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知觉 Flashcards
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社会知觉是主体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它影响着主题的心理活动,调节主体的社会行为。社会知觉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对人知觉,是指通过他人外部形态和行为特征的直觉,进而了解其心理活动。
(2)、人际知觉,是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3)、角色知觉,是指对人们所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
(4)、因果关系知觉,是指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
与对事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有一些独特性。
(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
人能体验其内部世界,而物不能,所以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
会知觉的对象。换句话说,社会知觉的对象是有意识的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而人们对这些对象的知觉又是通过一些特殊的介质进行的。例如,通过他人的言行、表情、态度来认识、判断。但是无论是知觉的主体,还是知觉的对象,都会掩饰自己的内在动机。所以,人的社会直觉判断常常可能是不准确的。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
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之间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系,于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的操纵和利用彼此。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社会知觉往往根据他人的外表和行为进行概括和判断,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也更容易采用以点代面的策略,所以,个人的经验会严重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
自我知觉
所谓自我知觉,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自我知觉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和自尊。自我概念又叫做自我认识或自我图式,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有特征的认识集合,它包括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性格、能力、身体等方面的认识。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个体对自己某一具体领域的能力的评价称为自我效能,与自尊有联系也有区别。
自我概念是自尊的基础,即通过对自己的认识产生对自己的不同的评价;反过来,对自己的正负性评价也会影响,甚至是歪曲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两者的区别在于自我概念关注的是对自己的认识、看法,其中有好有坏,也有中性的。自尊关注的是对自己的品质、性格、能力等的评价,关注的是对自己的情感,正负性更明显一些,主观性也更强一些。同样的自我概念,如“好强”,对某些男性可能强化他们的自尊,而对于某些女性,可能会减弱她们的自尊。
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
自我概念是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步形成的。一般来说,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以下四个主要渠道而逐渐形成。
(1)、他人的反馈
有时,别人会对我们的品质、能力、性格给予清晰的反馈,从而使我们对自己增加了了解。
(2)、反射性的评价
有时,他人特别是与我们无关系的人,并不会给予我们清晰的反馈,但我们可以对他们对我们的态度(如冷淡、瞧不起)及反应(如拒绝)来了解自己。
(3)、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
在内部线索微弱或模糊的情况下,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外在行为来推断自己的特征(如性格、态度、品质、爱好等等)。但在大多数时候,人们常根据自己的内部线索,如想法、情绪来了解自己,而且比根据外显行为更准确,因后者更容易受外在压力的影响,更易伪装。
(4)、社会比较
费斯廷格认为,人们非常想准确的认识、评估自己;为此,在缺乏明确的标准时,人们常与和自己相似的人比较。
自我概念的作用
自我概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而且还影响着个体的想法、情绪和行为。有时候,人们有一种自我表达的动机,即人们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达与反映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即自我概念。但是,生活在社会上,总要受到社会规范与道德制约的,总不能按照自己的真我为所欲为。有时候为了获得别人的接受、称赞,为了获得金钱、权利等资源,我们不得不表现出一个好的形象,不管这个形象是不是我们所认为的真我。这种为了获得权力、赞许而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动机被称为自我表现。自我表现的痕迹不要太明显,否则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自尊的构建
总的来说,一个人自尊的高低主要受下面三种信息的影响
(1)、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2)、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 (3)、自己的内部标准
