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lashcards

You may prefer our related Brainscape-certified flashcards:
1
Q

简述自我服务偏差及其表现

A

当个体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一边轻易地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边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在很多情况下,都把自己看得比别人要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尊。
自我服务偏差是个体如何处理和自我记忆有关的个人信息的副产品,其根源在于以下处理信息倾向:

  1. 自我服务归因
    对行为进行归因时。一方面,当得知自己成功后,个体乐于接受成功的荣誉,把成功归结为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另一方面,个体又习惯地把失败归咎于诸如“运气不佳”,“问题本身就无法解决” 这样的外部因素。
  2. 自我恭维的比较
    当面临和他人比较时,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比平均水平要高。
  3. 盲目乐观
    面对概率性事件时,虚幻的乐观会增强个体的脆弱性。相信自己总能幸免于难,个体往往不去采取明智的预防措施。因此,盲目乐观往往预示着重大的失败。
  4. 虚假普遍性
    观点方面,个体会倾向过高地估计他人对自己所持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
  5. 虚假独特性
    在能力方面,个体倾向把自己的才智和品德看成是超乎寻常的,以满足自己的自我形象,尤其当任务干得不错或取得一定成功时。
Tip:如何克服“盲目乐观”?
答案是防御性悲观主义(defensive pessimism) ---- 即个体对要达成的目标持有一种悲观的看法,但不会因此而陷入习得性无助,反而会促使个体 精心筹备,尽力消解掉通往目标可能的障碍,从而取得成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简述印象形成及有关效应

A
  1. 社会印象
    个体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
  2. 印象形成
    个体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即个体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 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3. 第一印象
    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个体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叫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中最重要、最有力的是评价,即在多大程度上喜欢或讨厌对方
  4.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近因效应: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最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在总体印象形成的过程中,首因效应常用于不熟悉的人,而近因效应常用于熟悉的人
  5. 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高分特质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与晕轮效应相对的是负晕轮效应,也叫扫帚星效应,主要指评价者对一个人 的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某一低分特质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低。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简述基本归因错误及其原因解释

A

基本归因错误指当解释他人行为时,个体通常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的特质和态度所造成的影响。原因解释:

  1. 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不同✔️
    当观察他人行为和自身经历时,个体的观点会有所不同。当个体成为行为的执行者时,环境会支配其注意;而当个体观察别人的行为时,作为行为载体的被观察者则会成为注意中心,而环境则变得相对模糊
  2. 聚焦观点偏见✔️
    此概念最初来源于观看审讯嫌疑犯认罪录像的相关实验:如果从聚焦在嫌疑犯身上的角度观看认罪过程,个体倾向认为罪犯是真诚的;但如果从聚焦在审讯员身上的摄像机角度观看,个体就会倾向认为嫌疑犯是被迫认罪的。聚焦观点偏见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对情境观察的聚焦点不同也会影响人们的归因。
  3. 观点在随时变化✔️
    个体对某一事件的观点可能随时间推移而改变,这种改变也往往能体现在对内外归因方面。举例来说,由于观察者回顾自己的记忆内容时,通常会分配给情境更多的权重,因此先前做出的内归因很可能随时间而改变。
  4. 自我觉知✔️
    当个体把注意聚焦在自己身上时,更可能将原因归结到自我;越是缺乏在不同情境下观察他人行为的机会,就越容易将其行为归因于他人的内在因素。
  5. 文化差异✔️
    ①一个持有西方式世界观的人,更可能认为是人本身而不是环境导致了事件的发生,在 这种文化下,用内部原因解释人的行为更加受社会所赞许。②但是在东亚文化下的人们通常对环境的作用格外敏感。因此,当意识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时,则较难将他人的行为与其内在特质相关联。
  6. 对应偏见✔️
    对应偏见,即认为行为是内在倾向的反映。琼斯认为,个体存有的对应偏见可以解释基本归因错误。
Tip:案例分析里常出现的“受害者有罪论”,可以用基本归因错误来解释。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

A

韦纳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 其主要观点包括:

  1. 归因维度
    ❶内外源:把事件原因归为内在因素 or 外部因素。
    ❷稳定性:把事件原因归为稳定因素 or 不稳定因素。
    ❸可控性:把事件原因归为可控因素 or 不可控因素。
  2. 常见的四种归因:
    能力 (内部、稳定、不可控)、努力 (内部、不稳定、可控)、任务难度 (外部、稳定、不可控)、运气 (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3. 归因结果的影响
    韦纳的理论最引人注目的是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在各维度作出不同的归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认知反应及行为:
    ❶内外源维度影响个体对成败的情绪体验;
    ❷稳定性维度影响个体对未来成败的预期;
    ❸可控性维度影响个体今后努力学习的行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简述凯利的归因理论

