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和行为 Flashcards
态度的定义、形成
2022简答题:简述态度的基本构成成分
(1)定义
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体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由认知、情感(主导地位)、行为倾向三因素组成。
(2)成分
❶认知成分(cognition):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❷情感成分(affect):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❸行为倾向成分(bchavior tendency):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各性质。
▪️传统的研究普遍认为,态度的认知、情感和行为3种成分是密切联系的,一定的认知水平会影响到人的情感判断,同时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态度。 ▫️但也有研究表明,态度的3个成分并不总是彼此高度对应的,态度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了种成分不相一致的情况比较典型地出现在“理通情不达”的情況。
(3)形成
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包括 依从(一种印象管理)、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态度的功能
❶工具性功能/效用功能:态度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按照功利原则进行取舍的结果,是个体社会交换和社会适应的产物。
❷自我防御功能/自我保护功能:个体倾向于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
❸价值表现功能:态度常常显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
❹认知功能: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
态度的测量
⑴量表法:瑟斯顿量表;利克特量表
⑵投射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罗夏墨迹测验
⑶行为反应测验:测量个体的身体距离、生理指标等,也是测谎仪的原理。
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
论述题准备
- 态度与预测行为的紧密相关;
- 强有力的态度;
- 将态度影响行为的“其他因素”最小化。影响态度行为一致性的因素有:
❶态度本身的因素,即强度、深度、外显度、向中度等都会影响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有研究(Krosnick & Carnot,1993)表明,强硬的、明确的、稳定的、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的态度与行为有较高的一致性。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高度一致的态度更可能预测行为。
❷态度与行为的特异性水平也是影响态度和行为一致的因素(格里格,2003)。▫️当态度和行为处于同样的特异性水平时,态度就是行为良好的预测指标。
❸个体的个性品质也是影响其态度与行为一致的因素。
论述题🉑️补充作答: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由阿杰增和菲什拜因提出,人类有意识的行为取决于人们的态度、自身的主观规范以及人们所知觉到的控制感。其中: ❶ 指向行为的【态度】由两方面因素决定, 一是对行为结果的信念,二是对这些信念的评价。 ❷【主观规范】是指对来自他人的社会压力的知觉,即该不该做出这样的行为的考虑,它也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感受到的重要他人的期望,二是遵从这些期望的动机 。 ❸【知觉到的控制感】是指人们认为完成行为是困难还是容易的直觉。 Ajzen指出,只有当人们对完成行为有控制感时,态度才有可能影响行为 。
态度形成的认知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
阿杰增和菲什拜因提出,人类有意识的行为取决于人们的态度、自身的主观规范以及人们所知觉到的控制感。
- 指向行为的【态度】由两方面因素决定, 一是对行为结果的信念,二是对这些信念的评价。
- 【主观规范】是指对来自他人的社会压力的知觉,即该不该做出这样的行为的考虑,它也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感受到的重要他人的期望,二是遵从这些期望的动机 。
- 【知觉到的控制感】是指人们认为完成行为是困难还是容易的直觉。 Ajzen指出,只有当人们对完成行为有控制感时,态度才有可能影响行为 。
行为对态度的影响/表现在:
不仅态度会影响行为,行为对态度也具有反作用。
(1)当我们做事时,往往会夸大事情的重要性,特别是当我们为该事负责时,研究证明社会角色规定的行为,铸造了角色扮演者的态度。简单地说。我们所说所写会强烈地影响我们随后所持的态度。
(2)对登门槛现象的研究说明,对一个小行为的承诺,可以让人们更愿意做一件更大的事。
(3)行为也影响我们的道德态度:我们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正确的。
(4)种族政治行为,也可以塑造我们的社会意识:我们不仅仅坚持自己相信的,我们也相信自己所坚持的。
(5)社会运动和政治可能会导致大规模态度改变的立场行为。
行为影响态度的原因
▫️自我表露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从表面上看起来行为会影响态度,而认知失调理论、自我知觉理论则解释了行为确实影响态度的原因;认知失调理论可以解释行为与明确态度冲突时态度的结果;自我知觉理论则可以很好地解释态度的形成。
态度改变的理论
自我表露理论
(Davia翻译有问题,此处自我表露更接近“自我表演”)
理论假定,人们适当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使其看起来与行为一致,尤其是那些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有研究证明,当人们确实因他人的想法而调整自己的态度时,也可能真的会引发真实态度的改变。