希金斯提出自我差距理论认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一种是理想的自我,指我们想要成为的人,它激励我们实现我们的抱负;一种是应该的自我,指我们觉得自己应该成为的人,它引导我们尽职、尽责、尽义务。当实际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产生差距时,个体就会产生抑郁;当实际的自我与应该自我产生差距时,个体就会产生焦虑。
自尊的测量可以用罗森博格的自尊量表和德克萨斯社交行为调查表进行测量。
认同的含义
认同有两个意思,第一,在心理学上指认识与情感的一致性,经过认同,帮助形成人的自我概念;第二,在社会学上泛指个人与他人有共同的想法,在人际交往中,为他人的情感所同化,或者自己的感情和经验足以童话他人,彼此之间产生内在的默契。认同研究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同是表示赞同或同意,另一类是指确认或归属。
提出“认同”概念较早的是威廉.詹姆士和弗洛伊德,詹姆士用性格表示一个人的认同感受: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可以在精神或道德态度上看出,当这种情形突然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他会感到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一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声音在说,这才是真正的自我。个体对“自己形象”的感悟出现,这个过程就是自我认同。弗洛伊德把认同看成是个人朝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
简金斯指出“认同”一词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同一性,即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第二,独特性,表现为在时间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由此可见,认同揭示了“相似”与“差别”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在描述态度变化理论是认为,认同是个人因为想要同另一个人或群体建立或维系一种
令人满意的关系而接受影响时发生的。简而言之,它是指由于喜欢某人或某群体而自愿接受他人的态度,这虽然还不是自己的态度,但是已经接近自己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认为,认同是一种对社会影响的反应,做出这种反应,是由于个人希望自己成为与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
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对认同的定义是,认同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主体同化、吸收其他人或事,以构建自身人格的过程。
张春兴认为,认同是一种社会学习的历程,人格发展的过程就是从社会认同转变为自我统合。社会认同是指个人的行为思想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待趋于一致。具体包括价值认同、工作和职业认同和角色认同。沙莲香认为,认同是心理学中用来解释人格统合机制的概念,即人格与社会及文化之间怎样互动而维系人格的统一性和一贯性。认同是维系人格与社会文化及文化之间互动的内在力量,从而维系人格统一性和一贯性的内在力量,因此,这个概念又用来表示主体性、归属感。
自我认同
在自我认同研究中,通常有如下几个理论视角:
(1)、心理动理论,强调的是儿童早期如何经验到主要照顾者对其性格塑造的重大影响,这些经验会影响到心智的深层结构(潜意识)并持久不变,如在性别方面,认为性别认同是潜意识、部分生物基础的发展。
(2)、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自我认同的发展是通过环境,而不是通过潜意识,是由于在环境中直接受到不同对待、酬赏和处罚,以及间接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而形成的。
(3)、认知发展理论,强调自我认同的发展是配合认知发展阶段而自发学习到的。
(4)、社会基模理论,整合了社会学习理论及认知发展理论,并强调其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认为大部分的自我认同发展是在社会基模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如性别认同发展,是在性别基模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而性别基模是指由观察文化中所呈现的两性差异而产生的认知结构。
学者李孟潮认为,出现认同之前的人是个生物学的人,出现认同之后,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功能。儿童出生以后首先出现的是黏附性认同,再后来出现内摄认同,然后是内摄——外化认同,然后是超我认同、部分认同、身份认同、解认过程,中老年人的认同结构一步一步的分解消失,直到死前,如果他的认同结构完全解离,他的自我就会消失,从而能够面对死亡。
自我认同中的性别认同
在自我认同中的性别认同方面,李孟潮认为,个人的性别认同大约出现在18个月至3岁之间建立,然而这并不表示小孩已经完全了解男性和女性的意义。要肯定一个人的性别角色,要从他或他所说的、所做的每件事来看,使其他人由此判断他或他是男性或女性。这包括社会上看待男性或女性所应有的服装、发型、兴趣、职业
等的外表现象。
自我认同的研究
(1)、埃里克森对自我认同的研究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较好的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同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是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能够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都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
(2)、马西亚对自我认同的研究 马西亚也主要将认同重点放在青少年身上,并将焦点放在认同发展的形成历程上。
