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社会心理 Flashcards

1
Q

传播活动

A

传播是通过语言、姿态、表情等各种符号传递或交换知识、意见、感情、愿望等信息的社会行为,传播者试图与他人分享信息、思想和态度,建立与他人的认同和共鸣。这种传递和交换的反应过程就是传播行为,在这种传播行为中互动各方始终伴随着一种社会心理活动。
(1)、传播是在两种状态下进行的,一是在人类的社会互动中进行,没有人类的社会互动,也就没有传播行为。社会互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因此,传播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而人的心理活动的外在反映就是传播行为。二是在人类社会关系中进行,传播和社区一词有共同的词根,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因此,传播是在人类社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人们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社会地位以及人格特征直接影响并作用于传播活动,这就是人的社会心理对这些活动的主体反应。
(2)、传播是信息的传递和共享,而在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建立在双向互动以及对于信息符号的共同理解的基础之上。没有这个基础,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递和共享。理解使人们传递和共享的基础,而理解是建立在人们认知基础上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转化为人的态度和行动,即双方的传递和共享活动。
(3)、传播是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活动的主体是人,人的行为受社会文化、社会环境、个人的情感、动机、需求、态度等多方面的社会及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因此,人在传播活动中的所作所为以及各种反应,直接影响着传播活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传播的基本类型

A

传播的基本类型有四种: (1)、自我传播
自我传播又称内传播、内向传播,是指个体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可以采用自我对话的心理过程,就像我们常说的冥思苦想、扪心自问、自言自语等自己同自己对话。
(2)、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指信息在社会个体之间的传播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彼此保持着相互的影响和作用,例如流言、民谣等。他不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也不是通过有组织的传播,而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它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提供了话题,是社会传播的基本行为。
(3)、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又称组织沟通,是在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活动,它包括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消息传递活动,也包括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情感和角色的沟通和传递活动,其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效率。
(4)、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构成的,有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诸如报纸、广播、杂志、电影、电视等技术手段向社会大众传递信息的活动。其特征就是面对着较大数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群,信息公开、快速、同时到达的传播活动,其传播者是一个组织,需要庞大的经费支持这个复杂的机构运作。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社会心理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A

传播学者H•拉斯维尔最先提出了传播过程模式。他认为在传播过程中有五种基本要素,即谁(who)、说了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向谁说(to whom)、有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此后,施拉姆提出了大众传播过程模式,这个模式体现了大众社会的传播特点,即传播是在一定的场域中进行的,而且是双向的、互动的,彼此相互关联、作用的。在传播的过程中,传播参与者是互动的双方、彼此均受到个人、所属群体、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将社会心理看成影响传播活动的重要因素。
在传播过程的研究中,马莱茨克提出了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他的研究把传播过程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在这个场中,人与情境、人与讯息彼此相互作用影响着。
马莱茨克提出,在传播过程中对传播者和受播者的影响和制约因素,就传播者而言主要包括: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所属群体、社会环境、所属组织、信息内容、媒介机构、受众对信息的反馈所产生的约束力等。就受众而言主要包括:受播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群体、社会环境、讯息内容的效果或影响、对媒介的约束力等。这些因素一是人的社会心理因素,二是社会环境的因素,两种因素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环境发挥着各不相同的作用与影响。对媒介和讯息的影响和制约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传播者,传播者对讯息
内容的选择和加工,受着传播者自身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这种选择和加工最终将影响和制约讯息的传递;另一个方面就是受播者,受播者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基于其自身的社会背景、社会需求、心理需求,同时,媒介在其心中的印象、地位,也直接影响着讯息的接受。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信息接收过程中的社会心理作用

A

(1)、传播者和受播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同,对信息源认知心理不同,他们的行为反应也不同。对于传播者来说,其职责就是将社会中数以万计的社会信息按照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众的需要,进行采集、选择。然后经由个人的加工整理转变为社会信息,通过媒介途径传递给社会大众。对于受众者来说,虽然他们生活在社会中,社会中纷繁复杂的事物对他们的人格、心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但是他们直接从社会中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他们更多的是通过媒介、组织、他人那里获得信息,这个选择加工的过程夹杂着许许多多的人为及社会因素,因此,自然会产生与原本的信息效力不同的影响。
(2)、传播者和受众双方对信息源所采取的态度不同。就传播者而言,他首先需要的是事实,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搞清楚事实真相,然后加以报道。因此,传播者往往要积极、主动的采访信息源,调查核实信息。而受众决不会自己去调查、采访信息源,更不可能直接从政府等相关部门那里获得证实。对受众者而言,一方面媒介事实就是一个对现实社会的“拷贝”,虽然它不是事实本身,但是由于受众无法直接获得现实,因此只好将从媒介中得到的现实“拷贝”当作是“现实”。另一方面,他们认为,经过了一层层过滤网严格的选择和加工,最终到达他们那里的信息一定是与他们关系最密切、最重要的。因此他们将媒体视作信息权威,他们会相信这些权威,有着对权威服从的心理过程。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信息理解中的社会心理作用