A

凯利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会像科学家一样,在所有信息中去寻求规律,寻求决定一种效应是否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

  1. 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为 3 个方面:行动者、刺激物以及情境。
  2. 个体常试图利用以下三种信息解释行为:
    ❶一致性信息:针对行动者,其他人也会和行动者一样对同一刺激作出同样的反应吗?
    ❷一贯性信息:针对情境,行动者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所做的反应都相同吗?
    ❸区别性信息:针对刺激物,行动者对同类其他刺激也会作出这样的反应吗?
  3. 三种信息影响的协变组合:
    ❶一致性低,一贯性高,区别性低。即与众不同,总是如此,不因人而异,原因在于行为者本身。
    ❷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高。即与众相同,总是如此,因人而异,原因在于客观刺激物。
    ❸一致性低,一贯性低,区别性高。即与众不同,偶尔如此,因人而异,原因在于情境。
  4. 凯利还提出归因的折扣原则:特定原因产生特定结果的作用将会由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简述认知不协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

A

认知失调是认知一致性理论中的一种,最早由费斯廷格提出。认知失调就是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Festinger认为,一段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但有时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当人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并且无法对自己的行为找出外部原因时,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

  1. 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会采取各种办法,主要有:
    ①改变态度: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其与另一个相一致。
    ②增加新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更多的协调 认知来减少。
    ③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 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
    ④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
  2. Festinger指出,认知失调通常在4种情况下出现:
    ①违背逻辑;②文化价值有冲突;③观念层次有冲突;④新旧经验有矛盾。
    tips:逻文念经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简述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A
  1. 概述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考察当权威的要求与道德的要求相抵触时会发生什么行为,引发了 顺从的极端表现形式——服从。实验者向被试说明,这是有关惩罚对学习影响的预研究, 要求被试教给另一个人一组成对出现的单词,如果出错,就要对其进行惩罚,惩罚就是实 施逐渐增强的电击直至 450 伏特。在实验之前,精神病学家预测会有 10% 的人服从实验 者的命令且坚持到用 450 伏特的电压电击“学生”,然而实际上这个比例达到了 65%。
  2. 服从产生的条件
    米尔格拉姆不仅揭示出人们服从权威的程度,也考察了服从产生的条件。他发现有四 个因素会影响服从:
    (1)受害者的情感距离
    受害者与被试的距离,被试在无法看到“学习者”的情况下,其行动表现出的同情最 少,因为个体很容易贬低远离自己的人或失去个性的人。
    (2)权威的接近性
    研究者的亲自在场也会影响服从,当实验者通过电话下达命令时,整个服从比例下降 到 21%。
    (3)权威的机构性与合法性
    有机构作背景的权威易发挥社会权力。
    (4)群体影响的释放效应
    从众也可以是积极有效的,如果有人先做出反抗,之后的人往往会跟随。
    (5)个体的道德水平
    (6)文化差异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简述从众产生的原因

A
  1. 规范性影响谢里夫的规范形成研究,光点似动的错觉)
    (1)规范影响来自人们希望获得他人的接纳、免受拒绝、获得赞赏: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喜欢;公开反应时从众度较高,这反映了规范影响的力量。
    (2)遭到社会拒绝令人痛苦;如果个体偏离了群体规范,常常要付出情绪上的代价。有时与群体不一致的高昂代价会迫使人们支持自己不相信的东西,或压制自己的反对性意见。
  2. 信息性影响阿施的群体压力研究,三垂线实验)
    (1)信息影响来自于他人提供的事实证据。当现实较为模糊时,他人可能就会成为有价值的信息来源。遇到困难的决策任务时从众度也较高。这反映了信息影响的力量:我们希望能正确行事。
    (2)他人的反应会影响个体对模糊刺激情境的解释。与群体保持一致会使人们特别容易 获得证实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解释。
  3. 规范性影响与信息性影响往往是同时发生的
    社会形象的关注往往容易产生规范影响,而希望自己行事正确则往往容易产生信息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二者往往一起起作用,例如演讲厅里喝彩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规范影响),其他人的行为也向我展示了正确表达赞赏的方法(信息影响)。
tips:规范——获得喜欢因为偏离群体遭到社会拒绝是令人痛苦的。
信息——希望正确行事,决策困难时我们往往会参照他人行为作出决策。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简述说服的两种途径(精加工似然模型)

