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 Flashcards
人际关系涵义
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
心里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
研究发现,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的两个最基本的维度
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克认为社会互动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1)、共享 (2)、权威排序 (3)、对等互惠 (4)、市场定价
与费斯克的理论关系密切的是克拉克与米尔斯的观点。它们区分了两种不同的人际关系:交换关系与共享关系。前者强调礼尚往来,讲究平衡与对等;后者关心对方的幸福,讲究需求法则,而且不期望对方作出对等的回报。
交换关系注重公平:帮助对方后希望对方立即有所回报;如果没有即时回报,会产生被剥削的感觉;关注对方对于双方关系做了什么贡献;一般不会因为能够帮助对方而感到心情愉快。
共享关系注重对对方的需求:帮助对方后,并不希望对方立即汇报;如果没有得到回报,也不会产生被剥削的感觉;不会很在意对方对于双方关系做了什么贡献;会因为能够帮助对方而感到心情愉快。
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类型
(1)、既有关系与交往关系:既有关系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关系中经由社会既定或认可的一些连带而形成的交往基础。例如,同乡、同事、校友等属于既有关系。交往关系则是在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实际交往的状态。
(2)、情感关系、工具关系与混合关系:情感关系通常存在于家人、亲密朋友之间,是一种长久的、稳定的关系。他可以满足个人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求。
工具关系通常存在于陌生人之间,是一种短暂的、不稳定的关系。人们与他人建立工具关系的目的是以这种关系作为获得其他目标的手段。例如店员与顾客、公交司机与乘客之间的关系就属于工具性关系。在工具性关系中,人们通常按照“公平法则”交往。
混合型的关系介于情感性关系与工具性关系之间,双方都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关系,但是并不是很深厚,没有达到可以随意表现出真诚的行为的地步。一般来说,亲戚、邻居、师生、同学等关系就属于混合性关系。
(3)、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和生人关系:杨国枢认为,根据亲疏远近,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可以分为三类,即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和生人关系。在家人关系中,双方要讲责任,不太在意对方的回报;在熟人关系中,双方要讲人情;在生人关系中,双方都要讲利害。
(4)、核心区域、可靠区域及有效区域:核心区域有一个人的家庭成员构成,包括亲近的族亲与姻亲,这是一个人亲属网络的中心。可靠区域由一个人的好朋友组成。核心区域与可靠区域之间爱你的界限并非很严格,因为对一些人来说,最可靠的朋友可能比亲戚还亲近,从而加入核心区域。有效区域有一般亲友组成,包括的人数较多,在吸收新成员方面也更加开放。
人际关系的测量
(1)、社会测量法
社会测量法有美国学者莫雷诺于20世纪30年代最先创立的。他从群体的角度,定量的了解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每个成员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
社会测量法的基本方法就是向群体成员提出问题,请他们对其他成员进行选择,成员之间相互选择的情况,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心里联系或心理距离。肯定的选择代表心理上的接纳,否定的选择代表心理上的排斥。其具体程序包括六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测量目的。比如在群体中谁最受欢迎、谁最孤立、谁最受排斥,群体内部有没有自发形成的小团体,群体的凝聚力如何。但是在一次测量中,我们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因此,测量值钱应该明确测量的目的,找出测量要收集的关键信息是什么。
第二步,确定变量关系。如果想测量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的状况,我们可以问“你目前与那些人关系最好?”“你觉得和那些人较难相处?”如果想了解群体成员在人际关系上的期望或倾向,可以问“你愿意和谁在一起,首先是谁?其次是谁?第三是谁?”
