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心理 Flashcards
宗教的心理学意涵
心理学的宗教诠释更接近于强调内在经验的解释,她强调宗教信仰者个人内在的心理活动在宗教生活中的意义,并把信仰者个人的主观性的宗教感受和宗教体验视为宗教最本质的东西和宗教真正秘密所在。
在宗教心理学的研究中,对“宗教”的解释有两条途径,其一是经验论即行为主义者观点,他们把宗教看着一整套公认的形态(如祈祷、崇拜、神秘体验等等),把宗教看着是“刺激——反应”机制的深层结果,认为宗教表现形态不仅不与其他表现人格的形态相分离,而且他们还是有所联系的。
宗教心理学关于宗教解释的另一种途径是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认
为“宗教”是人格整合、精神完善、自我升华的基础,是制约人类整体性和完善性的因素。在此意义上,所谓的宗教并不是要求人们认可某一个具体的神学命题,而是要人们了解宗教对于人类道德与精神的价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超个人心理学对宗教的研究也令人关注。超个人心理学在对人类宗教的研究中,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支点,即他不仅强调宗教的社会化调节功能,而且更指出宗教具有的美化生活的价值。
宗教经验
关于宗教经验的研究区分出两个层次,即广义的宗教经验和狭义的宗教经验。广义的宗教经验是指宗教徒在宗教信仰和崇拜时的内心感受,狭义的宗教经验是指宗教徒与神直接交往合为一体的神秘主义直觉体验。
皈依心理
在一般的情形之下,皈依是指在自己原有的宗教团体的架构下宗教投入的增强,而在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里则是只从某一个宗教信仰转移到另外一个宗教信仰,或者是从无宗教信仰的背景变成强烈投入到某一个宗教信仰之中。 美国学者勒伟•蓝波将皈依分为五种形式 (1)、从没有信仰到接受信仰 (2)、一个人在同一宗教信仰内心杨程度的加深 (3)、在同意信仰宗教内改变归属的门派 (4)、改变信仰宗派 (5)、放弃信仰
皈依的过程
罗弗兰德认为,皈依的完成包括七个条件: (1)、紧张经验的持续 (2)、浸淫在宗教倾向的问题解决观点里 (3)、由此而将自己界定为宗教追寻者 (4)、在生命的转折点上遇到一个宗教团体 (5)、与该宗教团体之间形成人际网络或原本即有此人际网络的存在 (6)、对于该宗教团体的负面阻力并不存在或者其他网络的缺乏 (7)、与该宗教团体展开密集的互动,或暴露在密集的互动之中 罗弗兰德的皈依模型实际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个体内在的精神紧张与情感困扰及宗教解决策略;第二阶段,外在的机遇与条件的作用与配合。罗弗兰德指出,造成个体在紧张状况之下选择皈依的关键点在于宗教团体的影响,准皈依者与宗教团体成员之间逐渐培养或业已存在的“感情上的联系”。罗弗兰德的皈依模型所具有的意义突出体现在注重皈依过程中意义与认同的整合,即将意义的建构融入皈依过程,并凸显出生命危机对皈依的触发;同事,他强调皈依过程中的互动因素,特别是当事人的主动性、宗教团体本身的传教策略以及清净三个方面的契合,也就是说,只有条件温和这才有可能从潜在的皈依者变成真正的皈依者。
皈依的种类
古典研究者以显而易见的时间尺度将皈依分成两类:突发性皈依和渐进性皈依。
突发性皈依通过三个主要的特殊标准来体现它的特征。
(1)、突发性皈依通常是被动的皈依,皈依者突然感到外在于他的力量缠着他,困扰这个人的“他物”突然在危急时刻出现。在这些皈依中,恐惧和忧虑是主要成分。
(2)、突发性皈依与“他物”的性质密切相关,即一种屈服于他人的行为。
(3)、突发性皈依趋向于通过强烈的罪恶的情感来体现它的特征。突发性皈依还具有可辨认的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内心迷惑不安或心理冲突——部分是有意识的,但有时大部分是无意识的。
(2)、第二个特征是产生一种突然的启迪感或顿悟感,并常常有强烈的情绪激动相伴随。
(3)、第三个阶段是产生一种和谐、安宁、平静和慰藉的感觉。
渐进性皈依是在毫无危机和强烈情感冲突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皈依,是一种稳定的、前进的、缓慢成长的宗教情感,是渐进的唤起。渐进性皈依通常具有三个特点:
(1)、渐进性皈依的特点是积极的寻求意义和目的,其重点是有一时的努力寻求个人与群体问题的解决办法。
(2)、渐进性皈依没有情感危机和罪恶感,这种皈依更具认知性,并包含着目的性的寻求意义或创造新自我的努力。
(3)、渐进性皈依是不断的深化信仰,这种信仰是他们早已认同并接受的。人们无法辨认他们皈依的准确时间,但却能逐渐了解到皈依者已经或正在变成另一个人。
祈祷及其心理效应
宗教祈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型:第一,请愿式祈祷与感恩式祈祷。第二,客观祈祷与主观祈祷。宗教学家罗德尼.斯达克认为“祈祷经常是一种分享和情感交换的经历,祈祷建立在人和神之间的情感联结和信心联结”。
