作出独处时不敢做的事情。并且当群体表现出与群体规范一致的行为,作出符合群体期待的事情时,就会受到群体的赞扬,从而使个体感到其行为受到群体的支持。然而,群体的这种孤立作用,并不是等同的发生在每个成员身上,有的受到的支持力量较大,有的则较小,还有的则感受不到支持,甚至还会产生干扰作用。因此,一个成员能否对其成员产生促进作用,要受成员个人条件的制约。
群体分类
(1)、统计群体和实际群体
这是根据群体是否真实存在而划分的。所谓统计群体,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把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在想象中组织起来,成为群体。实际群体,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存在的群体。这类群体有着明显的界限和实际的交往,如部队的连、排、班,学校的班级等。
(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这是根据群体的构成原则和方式划分的。正式群体是指有着规定的正式结构,其成员有着固定的编制,并占据着所规定的地位,扮演着安排好了的角色的群体。如学校、机关、政府等。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成员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即以个人的喜爱、好感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群体。这些群体可以是合法的,也可以是非法的。
(3)、大群体和小群体
这是根据群体规模划分的。所谓大群体,是指人数众多、成员间只是以间接的方式联系在一起,没有直接
的社会交往和互动的群体。大群体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地位,并长期存在的群体,如阶级、民族等。另一种是为着某个临时目的而暂时联合起来的群体,如观众、听众等。所谓小群体,是指人数较少,成员之间有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和互动的群体。在这种群体中,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交往比较频繁,心理感受也比较明显。
群体内聚力
(1)、群体内聚力的涵义
群体内聚力是指多数群体成员凝聚为一体,合力于群体或组织目标活动的心理结合力。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情感,对于群体任务的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群体内聚力既指群体成员与整个群体的吸引程度,又包括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当这种吸引力达到一定强度,而且群体成员资格具有一定的价值时,我们说这是个具有高凝聚力的群体。
(2)、群体凝聚力的规定要素及条件
群体凝聚力的条件要素主要是有群体及其成员两个方面构成的。从群体方面看,主要是给其成员提供需要满足和分配公平,以及良好的气氛、群体的知名度等条件。一个群体要能够满足其成员的多种需要,提供给他们必须和比较充足的物质、精神生活保障,更重要的是在满足需要的手段和方式上提供一个平等、公平的环境氛围和构造一整套良好的激励机制。群体在社会上的地位和知名度代表着该群体的社会资源和实力状况,因此,一个群体在社会上占有重要地位,为社会所公认,会增强其成员的群体荣誉感和群体成功欲望。
从成员来看,成员的价值观是在个人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对于一件具体事物,个人价值观作为评判标准,理应与群体价值观,尤其是与群体目标达成上的价值观一致,这是群体精神整合的微观基础和保证。因此,群体成员在群体生活中努力养成与群体成就目标相一致的价值观念是该群体内部凝聚力形成所不可缺少的条件,成员与群体在目标达成上的价值观念的一致性,会增加相互之间的类似感和共同工作的兴趣,也有利于凝聚力的形成。
(3)、群体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社会心理学家沙赫特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检验了群体凝聚力和对群体成员的诱导对于工作效率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凝聚力和诱导,因变量是工作效率。除了设立对照组进行对比外,沙赫特把实验组分为四种条件,即高、低凝聚力和积极与消极诱导。凝聚力的高低由指导语控制,诱导主要是指以团体其他成员的名义写积极和消极的字条给被试。
研究结果表明,群体凝聚力越高,其成员就越遵循群体的规范和目标。因此,如果群体倾向于努力工作、争取高产,那么群体的生产率就更高。可是,要是凝聚力很高,群体却限制更多的生产,甚至与其他群体闹摩擦,那么就会大大降低生产率。实验和研究告诉我们,对群体的引导与教育是关键的一环,而不能只从加强成员之
间的感情上来提高凝聚力。因此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必须在群体凝聚力提高的同时,加强对群体成员的思想教育和指导,克服群体中可能出现的消极因素,这样才能使群体凝聚力成为促进生产率的动力,使群体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4)、群体凝聚力的测定
群体凝聚力=成员之间相互选择的数目/群体中可能相互选择的数目
另外,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也可以测定群体凝聚力的强度。
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
