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知觉 Flashcards

1
Q

感觉

A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知觉

A

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社会知觉

A

社会知觉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社会知觉是主体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它影响着主题的心理活动,调节主体的社会行为。社会知觉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对人知觉,是指通过他人外部形态和行为特征的直觉,进而了解其心理活动。
(2)、人际知觉,是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3)、角色知觉,是指对人们所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
(4)、因果关系知觉,是指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
与对事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有一些独特性。
(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
人能体验其内部世界,而物不能,所以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
会知觉的对象。换句话说,社会知觉的对象是有意识的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而人们对这些对象的知觉又是通过一些特殊的介质进行的。例如,通过他人的言行、表情、态度来认识、判断。但是无论是知觉的主体,还是知觉的对象,都会掩饰自己的内在动机。所以,人的社会直觉判断常常可能是不准确的。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
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之间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系,于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的操纵和利用彼此。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社会知觉往往根据他人的外表和行为进行概括和判断,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也更容易采用以点代面的策略,所以,个人的经验会严重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自我知觉

A

所谓自我知觉,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自我知觉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和自尊。自我概念又叫做自我认识或自我图式,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有特征的认识集合,它包括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性格、能力、身体等方面的认识。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个体对自己某一具体领域的能力的评价称为自我效能,与自尊有联系也有区别。
自我概念是自尊的基础,即通过对自己的认识产生对自己的不同的评价;反过来,对自己的正负性评价也会影响,甚至是歪曲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两者的区别在于自我概念关注的是对自己的认识、看法,其中有好有坏,也有中性的。自尊关注的是对自己的品质、性格、能力等的评价,关注的是对自己的情感,正负性更明显一些,主观性也更强一些。同样的自我概念,如“好强”,对某些男性可能强化他们的自尊,而对于某些女性,可能会减弱她们的自尊。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

A

自我概念是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步形成的。一般来说,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以下四个主要渠道而逐渐形成。
(1)、他人的反馈
有时,别人会对我们的品质、能力、性格给予清晰的反馈,从而使我们对自己增加了了解。
(2)、反射性的评价
有时,他人特别是与我们无关系的人,并不会给予我们清晰的反馈,但我们可以对他们对我们的态度(如冷淡、瞧不起)及反应(如拒绝)来了解自己。
(3)、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
在内部线索微弱或模糊的情况下,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外在行为来推断自己的特征(如性格、态度、品质、爱好等等)。但在大多数时候,人们常根据自己的内部线索,如想法、情绪来了解自己,而且比根据外显行为更准确,因后者更容易受外在压力的影响,更易伪装。
(4)、社会比较
费斯廷格认为,人们非常想准确的认识、评估自己;为此,在缺乏明确的标准时,人们常与和自己相似的人比较。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自我概念的作用

A

自我概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而且还影响着个体的想法、情绪和行为。有时候,人们有一种自我表达的动机,即人们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达与反映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即自我概念。但是,生活在社会上,总要受到社会规范与道德制约的,总不能按照自己的真我为所欲为。有时候为了获得别人的接受、称赞,为了获得金钱、权利等资源,我们不得不表现出一个好的形象,不管这个形象是不是我们所认为的真我。这种为了获得权力、赞许而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动机被称为自我表现。自我表现的痕迹不要太明显,否则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自尊的构建

A

总的来说,一个人自尊的高低主要受下面三种信息的影响
(1)、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2)、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 (3)、自己的内部标准
希金斯提出自我差距理论认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一种是理想的自我,指我们想要成为的人,它激励我们实现我们的抱负;一种是应该的自我,指我们觉得自己应该成为的人,它引导我们尽职、尽责、尽义务。当实际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产生差距时,个体就会产生抑郁;当实际的自我与应该自我产生差距时,个体就会产生焦虑。
自尊的测量可以用罗森博格的自尊量表和德克萨斯社交行为调查表进行测量。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认同的含义

