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Flashcards

1
Q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个体心理

A

个体心理是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可分为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三个方面
1.认知
认知指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2.动机和情绪
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会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相反就会引起消极的、否定的情绪
3.能力和人格
能力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人所从事的活动的效率。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括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总之,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这三个方面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A

二者的关系+阐释内涵+进一步阐释二者的关系

关系:心理与行为不同但又有密切的联系。
行为是指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的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引起行为的内、外因素叫刺激,这些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关系: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A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
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这是人的意识的第一个特点;
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能够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这是人类意识的另一个点。

意识有时也叫觉察,
表现在人能够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己的心理活动】,
能够把“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区别开来;
注意与意识密切相关,注意是意识对事物和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A

社会心理是在【某社会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它是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

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社会心理不能离开个体心理,但它对个体来说,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实】,直接影响个体心理或个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A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1.理论意义:
科学地解释心理现象,对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重要意义。
2.实践意义:
科学的重要作用在于预测和控制人们掌握了心理现象的规律,就能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
心理学的研究都有助于促进人的毕生发展,维护心理健康,减轻职业压力,增进际交流,进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主要的研究方法——观察法

A

观察法又称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
【观察者效应】指被观察者由于意识到自己被观察而引起的行为上的改变。
【观察者偏差】指观察者只观察了希望看见的被观察者行为,有选择地进行记录而弄丢了可能重要的行为细节。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观察法适用范围

A

(1) 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
(2) 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3) 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观察法的优点

A

(1) 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2)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不为被观察者所知,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较少或没有受到“环境的干扰”。因此,有可能了解到现象的真实状况
(3) 适用范围大
(4) 简单易行。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观察法的缺点

A

(1)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严格】按【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
因此,对某种现象难以进行重复观察,而对观察的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
(2)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结果难以进行精确分析
(3)由于对条件未加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的研究现象,而要研究的现象却没有出现;
(4)观察容易“各取所需”,即观察的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心理测验法

A

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心理测验法的优点

A

(1) 量表编制严谨,结构合理;
(2) 简便省力,易于实施
(3) 过程易控制,定量化程度高,便于统计处理;
(4) 有常模进行比较,便于对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心理测验法的缺点

A

(1) 不能揭示变量间【因果关系】;
(2) 一般都是【间接测量】,通过对行为的测量来推断心理,如果【行为样本】选择不准,所得结果就很难准确;
(3) 对施测者的要求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测量技能;
(4) 测量成绩只表明“结果”,不反映过程。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相关法

A

相关法是指通过测量来发现事物之间关系的方法。
不同变量之间相随变动的关系,称之为相关。
两个事物(现象)的相关程度或强度可以用相关系数来表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相关法的优点

缺陷 无法确定因果关系

A

(1) 通过相关研究可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预测】
(2) 相关研究可以【进行验证】
(3) 【数量化】指标明确,且具有【方向性】
(4) 可【反映变量间关系】的【具体情况和程度】
(5) 往往作为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以便【进行进一步研究】。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实验法

A

实验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
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虽然也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但它是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境中进行的,即实验情境更符合现实。

17
Q

实验法的优点

A

(1) 可以【主动】掌握实验进程
(2) 可重复、可检验;
(3) 可以很好地控制额外变量,实验精度高,所得数据准确、可靠;
(4) 可以揭示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18
Q

实验法的缺点

A

缺陷
(1)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外部效度比较小;

(2) 对于复杂的行为无法测量
(3) 不适用于探索性研究。

19
Q

个案法

A

个案法是指对个体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原因的方法。

20
Q

个案法的优点

A

(1) 可以为所研究的问题提供【详尽、全面的深层资料】;

(2) 能详细解释个体某些心理和行为产生、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助于研究者#获得某种假设#

21
Q

个案法的缺点

A

(1) 【推广困难】由于个案法只使用少数案例,研究的结果可能仅适合于个别情况,因此,在推广运用这些结果或作出更概括的结论时,必须持谨慎的态度;
(2) 耗费的时间多,不能揭示因果关系。

22
Q

调查法

A

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者提问,通过对他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分类
(1)问卷调查:
采用事先拟定的问题,由被试按问题的回答来搜集相关资料,以此来分析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2)晤谈法
通过面谈方式搜集资料来分析和推断群体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的研究方法。
23
Q

调查法的优点

A

(1) 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运用起来比较容易

(2) 涉及范围广,收集数据速度快。

24
Q

调查法的缺点

A

(1) 不够严谨;
(2) 不能揭示因果关系;
(3) 受研究者主观影响较大;
(4) 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回答者的合作。

25
Q

构造主义

A

1.代表人物:
冯特(奠基人)、铁钦纳

2.研究对象:
直接经验(即意识),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

3.主要观点
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
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表象和情感三种元素。
感觉是知觉的元素,表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情感是情绪的元素。
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4.研究方法:
实验内省法