*高自我监控者因他人改变行为⇒认知失调⇒态度真实地改变?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 自我表露最早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Sidney Jourard)在1958年提出来的,它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即让目标对象了解有关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私密的想法与感觉的过程。 Derlega和Chaikin将自我表露定义为“交换自我的任何信息,包括个人的地位、性情、过去的事情以及未来的计划等”。
态度改变的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
2022论述/简答题
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性理论的一种,最早由费斯廷格提出。认知失调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
▫️认知失调通常在4种情况下出现:
A.违背逻辑;B.文化价值冲突;C.观念层次冲突;D.新旧经验有矛盾
▫️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具体的方法有:改变态度、增加认知、改变认知的重要性、减少选择感、改变行为。
*移动方栓和移动线轴的任务证实了认知失调理论。
态度改变的理论
自我知觉理论
▫️提出者贝姆(Bem,1967)认为,与个人通过别人的行为来认识别人的特征的机制一样,个体对自己态度、感情和其他内在状态的认识,也存在根据自己的外显行为和该行为发生的环境而进行推断的机制。
▫️在许多情况下,内在线索是微弱、模糊、不清楚的,个体就要站在外界观察者位置,依据外部线索去推断个人的内在状态。通过对自己的外显行为及行为发生的环境进行功能分析来获得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理论的一个很有趣的推论,是“过度合理化效应”,即附加的外部理由取代了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利用外部的附加理由可以达到改变他人态度的目的。
社会交换理论
理论认为,(1)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
(2)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是按照以尽量小的“成本”换取尽量多的“收益”的原则行动的。
(3)在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时,理论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态度转变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持有者会对诱因进行周密的计算,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即个体持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
说服的要素
态度改变涉及说服者、说服信息、被说服者、情境因素四个方面的要素。
1⃣️信息的直接传播者。
2⃣️劝导说服的过程中所传递的信息特点也会影响说服的效果。
3⃣️态度主体。
4⃣️态度改变的情境是由各种力量的相互影响构成的。
说服的要素
1.说服者
(1)可信度
可知觉到的专业性和可信赖程度;
(2)偏好和吸引力
❶吸引力,如受欢迎程度,是否可爱及外表的吸引力等。
❷与主体的相似性:涉及事实的看法→ 相似性高者;专业领域的看法→ 专业性高者。
说服的要素
2.信息内容
(1)理智与情感
一个论点可以同时包括理智与情感因素,然而,哪个更具影响力取决于听众。受到更好的教育或者善于分析思辦的人比受教育水平不高或不善于分析思辦的人更容易接受理性的说服。有思想和积极参与的听众会用说服的中心途径,他们对逻辑的论点回应最强烈。而不感兴趣的听众则会用说服的外周途径,他们更可能受对传达者偏爱程度的影响。
(2)首因与近因(信息呈现顺序)
如果两种信息依次连续呈现,并且听众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做反应,那么首先出现的信息最有利(首因效应),尤其当第一种信息引发了思考的情况下。 如果两种信息在时间上是分离的,而要求听众在听完第二种信息后立即判断的话,那第二种信息最有利(近因效应)。
(3)好心情效应
心情好的人更易于接受他人的说服性观点。一方面是有利于个体进行积极的思考,另一方面会把好心情与信息本身联系在一起。当人们有一个好心情时,他们会更快,更冲动,更多地依赖外周线索做出决定。
(4)唤起恐惧感(畏惧性信息)
信息唤起恐惧的情绪中等强度效果较好;保护动机理论(事件的严重性、可能行、改变后的有效性、行为的自我效能感);
(5)信息差异
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之间的差距。一方面,如果论点在人们可接受范围内,就容易对此保持开放的态度,此时分歧越大,改变的可能性越小。另一方面,如果观点差异的不同造成了不适,这种不适会促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观点,此时分歧越大,改变的可能性越大(认知失调)。
(6)单面说服与双面说服(信息的单面或双面论据)
文化水平高,卷入深,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效果好;文化水平低,卷入浅,单一倾向的信息效果好;
说服的要素
3.被说服者/说服对象
(1)年龄
态度随着个体的成长而逐渐变得更为保守,年长者的态度相对年轻人而言较少改变。
(2)慎思/思考内容
说服内容的关键不在于信息本身,而在于它引起个体的思维反应方式。如果激起了个体偏好的想法,说服就有可能发生;反之,如果激起了个体相反观点的想法,则会固执己见。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❶预先警告:会导致的自我防卫倾向,如果预先告诉或暗示被说服者他将收到与他立场相矛盾的信息,此时这个人的态度将难以改変。
❷分心:分散注意会减少抗拒,使论据较弱的说服观点更易产生说服。
❸认知需求:思辨性强的个体表现出强烈的认知需求,喜欢仔细思考并偏好中心途径。而那些喜欢节省脑力资源的个体则表现出较低的认知需求,通常对外周线索反应较快。
▪️其他影响说服效果的个人因素还有:个体的可说服性,自尊,自我监控水平,心情及卷入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