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Flashcards
心理健康的标志
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体既能适当的评价和接受自我,又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既能适应自己所面临的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现实环境,又能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的人格特征;同时具有良好的自我节制和调控能力,并在认知功能、情绪反应和意志行为方面都能处于比较积极的状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心理学家密特尔曼提出的标准
(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2)、是否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的评价自己的能力 (3)、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 (4)、能否与周围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和谐 (6)、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否适度的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个性 (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的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奥尔波特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志
(1)、自我意识广延 (2)、良好的人际关系 (3)、情绪上的安全感 (4)、知觉客观 (5)、具有各种技能,并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6)、现实的自我形象 (7)、内在统一的人生观
我国学者一般认同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1)、了解自己、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5)、情绪表现适当和稳定 (6)、人格完整完善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
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
(1)、个体活动要与客观环境相符 (2)、个体心理活动内部各成分之间协调统一 (3)、人格的稳定性 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上述标准仅适合于大多数人,没有全部达到上述标准的人并非意味着心里不健康,但在某一方面极端异常的人,必定属于心理异常 第二,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第三,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时间概念,异常心理和行为的偶尔出现不能成为心理变态的依据 第四,心里不健康不等于有精神疾病,有的精神疾病患者在某些具体标准上仍可能表现的很正常 第五,心理健康并不意味着完美无缺,它只是个体在自身和环境许可下的一种最佳功能状态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1)、生物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的影响;病菌、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影响;化学物品导致的依赖和中毒;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的影响;颅脑外伤的影响
(2)、心理因素的影响
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是指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挫折;心理应激;特殊的人格特征;
(3)、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生活事件
心理健康的维护
(1)、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讲究心理卫生 (3)、增强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及时排除各种负性情绪
(4)、培养和完善健全人格 (5)、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
心理应激
心理应激,也称心理压力、紧张状态或紧张刺激等。
一般认为,心理应激是个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在觉察到客观要求和自身应对能力之间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也就是说个体对环境威胁和挑战的一种适应和应对过程。
应激源
心理性应激源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经常发生的动机冲突、挫折情境、人际关系失调以及预期的或回忆性的紧张状态。
动机冲突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两个以上所欲求的而又不可能达到或全部达到的目标,使萌发的动机不能实现或全部实现,心理失衡,称为造成应激状态的心理根源。
挫折情境是人在满足需要、达到某种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致使目标无法达到,需要不能满足,同时产生紧张情绪体验,从而成为造成应激状态的另一个心理根源。
人际关系失调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不能协调一致,形成矛盾冲突,从而影响到人的心理平衡和情绪稳定。
人不同于动物,人的心理与行为变化,不仅取决于现实的刺激,还有极其丰富的记忆资源和非凡的预见性和创造力。因此,除了现实刺激所引起的心理矛盾冲突能够成心理性应激源意外,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回忆性和预见性或想象中的紧张情境与事件,也能成为心理性的应激源。
(2)、社会文化性应激源
社会环境的任何变动都会对人们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对于变化着的社会情境和生活事件,不能通过自身调整进行恰当的有效的适应性反应,就不可避免的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冲突,使人处于紧张情境之中,尤其是当人们感到失去了与集体的联系与社会的支持,处于孤立无援状态之时,就会产生严重的失助感和一系列的紧张情绪,如焦虑、愤怒、怨恨、忧郁和绝望等,从而产生应激状态。因此,社会文化因素是造成人的应激状态的最普遍最重要的应激源。
(3)、应激中介因素与社会支持 应激的中介机制是指机体将有关信息(即应激源、环境需求等)传到大脑中枢转变为输出信息(即应激反应)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个中间加工过程决定着个体是否形成应激状态并作出应激反应等。
认知评价,所谓认知评价,是指个体对应激源(即紧张性生活事件)的性质、强度和可能的危险情况做出评估。有人认为,认知评价可以分为初级评价、次级评价两个步骤。初评是个体在某一事件发生时立即通过认知活动判断其是否与自身有利害关系。次评是在得到有关判断以后,个体对该事件是否可以改变即对个人能力做出评估,此时个体会同时进行相应的应对活动。经过次评,个体认为时间是可以控制或改变的,采用的应对方式往往是问题关注应对;如果次评结果为不可改变,则往往采取情绪应对。