第三步,确定选择方法。根据测量目的和群体大小等因素,确定问题的具体问法。例如,问题1:列出你最愿意和他们在一起工作的三位同伴,第一是,第二是,第三是;问题2,你愿意与那些人在一起工作?问题三,你与每一位群体成员在一起工作的愿意程度如何?请对每一个人用5点量表尺度打分,最愿意的打5分,最不愿意的打1分,以此类推。问题1要求给出确定的人数和顺序,问题2 则对人数和顺序都没有要求,问题3要求进行等级评定。在实际使用时,问题1比较适合于人数在30-40人的较大群体,问题2和问题3既可以用于大群体,也可以用于小群体。
第四步,编制测量问卷。 第五步,实施测量。
第六步,测量结果的统计处理。
(2)、人际交往类型测验
测量个体人际交往的主动性、支配性、规范性、开放性等方面的表现,从而确定一个人的交往类型。
(3)、不良交往行为的自我测量 所谓不良交往行为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最不受欢迎的行为,例如过分自我中心,只对自己的事情感兴趣,不理会别人的感受和反应;态度偏激,言辞激烈;言语单调,态度漠然;言语过多,总是抢话说,不倾听别人的话等等。进行不良交往行为的自我测量,可以让个体知晓自己的人际交往习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人际交往。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相貌、正确的交往、相似性与互补性
研究发现,人们对于美貌的人,有一个很强的刻板印象,即“美就是好”。对于相貌美的标准,人们通常有大体一致的看法。但是,也存在着文化的差别。
存在所谓的不良交往行为,相应的,也就存在良好的交往行为,例如,能够主动替别人着想,倾听别人的谈话,热情帮助他人等等。正面的互动,如有好的问候、友善的帮助等等可以促成人际吸引。在交往的过程中可以产生交情。
研究发现,交往本身就可以产生人际吸引,这是因为交往可以满足人们的一些基本心理需求。首先交往可以帮助人们掌握外部世界,其次,交往可以使人找到联系感和归属感;此外,熟悉本身可以增进喜欢——与我们接触及交往越频繁的人,越容易成为我们的朋友,这就是所谓的“曝光效应”。对他人赞美。表现出喜欢是增进人际吸引的有效途径。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比较喜欢那些对他们有正面评价而非负面评价的人。当然,尽管人们喜欢听赞美,但是却不喜欢别有用心的赞美,如果人们对赞美者的动机有怀疑,就反而可能产生厌恶。相对而言,用行动表现出来的喜欢,如友善的对待,要比口头的赞美更容易产生人际吸引。
在研究赞美与人际吸引的关系时,心理学家还发现了一种“得失效应”。它表明,决定对赞美着的喜欢程度的,不只是赞美的总量,还有赞美的变化量。
当人们开始交往时,个人特质也是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一是真诚,这时保证两人的交往能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二是两人的相似性,包括态度上的相似性、行为偏好的相似性、价值观的相似性、个人建构(即个人形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的相似性等。
为什么相似性会导致吸引呢?至少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人们愿意与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即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似性使人们更加容易相互理解,有共同语言。第二,相似的人可以为我们的信仰和态度提供支持,是我们感觉到我们自己不是孤立无助的,甚至感到自己的态度和信念是正确的。第三,人们以为与我们自己相似的人会喜欢自己。因为人们倾向于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因此就想当然的认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觉得他们也会喜欢自己,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一些研究发现,性格的互补也可能产生吸引。例如依赖性较强的人可能会吸引抚育性较强的人,害羞的人可能会吸引外向的人。
关系的发展
在人际关系中,相互吸引只是关系发展的一部分。关系的发展,还要取决于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动机。交往行为包括工具性的交换和情感性的交流,前者如互通有无、相互帮助,后者如自我表露与内心交流、情感支持以及相互陪伴等。
(1)、社会交流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流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准经济交易:当你与他人交往时,你希望获取一定的收益,作为回报,也准备给予他人
