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情感 Flashcards
社会感情
社会感情是伴随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中产生的主观体验和感受。社会感情是社会群体内部普遍存在的、能够相互传染并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群体共有的心理体验和社会知觉。社会感情由社会情绪和社会情感构成,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社会感情与感情相比较而言,具有群体性、共同性、社会影响力等特征。
(1)、社会感情具有群体性特点。社会感情不是个人的感情好恶,不是个人独自的心理体验。它存在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内部,有时甚至是全社会性质的或全民族共有的。
(2)、社会感情具有共同性特点,即社会情绪的爆发、社会情感的形成,往往有特定的社会事件所引发,并产生相同的或相似的心理刺激和应激反应,心理刺激源、应激反应形式都是比较一致的,是群体所共同的。社会情绪因其气氛感染,表现为情绪兴奋性的整体提高或降低而具有共同特点;而社会情感则因为群体成员的归属感以及价值观的相互认同而具有某种一致性。
(3)、社会情感总体上来说,大多数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社会情绪的产生,往往影响比较普遍,涉及的人群范围比较大;社会情感的形成,则更加具有深层和持久的影响力。
情绪理论
(1)、情绪心理学的观点
1884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
情绪是对生理变化的知觉,1885年丹麦的生理学家兰格也持类似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坎农和其弟子巴德提出“情绪丘脑说”,认为身体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互相促进的,两者均受丘脑的管制,而情绪体验主要是对情境变化的知觉。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与其弟子辛格提出“情绪二因素理论”,认为生理反应确实先于情绪而且是情绪的起始因素,但产生任何情绪经验则由认知因素来决定。个体利用过去的经验和当前环境的信息对生理反应做出合理的解释,正是这种解释决定着产生怎样的情绪。
拉扎勒斯在1972年提出“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也就是说,情绪是个体对环境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
(2)、心理治疗学派的观点
心理动力学派主要有弗洛伊德的驱力模型、霍尼的关系模型。弗洛伊德强调心理动力对行为的驱动,认为个体天生拥有两种本能驱力: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如果本能驱力没有获得释放,其带来的压力将会继续在潜意识中维持生长,产生更大的紧张。所以弗洛伊德认为需要宣泄才能释放紧张情绪。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有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分别遵循快乐原则、现实原则和道德原则。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学者霍尼提出基本焦虑的概念,认为个人天生就有一种害怕被抛弃的不安全感,良好的亲子关系会降低基本焦虑,恶劣的亲子关系则会进一步强化基本焦虑。在此基本焦虑下,个人发展出不同的应对策略,如亲近、讨好、顺从他人、控制、反对他人、逃避与接触等,都是为了降低其不安全感。客体关系学者马勒认为自我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自闭期、共生期、心理分离——个体化期、客体恒生期,其中以心理分离——个体化期的发展最为重要。若个体无法顺利获成功的经历心理分离——个体化的过程,个体将会产生许多冲突的情绪。另外,鲍尔比的依附理论也非常重视亲子间的依附关系,认为人类发展的动力来源在于照顾者如父母的情感联结的建立与维系,而内心冲突就是因为分离焦虑、被抛弃的恐惧所造成的,所以焦虑只是此情感联结受到威胁的信号灯。依附是指对特定他人永久的情感联结。依据早期亲子关系状况,个体发展处三种类型的依附关系:安全依附型、焦虑依附型、逃避依附型,后两者属于不安全依附,会引发成年后的情绪和行为困难,而安全依附型则情绪稳定且心理健康。
行为学派的创立者华生提出“情绪反应类型论”,认为人类有三种基本的情绪:恐惧、愤怒和爱,其他情绪则是学习而来的。行为学派认为情绪的困扰与问题行为都可以通过制约原理或学习理论来加以修正或改善,因此,行为治疗被使用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恐惧、强迫性、忧郁、上瘾、攻