个性(人格)心理特征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一个人会依据其人格特征去感知和评价处理外界事物、思考问题、做出行动策略和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因此,不同人格类型的个体,往往在面临应激之时,可以做出不同的认知评价,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作出不同的应激反应,甚至可以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身心反应结果,因而对其身心健康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
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又称应对策略,是指个体为了处理(对待)被自己评价为超出了自身能力资源范围的特定环境(内在的和外在的)要求作出不断变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
社会支持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可得到来自社会关系网络中各方面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关注、支持和援助,这就是社会支持。每当个体遭遇到紧张刺激,特别是不幸的情境之时,家庭、亲友、同事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理解、支持和援助,能降低或延缓应激状态的紧张程度(强度),增强适应能力,有效的应对应激,平稳的度过应激状态,脱离遭遇的困境。
有效应对心理应激
(1)、控制或消除应激源
首先是改善可能称为应激因素的社会生活环境,如对过度的噪音和温度等,可以通过社会物理工程加以处理,来改善物理环境,或改善人们的工作条件,如耳朵防护器可减少噪音的影响、反射服装能减少温度影响。
其次是改善心理社会环境与要求。在人的社会关系中常常会因为社会压力或不适当的要求而造成社会应激状态,这就要求通过社会工程来加以处理,如重新组织或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新环境。特别是家庭关系不协调,往往成为应激的根源,因此帮助家庭成员彼此建立更为有效和良好的关系即建立与保持一个不至于造成应激状态从而引发躯体和精神疾患的气氛与家庭环境十分重要。
此外,一些比较简单的方式对控制与解除应激状态也会有些好处,如采取搬家来躲开吵架的邻居;用辞去困难的工作来避免工作的紧张;用分居或离异的方式离开冷漠难处的丈夫或妻子。
(2)、增强主体应对应激的抵抗能力
培养良好的人格,一个具有良好个性的人能够正确评价客观事物,持有恰当的态度,体验正常的情绪,采取适当的行为反应方式,这样,才能正确的对待应激源、增强心理应激的承受能力。着对于控制和解除应激状态是有重大作用的。
加强思想修养,提高认识水平,导致应激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采取什么态度,如何对待处理,却是人们各自的事情。思想修养好、认识水平高的人,就能识大体、顾大局,以冷静的头脑分析事物,以稳重的态度对待事物,能正确的权衡利弊得失,保持人际关系和谐。
提高实际应付能力,创造条件,帮助人们不断的更新知识,开展各种特殊的与训练,将会非常有效的帮助他们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应激。
获取社会支持,每个人都必须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而且人与人的关系本质上都是应该是互相支持的关系,孤立与社会群体之外的孤独感和失助感是应激形成的重要心理根源。当一个人遭遇不幸时,周围的人能向其伸出救援之手,就能使其尽快摆脱窘境。所以社会支持是人们提高适应力和应付应激源的能力、控制和解除应激状态的重要措施。
自我防御机制的运用,人们在面临紧张情境时,常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运用自我心理防御机制以减少心理上的紧张与痛苦,求得内心的稳定与安宁。如果运用恰当,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它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应激的作用。
(3)、药物的应用与治疗
药物应用,主要是精神药物的应用。由于药物能选择性的作用于人脑的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可以调节和控制人的情绪活动,通过情绪的改善影响大脑皮层,从而改善人的认知能力,减轻紧张情绪体验,也就是使人在情绪上和认知上发生改变。例如,由于应激状态所产生的过度的兴奋或抑制都令人不能对外界事件作用恰当认知评价。精神药物的作用,就能将其纠正过来,使其行为更能为社会所接受,这就有利于提高机体适应和缓解应激状态的能力。
心理治疗的应用,心理治疗对于控制和解除应激状态也有一定的效果。因为通过心理治疗可以改善人的大脑机能和心理状态,减轻紧张情绪体验,调整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对应急状态的抵抗力。心理治疗如催眠暗示疗法、行为矫正治疗、放松训练治疗、音乐治疗、气功治疗等都能有效帮助人们缓解心理应激。
心理异常
心理异常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主体)与客观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
常见的心理异常或障碍
(1)、行为和人格偏离以及不良适应性反应
(2)、特殊意识状态 (3)、轻度心理异常
(4)心身障碍或心理障碍 (5)、大脑患病及躯体缺陷时表现的心理行为异常
(6)、严重的心理异常
行为和人格偏离以及不良适应性反应
(1)、行为偏离问题,是指一个人在没有智力迟滞和精神失常状态的情况下与所处的社会情境及社会评价相违背,在行为上显著的异于常态、且妨碍青少年对正常生活的适应
(2)、人格障碍是指明显的偏离于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和牢固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
反社会人格,其特点是缺乏道德责任感,情绪活动呈爆发性,对他人和社会冷酷无情并对自己缺德、违规
行为缺乏羞耻感,往往没有良心、不讲道德,甚至目无法纪,且不能从挫折和惩罚中吸取教训等。
偏执型人格,其特点是情感冷淡,孤独自处。对周围无动于衷,乖僻古怪,多幻想或奇怪观念,服饰、仪表常不顾习俗等。
强迫型人格,过分自我克制,常有不安全感和不完善感,过于追求完美,谨小慎微,优柔寡断,墨守成规,思前顾后,敏感多虑,缺乏随机应变能力。
表演型人格,特点是自我中心,感情用事,情绪不稳定,爱自我表现,爱幻想,常以想象代替现实。
(3)、性行为异常
这里指与生殖没有直接联系,寻求性满足的对象与常人不同,且违反当时的社会习俗而取得性满足的性行为活动,它与病态人格有一定联系,但又有区别。主要有同性恋、恋物癖、窥阴癖、露阴癖、异装癖和易性癖等。
(4)、不良适应性反应
这一类行为问题异常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特别是那些心理素质发育不健全、人格发展有缺陷的人,很容易在变化着的或新的环境中(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产生不良适应问题,从而影响到自身的心理健康。如厌学、逃学,或酿成身体上的与精神上的疾病(如各种心身疾病或神经官能症等),最后不得不休学或退学。
特殊意识状态
(1)、催眠状态下或梦境状态下的心理变化
(2)、社会交往剥夺和感觉剥夺状态
(3)、宗教徒的入化状态、气功的销魂状态以及练功者的走火入魔状态
(4)、某些药物如致幻剂等作用下所产生的心理、行为异常表现。这类心理、行为异常表现大多是属于正常和变态之间的交叉和边缘状态。
轻度心理异常
这一类心理异常表现为整体心理的某些方面受到影响,大脑一般没有组织上的器质性损伤,只是在高级神经系统活动方面表现失调。一些轻度精神疾病,如各种神经症和轻度的心因性反应症等都属于这一类。神经症是一种轻度的精神疾病,目前一般认可的主要类型有:焦虑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疑病症和神经衰弱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