A

认同有两个意思,第一,在心理学上指认识与情感的一致性,经过认同,帮助形成人的自我概念;第二,在社会学上泛指个人与他人有共同的想法,在人际交往中,为他人的情感所同化,或者自己的感情和经验足以童话他人,彼此之间产生内在的默契。认同研究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同是表示赞同或同意,另一类是指确认或归属。
提出“认同”概念较早的是威廉.詹姆士和弗洛伊德,詹姆士用性格表示一个人的认同感受: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可以在精神或道德态度上看出,当这种情形突然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他会感到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一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声音在说,这才是真正的自我。个体对“自己形象”的感悟出现,这个过程就是自我认同。弗洛伊德把认同看成是个人朝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
简金斯指出“认同”一词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同一性,即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第二,独特性,表现为在时间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由此可见,认同揭示了“相似”与“差别”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在描述态度变化理论是认为,认同是个人因为想要同另一个人或群体建立或维系一种
令人满意的关系而接受影响时发生的。简而言之,它是指由于喜欢某人或某群体而自愿接受他人的态度,这虽然还不是自己的态度,但是已经接近自己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认为,认同是一种对社会影响的反应,做出这种反应,是由于个人希望自己成为与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
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对认同的定义是,认同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主体同化、吸收其他人或事,以构建自身人格的过程。
张春兴认为,认同是一种社会学习的历程,人格发展的过程就是从社会认同转变为自我统合。社会认同是指个人的行为思想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待趋于一致。具体包括价值认同、工作和职业认同和角色认同。沙莲香认为,认同是心理学中用来解释人格统合机制的概念,即人格与社会及文化之间怎样互动而维系人格的统一性和一贯性。认同是维系人格与社会文化及文化之间互动的内在力量,从而维系人格统一性和一贯性的内在力量,因此,这个概念又用来表示主体性、归属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自我认同

A

在自我认同研究中,通常有如下几个理论视角:
(1)、心理动理论,强调的是儿童早期如何经验到主要照顾者对其性格塑造的重大影响,这些经验会影响到心智的深层结构(潜意识)并持久不变,如在性别方面,认为性别认同是潜意识、部分生物基础的发展。
(2)、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自我认同的发展是通过环境,而不是通过潜意识,是由于在环境中直接受到不同对待、酬赏和处罚,以及间接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而形成的。
(3)、认知发展理论,强调自我认同的发展是配合认知发展阶段而自发学习到的。
(4)、社会基模理论,整合了社会学习理论及认知发展理论,并强调其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认为大部分的自我认同发展是在社会基模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如性别认同发展,是在性别基模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而性别基模是指由观察文化中所呈现的两性差异而产生的认知结构。
学者李孟潮认为,出现认同之前的人是个生物学的人,出现认同之后,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功能。儿童出生以后首先出现的是黏附性认同,再后来出现内摄认同,然后是内摄——外化认同,然后是超我认同、部分认同、身份认同、解认过程,中老年人的认同结构一步一步的分解消失,直到死前,如果他的认同结构完全解离,他的自我就会消失,从而能够面对死亡。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自我认同中的性别认同

A

在自我认同中的性别认同方面,李孟潮认为,个人的性别认同大约出现在18个月至3岁之间建立,然而这并不表示小孩已经完全了解男性和女性的意义。要肯定一个人的性别角色,要从他或他所说的、所做的每件事来看,使其他人由此判断他或他是男性或女性。这包括社会上看待男性或女性所应有的服装、发型、兴趣、职业
等的外表现象。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自我认同的研究

A

(1)、埃里克森对自我认同的研究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较好的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同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是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能够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都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
(2)、马西亚对自我认同的研究 马西亚也主要将认同重点放在青少年身上,并将焦点放在认同发展的形成历程上。
玛西亚认为,认同发展中有两个社会指标:一是“危机”,即青少年会有危机感,使个人想要尝试不同角色和寻找美好信念的感觉;二是“承诺”,即青少年克服危机之后为自己找到自我定义,并为自己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也就是“我知道我是谁”,并且“别人也知道我这个人是谁”的感觉。马西亚进一步定义了“承诺”的主要内容,一是职业上的认同,另一个是指政治上、意识形态上的认同。马西亚将认同发展的形成历程分为四种状态,即认同成功、认同延缓、认同封闭、认同混淆,这四种认同状态是认同形成的连续过程中不同程度的表现。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自我认同的形式确立