A
  1. 中心途径
    当个体在某种动机的引导下,并且有能力全面系统地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他们更多地使用说服的中心途径,也就是关注论据。如果论据有力且令人信服,那么人们就很可能被说服;反之,如果信息包含无力的论据,思维缜密的人会很快注意到这一点并且进行反驳。
  2. 外周途径
    如果个体忙于其他事情而没有专注于信息,就不会花太多时间去仔细推敲信息所包含的内容。此时个体会使用说服的外周途径,也就是关注那些可能令人不假思索就接受的外部线索,而不考虑论据是否令人信服。
🔖说服的中心和外周路径模型
培迪、卡司欧泊提出,说服可能会通过两种途径产生:
(1)当人们有动机、有能力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时候,他们更多地使用说服的“中心途径”,也就是关注论据。如果论据有力且令人信服, 那么他们就很可能被说服;反之若信息包含无力的论据,思维缜密的人会很快驳倒它。
(2)如果人们不花太多的时间去推敲信息的内容,这时人们所采用的是“外周路径”的说服,即关注那些使人不经过很多考虑就接受的外部线索,而不考虑论据本身是否令人信服。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简述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A
  1. 传达者✔️
    (1)可信度:可信度指可知觉到的专业性和可信赖性。人们会倾向听从可信的专家。
    (2)偏好和吸引力:个体对自己所喜欢的人或事物反应会更加积极。◾️魅力十足的说服者在品味和个人价值等问题上非常有说服力。
  2. 信息内容✔️
    (1)理智对情感:受到更好的教育或者善于分析思辨的人比受教育水平不高或不善于分析思辨的人更容易接受理性的说服。有思想和积极参与的听众会用说服的中心途径,他们对逻辑的论点回 应最强烈。而不感兴趣的听众则会用说服的外周途径,他们更可能受对传达者偏爱程度的影响。
    (2)好心情效应:当信息与好心情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心情好的人做判断更为爽快、不假思索。
    (3)唤起恐惧效应:信息唤起人们的恐惧程度越高,能使说服对象感到脆弱,而采取预防行为,其说服效果就越强。
    (4)观点差异:较大程度的意见不同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态度改变。◾️此时说服效果的影响取决于说服者的可信度。
    (5)单方面说服和双方面说服:对那些已经持赞成态度的人来说,单方面信息对其观点的强化作用更大,而双方面的论证则对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比较有效。
    (6)首因对近因:如果两种信息依次连续呈现,并且听众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做反应,那么首先出现的信 息最有利 (首因效应) ,尤其在第一种信息引发了思考的情况下。如果两种信息在时间上是分离的,而要求听众在听完第二种信息后立即判断的话,那第二种信息最有利 (近因效应)。
  3. 沟通渠道✔️
    (1)主动参与还是被动接受:主动参与方面,说服者应该具备传达能够引起听众注意的信息,使他的观点容易理解、具有说服力、容易记忆,并且使人心悦诚服的能力。随着观点熟悉性和重要性的增加,被动说服的影响力越来越小。
    (2)个人与传媒的影响:媒体越贴近生活,其信息就越具有说服力。因此,说服力从大到小排列应该是:现场、录像、录音和文字。
  4. 听众✔️
    (1)年龄:态度随着个体的成长而逐渐变得更为保守,年长者的态度相对年轻人而言较少改变。
    (2)思考内容:如果信息唤起了个体偏好的想法,说服就可以发生。如果它促使个体想起相反的观点,个体可能固执己见,其具体表现在下述 3 个方面:
    ❶预先警示
    如果预先告诉或暗示被说服者他将收到与他的立场相矛盾的信息,此时这个人的态度将难以改变,预先警告会使人产生抗拒仅限于讨厌的信息。当个体对问题了解得很多时,预先警告会引起抗拒,而当人们对该问题了解较少时,预先警告反而有助于态度改变。
    ❷分心
    当个体的注意力被别的东西吸引并阻碍其反驳时,言语的说服效果会得到加强。尤其当信息较为简单时,分心效果尤为显著
    ❸认知需求
    思辨性强的个体表现出强烈的认知需求,喜欢仔细思考并偏好中心途径。而那些喜欢节省自己脑力资源的个体则表现出较低的认知需求,通常对外周线索反应较快。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简述群体极化及其理论解释