宗教情感的内涵
宗教是观念、情绪和活动相当完整的体系。宗教信仰者对神圣物的信仰,既可以表现为一定的观念形态,也就可在情感经验上引起种种反应,激发起“宗教情感”。宗教情感是与宗教信仰相联系的、人们对超自然力量极其象征物所产生的一种体验,它是在宗教环境中培植、在宗教礼仪中逐渐熏陶出来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最好、宗教的真正本质在于它是同宇宙神秘的一体化的神圣环节,宗教唤起人们对无限的感应和审度。
宗教的表现形式
(1)、对神灵权威的敬畏感 (2)、对神灵万能的惊异感 (3)、对神灵存在的依赖感 (4)、对神灵审判的罪恶感 (5)、对神灵交往的神秘感和期待感
(6)、对宗教理想的虔诚感
宗教情感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
前苏联宗教心理学家德•莫•乌格里诺维奇将宗教情感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1)、宗教情感处于紧张状态,主要表现为消极性的体验
(2)、宗教情感的高潮状态 (3)、宗教情感的相对平静状态 宗教情感的特点,首先宗教情感是对特殊的“宗教信仰对象”的倾向性。其次,宗教情感常有一个从消极转为积极的过程。
中国人的宗教心理
(1)、西方研究者眼中的中国人宗教信仰心理
西方学者在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心理进行研究时,提出以下几个观点:第一,中国是一个缺乏宗教信仰的国家,中国人的宗教意识非常淡漠;第二,中国人缺乏宗教感情;第三,中国人的宗教观具有现实性、功利性和契约性的特征。
(2)、国内学界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心理的理解
中国学界关于中国人宗教心理的研究,有两种主要的观点:第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出发,认为中国人的人格世界中没有宗教;第二,中国是一个宗教意识浓厚的国家,中国有这各种宗教滋生蔓延的肥沃土壤。中国民众尤其是汉民族的老百姓浓厚的宗教意识已经到了见神就拜、见神就信的地步。当然,中国人在宗教信仰的表达上确实存在着世俗化、外在化、简单化的倾向。
台湾社会宗教心理的实证研究
乔丹指出,华人的宗教信仰呈现三个特性,即宗教信仰是有条件的、累加性的、神明互换的。所谓有条件性,是指华人的宗教信仰依附于该宗教的判断乃是根据外在的标准而不是根据该信仰系统本身来决定,而其中“医疗”的成功与否是一个人是否认同某一信仰或是宗教实践体系并继续保持忠诚的重要逻辑。所谓累加性,是指由于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的医疗系统可持续获得成功。大部分华人使用多种的医疗或宗教手段,而接受新的信仰不必要放弃原有的信仰,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累加性的而非替代的。所谓神明的互换性,是指一个人不断寻求神的帮助,在某一个身无法实现其愿望时,在亲友的介绍下他可能转而向其他的神求助,当这另外的神应验时,便向他效忠。
大陆学者宗教心理实证研究
(1)、宗教徒最初接触宗教信仰的内在意愿较高,主动性程度较低。
(2)、宗教徒的宗教皈依是一个较为迅速的过程,70%以上的宗教徒在接触宗教信仰的一到两年之后正式皈依。
(3)、宗教徒对崇拜对象有高度的认同,对“教义”有高度的认同感。
(4)、宗教徒的宗教认同是一个深度参与的过程,但不同信仰类别和不同文化程度的宗教徒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5)、宗教徒对其作为教徒的身份认同具有内涵型的特点,大多数宗教徒均将自己的宗教信仰视为其精神生活的归属而不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身份的象征。
(6)、宗教徒的宗教认同经历了一个从宗教意识的萌生到宗教信仰的确立的过程。
(7)、宗教徒的宗教皈依更多的体现为一种渐进式的皈依,不同文化程度宗教徒的诡异过程有较大的差
异。
(8)、宗教徒对其葱白的对象有很高的认同,并赋予其较高的“人性化”特征,而由于对不同宗教的崇拜对象所显示出来的人格化的特征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到人们对不同宗教信仰的选择。
(9)、宗教徒的宗教认同层次显示出鲜明的宗教信仰类别和文化程度的差异性。
(10)、宗教徒的宗教认同在其日常生活层面有较为充分的表现,所信仰宗教的基本精神与理念不仅成为宗教徒日常行为的准则,而且成为他们家庭生活和家庭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11)、宗教徒的宗教认同对其心理与人格具有某种形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