击等行为的处理。行为学派认为可以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以及观察学习三种方式来改变个体的行为反应。
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假设是我们的情绪根源于信念、评价和解释。理性情绪疗法创始人埃利斯认为,人们会有强烈及不适当的情绪主要原因是因为非理性的思考所致,而此不合理与不合逻辑的非理性思考源于早期不合逻辑的学习或受到父母与环境的影响。理性情绪疗法认为大部分的情绪困扰起源于责备,我们内化了许多导致自我挫败的非理性想法,这些有意无意的思考方式左右我们在各种情境中的感受方式。这些情绪不会仅仅因为感觉被强化、凸显即表达出来后就消除不见了,而是需要驳斥那些引发负面情绪结果的非理性信念,并努力将不实际、不成熟、命令式和绝对式的思考方式转化成实际、成熟、合乎逻辑和讲求证据的方式思考和行动,才能导致对生活情境又较适当的情绪反应。
完形治疗学派重视个人对于此时此地的觉察,所谓觉察就是能够了解“我”现在正在想什么、感觉什么。由于我们对不愉快经验或者痛苦感受都倾向于以逃避,不去面对的方式应付,因此我们对于自己的状态与需求也渐渐搞不清除了。所以,通过情绪感觉的直接经验和表达可以帮助我们觉察真我与内心真正的需求。完形学派提出未完成事件的概念,就是涵盖悔恨、愤怒、痛苦、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未被表达出来的感受,虽然这些情绪并未表达出来,并未充分体验,但在潜意识中一直存在并发生作用。这些未完成事件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带入现实生活中或者衍生出一些不必要的情绪,因此这些未解决的情绪就会阻碍我们的感受和知觉,而扰乱以现在为中心的察觉,让我们无法真切认识与接纳自己与他人,进而妨碍自己与他人有效的接触。由于大多数人宁愿逃避体验痛苦的情绪,而不愿做必要的改变,所以完形学派强调个体在此时此刻不是谈论自己的情绪,而是在此时此刻体验自己心中的情绪,认为唯有充分经验自己的情绪后,才有可能改变与成长。
(3)、社会学的观点 社会感情的突生属性
斯蒂文•戈登认为,社会感情在社会学研究与心理学研究中的区别,关键在于感情的突生属性,所谓突生属性是指只有在人与人发生关系或者当个人的心理或行为同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相结合时才显示出来的哪些特点,而这些特点是无法还原到个人的或生理的基础上去的。戈登认为,感情的突生属性可以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来源,社会学家在研究感情时要考察感情的来源。一般而言,社会感情来源于社会关系,而个体情绪来源于个体生理。第二是时间,这一突生属性涉及的是感情维持的时间幅度。在持久的社会关系中,以前的互动以及对该关系未来进程的预期影响着感情。第三是结构,社会感情的诱因是以社会力量而非心理力量维持的。第四是变化,社会感情并非固定在先天的人性之中,而是在对于社会互动以及文化规范的信念作出反应时具有变化性。
社会感情的整饰化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根据社会关系的规范要求或者出于策略性的考虑,有意识的控制(唤起、压抑和改变)自己的某些情感的现象,称为社会感情的整饰化。
感情修饰有两种表现:第一是表情修饰,表情修饰是指有意图的展示不同于内部感情的姿势的过程,其目的是塑造我们自己的某种公众形象,或者遵循有关情境的文化规范的要求。表情整饰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学习而来的,成年人一般能根据情境要求采取适当的情感表现方式,例如即使在内心悲伤时,仍然能够保持笑容,第二是感情整饰,感情整饰是指我们改变对某种关系的解释,也可以改变我们的身体感觉以及对别人的反应。
戈登认为,社会感情的整饰化具有一定的群体功能,他可以加强群体的运行功能。这主要变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感情整饰可以允许行动具有连续性;其次感情整饰可以建立群体团结;最后感情整饰可以指出地位差异。
情绪、社会情绪与社会和谐
(1)、情绪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情绪分为三种状态,心境、激情、应激。情绪的构成成分包括主观体验、外部表现(表情)以及生理唤醒。情绪的变化具有两极性,如,情绪的动力性包括增力与减力两极,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积极的情绪就是增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消极情绪就是减力。情绪的机动性包括激动与平静两级,激动是一种强烈的、外显的、由一些重大的或突发的事件引起的情绪;平静则是指一种平稳、安静的情绪,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情绪状态。情绪的强度包括强弱两极;情绪还有紧张和轻松两级等等。