A
  1. 含义
    群体极化指群体讨论通常可以强化群体成员的平均倾向,使群体成员的初始观点加强 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2. 理论解释
    (1)信息影响
    群体讨论可以产生一系列观点,而大多数观点都和主导性观点一致。因为人们从他人那里获得论点和信息,如果多数人支持这些论点,个体也会倾向于支持它。
    (2)规范影响
    费斯汀格在其社会比较理论中提出,人类希望能对自己的观点和能力作出评价,对此 个体可以通过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比较来达成。在群体讨论过程中成员比较关心 在某些问 题上的观点与群体其他成员相比到底如何。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并不像当 初想象的那样 与群体要求相一致,因为希望他人能对自己作积极地评价 (社会规范性的影响) ,所以 会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以与他人或社会的要求相一致,最终也就造成了团体的决策趋于极端。
Tips:无论是粉丝群体的讨论使得粉丝对偶像“更喜欢”,还是恶作剧团体的讨论使得恶作剧“升级”,还是公司项目讨论使得决策“更风险”,都能体现群体极化。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简述群体思维及其症状表现

A
  1. 含义
    群体思维是指,在群体决策中,人们为了维护群体和睦而压制异议的现象。(指一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寻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变通行为路线的现实性评价受到压制。)群体思维往往导致错误的决策结果。
  2. 症状表现
    贾尼斯列出了 8 条群体思维的症状表现:
    (1)无懈可击的错觉
    群体决策表现得过分自信,看不到可能的危险警报。
    (2)对群体道义无可质疑
    群体成员接受了其所在群体内在的道义,却忽略了伦理和道义上的其他问题。
    (3)合理化
    群体以集体将决策合理化的方式来减少挑战。
    (4)对对手的刻板印象
    陷于群体思维的人们往往会认为自己的对手不是太难于协商就是太弱小愚蠢以至于难以抵抗他们的计划。
    (5)从众压力
    群体成员会抵制那些对群体的设想和计划提出疑问的人,而且有时候这种抵制并不是 通过讨论而是针对个人的嘲讽。
    (6)自我审查压力
    由于异议往往会令人不舒服,而且整个群体似乎表现出一致性,所以人们往往会将自 己的疑虑压制下来。
    (7)一致同意错觉
    不要去破坏一致性的这种自我潜意识压力会导致一致同意错觉。
    (8)心理防御
    有些成员会保护群体,使那些质疑群体决策效率和道义的信息不会对群体构成干扰。 群体思维的各种症状表现会阻止群体成员对相反信息以及问题的各种可能性的探寻和讨论。当领导主张某种观点而整个群体又排斥异议时,群体思维可能就会产生错误决策。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简述社会助长及其原因解释

A
  1. 社会助长的作用:他人在场的影响
    纯粹他人在场时,个体作业成绩发生变化的现象。社会促进指工作效率提高,社会干扰指工作效率的下降。
  2. 原因解释
    ▫️扎荣茨的著名实验心理学定律——优势反应说:唤醒能促进优势反应,由于他人在场能引发唤醒状态,所以提高简单任务作业成绩,指其优势反应是正确的;但会降低复杂困难任务的作业成绩,即其优势反应是错误的。
    ▫️置身于拥挤的人群也会引起唤醒和促进优势反应。
    实验表明,他人在场之所以引起人们唤起,有以下三点原因:
    (1)评价顾忌
    观察者在场使个体感到忧虑,原因在于个体想知道别人怎么样评价他们。如果人们认为自己正在受到在场的人评价,那么他们的优势反应提高得最明显。此外,受评价引发的自我意识会干扰个体熟练掌握的自动化行为。
    (2)分心
    当考虑共事者在做什么或者观众会怎么反应时,我们已经分心了。这种注意他人和注意任务之间的矛盾冲突,使认知系统负荷过重,于是就引起了唤起。
    (3)纯粹在场
    即使在没有评价顾忌或没有分心的情况下,他人的“纯粹在场”也会引 发一定程度的唤起。
Tips:社会助长的反义词是社会抑制,不是社会惰化。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简述社会惰化及其影响因素