玛西亚认为,认同发展中有两个社会指标:一是“危机”,即青少年会有危机感,使个人想要尝试不同角色和寻找美好信念的感觉;二是“承诺”,即青少年克服危机之后为自己找到自我定义,并为自己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也就是“我知道我是谁”,并且“别人也知道我这个人是谁”的感觉。马西亚进一步定义了“承诺”的主要内容,一是职业上的认同,另一个是指政治上、意识形态上的认同。马西亚将认同发展的形成历程分为四种状态,即认同成功、认同延缓、认同封闭、认同混淆,这四种认同状态是认同形成的连续过程中不同程度的表现。
自我认同的形式确立
认同的形成和确立受到个人的内在因素、团体因素和人际因素的影响。个体的内在因素主要是个人的人格因素,团体因素主要是团体的文化氛围,人际因素包括个人尊重的人、重要任务的影响等。
埃里克森提出了认同确立的三因素模式,认为认同形成和确立从理论上可以区分为个人的。集体的、相互的三大因素,每个因素中又包含了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四个方面。
马西亚认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在自我认同的成熟度上,基本上可以分成四大类:
(1)认同成功,这些年轻人充分了解社会对个人在能力以及价值态度上的要求,并且能够忠实评估、审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观,不盲从,也不愤世嫉俗。
(2)、认同延缓,这些年轻人正在寻找自我定位,在工作、爱情、政治、宗教等领域,有些已达成认同,找到方向,有些领域则还在摸索、尝试、探寻。
(3)、认同封闭
这样的年轻人已经找到方向,并努力朝目标前进,因此并不会对未来感到迷惘或不安,但是他们的目标与方向主要是成人社会为他们设定的,换句话说,是权威人物为他们安排,而非经过他们自己去摸索、探寻的来的答案。
(4)、认同混淆
有些年轻人对于大人为他们设定的目标不真正认同,却也不积极寻找自己的方向,对周遭的一切都感觉无聊、提不起劲。又有些年轻人找不到自己能够认同的目标,对未来完全没有想法,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因此为
了填补空虚、掩饰焦虑,只能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寻找麻痹自己、让自己不必面对严肃人生课题的方式。
马西亚和埃里克森认为“自我认同”是每个人一辈子的功课,是永远的追求。换句话说,是一个不断整合个人经历与基本信念的历程,也是一个持续调整自我和社会关系的过程。玛西亚认为,在个人的经历中,婴幼儿期与父母或照顾者间的依附关系的质量,对自我认同的影响最为深远。
印象形成过程中的要素
(1)、外表
一个人的外表常常是我们最先看到的信息,而且也常常是我们得到的唯一线索。
(2)、非言语线索
由于一个人所说的话能被人有意识的加以控制、特别是那些小心谨慎或圆滑的人,所说的话都琢磨了若干遍。但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姿势、言语节奏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的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的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
目光接触可以表示对对方感兴趣,被认为是诚实、直率;而目光不接触,说明此人害羞或害怕;但长时间的目光接触可能是愤怒、敌意的信号。
(3)、行为
虽然外表与非言语线索是形成对他人印象时所利用的主要信息来源,但最有用的信息还是他人的行为,因为许多行为与某些人格特质有着密切的联系。琼斯和戴维斯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此理论还分析了人们在什么时候会跟根据一个人的行为来推断此人的行为具有与他/她的行为相对应的内在品质。
(1)、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
(2)、某些人从事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非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那我们就会认为此人的行为与其内在品质相对应。
总之,人们会利用所能获得的各种线索对他人形成印象。但线索(如人的长相、穿戴、身体姿势等)本身并无意义,他们是根据知觉者记忆所储存的有关人、行为、特征的知识来解释的。另外人们要把各种渠道得来的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概括的认识。所谓的印象形成就是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特征加以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
印象的组织结构
持维度观的学者(如奥斯古德)认为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包括几个概括性的潜在维度,其中评价维度,即一个人品质的好坏是印象中最重要的层面,因为他决定着我们喜不喜欢这个人及程度如何。另外两个较重要的维度就是能量(即一个人是强有力的还是软弱的)与活动水平(即一个人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
持类型观的学者认为,人们是以类型的方式来知觉他人的。如我们把自己的朋友分类,认为张三是外向的,李四是成熟的。
印象形成中信息加工整合的方式
(1)、安德森的平均模型,安德森的平均模型认为人们把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平均以获得对他人的总体的评价。到了1986年,安德森把他的模型改名为“加权的平均模型”以强调将所有特质平均前会对那些人们认为非常重要的特质赋予较大的权重。
(2)、布鲁尔的印象形成双重加工模型
布鲁尔的印象形成的双重加工模型认为,人们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主要使用两类加工操作,一种是以类别为基础的加工,一种是以特征为基础的加工。前者是把个体当着某一类别的群体的成员之一,根据对此群体所具有的看法形成对个体的印象。这种加工是一种自动的、无需意识控制和注意的加工,所需的加工资源很少,无需人们多大的努力。以特征为基础的加工是试图注意并整合他人各种信息(如行为、身体特征)来建构对其独特的印象。这种加工需要意识参与,需要较多的时间与努力。所以当时间有限、疲劳、同时还有其他工作要做的时候,人们常常倾向于进行依类别为基础的加工,这样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偏差。但当人们意识到对他人评价的准确性对自己很重要时,他们也会采用较细致的以特征为基础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