A

认同的形成和确立受到个人的内在因素、团体因素和人际因素的影响。个体的内在因素主要是个人的人格因素,团体因素主要是团体的文化氛围,人际因素包括个人尊重的人、重要任务的影响等。
埃里克森提出了认同确立的三因素模式,认为认同形成和确立从理论上可以区分为个人的。集体的、相互的三大因素,每个因素中又包含了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四个方面。
马西亚认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在自我认同的成熟度上,基本上可以分成四大类:
(1)认同成功,这些年轻人充分了解社会对个人在能力以及价值态度上的要求,并且能够忠实评估、审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观,不盲从,也不愤世嫉俗。
(2)、认同延缓,这些年轻人正在寻找自我定位,在工作、爱情、政治、宗教等领域,有些已达成认同,找到方向,有些领域则还在摸索、尝试、探寻。
(3)、认同封闭
这样的年轻人已经找到方向,并努力朝目标前进,因此并不会对未来感到迷惘或不安,但是他们的目标与方向主要是成人社会为他们设定的,换句话说,是权威人物为他们安排,而非经过他们自己去摸索、探寻的来的答案。
(4)、认同混淆
有些年轻人对于大人为他们设定的目标不真正认同,却也不积极寻找自己的方向,对周遭的一切都感觉无聊、提不起劲。又有些年轻人找不到自己能够认同的目标,对未来完全没有想法,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因此为
了填补空虚、掩饰焦虑,只能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寻找麻痹自己、让自己不必面对严肃人生课题的方式。
马西亚和埃里克森认为“自我认同”是每个人一辈子的功课,是永远的追求。换句话说,是一个不断整合个人经历与基本信念的历程,也是一个持续调整自我和社会关系的过程。玛西亚认为,在个人的经历中,婴幼儿期与父母或照顾者间的依附关系的质量,对自我认同的影响最为深远。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印象形成过程中的要素

A

(1)、外表
一个人的外表常常是我们最先看到的信息,而且也常常是我们得到的唯一线索。
(2)、非言语线索
由于一个人所说的话能被人有意识的加以控制、特别是那些小心谨慎或圆滑的人,所说的话都琢磨了若干遍。但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姿势、言语节奏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的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的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
目光接触可以表示对对方感兴趣,被认为是诚实、直率;而目光不接触,说明此人害羞或害怕;但长时间的目光接触可能是愤怒、敌意的信号。
(3)、行为
虽然外表与非言语线索是形成对他人印象时所利用的主要信息来源,但最有用的信息还是他人的行为,因为许多行为与某些人格特质有着密切的联系。琼斯和戴维斯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此理论还分析了人们在什么时候会跟根据一个人的行为来推断此人的行为具有与他/她的行为相对应的内在品质。
(1)、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
(2)、某些人从事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非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那我们就会认为此人的行为与其内在品质相对应。
总之,人们会利用所能获得的各种线索对他人形成印象。但线索(如人的长相、穿戴、身体姿势等)本身并无意义,他们是根据知觉者记忆所储存的有关人、行为、特征的知识来解释的。另外人们要把各种渠道得来的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概括的认识。所谓的印象形成就是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特征加以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印象的组织结构

A

持维度观的学者(如奥斯古德)认为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包括几个概括性的潜在维度,其中评价维度,即一个人品质的好坏是印象中最重要的层面,因为他决定着我们喜不喜欢这个人及程度如何。另外两个较重要的维度就是能量(即一个人是强有力的还是软弱的)与活动水平(即一个人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
持类型观的学者认为,人们是以类型的方式来知觉他人的。如我们把自己的朋友分类,认为张三是外向的,李四是成熟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印象形成中信息加工整合的方式

A

(1)、安德森的平均模型,安德森的平均模型认为人们把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平均以获得对他人的总体的评价。到了1986年,安德森把他的模型改名为“加权的平均模型”以强调将所有特质平均前会对那些人们认为非常重要的特质赋予较大的权重。
(2)、布鲁尔的印象形成双重加工模型
布鲁尔的印象形成的双重加工模型认为,人们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主要使用两类加工操作,一种是以类别为基础的加工,一种是以特征为基础的加工。前者是把个体当着某一类别的群体的成员之一,根据对此群体所具有的看法形成对个体的印象。这种加工是一种自动的、无需意识控制和注意的加工,所需的加工资源很少,无需人们多大的努力。以特征为基础的加工是试图注意并整合他人各种信息(如行为、身体特征)来建构对其独特的印象。这种加工需要意识参与,需要较多的时间与努力。所以当时间有限、疲劳、同时还有其他工作要做的时候,人们常常倾向于进行依类别为基础的加工,这样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偏差。但当人们意识到对他人评价的准确性对自己很重要时,他们也会采用较细致的以特征为基础的加工。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印象形成过程中加工整合的一些规律