A
  1. 定义
    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懈怠或社会逍遥,指在大家为同一个目标一起努力时,个人的努 力无法被单独评价,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2. 影响因素
    ❶群体规模与责任分散
    当人们不单独为某事负责,或者并不对其努力程度进行单独评价时,所有小组成员的责任感都被分散了;
    群体规模越大,个体越消失在人群中,评价顾忌就会减少,社会懈怠就容易发生。
    ❷集体性质的工作
    如果不管个人对群体作出多少贡献,都是平均分配报酬,那么付出单位劳动所得报酬多的人就等于是搭了集体的便车。因此,人们就会想在自己的努力无法被单独监控或者单独评价时偷懒。
    ❸任务目标
    当群体目标即不具吸引力,也并不十分需要每个人都尽最大的努力,这时团队精神会松散并降低个人努力的程度。
    当任务具有挑战性、吸引力、引人入胜的特点时,群体成员的懈怠程度就会减弱。
    ❹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如果小组成员彼此都是朋友,或成员都很认同自己的群体,那么懈怠就会有所减少。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简述去个体化及其影响因素

A
  1. 含义
    去个体化,是指在某些群体情境中,人们更可能抛弃道德约束, 以至于忘却了个人的身份,而顺从于群体规范做出自己过往从来不会做的反社会行为。▪️其结果就是自我觉察和自我约束减弱,面对积极或消极的直接情境因素的反应性增强。(自我觉察是去个体化的对立面)
  2. 影响因素
    ❶责任扩散
    随着群体的规模增大,成员越有可能失去自我意识而使评价顾忌都降低到最低水平,把其行为的责任归因为情境而不是自我选择。
    ❷身体匿名性
    当个体处在一个大的群体之中或者身穿有隐蔽作用的服装时,会被唤醒,或者分心,进而体验到一种匿名性,▪️匿名性是引起去个体化现象的关键,匿名性也使人们的自我意识减弱,群体意识增强,更容易对情境线索做出回应
    ❸唤起和分心活动
    群体表现出攻击性之前常常会发生一些较小的引发人们唤起状态或者分散其注意力的事件。▪️高水平的社会唤醒与责任扩散的结合有可能使人们放弃自己的道德约束或者丧失自己的个体感。
    ❹弱化自我意识
    弱化自我意识的群体体验,通常能分离个体的行为和态度。自我意识水平高的个体,不太可能受有悖于自己价值观的呼声所影响。

Tips:各种形式的“网络暴力”、“群体打砸抢”都能体现去个体化。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简述偏见的社会根源

A

社会情境以多种方式滋生并维持着偏见。

  1. 社会不平等: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导致人们之间的社会地位不平等。在某些情况下,自然差别导致了社会差别,如肤色导致的社会差别,产生种族歧视。
  2. 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价值观和态度
    ❶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吸收并内化作为文化传统一部分的偏见,如“男尊女卑”、奴隶主认为奴隶天生就该被奴化、战胜者欺辱战败者等。
    ❷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所致,通过社会学习获得社会环境中所流行的群集的观念与态度,这些观念系统又会得到社会的强化。
    ❸在偏见的学习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体宣传效果最为重要(儿童的种族偏见与政治倾向大部分来自父母,而新闻媒体的影响则使得儿童学习到了对其他人的偏见)。
  3. 社会制度:政府、学校、媒体通过公共政策,有时是出于无意识的惯性,使得人们习得偏见。
17
Q

简述偏见的动机根源

A

▪️人们的动机会影响其偏见。

  1. 挫折与攻击:“替罪羊理论”认为,痛苦和挫折(目标受挫)常常引起敌意。当遭遇挫折的原因令人胆怯或者尚未可知的时候,个体往往会转移敌对反向,导致产生存在偏见和歧视的个体和群体之间出现各种形式的直接或替代性攻击,发泄对偏见和歧视对象的压抑情绪。
  2. 群体冲突理论认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团体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偏见是团体冲突的表现,当人们认为自己有权获得某些利益却没有得到,这时他们如果把自己与获得这种利益的团体相比较时,便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最可能引发对立与偏见。
  3. 人们还有一种动机,即认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群体比其他群体优越,产生内群体偏爱。出于维护积极的自我认知或自我价值感,因而在主观上愿意坚持对其所属群体的赞许性评估。
  4. 自我形象受到威胁、归属感的缺失也会引起增强内群体偏爱,导致偏见。
  5. 动机不仅使人们持有偏见,而且会使人们去努力避免偏见,引导人们打破偏见。当个体意识到“应该如何去感受“与“实际感受”之间存在差异时,具有自我意识的人会产生内疚感,并努力抑制他们的偏⻅反应。
18
Q

