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 Flashcards
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的认识。整体性和意义性是知觉的两个重要特性。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互相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
知觉的信息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
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
对这些特性的加工叫做自下而上的加工和数据驱动的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
知觉依赖于感知的主体。
知觉者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爱好,或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他的一般知识经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知觉的过程和结果。人的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由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这种加工叫自上而下的加工或概念驱动加工。
知觉信息加工的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在人的知觉活动当中,非感觉的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也就越少,那么自上而下的加工就占优势。相反,所以感觉的信息越少那么所需的感觉信息就越多,那么自下而上的加工就占优势。
知觉特性有哪几种。
选择性 整体性 理解性 恒常性。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现象。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不仅相互转化,而且相互依赖。
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
一方面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成分的特点,
另一方面,我们对个别成分的知觉有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在知觉活动中,个体遵循整体优先,即整体水平的加工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
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的过程当中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用:
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变化时,知觉印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种类有: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和方向恒常性。
知觉学习
是指由训练引起的知觉成绩的改变或知觉阈限的变化。
知觉定势
是指前面的知觉经验对后来知觉的影响。
知觉习惯
是指人们的日常知觉经验,影响到对事物细节的知觉。
种族效应
是指我们很容易分辨本民族的脸,而不容易分辨异民族人民的脸。
知觉适应
是指当视觉的输入发生变化时,我们的知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并使之恢复到变化之前的状态。
知觉的组织原则。
邻近性:空间和时间上比较接近的事物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 相似性:相似的事物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 对称性:对称的事物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 良好连续:连续的事物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 共同命运:当视野中的某些成分,按照共同方向运动和变化,容易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 封闭: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线条朝向:视野中同朝向的线条,容易组成一个整体。 简单性: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成分,容易组成一个整体。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空间特性的认识,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与距离知觉,方位定向等。
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脑对物体形状特征的反映,是视觉触觉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形状知觉的特征分析
人对物体形状的识别开始对【原始特征】的分析与检测,包括点、线、角度、朝向和运动等。
视觉系统以特征觉察器对于这些特征的检测是【自动】的,无需意识的努力。
形状知觉的轮廓
【轮廓代表的图形及其背景】的一个分界面。 他是【在视野中临近的成分】出现明度或颜色突然变化时,出现的一个物体的轮廓。 不仅受空间上邻近的其他物体轮廓的影响,也受时间上前后出现的物体轮廓的影响。 【图形隐蔽实验】说明人在知觉物体形状时轮廓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 【主观轮廓、错觉轮廓】在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是人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这种轮廓就叫主观轮廓或错觉轮廓。
形状识别
人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到的形状是什么,叫做形状识别。
这是比特征分析更高的一个阶段,他要求人们对复合特征进行加工。
这种加工有【序列搜索】的特点。
特征整合
在特征整合中,注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没有注意参加时特征可能是游离的,因而可能出现错误的结合。在注意的参与下,人们可能知觉到事物的整体。
形状知觉中的眼动。
眼动在形状知觉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微小的不随意的眼动,如微跳、漂移、生理震颤等。一类是随意的较大的眼动,如眼跳、追踪等。
微跳对维持视觉印象,避免视网膜因注视而产生的局部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眼跳是眼睛从一个注视点到另一个注视点的单个运动。发生在三种情况下:用眼睛搜索要观察的物体,将眼睛由一处转移注视另一处,当刺激落在视野边缘时,使物体回到视野中央。
大小知觉。
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视网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
人在知觉事物的大小时,似乎不自觉地解决了大小与距离的关系,环境中距离线索和视网膜投影的大小,都给人们提供了物体大小的信息。这是人们能够保持大小恒常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物体的熟悉性对大小知觉的影响。
当熟悉的物体距离改变时,虽然视网膜投影的大小随之改变,但熟悉的大小,使人们能够较准确的知觉到物体的实际大小。
临近物体的大小对大小知觉的影响
两个实际大小相等的物体在大的物体包围中显得物体小,在小的物体包围中显得物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