A

(1)、中心特质效应 阿希把“热情”、“冷淡”这类对印象形成重要作用的特征称为“中心特征”,把“文雅”、“粗鲁”这类对印象形成不起核心作用的特征称为“边缘特征”。但中心特征与边缘特征是相对的,无论什么时候遇到某个人,我们都会根据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特征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所以说,人们对他人的知觉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信息出现的先后对印象形成的作用是不同的,许多学者就信息出现的次序对印象形成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进行判断。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第一印象至关重要。近因效应则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
(3)、晕轮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是,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类似的或相互关联的特征,这种倾向被称为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
(4)、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却倾向于对他人做正性评价
人们之所以对他人的评价比较宽容,原因可能有:人们希望自己周围的都是好人好事,这样自己会舒服一些;在大多数文化中,正性词汇比负性词汇更常见;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和仁慈。

17
Q

印象的作用

A

(1)、所形成的印象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判断
(2)、产生与印象一致的行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但是只有当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缺乏认识或缺乏肯定认识时,别人的评价与期望才会影响自己。

18
Q

刻板印象

A

所谓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刻板印象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的亲身经历;二是社会学习。当人们第一次与一个群体接触时他们与一两个成员互动,就构成了刻板印象形成的基础。刻板印象的获得不一定总是根据个人的亲身经验,也可以从父母、老师、同学、课本及大众媒体习得而来。

19
Q

影响刻板印象唤起与使用的因素

A

已有的研究表明,在下列情况下,人们容易唤起及使用刻板印象:
(1)、一个人的类别特征越明显,与此类别相联系的刻板印象越容易浮现在脑海中。
(2)、对待匿名的、可互换的群体成员,易用刻板印象来知觉他们,从而忽略他们的个人特征。
(3)、当时间紧迫,需要快速对他人作出判断时,易用刻板印象。
(4)、当所获得的信息很复杂,不宜分析加工时也易使用刻板印象。
(5)、当人们处于极端的情绪状态时,如极端愤怒。
(6)、当人们意识到对个体的判断重要,人们也许会进一步搜集有关个体的信息,而不是只用群体的刻板印象来认识个体。

20
Q

刻板印象使用的弊端

A

刻板印象的使用也有弊端,一是它夸大了群体内部成员间的相似性,从而对个体的知觉产生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偏差;二是它夸大群体间的差异性,容易产生偏见和歧视。所谓偏见(prejudice)是对某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所做的正性或负性的评价;歧视(discrimination)是针对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成员所从事的正性或负性的行为。

21
Q

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A

(1)、抵制刻板印象变化时所使用的策略
把不一致的信息解释掉;把不一致的信息区分开;把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群体中不典型的成员。
(2)、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为了避免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被归于特殊的环境与时间,要使不一致的信息不断重复,那么,这种稳定的信息就可以被解释为个体内在品质的反映,而对个体所归属的群体的刻板印象就可能改变。为此,人们就需要对有刻板印象的群体成员进行长期的、深入的、一对一的交往。
为了避免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群体中的亚群体成员,要与有刻板印象的群体成员广泛交往,这样所获得的普遍的不一致信息就会改变人们原有的对此群体的看法。
为了避免把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群体中非典型的成员,要与群体中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成员交往。
由于刻板印象常常是自动的被唤醒,有无意识的作为人们判断、评价和行为的基础,所以要想改变刻板印象,人们必须有意识地去寻找不一致的信息,有意识的矫正自己的判断、这才是改变刻板印象的根本与前提。否则,即使不一致的信息反复的、广泛的出现,人们仍然可以熟视无睹、充耳不闻。

22
Q

社会认同

A

(1)、社会认同的含义
自我认同是个体认为我是什么、我是谁的过程;而社会认同是个体认同自己属于哪个群体、哪个社会位置、哪种文化的过程。
社会认同不是一个固定的或单一的实体,而是一种认识、一种态度、一种倾向、一个过程,认同不是预先设定的,它是从对自身的行为、语言和每日实践与社会情境和环境相互关系的解释和归因中引发的自己与环境之间复杂的动态平衡的过程。
一些学者指出了认同的基本特点:社会性、可塑造性和可共存性。
社会认同一词,所指的是个人通过自己(或他人)在某社群的成员资格把自己(或他人)与其他人分开,并将该社群内典型成员的特征冠于自己(或他人)身上,让自己(或他人)的特性等同于社群内典型成员的特性。