(2)、社会情绪
心理学家阿道夫认为,社会情绪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一个显著性特征,社会情绪依赖于情境,并要求个体对自身在社会情境中的处境和状态有更加广泛的表征。社会情绪有社会调节的功能。它不仅对单个个体、还常常对个体所处的社会群体产生广泛的影响,社会情绪可以分为三类,即自我意识情绪、自我预期情绪以及自我依恋情绪。
我们认为,社会情绪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各种情境的知觉,通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复杂而又相对稳定的态度体验,这种知觉和体验对个体或全体产生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究其结构而言,社会情绪首先是群体成员对客观事物的共同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从情绪表现来看,至少是群体成员比较一致的情绪爆发,尤为重要的是,社会情绪具有很强烈的群体情绪认同,“指的是在某一群体中,一个人或一些人由于不同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人有着心理上的联系,产生同情,并在情绪上引起共鸣的一种状态”。任何一种社会情绪,都可以通过人们相应的行为表现而构成。
社会情绪也具有两极性,在动力方面,可以分为积极社会情绪和消极社会情绪。积极社会情绪也可以称为
正向社会情绪,是指人们(群体成员)的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一种心态,是某一特定社会事件的发生符合群体成员的共同愿望和需求时所产生的积极、肯定的社会性情绪反应。消极的社会情绪也称不良社会情绪,主要是指群体成员的心理体验和行为反应呈现消极、负面的状态。社会情绪在强度上也有强、弱两极,如群体集会和发生冲突时,初期会产生窃窃私语,继而产生群体骚动,直到最后的暴乱。社会情绪的激动表现为从高兴、欢呼到狂欢等。
集群情绪
社会情绪通常表现为民族情绪、群体情绪、集群情绪等。集群情绪是伴随集群行为出现的一种群体情绪,如群体事件中的群体情绪,突发性社会事件中的群体情绪等。集群行为是在特定情形下发生的一种非组织、超常规的、难以预测的群体行为,在这种过程中所形成的情绪会导致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失范与混乱。集群情绪主要包括集体恐惧、集体敌视、集体欢乐三个方面。
(1)、集体恐惧
集体恐惧是指面对突发痛苦和巨大不幸的预料和经验而产生的范围广泛的情绪。约翰•罗弗兰德认为,集体恐惧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真实的或虚假的危险、环境或社会灾难、环境或社会的趋向。集体恐惧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情绪:第一种是恐慌、第二种是恐怖、第三种是惊恐。
(2)、集体敌视
集体敌视是指群体对某一对象在思想上或原则上的对抗、反抗或抵制,与它们相关的术语是仇视和憎恨。集体敌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也是最低的一个层次是复合型的,即人们用说话和行动来传达他们的不快,如文字宣言、对人群的谈话、抗议游行和集会、嘲讽、辱骂等;第二个层次所针对的是现实的和个人的财富,如没收物品、抢劫、抵制商品、罢工、占领或接管场所、毁坏物品或场所等;第三个层次是最高层次,是针对他人的身体,如俘虏、攻击或杀害等。
在集体敌视期间,大致有五种情形:第一种是公民们对个体,如暴力攻击和无产者私刑,第二种是公民们对公民们,如政治摩擦和狂热爱好者的暴力,第三种是公民对机关,如抗议和少数民族地区骚乱,第四种是机关对个体,如保守派的私刑,第五种是机关对公民们,如官方的暴乱。
(3)、集体欢乐
集体欢乐是指人群由于福利、成功或好运气,或者得到某人所希望植物所唤起的情绪,相关术语包括快乐、喜庆、愉快、欢心、欢乐、狂喜等。这种集体欢乐是集体性的,包括面对面的无难题机会或者同时关注同一目标的分散的个体中的情绪,以及个体情绪转变成群体兴趣而产生的群体情绪。集体欢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着迷的神圣性的集体欢乐,这包括着迷的动乱、着迷的集会、着迷的会众。着迷是一种“超出理性的自我控制的范围”的状态,与“压倒一切的情绪、喜悦”和强烈的“情绪激动”有关。
第二种是虔诚的宗教性的集体欢
乐,包括愉快的心境、虔诚的人群。
第三种是一种非宇宙性和非宗教性的情绪现象,包括狂热的人群和激动的人群。
情商
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与智商相对应的情商的概念。他认为情商一般包括五种能力:
(1)、了解自己 (2)、驾驭情感 (3)、自我激励 (4)、识别他人情绪 (5)、处理人际关系
情绪管理的方法
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是觉察自己的情绪;第二步是了解情绪引发的原因;第三步是管理自己的情绪。
(1)、觉察自己的情绪
探索自己曾有的各种情绪。第一,在一个安全的空间自言自语,找一个安全的房间,大声的把任何感觉不加责备的说给自己听。第二,以艺术(如看电影、电视、读书、欣赏音乐和绘画)作为发泄的媒介。第三,回到过去,探索过去的回忆可以更清楚自己独特的内在反映模式及情绪反应的原因。
增加对外在、内在与中间领域的觉察。觉察这三个领域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自己当时的感受,也帮助我们了解情绪的缘由。首先是觉察外在领域,所谓外在领域就是身体的知觉,就是通过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去观察外在环境,然后直接以“我觉察到„„”的句子描述出来,不赋予任何的解释和说明。联系外在的觉察,有助于我们观察他人的状态,进一步将我们的觉察反映给对方,以有效解决问题。其次是觉察内在领域,内在领域就是自己的身体和情感所感受的事物,是自己内在的经验,是此刻身体内部某些特定部分的感受。内在领域的觉察对于了解我们自己的情绪相当重要,因为情绪通常连接着身体反应,若我们能够敏锐的觉察这些身体感受,就容易进一步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最后是觉察中间领域,中间领域不是来自感官信息,而是通过抽象化的过程来解释信息。中间领域为思考以及与其相关的一切,例如担心、判断、想象、计划、假设、分析等。中间领域不一定和现在有关,而可能和过去或未来有关。
记录整理每天的情绪,增加对自己情绪的认识与觉察。可以每天写心情日记,在日记中具体描述事件的发生、觉察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想法,并与过去经验做一些联接,看看是否收到过去经验的影响。
(2)、了解引发情绪的原因
通常造成某种情绪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或想法。因此,当我们能洞悉究竟有哪些非理性想法在左右我们的情绪时,就能根据这些想法加以应对。非理性想法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夸大”,一种是“不切实际的要求”。此外,有心理学家提出对人们生活影响较大的七种主要的非理性信念:一个人应该被周围所有的人喜欢和称赞;一个人必须无所不能,十全十美,才有价值;那些坏人,都应该受到严格的法律惩罚;事情不能如愿以偿时,那将是可怕的伤害;一切不幸都是有外因造成的,个人无法控制;面对困难和责任很不容易,倒不如逃避省事;过去的经验决定了现在,而且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3)、缓和情绪的方法
第一是身心松弛法;第二找人倾诉;第三转移注意力
(4)、转换情绪的方法
第一,改变想法,改变情绪。要了解情绪受观念影响,分辨理性的情绪和非理性的情绪,驳斥非理性的情绪
第二,从“内在冰山”着手。当某些事件发生时,同时也牵动了我们的内在冰山。为了成为能够内外一致的自己,我们需要清理行为或应对模式之外的不同冰山层次,用经验情绪、扩大观点、调整期待或满足渴望的方式,让自己不再卡在不良的应对模式中,而能借此接纳与转换情绪,得以更自在和真诚。
(5)、做情绪的主人
首先,我们对于情绪的态度应该是允许并接纳其存在,当我们去认识并允许自己去经验负面的情绪时,其实就已经释放出一部分情绪。其次,我们应该承担自己对情绪的责任,对自己的情绪负责,而不是采取无力、解释、伪装等方法逃避情绪的责任。最后,一个人对生活是否有幸福的感觉,并不是在于他遇到负面情绪的多或少,而是在于他能否有效的应对。
情绪表达与人际沟通
(1)、情绪表达的功能
情绪表达有四个正面的功能:第一是,别人可以更能够了解你;第二是你可以更了解别人;情绪得到舒解并且变得更真诚;让彼此的关系更牢固。
(2)、情绪表达的障碍
唐纳森他认为,无法向他人表达情绪的人通常抱持着以下迷失:第一无法直接向对方表达感受,因为认为这样的表露会让自己难堪;第二,认为只要不说出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与对方维持和谐关系;第三,相信自己不多说、多想,任何不愉快都会随时间消逝;第四,相信别人“应该”知道自己的感受,不需要自己告诉他们。
(3)、有效表达情绪的原则
第一,觉察自己真正的感受。第二,选择适当的时机表达。第三,清楚的表达。第四,行为、感觉、理由陈述的使用。第五,表达正面情绪,也可以增进良好关系。
(4)、良好应对他人的情绪