A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对信息的接受是人感觉物理刺激和心理刺激的过程,也就是心理理解,在传播学上称之为解码。人们的理解受愿望、需要、态度、动机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这就是选择性理解。在选择性理解的基础上,同时存在着其他的选择性特征,即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记忆。选择性接触指的是人们在接触信息时,总是愿意接触那些与自己原有态度相一致的传播信息,避免接触与自己意见不相符合的传播信息。选择性注意是指人们无法事先决定信息的内容,因此人们总是倾向于关注信息中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态度、行为相一致的或是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信息。选择性记忆则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愿望、需要、态度以及其他心理因素会影响人们对信息的记忆,也就是说人们很容易记住那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异质的、需要的信息,进而忘记那些自己不感兴趣、不需要的信息。
这种选择性过程被视为四面围墙的防御,最外层的防御是选择性接触,接下来是选择性注意,然后是选择性理解,最里层是选择性记忆。这四道
防线是传播主体——人在自己心里建立起来的,它意味着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对相同的信息刺激会有不同的接触、注意、理解和记忆的过程,因此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这就是人的不同心理作用的结果。
就传播者而言,他们有选择性特性,他们要用高度敏感的眼光去收集与整个社会运行、与社会各阶层的民众普遍相关的信息,发挥他们“守门人”的作用以及传播的社会导向功能,向社会全体民众传递信息。传播者在信息报道过程中,主要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选取信息、报道信息。传播者对待信息传播的选择性决定着他们的传播行为,他们的不同态度、动机引发不同的传播行为,必然也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
对于受众来说,首先他们有比较明显的选择性特征,这种选择性特征影响了他们对信息的接触、注意、理解和记忆。而受众对待信息选择是存在差异的,这就是个体之间差异的影响。差异性主要是指个人之间的人格差异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对待信息的认知、动机和态度的差异。其次,受众需要了解他们的生存环境,需要通过媒介学习他们所应拥有的常识、技能以及社会成员的资格,因此,这种需要就成为他们在传播活动中的心理基础,促使他们积极的介入到传播活动之中,这就是他们的动力,是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反应。再次,受众的态度影响着他们的活动。受众根据以往的经验,常常授予媒介一定的权威性,他们将媒介视为自己的眼睛,通过媒介“拷贝”现实社会,并形成对自己社会的认知影像。最后,受众的情绪直接影响着信息传播中的认知、理解和反应。
因此,传播者和受众对信息的选择特性决定着他们对信息做出不同的处理,各自的需要是他们对信息获取的动力,情绪影响着他们对信息的认知和反应,以往的常识就是他们认知事物的态度,这种态度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因此,由于传播者和受众彼此存在着人格差异和认知差异,存在着不同需要和动机,使他们对信息形成不同的态度,产生不同的行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传播效果中的社会心理作用

A

先看一下受众一方不同层次的心理活动是怎样作用域传播过程并发挥效力的。受众首先对暴露出来的信息进行接收,也就是获知,将获知的信息形成认识,这是受众的认知层面,它是信息传递的基础。然后就是情感层面,也就是受众对这个消息喜欢与否,持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感受,这是由于受众个体差异、以及选择性差异所决定的。最后是受众的动机层面,也就是受众的需求是什么,为什么,其目的是什么等,这种动机决定着受众所采取的态度,以及由态度决定的相应的行为反应。这个过程体现了受众心理对其行为反应的作用,也是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不同的心理层面,即认知、态度和行为,其中认知又受到情感、动机的影响。
在人的心理作用下,传播出现两种结果:第一,对受众造成心理暗示作用。这种暗示引导着受众按照传播者的意图去认知、去思考、去行动。第二,造成受众态度的改变。在传播过程中,受众通过接受他人的信息,在与传播者以及受众之间彼此心理互动影响下,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产生心理上的服从效果,这就是人们在心理作用下所产生的传播效果。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舆论