23
Q

狭义的社会认同

A

狭义的社会认同是指“个体的行为思想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待趋于一致”,表现为三个层面,即价值认同、工作和职业认同和角色认同。
(1)、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对社会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习俗等的基本原则有趋于一致的倾向,比如人们认为社会应该实现公正,在各种竞争中保持公平合理,还有政治生活中的政治民主也是人们普遍的一种价值认同。
某种价值能成为社群中的核心价值,可能是因为社群中大多数人都重视该价值,也就是该价值在社群中具有客观的共识(objective consensus)。此外,如果大多数社群成员相信一般成员也重视某种价值,也就是该价值在社群中具有交互主观共识,它也可能成为社群内的核心价值。
人们认同某一社群,其中一个原因是社群的核心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符。这一原理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以建设公民意识为例,如果要让中国公民奉公守法,爱惜公物,注意环境卫生,尊重他人权益,仅仅提高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是不够的。假如,人们不普遍认为以上特征是附属于中国身份的核心价值,即使国家认同提高了,人们也未必内化这些规范。反之,如果能透过公议,建立共识,使上述行为态度成为个人和与中国人身份相符的核心机制,或能更有效地促进公民意识的内化,并能提高人们对国家的认同。
价值认同是规范认同的另一种基本类型,它是建立在对社会规范本身的必要性与意义认识的基础上的,因而其实现条件不同于偶像认同。研究表明,个体对某种规范的意义认知与其必要性的价值评价,是与个体积累的社会经验密切相关的。若个体直接或间接的社会经历所产生的社会认知与情感体验与规范是一致的,那么便会接受社会规范,产生一致的价值意识。
偶像认同是通过对榜样的模仿而实现的,价值认同是通过义情沟通而实现的。因而研究学习认同的条件,必须揭示榜样与模仿的条件以及义情沟通的条件。
(2)、角色认同
所谓角色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
中必须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扮演不同的角色,各种角色又有一种约定俗称的标准,并按这个标准行事,就是角色认同。
(3)、认同学习
所谓认同学习,指通过学习建立榜样确立起对社会规范的认同心理,包括对规范必要的认知(晓之以理)、对规范体现者(榜样或偶像)的崇拜仰慕情感(动之以情)以及行为趋同倾向(导之以行、助之以成)。
(4)、社会认同的认知过程
建构社会身份包含了类化、认同和比较三个历程。类化是一个会随类化环境变通的历程,因此,社会身份不是一个固定的个人特质。人们在某特定处境中会将自己归类到某个社会类别,主要受三种因素影响。第一种因素是一种被统称为可及性(accessibility)的个人因素。第二种因素是某类别是否能适当的描述在当时当地出现的人物的客观群际对比。第三种因素是某种类别能否适当的描述参与互动的人们在行为期待上的不同。
(5)、社会认同的动机
提高自尊。社会认同与社会比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人们会评价和比较各社群的优劣、社会杜威和声誉,争取把自己编入较优越的社群,并觉得自己拥有该社群一般成员具有的良好特征。按照社会身份论的观点,社会认同有三个基本历程组成:类化、认同和比较。类化是指人们将自己编入某一社群中;认同就是认为自己拥有该社群成员的普遍特征;比较是评价者自己认同的社群相对于其他社群的优劣、地位和声誉。透过这三个历程,人们抬高自己的身价和自尊。
降低无常感和提高认知安全感。不是所有的社群成员资格均能降低社会生活中的无常感,有些社群有较清晰的行为规范,而且社群成员拥有相同的特征,当知道了某人属于这个社群,便可预测他的行为和特征。反之,一些规范模糊、成员混杂不清的社群,其成员资格对提高社会认知的安全感没有很大的作用。认同规范清晰、成员组成单纯的社群的倾向的强弱会因人因时而异,有些人较能够接受或容忍社会生活的无常感,而有些人只能过着很有秩序和条理的生活。
满足归属感与个性的需要。当满足归属感的需要越大,或保存个性的需要越小时,人们倾向认同能容纳越多的社群。反之,当保存个体的需要越大,或满足归属感的需要越小时,人们倾向认同越排外或成员越少的社群。满足归属感的需要和保存个性的需要会因处境而改变。
找寻存在的意义。当存在的恐惧被启动后,若能相信自己死后仍然或长久地活在自己认同的社群的记忆中,存在的恐惧感就会暂时得到舒解。