某些东西,他人也是如此。这种理论假定交换中的个体都是自利的,人们试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且是自己的成本最小化。这样关系中的每个个体都会评估自己和他人在贡献和收益两方面的相对大小。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投入获得了大致相等的回报,他们就会认为这种社会关系是公平的。有学者指出,公平性的关系是比较稳定和愉快的关系,当关系中存在不公平时,双方都可能感到不舒服,产生恢复公平的动机。
(2)、自我表露
所谓自我表露就是我们常说的“敞开心扉”,即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适当的自我表露可以增加他人对你的喜欢。当然自我表露也必须注意分寸,过分的表露会让人不舒服。一般来说,表露的范围和深度是随着关系的发展而逐步增加的,对于不同的关系对象,在不同的关系发展阶段,自我表露的广度和深度明显不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关系多么亲密,人们都可能存在不愿意暴露的领域,这就是所谓的“隐私”问题。
隐私权是一种得到社会认可的个人控制自己的私人信息、限制他人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观察或了解的合法权利。
(3)、关系的发展
勒温格等人认为,关系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是单向注意阶段,双方没有互动;第二是表面接触阶段,双方有初步的、浅层的互动,但还没有互相卷入,也就是没有走进彼此的私我领域。一般的翻番交往就停留在这一阶段;第三阶段是相互卷入阶段,双方向对方开放自我,分享信息和感情,这是友谊发展的阶段。
阿特曼等人提出社会渗透理论,他们认为人际交往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交往的广度,即交往和交换的范围。二是交往的深度,即交往的密切水平。阿特曼等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
在定向阶段,人们往往会选择性的注意某些人,会进行初步的沟通,谈谈无关紧要的话题,在这个阶段,人们只有表层的自我表露。例如,谈谈自己的工作、职业、对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看法。
在情感探索阶段,人们会进一步的自我表露,例如工作中的体验、感受等,并开始探索在哪些方面可以进行更深的交往。双方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是还不会涉及私密性的领域。双方的交往还会受到角色规范、社会利益等方面的制约,比较正式。
在情感交流阶段,如果在情感探索阶段双方能够谈得来,建立了基本的信任感,就可能发展到情感交流阶段,彼此有比较深的情感卷入,谈论一些相对私人性的问题,例如相互诉说工作、生活中的烦恼,讨论家庭中的情况等。
在稳定交往阶段,双方成为亲密朋友。可以分享各自生活空间、情感、财物等,自我表露更广泛,相互关心更多。
导致关系的亲密程度减弱的原因主要有空间上的分离、新朋友代替了
老朋友、逐渐不喜欢对方行为上或人格上的某些特点,交换回报水平的变化、妒忌或批评,对于第三方的关系不能容忍,泄密、自己需要时对方不主动帮忙,没表现出信任、积极肯定情感支持等行为,一方的喜好标准发生了改变。
凯利认为,交往动机的转变是亲密关系形成的标志,由关注个人一时的得失,转变为关注双方共同的利益,对共同利益产生责任感。
密切关系的特征
(1)、相互依赖 (2)、共同活动 (3)、自我与密切伙伴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对方成为自己个人心理自我的一部分。双方有很深的情感卷入和高度的相互依赖。
(4)、交往动机的转变由注重交易转变为追求共享。
(5)、亲密感,即心理上的密切感,表现为广泛的自我表露,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接纳
(6)、承诺。双方对关系的投入与承担是关系延续的主要因素,双方都会表现出自己是可靠的、负责的、可以信任的。
爱情
哈特菲尔德等人区分了“友谊式爱情”与“狂热式爱情”。前者是指一种对特定对象的亲密感情,他不一定伴有激情或生理冲动。后者是指一种对爱人的强烈渴望,伴有明显的生理冲动,当爱情得到汇报时,就充满狂喜与满足,否则就感到悲伤与失望。
斯腾伯格提出爱情的三角形理论。他认为爱情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亲密、激情与承诺。亲密是指两个人相处的情况,即是否相互喜欢、亲近的感觉;激情是指关系中令人兴奋激动的部分,包括性的吸引;承诺是指愿意爱对方,并且保持关系、长相厮守的决策。
研究人际冲突的意义
(1)、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冲突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 (2)、可以提高我们管理冲突的能力 (3)、使我们认识到人际冲突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4)、有利于提高个人关系质量和家庭生活的满意度 (5)、有利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的健康
冲突的性质