A

所谓“舆”,即“公众”。舆论就是通常人们说的“公论”、公众意见,指在大家共同关心的有争议的问题上多数人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的众人对于某些社会事件的一致反应和判断,是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的的意见。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孙本文认为,舆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1)、舆论如果是社会上多数人的意见,则具有社会力量,可以制约个人行为。
(2)、舆论既然是共同的意见,则必有一致的看法,这种一致的看法是由不同意见最后演变而来的,是各种意见的综合体。
(3)、舆论有时是一种合理的判断,有时则纯粹是感情所为。对于它的判断要视情境而定。有的情境可以引发人们冷静的思考、充分的讨论,形成一致意见;有的情境可以引发人们感情的冲动,形成共同看法。
(4)、舆论属于全体的意见、多数人的意见或少数人的意见,主要根据意见本身的力量。有力量的意见即使是少数人的主张,也可以成为舆论。
由此可见,孙先生在强调舆论的共同性、大多数人介入的同时,还强调了即使少数人的意见,只要他有力量,也可以影响或左右大多数人的意见,使少数人的意见转变为多数人的意见。他还指出舆论的判断要视情境而定,其意思是说,舆论与舆论场有着紧密的关联,场的环境、气氛、条件,以及场中的人的心理都会影响着舆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舆论的形式及形成过程

A

舆论有两种形式,即显在性舆论和潜在性舆论。前者指的是通过多数人明确的言语或态度表现出来的舆论。它包括两种表达形式,一种是自上而下的表达形式,即政府部门或其他有组织的群体,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会议、文件等形式向社会公众进行宣传、引导,制造某种舆论。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表达方式,它往往是社会公众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集会、结社、论坛等形式表达他们的意见、思想和情绪,这种表达制造了舆论。潜在性舆论是指那些没有公开表示,只是在亲人、熟人范围之间谈论、散布的意见、思想和情绪、这种舆论对一些社会风气、社会问题、政府的方针政策等表示不满、发发牢骚,有明显的情绪性。
显在性舆论和潜在性舆论彼此相互关联,有时潜在性舆论为显在性舆论提供情况、线索,即小范围谈论传播的话题或引起有关部门或群体的注意,或越传范围越大,逐渐引起社会多数人的关注,使之成为社会公开讨论、关注的话题,最终成为显在性的舆论。有时潜在性舆论是直接采取公开表达形式,将意见、思想表达出去,成为显在性舆论。
舆论的形成,是由一个潜在状态到显在状态的过程。首先,舆论客体的存在,即社会公众所关注的事件、问题等出现。这些社会事件、问题作
为舆论客体表现为一种信息、符号发出来。其次,是舆论客体给主体所造成的认知,即社会公众对客体产生认知,这种认知在各种不同的动机、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作用下转化为态度,态度再转变为各种行动。只有经历了将个人的意见、思想在人们当中进行表达、交流、传播之后,才有可能最终成为舆论,这就是舆论的第三步,即舆论本身,它是将个人意见表达出来,在人们中间彼此交流、传播,使众多的个人意见在表达和交流中汇集,并趋于一致。舆论形成的最终标志是社会的公认,因为舆论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将众多性的个人意见交流、汇集,最终使之趋于一致的过程,因此,它具有权威性,能够逐渐的被社会公众接受、服从和采纳。它是社会公众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这就是社会心理的作用,在这种社会心理的作用下,舆论形成并发挥着对公众的导向、约束、压力等心理效应。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谣言