简述偏见的认知根源

A

▪️偏见和歧视的认知解释强调消极刻板印象在其发展中的作用。

  1.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刻板印象是社会分类和社会比较的结果。在社会知觉中,个体总是倾向于以一定的标准将人进行归类,使信息的提取和运用结构化。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社会认同理论是亨利·塔菲尔 、约翰·特纳等人提出并加以完善的。理论认为:
❶社会认同由类化、认同和比较三个基本历程组成。透过这三个历程,人们抬高自己的身价和自尊。
❷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在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
  1. 一个独特的个体,诸如惟一的一名少数种族个体,具有引人注目的特点,会让我们意识到在其他情形下注意不到的差异。
  2. 两个独特事件的发生有助于建立人与行为之间的虚假相关,例如一名少数种族个体犯了一种非同寻常的罪行。
  3. 群体服务偏差的归因:将外群体成员的消极行为归结于他们的天生特点等内部因素,对他们的积极行为闪烁其词,或归结为运气等外部因素。
  4. 公正世界现象:❶人们认为“我是一个公正的人,生活在一个公正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人们得到他们应得的东西”,这种认识的需要导致人们贬低不幸者。❷实验发现,当观察者无力改变受害者的命运时,他们就经常会否定和贬低受害者。❸人们之所以对社会不公漠不关心,是因为他们眼里看不到不公正。
19
Q

简述攻击行为的理论解释

A
  1. 生物学理论✔️
    (1)本能论
    弗洛伊德和洛伦兹认为,攻击性的能量来自本能,是非习得的和普遍的。如果得不到释放,这种能量就会越积越多,直到爆发为止。(①弗洛伊德等人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根源于一种自我破坏的冲动,攻击行为把这种对死亡原始的强烈欲求所蕴含的能量转向他人。②洛伦兹认为攻击行为更多的是适应的而非自我破坏。)
    (2)进化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攻击行为具有适应性价值,它对于获得资源、抵抗攻击、威吓乃至干掉情敌、防止配偶的不忠都是一种有效策略。
    (3)神经系统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动物和人类身上有一些能够促进攻击行为的神经机制。
    (4)基因的影响
    ❶遗传因素影响神经系统对暴力线索的敏感性
    ❷攻击行为由一种能够改变神经递质平衡的基因童年时期的受虐经历共同决定, 即先天和后天因素互相影响。
    (5)生物化学因素
    ❶一旦人们被激怒,酒精会使攻击行为更容易发生。
    ❷暴力行为与雄性激素有关。
    ❸有暴力倾向的幼儿和成人,5-羟色胺水平均偏低。
  2. 挫折-攻击理论✔️
    挫折-攻击理论是最早对攻击行为进行解释的心理学理论之一,用于解释敌意性攻击。
    (1)挫折-攻击的早期理论
    ①多拉德认为,挫折(任何阻碍个体实现目标的事物)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②由于对反对和惩罚的畏惧,个体往往不直接对挫折源进行攻击,因此攻击驱力可能会被转移,指向其他目标,甚至转而指向个体本身。③当新的目标与挫折源相似,并且稍稍刺激了攻击能量的释放时,攻击的转移最容易发生。
    (2)修正后的挫折-攻击理论
    伯科威茨认为,挫折产生的是愤怒,即攻击行为的一种情绪准备状态,在这种准备状态下,与攻击行为有关的线索会放大愤怒。
  3.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侵犯是习得的,其机制是 联想、强化和模仿
    (1)观察学习可以“引导”出攻击行为。
    (2)当看到别人表现攻击行为并没有受到惩罚时,个体会习得攻击行为。
    (3)日常生活中,个体受到来自家庭、文化和大众媒体的攻击性榜样的影响。
▪️4.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道奇认为,儿童受到挫折或挑衅后的反应,不仅依赖于情境中的社会线索还依赖于个体对这种信息的加工或解释。个体从面临某一社会线索到作出攻击反应的整个信息加工过程,包括五个过程「线索编码、线索解释、反应搜索、反应评估与抉择、反应执行」。
20
Q

