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Flashcards

1
Q

学习的含义

A

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有三个含义
(1)学习是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2)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学习的分类

A

1.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分类
加涅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提出了累积学习的模式,一般称为学习的层次理论。他将学习从简单到复杂分为八类。
(1)信号学习:在经典条件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信号刺激作出的某种特定反应
(2)刺激一反应学习:这是基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学习,学习时具有一定的情景,有机体作出某种行为后得到强化,因而该行为将再次出现并得到巩固。
(3)系列学习:又称“连锁”学习,指将一系列刺激一反应动作按一定系列联合起来
(4)言语联想学习:这类学习与系列学习相似,只不过学习的单位是语词刺激,言语联想学习就是一系列连续性的词语联结。
(5)多种辨别学习:学习辨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
复旦大学应用心理专硕(2022级专用)
(6)概念学习:在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学习对同一类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即对该类事物的抽象特
(7)原理学习:原理(或法则)是指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原理学习就是对概念关系的学习
(8)问题解决的学习:运用所学的原理解决问题、从问题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学习。
后来将前四类学习归为一类,统称为系列学习。
2.根据学习的结果分类(加涅)
(1)动作技能学习:将各个相关动作组织成一个连贯的、精确的、完整动作的能力;
(2)态度学习:学习者获得了能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心理状态;
(3)言语信息学习:通过言语讲述、传达某种信息的能力
4)认知策略学习:学习者用来指导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能力,是控制学习者自身内部智力技能的能力
(5)智慧技能学习:即个体运用符号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能力。
3.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分类(奥苏泊尔)
(1)意义学习:通过符号、文字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或建立某种内在的、必然的关系,而不是任意的、人为的关系
(2)机械学习:学习者只是在学习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建立一种非本质的、为的联系,没有理解学习符号的真实含义。
4.根据学习的方式分类(奥苏泊尔)
(1)接受学习:讲授者将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来说,学习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学习中不要求学生主动去发现什么,而只要求他们把学习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以后能在恰当的时候把知识提取出来或加以应用。
(2)发现学习:讲授者不直接把学习内容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
5.根据学习的内容分类
根据学习的内容,可以分成认知学习和动作技能学习。
(1)认知学习:以认知加工过程为对象的学习,它包括知觉学习、问题解决学习、语言学习等。
(2)动作技能学习:以动作方式为对象的学习,包括简单的行为,也包括复杂的行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高频】
学习理论
学习的联结理论——经典条件作用说

A

(1)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
实验中,如果将肉末放在一条狗口中或嘴附近,末可自动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在此,肉末被称为无条件刺激(UCS),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因为无需任何训练和经验而自动出现,被称为无条件反射(UR)。如果给狗呈现其他刺激如铃声狗不会产生唾液分泌反应,铃声被称作中性刺激(NS)。如果将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多次配对呈现中性刺激就能成为条件刺激(CS),能够引起原先只有无条件刺激引发的反应,也就是唾液分泌反应,这种反应叫条件反射(R)
(2)经典条件反射的规律
【习得】在条件刺激(CS)与无条件刺激(UCS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叫做条件反射的习得过程。
【消退】条件反射形成之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削弱,直到消失
【泛化】条件反射形成后的初期,另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以对有机体具有恐惧性质的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进行的条件反应最易泛化)。
【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延迟】某些情况下,条件刺激出现后,无条件刺激隔一段时间才出现,此时机体条件反射被暂时抑制,若时间间隔到一定程度后行为又呈现出来,即是延迟。
【二级条件作用】又称为高级条件作用。中性刺激一旦成为条件刺激,就可以作为无条件刺激与另一个中性刺激结合,形成新的条件反射,这种双重条件作用就是二级条件作用。
【第一信号系统】是由具体事物及其属性作为条件刺激(第一信号)而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是对人类使用的语言、文字(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机能系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高频】
学习理论
学习的联结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A

(1)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种刺激一反应联结,这种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自动形成的,不需要以观念作中介。正强化会促进行为,而负强化或惩罚会削弱行为。存在三条学习定律。
①效果律: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会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减弱甚至淘汰。
②练习律: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联结的力量,不练习则导致联结的减弱甚至淘汰。
③准备律:学习者有准备而给予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或无准备而强制活动都会烦恼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斯金纳发明了“斯金纳箱”,箱内装一个操纵杆动物从初始的混乱动作中无意地碰到杠杆,得到食物,进而学会了按压杠杆与得到食物之间的联结。通过研究,斯金纳认为,存在两种类型的学习,即应答性反应与操作性反应。
【应答性反应】由刺激情境引发,与经典性条件作用类似。
【操作性反应】是有机体的自发行为,影响行为巩固或再次出现的关键因素是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即强化。
(3)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①强化与惩罚
强化是增加反应的概率,惩罚是降低反应的概率,按照呈现或取消刺激的不同方式可将强化分为正、负强化;将惩罚分为正、负惩罚。
②强化程序
根据强化出现的时机和频率,可将强化程序分为连续强化和间隔强化程序。
1)连续强化:每次行为之后都给予强化
2)间隔强化:间隔一定时间或比例才给予强化。间隔强化可分为四种延缓强化程序。
连续强化在教学新反应时最有效,间隔强化比连续强化有更高的反应率和较低的消退率。
当学习一个新行为时,应以经常的、可预测的方式来强化。该行为一旦建立,相应的强化就应该适当减少,且强化的给予是不可预测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高频】
学习理论
学习的联结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A

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部分学习不是行为结果的塑造过程,而是更有效的直接学习榜样的过程。
1)班杜拉的经典实验与发现中
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一阵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
脚踢。
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后来的延伸实验证明了榜样行为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的决定因素。
(2)观察学习中心
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
①基本子过程
观察学习包括四个子过程: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1)注意过程: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观察者比较容易观察与自身相似或被认为优秀的榜样。有依赖性、自身概念水平低或焦虑的观察者更容易模仿行为个体决定观察的内容受到
强化的可能性或外在的期望影响个体决定观察谁的什么行为。
2)保持过程: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它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及储存。
3)复制(再现)过程: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行为选择和组织榜样情景中的要素,进行模仿和联系并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精炼行为
4)动机过程: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
②模仿的动机来源
1)直接强化——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
2)替代强化—通过一定的榜样或他人的行为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的倾向;
3)自我强化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监督,从而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