面对他人情绪,有几个有效的应对方式:第一是积极的倾听,倾听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感官与心理过程。其间不仅要听到别人所讲,也要能听出别人所欲表达的含义。倾听包括生理专注和心理专注两个部分。生理专注指的是身体适度倾向说话者,与对方保持眼神接触,保持轻松、自然、开放的姿势与表情。心理专注就是积极倾听,不仅听到对方表达的内容,而且要观察到对方非口语行为所蕴含的意义,注意到他的身体动作、语气、声调以及面部表情等。第二是同理心,简单地说就是要“感同身受”、“将心比心”,也就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体会其感受,了解对方的感受想法,并且反映给对方知道。同理心有两个要素,一是对他人情绪的认知,亦即知觉技巧,二是对他人情绪的反应。同理心技术包括两个部分:简述语意和情感反映。简述语意就是将对方所说的话用你自己的话简单扼要的说出来,主要是让对方知道你可以了解他的意思。情感反映则是将所知觉到的对方的情绪或感受恰如其分的告诉对方。同理心的反应可以先采用“因为„„(事实内容简述)”和“你觉得„„(情绪字眼)”的句型,然后再以平常自然的口吻说出你体会到的感受。
情绪混淆与情绪疏离
如果我们太容易受到他人情绪的感染和牵连,因为他人的心情不好,以至于自己每天也很难过,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发展出独立的自我,与他人的心理界限不清,所以常常受他人情绪的影响。这种情况就是情绪混淆。我们是否可以发展独立的自我,通常与我们和重要他人如父母的关系有关。自我分化低的人容易被别人的情绪所影响或控制,常常以他人的喜怒哀乐决定自己的喜怒哀乐。有时候个体为了逃避关系中的情绪混淆或过度亲密,会在情绪上和他人保持距离或过度疏离,久而久之,他可能无法接触真实的感觉,常让自己过度忙碌而无暇思考、感受,这种情况称为情绪疏离。
减少人际冲突——有效沟通
沟通的重要性。许多亲密关系中的人际冲突源于沟通问题,解决之道在于坦率的谈话,即一个人在不指责、不挖苦的情况下,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担忧。沟通技能是可以学习的,最好在一个安全的、保护性的社会环境里。
沟通的目标。沟通的目标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明确的、坦率的、不怨天尤人的沟通方式;培养用于检查自己行为和探究它对他人的影响的意愿,培养通过解决问题而不是强制或操纵来消除冲突和纠纷的能力。其中隐含的假设是,如果我们知道别人看待和如何理解我们的行为,如果我们了解适合自己的各种选择,我们就能有很大收获。
有效沟通的特点。为了在一个亲密关系中的有效沟通,我们必须直接的、坦率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此,我们可以更充分的认识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产生的影响,并且做出一些能同时满足自己和同伴需要的选择。
直接表达感情而不是作出评价。用感情形式表达反馈比用评价的形式表达反馈更易于对方接受和应付。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评价纯粹是推测和猜想,可能
犯错误。相反,一个人对自己的感情描述则是确定真实的。第二,评价是把某种东西强加在对方身上,是未经邀请擅自进门,容易引起防御反应。相反,表达感情是自我暴露,是打开大门邀请别人进来。
社会情绪的管理
(1)、对积极情绪的激发与引导 积极的正向的社会情绪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政府如果能够经常激发民众的正向社会情绪,或者利用一些社会事件,进行正面的引导,就能使社会正气得以弘扬,人民保持健康的精神意识和情绪,在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里生活和工作。政府的做法包括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激发社会良知,倡导文明礼貌的社会风尚,鼓励努力劳动致富的社会理念等。
(2)、对消极社会情绪的控制与疏导
消极的社会情绪对社会的发展具有负向的影响力,因此要加以控制,使其不得蔓延,或加以疏导而不至于酝酿成社会动荡的源泉。
首先,在针对社会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中,要加强对于这种社会情绪的观察和调查,保持敏感性以体察和识别社会情绪。
其次,建立和完善与民众的沟通机制。既然执政党所组成的政府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那就应该最大限度的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并能够代表人民的利益。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具备沟通的机制和沟通渠道。如果这个通道被堵塞了,民众的声音没有反馈,也不能解决民众的疾苦,那就非常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加剧社会冲突,从而破坏社会的和谐。