简述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A
  1. 厌恶事件
    能诱发攻击行为的事件通常不仅包括挫折,还有一些令人厌恶的体验: 疼痛、令人不适的炎热,受攻击、过度拥挤等。
  2. 唤醒水平(兴奋更容易打架)
    挫败、酷热或者侮辱性的情境 (酒精与药物)都会提高个体的唤醒水平,唤醒状态就会与敌对的想法和情绪一起促成攻击性行为。
  3. 攻击线索
    武器就是一种攻击线索,伯克维兹提出“武器效应”认为,武器可以对攻击行为进行暗示和引导,情境中与侵犯相关的一些线索,如刀、枪、棍等器械往往会成为侵犯行为产生的起因
  4. 媒体影响 ☆
    (1)色情文学和性暴力:色情文学对性暴力有关情节描写会增加个体对性现实的歪曲理解,促成性暴力。
    (2)电视:大量的例子表明,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重演着电视上的犯罪。
    (3)电子游戏 :玩暴力电子游戏更容易提高唤醒水平、引发攻击性思维、唤醒攻击性情绪、诱发攻击性行为、减少亲社会行为。玩暴力游戏的时间越长,上述效应越明显。
  5. 群体影响(去个体化)
    许多攻击行为是群体发生的攻击,激怒个体的情境同样可以激怒群体。通过责任分散和极化行为,群体情景能够增强攻击反应。
  6. 其他
    (1)A型人格
    (2)敌意性归因偏差
    (3)性别差异
21
Q

简述如何减少攻击行为

A
  1. 宣泄
    个体可以通过体验情绪而摆脱攻击性的能量,通过 观看戏剧、回忆或重新体验往事、 表达情绪和各种行动(竞技体育) ,得到情感宣泄。
  2. 社会学习观点建议通过消除引发攻击的因素来控制它。
    ❶避免给人们以错误的、不可达到的预期导致的挫败感。
    ❷奖励合作性的非攻击的行为,对不适宜的攻击行为适当给予惩罚。
    ❸减少电影和电视上暴力的片段。
    ❹增大武器的获取难度。
22
Q

简述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

A
  1.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假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受“社会经济学”指引。人们所做的许多事源于自己对利益和成本的衡量,希望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和付出最小的代价。按照这一理论,人们在助人行为中,也试图追求最大的利益和最小的付出。人们相互之间不仅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而且还交换社会性的商品——爱、服务、信息、地位等,该理论对助人行为的主要解释有:
    (1)人们在违规后会更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目的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消除内疚感和维护自我形象
    (2)悲伤的人也倾向于做出帮助行为,但是这种“坏心情-好行为”效应并不发生在年幼的儿童身上。这种现象表明,帮助行为带来的内部奖励是后期社会化的产物。
    (3)也存在的显著的“好心情-好行为”效应——快乐的人一般也是乐于助人的人。
  2. 社会规范理论(社会进化论观点)✔️
    规范,就是社会期望,它们规定了个体生活中适宜的行为和应尽的义务。研究者们确认了两种驱动利他主义的社会规范:互惠规范和社会责任规范。
    (1)互惠规范: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应当施以帮助。
    (2)社会责任规范:人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3. 进化心理学理论(社会生物学观点)✔️
    进化心理学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使基因存活下来,基因会驱使个体采用能使其存活机会最大的方式行动,甚至采取无私的、甚至自我牺牲的帮助行为来行事。 其主要体现如下:
    (1)亲缘保护:基因使个体愿意关心与自己有亲缘关系的人。
    (2)互惠:个体帮助他人,是因为它期待得到回报。
4. 学习理论✔️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关助人行为规范的掌握是学习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强化和模仿很重要。
23
Q

简述助人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

A
  1. 环境因素✔️
    (1)旁观者数量:当旁观者的数目增加时,人们施予帮助的可能性变小,尤其是当紧急情境不甚明了或旁观者是不容易理解彼此行为的陌生人时。
    (2)亲社会的榜样能够促进助人行为。
    (3)时间压力:在时间紧急时会减少助人行为。
    (4)相似性:受助者与助人者之间的相似性。我们更多地对那些跟我们相似的人产生共情,也更乐于帮助他们。
  2. 助人者的特征✔️
    (1)人格特征:具有较高的社会赞许性需求、高积极情绪性、高共情能力和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容易表现出帮助行为。
    (2)宗教信仰:当宗教教义提倡助人和施予时,宗教信仰对助人的长久意愿有更好的预测性
    (3)心情:当一个人心情很好时,比较乐于帮助他人。
    (4)助人者的内疚感:内疚感是指当人们做了一件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事时所唤起的一种不愉快情绪。为了降低这种情绪,人们常常会选择去帮助他人。
    (5)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
    个人困扰是指个体面对他人受难时所产生的个人反应,他会促使个体设法去降低自己不舒服的感觉,而帮助他人就可以达到这一点。同情性关怀则是指同情心及对他人关心等情绪,尤其是指替代性地或间接地分担他人的苦难,同情性关怀只能通过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他人而降低
  3. 求助者的特征✔️
    (1)是否受到他人喜爱:个体经常会帮助自己喜爱的人,很多情况下,长相漂亮的人更可能获取他人的帮助。
    (2)是否值得他人帮助:假如一个人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某种任务,人们便倾向于不去帮助他。
    (3)性别的影响:一般而言,相比男性求助者,女性求助者受到异性帮助的概率更高。
24
Q