5.历史评价
(1)贡献性:
构造主义使心理学摆脱了思辨,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局限性:
研究内容狭窄,脱离实际。内省法过于主观,重复性差,许多高级心理现象难以通过内省法进行研究。

26
Q

机能主义

A

1.代表人物:
詹姆斯(创始人)、杜威和安吉尔

2.研究对象:
意识,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3.主要观点
主张研究意识,但是,他们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是川流不息的过程。
强调意识的【作用与机能】,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4研究方法:
内省法、实验法、观察法等

  1. 历史评价
    (1) 贡献性: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进程。
    (2) 局限性:对其他学派的排斥。
27
Q

行为主义

A

1.代表人物:
华生(创始人)、斯金纳和班杜拉

2.研究对象:行为

3.主要观点
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可以被他人观察到的外显行为,而不是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客观研究的意识;
认为行为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学习的结果。因此环境因素可以制约学习过程,使个体的目标行为产生、发展和变化。

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特点:

(1) 主张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反对内省法】
(2) 行为主义【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4.研究方法:实验法

  1. 历史评价
    (1) 贡献性:强调用客观方法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这对心理学走上科学的道路有积极的作用。
    (2) 局限性: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28
Q

格式塔心理学

A

1.代表人物:
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

2.研究对象:
意识、认知现象(知觉、学习、思维等)

3.主要观点
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4.研究方法:实验法

5.历史评价
尽管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论】,但基本观点是正确的:其对于知觉、学习及思维等的研究成果至今具有积极意义。

29
Q

精神分析学派

A

1.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

2.研究对象:无意识 潜意识

3.主要观点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
精神分析是一种临床技术,它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研究方法:自由联想、梦的解析、催眠疗法

  1. 历史评价
    (1) 贡献性: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2) 局限性:过分强调无意识的作用,并且把它与意识的作用对立起来。早期理论具有泛性欲主义的特点,把性欲夸大为支配人类一切行为的动机。这些都是错误的。
30
Q

认知心理学

A

1.代表人物:
皮亚杰、奈塞尔、纽维尔和西蒙

2.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等信息加工过程。

3.主要观点
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一种信息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
在他们看来,环境的因素不再是说明行为的最突出的因素。环境提供的信息固然重要,但它是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存储和操作,并进而影响人类的行为的。

4.研究方法: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等

5.历史评价
认知心理学是在众多研究基础上产生的心理学新范式它所探讨的问题涉及人类心理活动深层次的心理过程。
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并以认知的脑机制、认知与神经活动的关系、脑的发育以及认知的发展作为其主要研究对象,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

31
Q

人本主义心理学

A

1.代表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

2.研究对象:人格

3.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只相信可以观察到的刺激与反应,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相信人都是单独存在的,认为心理学家应该对人进行单个的测量。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望而挣扎的野兽。——精神分析、行为主义
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

4.研究方法:没有具体、统一的研究方法,更多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

  1. 历史评价
    (1) 贡献性: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去研究人性,冲淡了心理学纯科学的色彩,被誉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2) 局限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许多主张还带有纲领的性质,他们对自己所使用的名词缺乏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具体说明他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因而使他们的理论难以得到检验。
32
Q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生理心理学

A

用生理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心理学家关心【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把生理学看成是【描述和解释心理功能的基本手段】。

研究的问题主要有:脑与心理的关系、心理免疫学、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

研究方法主要有:临床方法、局部切除法、电刺激法、生物化学法和脑成像法等。

33
Q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行为主义

A

20世纪50年代后,行为主义作为一种研究取向,仍活跃在心理学的某些应用领域中,如程序学习、行为治疗或行为改善、生物反馈技术

34
Q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精神分析法

A
20世纪30年代以后,批后弗洛伊德主义者将精神分析理论用于动机和人格的研究。
与弗洛伊德的不同:
后弗洛伊德主义者更关注儿童和青少年人格的正常发展,而不是主要以精神异常的成年人为研究对象;
强调【意识和自我的重要性】而不是只重视无意识的研究:
把青年期看成力比多活动的高潮时期,而不是过分强调力比多在儿童时期的作用。
35
Q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认知心理学

A

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一种信息的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交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

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集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它主要研究认知功能的脑机制、学习训练与脑的可塑性、脑发育与认知功能的发展等。

在21世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有望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

36
Q

当代心理学研究取向——人本主义和积极心理学

A

人本主义重视人的自由意志和自我实现,反对行为主义只相信可以观察到的刺激与反应,其对传统心理学的某些批判对我们有启发。

近年来,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一些心理学家进一步提出积极心理学的主张,关注个体和团体的积极因素,强调积极人格、积极情感等研究。

37
Q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进化心理学

A

运用进化论的思想对人类心理的起源和质进行研究,强调自然选择对人类普遍行为倾向的塑造作用。

认为人类的心理机制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如果某一种行为倾向有助于个体生存,那么这种行为倾向就会被自然选择,并且通过基因遗传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