A

谣言是一种缺乏真实根据,或未经证实,公众意识难以辨别真伪的闲话、传闻或舆论。也就是说,谣言是某些人或团体、组织、国家,根据特定的动机和欲望,散布的一种内容没有得到确认的、缺乏事实根据的、通过自然发生的、在非组织的连锁性传播通路中所流传的信息。
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在对谣言的研究中提出谣言有两个重要的基础,其一是重要性,其二是模糊性。重要性是指人对自己的生存环境非常关心,因为环境影响、制约着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所以环境对于他们是至关重要的。正是这种人类对自己的生存环境重要性的关注,使人们不断地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环境,以便于调整自己的行为,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模糊性是指人们时常不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得其生存环境中的真实信息,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去探求信息,无论信息是否可靠、是否真实。如此一来,许多不真实、不客观的信息就会乘虚而入,并得以传播,甚至获得人们的信赖,造成社会公众认知上的混乱,同时也弥补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奥尔波特将这种现象用一个公式表示,即谣言的强度=事情的重要性×情况的模糊程度。因此,重要性和模糊性是谣言的基础。
孙本文先生认为,谣言的产生有三个原因:
(1)、社会发生变故; (2)、社会面临危机; (3)、社会内部结构紊乱
社会发生变故、社会面临危机、社会内部结构紊乱,三种现象均表现为社会的不稳定。社会的不稳定更容易造成信息渠道的不统一、不畅通、不确定,只是社会公众对自己的生存环境表示担忧、焦虑,甚至恐慌。社会公众的这种心理、心态就成为谣言产生和传播的温床。这三个原因可以说是谣言产生的社会原因,而这些社会原因最终引发出来,人们的一连串的心理反应才是谣言产生的根本。除此之外,谣言的产生还表现为信息传递着在传播过程中的个人加工差异。心理学家荣格认为,谣言的传播是以宣泄和表示焦虑与仇恨为基础的。这
种宣泄、焦虑与仇恨的心态,以及个人人格差异,最终影响着信息的传播,自然也会影响其再次被认知。
谣言容易产生负面效应的心理原因如下:
(1)、虽然谣言是来路不明、无事实根据的信息。但是特却有着一股难以想象的力量,这种力量只是社会公众在缺乏信息来源时,会有一种强烈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因为民众常常认为“无风不起浪”,这种心态不仅成为谣言的温床,而且严重影响人们的判断能力,造成认识混乱,乃至行为偏离。
(2)、谣言的传递对社会、对公众造成巨大的压力,压力就像是一种瘟疫,迅速在社会蔓延,在公众心理产生感染力、共鸣心,影响着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以及身心健康。
(3)、谣言一旦产生,就会以一种难以置信的速度在社会公众中间传播开来,称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而且传播范围非常广泛。“话题”一旦传播起来,就难以停止,而且持续时间较长。越是辟谣,就越激发起人们的好奇心,以及逆反心理,强化了“话题”的重要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民谣

A

民谣也是舆论的一种,是社会大众以丰富通俗的语言、幽默诙谐的表达形式抒发对社会事情、问题等社会现象的意见、观点和态度的反映。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舆论、谣言、民谣的社会心理研究

A

舆论、谣言、民谣都是社会公众用言语谈论那些与他们密切相关的、他们感兴趣的、能够引起社会公众共鸣的话题,这些话题是社会公众对一些现象的看法、态度,他们基本上是以非正式的传播为主要通道,传递着这些公众言论及相关信息,是社会民众的社会心理反映。对于舆论、谣言、民谣的社会心理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
(1)、理解、认知过程中的个人心理差异
舆论、谣言、民谣是一种语言传播,在传播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是人们对这些信息的认知和理解。个人的不同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对信息的认知和理解。奥尔波特认为,一是再传播者会按照自己的心理需求或认知理解删除信息中他认为不合理的部分,使信息变得更具重要性或故事性,这样既便于传递,也更加吸引他人。奥尔波特把这种现象称为“削平”。二是接受者再传递时同样也是按照自己的意见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保留了他自己认为是有意义的、有关的信息部分。奥尔波特把这种现象称为“磨尖”。经过多次的“削平”和“磨尖”过程,致使原信息或被强化、突出,或面目全非、截然不同。保留下来的信息被人们认为是可信的、重要的。信息经历了这个传播之后,无形中起到了强化信息内容的作用。可见话题的制造与传播就是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循环往复的进行着,从而形成舆论、谣言、民谣等不同形式的舆论。
(2)、记忆误差的心理现象
舆论、谣言的产生还有人们自身心理特质的原因,其心理原因主要表现为:舆论、谣言的产生源于人们对
信息的认知、记忆、理解等方面的不足,或者是偏差。这些因素直接作用于人们,形成人们心理反应的差异。首先表现为记忆误差。因此,舆论、谣言正是在这种由于社会原因引发出来的人们的心理变故,即对社会环境的担忧、焦虑、恐慌等心理状态,以及信息传播者个人的心理偏好等原因的影响下产生的。
(3)、沉默的螺旋
对于舆论的研究,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教授在1974年提出了“沉默的螺旋”理论。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沉默的螺旋”理论有三个假设:
第一,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对自己环境进行观察之后所做出的判断,这个过程是人的社会心理过程。因为人作为社会动物,有群居、合群的本能。人们不断的寻求着与自己生存环境的相协调的状态,在环境中寻找支持自己的意见,避免出现与环境的不和谐甚至是孤立的状态。这种心理促使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意见之前首先要观察周围人的态度、意见,然后决定是否表达自己的意见。用察言观色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取向,以便尽量使自己保持与多数人的一致。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少数派,就阻止自己的意见表达,使自己保持沉默。这是人们对环境压力的屈从,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是人的社会心理过程。
第二,意见的表达和“沉默”的扩散是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伊丽莎白•内尔-纽曼认为,个人具有一种准统计学感觉官能,这种官能能帮助他们确定“哪种观点和行为模式是他们的环境所允许和所不允许的,哪些观点和行为模式或越来越强,哪些越来越弱”。也就是说,少数人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意见优势的增强,优势的增强反过来更加促使少数人的“沉默”。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螺旋式的过程。
第三,大众传媒舆论在传递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营造“意见环境”的信息源泉之一,而“意见环境”影响制约着人们对环境的认知、理解,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人们在环境压力、惧怕孤独的心理作用下,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意见,屈从于大多数人的意见,以寻求安全感,由此形成了“劣势意见的沉默”,以及“优势意见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伊丽莎白•内尔-纽曼认为,大众传媒的三个特质是累积性、普遍性、共鸣性。累积性是对人的认知领域的作用;普遍性是人的从众心理作用,因为人们害怕孤独,寻求与大众一致‘共鸣性是在认知、从众的心理作用下而产生的一致性反应,其效力就在于减弱人在认知、理解过程中的选择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时尚、流行与社会心理

