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 Flashcards

1
Q

人格的含义

A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典型心理品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人格的特征

A

独特、稳定、统合、功能

1.独特性(影响其形成的因素各不相同)
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心理特点。
2.稳定性
人格具有稳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内)和环境的改变(外),人格也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3.统合性(多个构成成分统合为一个整体)
人格是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4.功能性(会影响个体)
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个体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面对挫折与失败,坚强者能发愤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人格的结构

A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有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系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人格结构

(一)气质与性格

A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禀性。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制约。
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它只给人的言行涂上某种色彩,但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含义。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
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最核心的人格差异。
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人格结构

(二)自我调控系统

A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1.自我认知:
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是自
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2.自我体验:
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当一个人对自己做积极的评价时,会产生自尊感;做消极的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
3.自我控制:
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人格结构

(三)性格和气质的关系

A

性格与气质是个性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方面。

  1. 区别
    (1)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且变化较难、较慢;性格主要是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较容易、较快;
    (2) 气质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含义;性格涉及行为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3) 其作用与年龄的关系:年幼的儿童个性结构中,性格特征还未完全成熟,气质特点起着重要作用;成人气质成分的作用渐减,性格特征逐渐起核心意义和作用。
  2. 联系
    (1) 气质对性格:气质影响性格动态,即便人形成了性格特征,也仍保留了各自的色彩
    (2) 性格对气质: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要求
    (3)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相同气质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人格结构

(四)性格特征

A

态度、意志、理智、情绪

1.性格的态度特征
态度特征是指人在对现实环境的稳定态度方面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是性格特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性格的态度特征具体由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1)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特征:(2)对劳动、工作和学习的态度特征;(3)对自己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意志特征是指人在自觉调节自己行为的方式与控制水平、目标明确程度以及处理紧急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差异。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行动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行为是否受社会规范约束;(2)对行为的自觉控制能力(3)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处理问题的特点

3.性格的情绪特征
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等认知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高频】

人格理论——特质理论是什么

A

特质理论强调个体间的人格差异,描述了人格的量的差异,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尔波特和卡特尔。

该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高频】

人格理论——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A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两类。
(1)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2)个人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人特质依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可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①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着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如多愁善感可以说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狡猾奸诈可以说是曹操的首要特质。
②中心特质是指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如林黛玉的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抑郁、敏感等都属于她的中心特质。
③次要特质是指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这些次要的特质除了亲近他的人外,其他人很少知道。如一个人在外面很粗鲁,而在自己的母亲面前很顺从,这里的“顺从”就是他的次要特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高频】

人格理论——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A

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格特质的结构网络模型。这种模型分成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1)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并以相同原因为其基础的行为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的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的特质。它们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
(2)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在根源特质中又可区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所决定,如兴奋性、情绪稳定性等;而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如焦虑、有恒性等。
(3)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是决定人如何有效完成预定目标的特质,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高频】

人格理论——五因素模型

A

塔佩斯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之后许多学者进一步验证了“五种特质”的模型,形成了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这五个因素是:
(1)外倾性: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2)宜人性: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
(3)责任心: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质
(4)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5)开放性: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
这五个特质的首字母构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了人格的海洋”。麦克雷和可斯塔编制了“大五人格因素的测定量表”(NEO-PI-R)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高频】

人格理论——单一类型理论

A

弗兰克·法利提出的T型人格,就是单一类型理论的代表。法利认为T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依据冒险行为的性质(积极性质与消极性质),他又将T型人格分为T+型和T-型两种。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高频】

人格理论——对立类型理论

A

对立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维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
1)AB型人格
福利曼和罗斯曼描述了A—B人格类型。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他们的成就欲高进心强、有苦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认真负责、时间紧迫感强、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但办事匆忙、社会适应性差,属不安定型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易患冠心病。
B型人格的特点是: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在需要审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中,B型人往往比A型好,他们属于较平凡的人。对冠心病患者的调查表明,B型人格只占患者的三分之一。
(2)内一外倾人格
荣格依据“心理倾向”来划分人格类型,最先提出了内一外倾人格类型学说。
荣格认为,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外部客体时,就是外倾人格;而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主体时,就是内倾人格。任何人都具有内倾和外倾两种特征,但只有一种可能表现出优势。
①外倾人格的特点是:注重外部世界、情感表露在外、热情奔放、当机立断、独立自主、善于交往、行动快捷、有时轻率。
②内倾人格的特点是:自我剖析、做事谨慎、深思熟虑、疑虑困惑、交往面窄、有时适应困难。

荣格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有思维、感情、感觉和直觉这四种基本功能。结合两种心理倾向可以构成以下8种人格类型
①外倾思维型:这种人尊重客观规律和伦理法则,不感情用事。
②外倾感情型:这种人对事物的评价往往感情用事,容易凭借主观判断来衡量外界事物的价值。
③外倾感觉型:这种人以具体事物为出发点,容易凭借感觉来估量生活的价值,遇事不假思索,随波逐流,但善于应付现实。
④外倾直觉型:这种人以主观态度探求各种现象,不接受过去的经验,只憧憬未来,容易悲观失望。
⑤内倾思维型:这种人不关心外部价值,以主观观念决定自己的思想,感情冷淡,好独断,偏执,易被人误解。
⑥内倾感情型:这种人情绪稳定,不露声色。
⑦内倾感觉型:这种人不能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在自己与事物之间常插入自己的感觉
⑧内倾直觉型:这种人不关心外界事物,脱离实际,好幻想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高频】