最后,从民众的角度来说,公民都负有社会情绪的自我管理责任。因此,应该倡导“社会情绪学习”的观点。也就是说要获得技能、知识、健康、爱心,负有责任以及有收获的生活。
网络情绪型舆论的管理
民意是整个社会的普遍意识。民意通常以3种形态表现出来:潜舆论、显舆论和行为舆论。潜舆论是低水平的民意或处于形成时期的民意,表现为人民群众一致的内心活动。这时,民意处于一种社会情绪状态。潜舆论进一步升级,就会转化为显舆论,这时的民意表现为一种具有完整的意见形态的社会共识;如果舆论不仅用语言表现,而且通过行为来表达,便构成了民意的行为舆论,即大规模的群体示向性活动。网上的舆论多是处在潜舆论形态,多是一种情绪性的宣泄。情绪型舆论是公共意见倾向的征兆,是一个极好地研究显示公共意见倾向的窗口,但缺少理性和清晰度的激愤的社会情绪,容易产生非理性的社会仇视心理。如果对非理性情绪型舆论引导不力或出现引导失误,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此,对于网络情绪型舆论的管理和控制是很有必要的。主要可以从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包括网络立法、网络道德重建入手,也应该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包括采取培养论坛的领袖,强化“网络把关人”的意识,连同传统媒体,对网络舆论进行选择、放大等措施。
组织情绪管理
组织情绪管理是指在组织社会中的群体情绪管理,具体而言,实际上是一种工作情绪的管理。比如,企业员工的情绪管理、事业单位职工的情绪管理。
伯恩斯在1978年首先提出变革型领导的概念,指出这是一种提倡某种价值观,通过上级自觉接受某种价值观而影响下级的领导理论。1985年,巴斯进一步对魅力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加以区别,认为变革型领导除魅力外还具备两种素质,即智力刺激和个体化关怀。智力刺激是指鼓励下级积极思考问题和周到细致的解决问题,个体化的关怀是指领导者关心每一个人,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给予培训、指导和建议。变革型领导表现出三种行为,即愿景、设计框架和印象操纵。愿景是指领导人创造一种长远目标从情绪上把下级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设计框架是指通过设计改变现状、向思想的境界前进的途径;印象操纵是指变革型领导采用一些增强对下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技巧。他们往往具有较高的言语技能,对生活抱有积极的态度并充满激情,因而也能够感染下属的情绪,通过与下属保持亲密的关系而激起下属很高的情绪承诺。
在具体的情绪管理方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从组织层面进行管理
从组织层面进行情绪管理主要是指从组织层面有系统、有计划、全面的进行情绪管理,包括组织文化、组织结构、领导者等要素都应该建立组织情绪管理的机制。从组织文化方面加强管理和控制,使得员工的工作价值观与组织的工作价值观保持一致,并把这种价值观内化为员工的行为动力。从组织结构上加以控制,需要设立专门的部门,或者确定具有情绪管理职能的岗位,具体承担组织的情绪管理职责。这个岗位或部门往往与人力资源、企业文化、行政部门等相关。从领导者的领导艺术和领导风格角度,要强化变革型领导的特点,加强对员工的个人关怀以及激励意识,通过提升员工的零距离来提升工作绩效并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在组织内部设立EAR项目即员工帮助计划。
组织情绪管理的具体步骤包括:设计情绪管理系统,建立员工情绪管理档案,开展谈心活动,让员工参与关键事件决策,分析情绪管理案例,评估情绪管理结果。
(2)、从员工层面倡导自我管理 组织层面上所采取的各种情绪管理的措施和方法,更多的是营造一种氛围,创造一种良好的组织环境,使员工可以在一个健康的组织中工作,从而减少各种压力所带来的情绪困扰,能够心情愉悦,有效的工作。但是任何情绪的管理和控制都不能脱离开个人的主观生理和心理控制,员工也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学会适度的情绪控制,学会自我管理。通过学习、培训,提升自我修养,提高境界,对事物形成比较客观地看法,遇事能够冷静合理的处理,避免一时冲动而造成对他人或自我伤害。
激情与社会激情
(1)、激情
激情是情绪的一种类型,是迅速