A

(1)、时尚、流行的特点
流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指社会上新近出现的或某权威人物倡导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被人们接受、采用,进而迅速推广以至消失的过程,又称时尚。时尚有三个基本的内涵:
第一,是对某种生活模式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他们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有各种各样的时尚或流行现象。
第二,它是被相当多数的人随从和追求的东西,也就是说只有当相当多的人多采取某种行为或生活方式时,才可以称之为流行。
第三,它是一个时期内的社会现象,过了这个时期之后就不再流行。
时尚的特点表现为:
标新性,人们对新近出现的事物的随从或追求总是以新、奇、特为标准的。
时效性,既然是入时,那就有个时间的问题,新、奇、特时候有很强的时效性的,随着时间长短来判断事物的新、奇、特,时间长了就失去了新的意义。
个性化,时尚反映为一种思想、意识、行为,时尚发起者的主旨是通过时尚来展示个性、突出个人特点。
消费性,时尚、流行讲究新、奇、特,为了追求她,人们会不惜代价、成本,通过消费来达到这个目的。
周期性,时尚、流行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它往往会出现周期性的反复,失去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回过头来再次成为时尚、流行。
时尚现象表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观念层面,或精神领域的时尚,二是行为层面的时尚,三是器物层面的时尚。
(2)、时尚、流行的产生与传播基础
时尚的产生有三个基本的前提条件,即丰富的物质生活、闲暇和发达的大众传媒。
首先,物质生活事实上产生的最基本条件。一方面,如果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困难,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那么,他的时尚创新的欲求、动力就会缺乏条件;另一方面,世上本身就是一种消费,因而只有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前提基础上,才有可能凭借去物质实力去追求、实现时尚。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出现了闲暇,闲暇也是时尚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闲暇提供了时尚的时间条件。凡勃伦认为,社会上层阶级在差别化和炫耀地位、财富、闲暇等动机的驱使下去追逐时尚。在讲到衣着时尚时,他认为衣着“除了能证明穿的人财力雄厚、可以任意花费以外,还可以证明他(或她)并不是一个要依靠劳力来赚钱度日的人,衣着作为社会价值的一种证明作用就会大大提高”,“并不是一个要依靠劳力来赚钱度日的人”,意味着他有时间、有闲暇,因此可以去追求时尚。
时尚与社会大众传媒的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大众传媒增强了视觉效果,加快了传递的速度,加大了传播范围,开拓了时尚创新的视野,促成时尚的流行、普及。因此,当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出现闲暇,大众传媒的发达就成为时尚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在通常情况下,时尚的传播过程出现两种形式,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瀑布式传播,即从社会上层的精英开始向社会下层的普通人流行,正如凡勃伦所说的,它是由社会上上层阶级提倡,而社会下层随从的现象;另一种是从个人内部向外部转换,即通过人们内在心理领域的活动之后,转换为人们的外向具体行动,这是人们通过对时尚信息的认知,形成自己的态度,
直至采取行动的全部心理反应。
(3)、时尚的心理机制
时尚的心理机制主要有:人类本能具有对新鲜事物的渴望,以及对陈旧事物的厌弃的基本的心理倾向。人类“伸张自我”、“表现地位和个性”、“希望自由和进步”的冲动是人们热衷于追求时尚的心理机制之一。大众的模仿心理与趋同心理也是人们追求时尚的心理机制之一。
综上所述,时尚产生的心理动机是人类借助时尚行为来获得社会的认同,表现自己满足人类的“虚荣心”,以及寻求并享受“刺激”的心理愿望。而时尚的推广流行是人类模仿、从众、趋同、服从、自我防御的心理作用的结果。因此,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环境,时尚就会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出现、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时尚也是一种传播活动,是在时尚主体——人的心理活动作用下形成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