社会促进,是指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如果由他人在场,他就会感到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促进活动的完成。社会干扰,就是指他人在场他会感到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干扰其活动的完成。
社会促进的生理机制是,别人的工作表现可以转换为自己的外界刺激,从而引起自己同样的或相似的心理反应和动作表现。比如,看到别人手的动作很灵巧,会立即想到自己手的动作,并依照别人的动作来修正或加速自己的动作,于是,别人灵巧的动作起到了刺激作用。另外,在有别人在场的条件下,别人的观察起社会评价作用,能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他人在场既可能产生社会促进作用,又能产生干扰作用。到20世纪60年代,查荣克提出了优势反应强化说,才找到了协调二者之间矛盾的道路。
查荣克研究发现,有他人在场是产生社会促进作用还是社会干扰作用取决于个体从事活动的性质。他由学习理论中的动机原则想到,一个人在动机很强烈的时候,他的优势反应能够很轻易的表现出来,而较弱的反应会受到抑制。所谓优势反应,是指那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不加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性动作,如果一个人从事的活动是相当熟练的,或者是很简单的机械性动作,则他人在场使之动机增强,活动更加出色。相反,如果他所从事的活动是正在学习的、不熟练的或需要费脑筋的,他人在场使之动机增强,反而会产生干扰作用。
从众
从众,是指他人从事某一活动时自己也去从事这一活动,按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行事,自己不搞另一套。社会心理学指出,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不知不觉的受到群体的压力,从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这就是从众现象,或称从众行为。
谢里夫和阿希的研究表明,从众心理,正表示个人行为受别人影响而使其独立性与自主性减低的现象。其实,这只是人性脆弱的一面,个性比较独立的人,在认知判断上未必全然从众。有的人在某些方面较为随和,在另一些方面较为独立。有些个体当他们遇到团体压力或别人影响而感觉自由受到威胁时在心理上不期而然的产生反感,继而在行为上表现出反从众的倾向。心理学家称此种现象为心理反感。反感的产生,乃是因团体压力或别人影响而致使自由受到威胁,由此产生一种维持自由的内在动机,最终表现于外的反感行为,此种理论成为反感理论。心理上的反感未必强烈的表现在行动上,可能只表现出对别人的一种消极性冷淡反应。
服从
在他人要求你做某事时,即使你不太愿意,但终究还是做了,这就叫做服从。米尔格拉姆做了一个电击惩罚的服从实验表明,在某些情况下,人们是倾向于服从权威的。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人们不会无条件的服从权威的一切命令,在涉及政治、道德等问题的时候,是否服从权威,绝不单纯地取决于服从心理,而是取决于人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立场。道德水平越高越有可能拒绝服从实验。
集群行为
集群行为,是一种在人们的激烈互动中自发发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狂热行为。集群行为不同于群众运动和群众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自发性
就是说,集群行为并不是预谋的,而是一群人受到刺激后,自然哄起的行为。它既无组织,又无领导,而且活动无计划,无法预料其发展的趋势。只是一群情绪激动的人聚在一起,竞相做出某种行为。
(2)、狂热
这种行为的每个参加者情绪都异常激动,处在狂热之中,行动完全被激情所支配。没有方向,没有目的,而且缺乏理智的考虑,大家聚集在一起,相互发泄、相互刺激、狂呼乱喊、盲目行动,完全不考虑其行为的后果。
(3)、非常规
行为往往不能受正常社会规范的制约,肆意践踏和破坏社会准则。他们的行动不受理性指导,二是完全凭借个人的一时心血来潮,作出各种违反常规的行为,扰乱社会秩序。
(4)、短暂
这种行为,由于是受一时冲动产生的,因此不会长久。它往往在大家发泄了内心的积怨、减轻了心里紧张后即告结束,就像旋风一样。如果持续下去被人利用,称为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那就不再是集群行为,而是群众运动了。
集群行为的过程
集群行为作为一种众多人的一致行动,它的前提是要许多人为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而聚集在一起,并发生直接接触。这种接触是紧密的,能够产生激烈的互动,容易造成思想和情感的一致。而且目光被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不易接受其他刺激,不去考虑有关的事情。这样就为集群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集群行为的发生,首先是高度的刺激和暗示。一大群人聚集在一起,注意力集中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这时,意外的事件一发生,高度刺激就打断了人们的正常秩序,于是情绪激动起来,产生感情冲动和狂热。在这种高度情感的支配下,人们的理智被冲淡了。此时,他们便会积极的寻求暗示,不假思索的加以模仿,并把激动的情绪发泄出来。