冲突是一种对立的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系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斗争关系。当互相关联的两个个体或者多个个体之间的态度、动机、价值观、期望或实际行动不兼容,并且这些个体同时也意识到他们之间的矛盾时,个体间的冲突就发生了。冲突可以带来挑战,也可以带来机遇。
布瑞克和凯利区分了三个层次的冲突
第一层次是特定行为上的冲突,即双方对于某个具体问题存在不同意见。第二层次是关系规则或角色上的冲突,即双方对于如何处理两个人的关系,在关系中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有不同的理解。第三层次是个人性格与态度上的冲突,这往往牵涉到双方人格与价值观的差异,因此是比较深层次的冲突。
研究冲突的著名学者多伊奇区分了五种类型的冲突,包括平行的冲突、错位的冲突、错误归因的冲突、潜在的冲突、虚假的冲突。在平行的冲突中,存在客观的分歧,而且双方都准确的知觉到了这种分歧。在错位的冲突中,一方可能有一个客观的理由,而且知觉到冲突的存在,但是却不直接针对真正的问题本身。在错误归因的冲突中,存在着客观的分歧,但是双方对这种分歧并没有准确的知觉。在潜在的冲突中,存在着客观的分歧,但是双方对这种分歧并没有什么感觉。在虚假的冲突中,双方有分歧,但是这种分歧并没有客观的基础。
在工作关系中,根据冲突的性质,可以区分为工作冲突与情境性冲突。前者是因为对工作本身有不同的理解、思路和做事方法,后者则是因为情绪上的对立或敌意。
冲突的过程
美国学者潘迪曾经提出冲突的五阶段模式:冲突潜伏阶段、冲突知觉阶段、冲突感受阶段、冲突外显阶段和结果阶段。在冲突潜伏阶段,可能导致双方冲突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也就是说,双方相互依赖,而且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难以兼容,但是,双方还没有明确意识到这种不兼容。当双方意识到他们之间的差异,而且认为不能相容时,就进入了冲突知觉阶段。当双方开始分析冲突的性质,思考应对的策略,而且还出现一些情绪性的反应时,就进入了冲突感受阶段。在这个阶段,双方都要做出选择:是回避冲突还是公开面对冲突?只要一方将冲突公开化,就会进入冲突外显的阶段,这是双方可能发生言语上的争执、情绪上的对立甚至对抗。在这个阶段,很容易出现冲突的升级,将矛盾扩大化、情绪化。
冲突的管理
一些学者认为,人们处理冲突的方法可以从两个维度上来分析,一个是合作性,即关注他人需求、愿意满足他人需求的程度。另一个是坚持,即关注自己的需求,坚持满足自己的需求的程度。根据人们在这两个维度上的表现,可以区分五中比较典型的冲突处理方式。
(1)、竞争式
当一方比较关心自己的需求,对对方的需求不在意时。竞争行为表现出比较强的权利意识和支配性,其结果往往是一胜一负。
(2)、回避模式
对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需求都漠不关心,即运用逃避的方式来处理冲突,采用这种模式的人希望尽量不使冲突公开化。
(3)、顺应模式
这是一种向对方让步的做法,他高度关注对方的需求,忽视自己的需求
(4)、妥协模式
双方都放弃部分利益,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部分需求,即双方都有所坚持,也有所退让,没有绝对的赢家,也没有绝对的输家。
(5)、合作模式
将冲突作为需要双方来共同处理的问题,通力合作,努力寻求双赢的结果。
人际合作
美国学者艾克斯罗德认为,在一个人人追求自我利益,而且有没有中央集权的社会里(即没有外在的力量强制人们合作)的社会里,合作是可以出现的。合作的必要条件有两个,其一是关系的延续,人们的交往不是一次性的;其二是相互回报。为了提高合作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第一,建立持久的关系;第二,增加识别对方行为的能力;第三,要维护自己的声誉,保证相互信任;第四,要保证对关系的控制力,分步合作,对对方的行为要奖赏分明。
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有四个特征:第一,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第二,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而做出的;第三利他行为不求任何回报,是一种真正的无私奉献;第四,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型,它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个人不会斤斤计较。利他者为什么会不求回报的帮助他人呢?巴特森提出了一个“同理心——利他主义假说”来解释这个现象。他认为,当我们看到某人需要帮助时,影响我们的策略首先是:我们对这个人是否感受到了同情心?当这个人显得很苦恼、很无助时,我们是否感同身受?如果产生了同情心,我们就会不计得失去帮助他。如果我们并不同情他,交换心态就会主导一切,我们就可能计算提供帮助的利弊,当帮助他能够获得好处时,我们就会伸出援手,如果得不偿失,就可能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