人格理论——多元类型理论——气质类型理论

A

气质说源于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有四液体: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这四种体液的配合比率不同,形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盖伦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现代的气质学说仍将气质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
(1)胆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表里如一,行动敏捷、生气勃勃、刚毅顽强;但这种人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
(2)多血质:这种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刚愎自用。交往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力强;他们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3)黏液质:这种人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安静稳重、踏踏实实、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自制力强、耐受力高、内刚外柔交往适度、交情深厚;但这种人的行为主动性较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
(4)抑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力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制力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
现实生活中,单一气质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的人是四种气质互相混合、渗透、兼而有之的。
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解释气质的生理基础。他依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划分了四种类型,即: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高频】

人格理论——多元类型理论——性格类型说

A

斯普兰格依据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六种形态,将人划分为六种性格类型不同的性格类型具有不同的价值观成分。这六种类型是: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和宗教型。

(1) 经济型:这种人注重实效,其生活目的是追求利润和获得财富。
(2) 理论型:这种人表现出具有探究世界的兴趣,能客观而冷静地观察事物,力图把握事物的本质,尊重事物的合理性,重视科学探索,以追求真理为人生的目的。
(3) 审美型:这种人对现实生活不太关注,富于想象力,追求美感,以感受事物的美作为人生的价值。
(4) 权力型:这种人倾向于权力意识和权力享受,支配性强,其全部的生活价值和最高的人生目标就在于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得到某种权力和地位。
(5) 社会型:这种人能关心他人,献身社会,助人为乐,以奉献社会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6) 宗教型:这种人信奉宗教,相信神的存在,把信仰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高频】

人格理论——整合理论

A
整合理论将特质理论和类型理论的特点综合起来,更全面地描述了人格的结构。
艾森克是整合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人格结构的四层次模型。
1.模型的最下层“特殊反应层”是日常观察到的反应,偶然性与随机性较大,属误差因子2.上一层“习惯反应层”是由反复进行的日常反应形成,常与某一情景下的行为有关,属特殊因子;
3.再上一层是特质层,是由习惯反应形成的,具有比较强的概括性,属群因子
4.最上层是类型层,由特质形成,影响范围很大,属一般因子。
艾森克认为处于类型水平的一般因子有三个:(补充)
1.内外倾:它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
2神经质:它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
3.精神质:它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艾森克编制了用来测量这三个因子的工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称EPQ)
17
Q

【高频】

认知风格——认知风格的含义及其与认知能力的差异

A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能力是指成就水平,而风格是指偏爱方式。
2.能力是指人们能够达到的最高行为,而风格是指人们的典型行为
3能力是一种单极变量,有高低或好坏之分,而风格是指一种双极或多极变量,无高低与好坏之分。

18
Q

【高频】

认知风格——分类

A

1、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威特金发现了认知方式的个体差异,即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人对外部环境(“场”)的不同依赖程度上。
(1)场独立性(FI):是指人在信息进行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
(2)场依存性(FD):是指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与别人交往时较能考虑对方的感受。
用隐蔽图形或镶嵌图形测验可以有效地测量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人格差异。

2冲动性一沉思性
卡根等人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认知风格:冲动性与沉思性,它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思考速度上。(1)冲动性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具有这种认知风格的人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
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不管正确与否就急于表达出来,有时甚至没有弄清楚问题的要求,就开始解答问题。他们使用的信息加工策略多为整体性策略。当学习任务要求作整体性解释
时,成绩较好。
(2)沉思性的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性高。具有这种认知风格的人,总是把问题考虑周全以后再做反应,他们看重解决问题的质量,而不是速度。但是当他们回答熟悉的、比较简单的问题时,反应也比较快。这种人在加工信息时多采用细节性策略,在需要对细节进行分析时,他们的学习成绩较好。
卡根等设计了《匹配熟悉图形测验》来鉴别这种认知类型

3.同时性一继时性
达斯等人根据脑功能的研究,区分了同时性与继时性两种认知风格。他们认为,左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继时性的加工风格,而右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同时性的加工风格
(1)继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能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前后序,第一个假设成立后再检验第二个假设,解决问题的过程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直到找到问题的答案言语操作和记忆都属于维时性加工。
一般来说,女性擅长继时性加工,这可能是女孩的记忆和语言能力比男孩好的原因之一。
(2)同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其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发散式的,许多数学操作、空间问题的操作都要依赖于这种同时性的加工方式。这也可能是男孩在数学能力与空间能力方面优于女孩子的原因之一。
同时性和继时性是认知风格的差异,而不是加工水平的差异。但是,当学习方式与认知方式互相匹配时,不同认知方式的优势就能显示出来。

19
Q

【高频】

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A
  1. 生物遗传因素
    (1)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2)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

2社会文化因素
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的固有民族性格。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

3.家庭环境因素
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
(1)采用权威型的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儒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2)采用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达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
唯我独尊、蛮横无理、胡闹等
(3)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能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
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

4早期童年经验
童年经验影响人格发展,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5.学校教育因素
教师、同学、班集体等都是学校教育的元素。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教师既是学校宗旨的执行者,又是学生评价言行的标准。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着巨大影响。研究发现:在性情冷酷、刻板、专横的老师所管辖的班集体中,学生的欺骗行为增多;在友好、民主的教师气氛区中,学生欺骗行为减少。另外,在不同的教师管理风格下,学生也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
学校是同龄群体会聚的场所,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团体组织,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对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6.自然物理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但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作用

7.自我调控因素
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它能够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综上所述,人格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各个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其中教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