24
Q

文化认同

A

文化认同意指个体将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文化认同包括社会价值规范认同、宗教信仰认同、风俗习惯认同、语言认同、艺术认同等。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包括文化比较、文化类属、文化辨识和文化定位四个基本过程。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有两种认同的需要,第一是通过寻找“我”与“我群”的差异而获得“自我认同”,它使个体获得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和唯一性。第二是通过寻找“我群”与“他群”的差异而获得“社会认同”,它使个体获得一种与众相同的一致性和同一性。为了同时满足这两种需要,个体总是在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文化认同也是一种社会认同,是个体获得文化群体的“我们感”的途径和过程。

25
Q

民族认同

A

民族认同是指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同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民族认同这个术语有时候几乎同文化适应统一使用,但是应该将这两个术语区分开。文化适应指的是从两个不同文化的接触中产生出来的文化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的变化。它关心的水平一般是群体而不是个体;而且焦点是少数民族或移民群体如何同主流社会联系在一起的。
民族认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未经检验的民族认同;第二个阶段是一个人对自己民族的探索;第三个阶段是达到一个获得的或承诺的民族认同。但这个过程并不随着民族认同的获得而结束,而是可能循环继续,包括进一步探索或重新思考一个民族的作用或意义。
民族认同的组成:(1)、自我认定,自我认定指的是一个人为自己所使用的民族标签;(2)、归属感,当具体问到一个人的时候,他可能会使用一个民族称号并且可能还没有对所选择的群体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所以,评价归属感是很重要的。

26
Q

归因

A

(1)、归因的时间

当出乎意料的、不寻常的事发生时;负性的事件;对个体很重要,但又不太了解、不太肯定的事。

27
Q

归因的理论

A

(1)、海德的归因理论:在海德看来,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如果在于环境,则行动者对其行为不负什么责任;如果在于个人,则行动者就要对其行为结果负责。环境原因如他人、奖惩、运气、工作难易等;个人的原因如动机、人格、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
(2)、维纳的归因理论:维纳将行为的原因解释成三个维度,内因——外因、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
(3)、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一致性信息,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相一致。若是,一致性就搞;一贯性信息,即行动者的行为在其他时间、地点是否也发生,若是,一贯性就高;特异性信息,即行动者对其他对象是否也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若是,特异性就低。
(4)、希尔顿反常条件关注模型 希尔顿等人在1986年提出了反常条件关注模型,该模型认为,一个行为或事件的可能原因有很多,要从中找出真正的原因需已有知识的帮助,在与行为、事件的发生有关的所有条件中,如果某一条件比较突出,那么归因者就会把行为事件的发生归于它。
(5)、顺序阶段模型
吉尔伯特等人于1988年提出了归
因加工的顺序阶段模型,把整个归因过程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行为的分类,这一阶段是自动进行的;第二阶段,自动的特质归因,即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自动的把此行为与相应的人格特质联系起来;第三个阶段,校正,即利用当时的情境因素来调整最初的特质归因。
(6)、约翰斯和戴维斯的归因理论
对应推理理论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归因理论。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第一是非共同的结果,指所选行动方案有不同于其他活动方案的特点;第二个是社会期望,一个人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动时,我们很难判断它的真实态度;第三个是选择自由,如果我们知道某个人从事某行动是自由选择的,我们倾向于认为这个行为与某人的态度是对应的。

28
Q

归因的偏差

A

(1)、基本归因错误
基本归因错误又叫对应偏差,它是指人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2)、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
人们对于他人的归因,观察者倾向于做内部归因,强调行为者内在特征的作用;而行动者对自己行为的归因则倾向于做情境归因,即强调情境的作用。
(3)、自我服务归因偏差
即人们把功劳归于自己、把失败归于外因的倾向。
28.归因的个体差异
罗特在1966年提出控制原理论提出内外控制源归因理论。埃布拉姆森等人提出习得性无助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人们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且普遍的因素(如能力有限)时,就会产生结果不可控的期望,从而能出现动机水平下降及抑郁、无助的情绪。他们进一步发展了维纳的理论,提出了普遍——特殊的维度。若果一个学生由于数学老师的偏见在数学考试上总是得不到好的分数,于是他放弃对数学的努力,这是习得性无助的表现。他的这种无能为力如果只表现在数学一门学科上就属于特殊方面,如果也扩散到其他学科上,则属于普遍方面。埃布拉姆森等人吧这种归因方式称为“悲观的解释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