爆发、激动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等等。激情通常由特定的对象引起,指向性比较明显。激情有激动性和冲动性,并且具有强烈的力量,爆发的时间较短,冲动一过,则迅速弱化或消失。激情具有双重作用,消极的激情常常对集体活动具有抑制的作用或引起高度冲动性的动作,消极的激情会产生不良的后果。积极的激情与冷静的理智和坚强的意志相联系,能激励人克服艰险、攻克难关,成为正确行动的巨大动力。激情往往伴随有机体内部器官的变化和明显的表情动作。激情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虽然激情的爆发力量很强,而且很迅速突然,但是,这并不是说激情就完全不可控制。实际上激情可以在其发生之前加以控制,并预防其发生,比如用自己的意志力转移注意,以减弱爆发的程度;也可以在激情即将发作时,做一种机械动作以延缓激情发作的时间;此外,加深对激情发作的后果的认识,充分了解其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也有利于控制激情。最根本的是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
激情往往有后延效应,人们在狂喜或狂怒等激情爆发之后,好长一段时间会处于喜悦或不快的情绪状态之中,这就是心境。
激情有时候容易和热情混淆,实际上激情和热情是有区别的。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刻的情感,如对党、对祖国的深厚而强烈的爱。
(2)、社会激情
社会激情是指社会群体爆发出的一种强烈的社会情绪,由于受特定社会事件的刺激,导致社会中大多数人或某个社会群体的共同情绪爆发。由于社会激情的爆发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或群体性,因此,社会激情容易受到群体特性的影响,即在群体内部相互感染。某方而得以强化,它所持续的时间会比个人的激情要长一些,激烈程度也更强烈一些。
社会激情同样具有积极的社会激情和消极的社会激情。前者对社会的稳固和发展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后者往往对社会的稳定具有巨大的消极影响,甚至起到破坏作用。
情感和社会情感与价值选择
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常常被认为是情绪的核心成分,或称为情绪性情感。从广义上讲,它与情绪一样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从狭义上讲,它又不同于情绪,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想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较稳定的态度体验,例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爱与恨的体验等等。
情绪与情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区别:从需要上看,情绪是跟人的生物性需要相联系,而情感跟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无论从种系发生或个体发展角度看,情感体验都发生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社会化进程的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的性质,而情感有可能既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稳定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心理学界通常把人类的情感分为三类: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道德感,它是人类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道德感的表现形式有:幸福感、荣誉感、自尊心、责任感、义务感、友谊感、爱慕感、仇恨感、人道主义情感、社会道义感、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感等等。
理智感使人们对认识活动评价值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他同人的认识活动的成就获得、需要和兴趣的满足、对真理和未知的探索以及思维任务相联系。它在认识活动中的表现形式有: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与新异感;对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与欣慰感;对未知事物矛盾的质疑感与惊讶感;对探求真理的信念感和执着感;对科学的热爱;对偏见、迷信、谬误的憎恨等等。
美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美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审美就是对美进行鉴赏,只有通过认识、评价、鉴赏活动才能产生美感。
(2)、社会情感