其次是情绪感染。在人群密集的场合下,人们的距离非常近,因此,情绪极易感染。并且感染的速度也非常迅速。这种感染多以循环和连锁的形式进行。循环式反应,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激发了他人的情绪,使他人
激动起来,他人的活动反过来又感染自己加剧原来的行为,甚至会激起更强烈的情绪爆发。
最后是情绪激发。情绪感染使整个人群激动起来,热烈的气氛笼罩着整个群体。这种情绪达到一定状态就会爆发出来,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如狂呼乱喊、手舞足蹈等。在这时,每一个成员的感情都充分的发泄出来,形成一个狂热激动的人群。大家有着共同的信念、价值和态度,表现出一致的行为,在情绪的支配下,将冲破现行规范的约束,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
在集群行为发生过程中,有两个重要机制:一是情绪感染,二是模仿。清晰感染是一群情绪激动的人的举动,吸引了原来无动于衷的旁观者,使他们的情绪也激动起来,关注所发生的事情,并参加到激动的人群中去,从而把整群人的情绪统一起来。情绪感染还会使人感到感情冲动、丧失理智,削弱个人责任感和社会控制,破坏现有的社会规范,表现出一些过火的行为。模仿是再现他人的行为,在集群行为中大家相互模仿,从而发生共同的行为。因为人们在突然事件前不知所措、无计可施,只好模仿他人,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响应,这样集群行为就产生了。
集群行为的理论
(1)、克特•兰和格莱迪斯•兰的观点
克特•兰和格莱迪斯•兰认为集群是这样产生的:首先有一群人聚在一起,当然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以达到无法辨认其地位和角色,又能直接的互动为佳。而且这些人必须要受到心理刺激,并产生感染,使感情达到所有参与者所共有的顶点,个人感到自己成了身份不明的人,从而产生消除社会约束力的效果。接着高涨的情绪爆发出来,并转变为行动。两位学者认为,行为的发生是由于参加者感到打破社会规范、作出反常行为,会获得在场人的赞许,同时个人作为群体的一部分做出反常的行为,可避免责罚。也就是说,个人感到和在场的人群精神一致,不会承担责任,这样就免除了自我罪恶感,于是放纵自己,抛弃通常的社会控制。
(2)、紧急规范理论
特纳和基利安提出紧急规范理论认为,集群行为的发生使在场的人群发现了指导他们的行为规范,这才使人群的行为统一起来、这样的规范并不是平常的社会规范,而是在人群激动的紧急场合下,人们不知所措时而临时出现的,它指导人们应付当时的意外情境。紧急规范理论认为,集群行为的发生并不仅仅在于情绪感染和模仿,而是在于参加者的认知,人们认知到了紧急情况下的行为规范,并用共同知觉来代替情感的扩散。但是,这种理论并没有解释清楚是什么因素决定出现紧急规范,为什么总出现破坏行为,而不出现其他规范问题。
去个性化
在群体的保护下,个体会违反在正常社会情境下的社会准则,做出事后感到感到惭愧和后悔的事情,这种现象被称为去个性化。社会心理学认为,由于个体在众人面前失去了理性,放弃了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这时他能
忽视社会规范,肆无忌惮的破坏社会准则。所以,去个性化,就是个人在群体中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与群体同一起来。这种去个性化现象,在群体破坏性行为中表现的最为典型。许多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反社会行为的一个原因。去个性化的程度,在各种群体中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组成群体的成员越多,去个性化的程度也越高。而群体的去个性化程度越大,其成员的行为就越自由,也就越不受约束,所造成的破坏性就越强。去个性化的研究首先开始于费斯廷格,结果显示,低辨认组的被试去个性化的行为比较多(对自己的父母的批评),高辨认组的去个性化的行为较少。18年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津巴多继续对去个性化的研究。他认为,去个性化是一种过程,在这种过程中,一系列先前的社会条件在人们对自我和他人的知觉中变化,使正常情况下受约束行为的控制降低,从而表现出平常被压抑的行为如欢乐、悲切、热爱等强烈感受,以及愤怒、敌视、破坏等反社会行为。
为什么在群体中有去个性化的行为?一般来说有三个原因:
(1)、匿名性
个体在参加群体时,肆意的破坏社会准则,是因为个体觉得自己是一个匿名者,外人不知道自己的真面目,因而,作出违反社会准则的行为不会被人发现,或不会追查到自己而受到谴责,这样就助长了个人的冒险心,做出平常不敢表现的行为。
(2)、丧失了责任感
一个人单独行动时,往往能从伦理的角度考虑自己的行为,尽量避免受到舆论的指责或法律的制裁。可是在群体里,其成员就会感到反社会行为是以整体的形式出现的,责任只能落实到群体身上,或者分散在每个个体身上,而单个人不会承担群体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所招致的谴责。
(3)、群体的淹没性
在群体中,成员的活动往往不是以个人的身份出现的,而是具有群体的意义,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的,这样群体就淹没了个性,成员的自我被融化在群体之中,与群体同一起来。而且群体成员越是无个性特征,他们的情绪、思想和活动越一致,自我的感觉减少,从而行为也就越缺乏自我的监控。相反,如果个体单独行动,由于没有群体的融化,个性就明显的表现出来,并且很容易被他人知觉,于是个体就会非常注意控制自己的意识,保护自我,不倾向做出不负责任的行为来。
民族心理研究
(1)、早期民族心理研究
对群体心理研究,最早是从19世纪末期德国民族心理学派开始的。1895年,拉扎劳斯和斯坦泰尔把当时的语言学和民族志资料同心理学研究结合起来,出版了《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声称创立了一个民族心理学派。但是,对民族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却是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冯特。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继德国民族心理学派后,法国群体心理学派发展起来。塔尔德的模仿说、迪尔凯姆的社会实在论,都主张
从不同的侧面提出并研究了群体心理现象。在法国群体心理学派中对群体心理研究影响最大的是勒朋。1895年,勒朋出版《群众心理学》,比较集中的研究了群体心理现象,并用法国大革命时期群众运动的例子论证他的观点。勒朋认为,如同个人有精神一样,群体也有精神,这就是群体精神,他称之为“群体心”,所谓群体心是指不受个人支配的精神体,这种精神笼罩着群体行为,具有匿名性、情绪感染性及暗示感受性。早期群体心理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麦独孤。勒朋主张非理性的群体心,而麦独孤主张非理性的个人。
(2)、集体无意识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创造性的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他认为人类精神由若干不同的彼此相互作用的系统和层次组成,包括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意识是人心中能够被人直接知道的部分。荣格用“个性化”这个术语表示意识过程。意识的个体化产生了自我。自我是自觉意识的组织,是一种结构,由能够自觉到的知觉、记忆、思维、情感等组成。某种观念、情感、记忆或知觉,如不被自我承认就不会进入意识领域。
荣格所说的个体无意识是指所有那些微弱的不能达到意识,或者微弱的不能存留在意识之中的体验。集体无意识与个人无意识不同,它的存在不取决于个人先天的经验。个体无意识由那些曾经一度被意识到后来又被忘却了的心理内容所组成,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在人的整个一生中却从未被意识到。集体无意识是一个储藏所,它储藏着所有那些通常被荣格称为原始意象的潜在的意象。荣格所谓的集体无意识是通过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传形成的一种认知潜在状态。荣格集体无意识分析中的精彩之处是对原型的分析。在荣格那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就是原型,即最初的模式的意思,所有与之类似的事物都模仿这一模式。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模式及结构作用,在荣格的无意识分析中,表现在原型对情结的作用上,因为事实上原型是情结的核心。原型作为核子与中心,发挥着类似磁石一样的作用,它把与之相关的经验吸引在一起形成一个情结。
(3)、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 弗洛姆在弗洛伊德个人无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无意识的概念。社会无意识是指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的被压抑的意识领域,是这个社会不允许其成员意识到的内容。弗洛姆指出,社会无意识是通过社会过滤形成的。社会过滤器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语言,通过它的词汇、语法和句法,通过固定在其中的整个精神来决定哪些经验能进入我们的意识。第二部分是逻辑学,也就是一种特定的文化中直接导入人的思维的规律。第三部分是由社会禁忌组成的,他宣布某些思想和感觉是不合适的、被禁忌的、危险的,并且阻止这些思想和感觉达到意识层次。弗洛姆认为,从形式上讲,什么事无意识,什么是意识,取决于社会结构以及这个社会所产生的认知方式。但未来是光明的,一旦人认识到在背后支配着的自己的那些力量,如社会结构、社会无意识和社会过滤器等等,人就能把自己从一个被动的状态转变成自由、自觉、自为的人,并以本来的正式的样子去认识自己、他人和世界。
(4)、中国民族心理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沙莲香关于中国人民族性的研究,努力把民族心理研究从哲学和文化哲学中脱离出来,积极的采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实证方法,使中国民族心理研究实证化,而不仅仅停留在解释学方法论的层面上。她的《中国民族性》(一)和《中国民族性》(二)和近年来的著作如《中国人百年》都表现这种学术思想。其中关于中国人的双重认知取向观点表述了中国人在认知特点上的双重性。关于民族心理的研究,沙莲香认为中国文化中的人性有双重含义。“人本”意义上的人性,是本于天的“天性”,具有先验性,人生而具有,“性相近也”;“人文”意义上的人性,是本于仁的“仁性”,为后天习得,“习相远也”。中国文化赋予人性以双重特性是“天”性与“仁”性的统一。人的这种双重特性,决定了己与仁的不相分离,己与关系息息相关。己是仁的载体,“己”要终身扮演关系角色。沙莲香的观点提出了一个共有模式,不仅是中国人的模式而且也是任何民族共同体心态的共有模式。进一步讲,不仅一个民族的心理有“人本”之人性,而且任何民族的心理都有相似人本之人性;另一方面,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人文”之人性,二者相互作用生成一个民族特有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