社会情感是以社会情绪为基础,是社会群体所共有的对事物稳定、深刻、持久的体验和感受。社会情绪是社会情感的基础,情感又通过情绪来表达,并且深刻的影响着社会情绪的变化与发展。某种特定的社会情感的存在或演化,实际上是社会价值选择的结果,也和人格特征的沉淀相关。所以,社会情感的形成或沉淀,往往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公共价值观念,同时也能够预测一个社会在道德、价值方向上的发展、变化的趋势。所以,研究社会情感的具体特点和走向,探究其根源,了解其脉络,估计其社会影响力,是非常有意义的。社会情感往往和社会文化廉洁、交织在一起,带有民族文化的特点,因而,有些社会情感是带有传统文化特征的,是带有历史感的。从文化延续的角度来看,社会情感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民族情感,或者说民族情感是社会情感的一种形式。
(3)、民族情感
民族情感是民族意识的反映。民族意识是一个民族对自身归属的一种认同。但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自己身份的认同和归属并不是建立在对一个抽象主体的认同基础之上的,而是与其生存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与其生长的国家、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与其长期传承下来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民族情感往往是在民族国家受到外来敌人入侵或遭遇社会危机时集中迸发出来的。民族情感的表达方式虽然是多姿多彩的,但国旗、国歌、象征性的建筑以及民族特有的传统仪式这些带有国家民族象征意味的符号,通常都能够成为人们表达民族情感的主要方式。
中国人的特殊情感
中国人在长期的文化特性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环境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情感,比如羞耻感、焦虑感、怨恨心理等。这些情感是中国人中较为普遍的情绪,是民族共有的情感表现,因而也可以看成是中国人的社会情感。
(1)、许多学者指出,东西方文化的一个普遍性的差别在于羞耻感和
内疚上,中国社会被说成是以羞耻感为取向的。本尼迪克特认为,西方文化是一种罪感的文化,这种文化中的人格特征表现在一旦有过失、罪恶等行为时,他们主要感到内在良心上的谴责。东方文化是耻辱感文化,耻辱感是对他人批评时的一种反应。一个人因受到公开嘲笑与摒弃,或者自以为受到嘲笑而感到耻辱,因此耻辱感成为强大的约束力。这种文化中的人格特征具有很强的外控性。有华人学者认为,有两个主要影响作用于中国的羞耻感文化:儒家学说与人道主义。儒家学说强调社会规范,强调以理想类型作为行为模式,从而加强了羞耻感取向。同时,中国文化中的人道主义极为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大家庭内的和谐关系。社会化和控制由社会制裁来实现。
在中国人的羞耻感中,很重要的两个相关概念是“面子”和 “脸”。一般而言,“面子”是一种威信,是通过生活中的成功和炫耀而取得的名声。“脸”则表示自我的道德性格获得社会的认可,失掉它将使一个人在社区中不可能有效地行使职能。过分重视“面子”和 “脸”的文化观念,导致中国人容易产生过度的羞耻感。
(2)、中国人的社会焦虑
中国人一般都问过或被问过这句话“你不觉得丢脸吗?”所谓丢脸的感觉就是羞耻感。羞耻感就是指个人无法达成他人的期许时,所感到极端难为情的情绪。
有台湾学者指出,中国人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存在着特殊的社会焦虑。因为中国人爱面子怕丢脸,怕遭人议论而有了与议论别人,由这套“议论系统”引发严重的社会焦虑。中国人的社会焦虑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情爱焦虑。主要是指中国人对爱情的表达、男女约会以及单相思等行为,怕遭众议而产生的焦虑感。
第二种是性焦虑。针对中国人对手淫、性幻想被别人发现而产生的焦虑。
第三种是地位的焦虑。由于中国人对于上级有着畏惧感,以及长辈普遍有“训诫”的负向行为,而有着对上级对长辈的焦虑。此外中国人还有一种依附焦虑,即对长辈、上级有着依附的爱,为了维持长辈对自己的良好印象,而畏惧在长辈面前说话。
第四种是缺点暴露的焦虑。这主要是指中国人怕被别人发现缺点,可以修饰遮掩,恐遭议论,而当缺点暴露时,往往手足无措,感到下不了台。
第五种是表现的焦虑。除了在人们面前说话、表演的焦虑之外,中国人在别人面前说错话、做错事、放屁、摔跤以及公开指责的焦虑感特别重,造成的后果也相当重。
第六种是附属物受损的焦虑。我个人认为,中国人讲究宗族观念,讲究帮派观念。当家族成员被别人羞辱或者利益受到损失,以及三朋四友或者所提供保护的对象(例如黑社会的老大对他手下的马仔)被别人羞辱或者利益受到损时,当事人往往会觉得不安、焦虑甚至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