简述旁观者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A

旁观者效应,是指当他人在场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他人,在场他人越多, 帮助的可能性越小,给予帮助前的延迟时间越长。
引起旁观者效应的主要原因与以下的几个因素有关:

  1. 责任分散
    周围他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越少,这种责任分担可以降低个人的助人行为。
  2. 情境的不明确性
    从决策分析过程来看,人们有时无法确定某一情境是否真正处于紧急状态时,他人的行为就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到该个体对情境的定义,进而影响其行为。
  3. 评价恐惧
    试图避免社会非难的心态抑制了人们的助人行为。 如果知道别人正在注视着自己,个体更会去做一些他人期待自己去做的事情,并以较受大家欢迎的方式表现自我。
25
Q

简述如何增加助人行为

A
  1. 去除对帮助的抑制✔️
    (1)减少模糊性,提高责任感(明确责任,增加互动)
    任何能凸显旁观者个人特征的事情,都增加了帮助的可能性。
    ⇨ :❶ 个人请求(求助者直接向特定的旁观者请求帮助) 、❷目光接触(求助者目光集中在特定旁观者身上)、❸告知名字(在场的旁观者互相知道对方姓名)、❹会面的预期 (旁观者预感到可能与求助者再次会面)。
    (2)引发内疚和对自我形象的关心
    通过增加个体的内疚感来提升他们的帮助意愿,或是引发个体关注自我形象,也能够让个体表现出更多助人行为,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其一是留面子效应,先提出一个非常大的请求,得到拒绝后,马上提出一个较小的请求。
    其二是请求很微小的帮助,以至于使个体不能拒绝,除非他认为自己是个吝啬鬼。
    其三是给人们贴上乐于助人的标签。
    贴上姓名标签、被观察和评价、注意集中的安静状态 都能提高自我意识,增加帮助行为。
  2. 利他主义的社会化✔️
    (1)教化道德包容
    道德包容是指,个体将那些区别于自己和自己内群体的其他人同等看待,以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和正义准则来对待他们。因此, 利他主义社会化的第一步是去除天然的内群体偏爱, 而扩展我们关心他人福利的界线。
    (2)树立利他主义榜样
    利他主义者榜样与其父母的至少一方往往有着温暖亲密的关系,他们的家庭教给了他们帮助和关爱他人的准则。并且,电视上的积极榜样也会助长帮助行为。
    (3)提升动机:过度辩护效应
    当对一种行为给予超过适度的反馈时,个体可能将行为归因为奖励这一外部反馈而非内部动机,产生过度辩护效应。因此,如果引导人们以充分的内在理由来促进助人行为,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通过实施这种行为而使自己获得满足与快乐。
    (4)学习利他主义
    ❶学习了解旁观者在场会抑制帮助行为的原因,会使他们在群体情境下主动帮助的可能性增加。
    ❷学习利他技能,实践利他行为。
    ❸学习训练个体的共情能力。
26
Q

4.简述海德的归因理论。

A

(1)主要观点
人们通常试图将个体的行为或者归结为内部原因(如个人的性格),称为性格归因, 或者归结为外部原因 (如人们所处情境) ,称为情境性归因。
(2)归因原则
1共变原则: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人们就可能把结果归因于该原因;
2排除原则:指如果内外因中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人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27
Q

5.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

A
  1. 概念解释
    所谓“对应推论”即由外显行为推论其内在特质,该理论试图解释在什么条件下人们 可以把事件归因于他人的内在特质,即人格、态度、心情等。
  2. 主要观点
    (1)个体常常可以通过他人的行为来判断他们的目的和意图。
    (2)正常的和预料中的行为只能让个体了解某个人很有限的一些方面,而不寻常的行为则能使得个体更多地了解这个人。
    (3)个体往往轻易地就推断出他人行为背后的特质。
  3. 影响对应推论正确性的因素
    (1)行为结果的数量
    某一行为可能的结果越多,对应推论越困难。
    (2)行为的社会赞许性
    一个人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动时,就很难推论他的真实想法。
    (3)行为的自由选择性
    如果我们知道某人从事某行动是自由选择的,便倾向于认为这个行为与某人的态度是 对应的。
28
Q

8.比较登门槛策略和低价法策略。

A
  1. 含义
    登门槛策略指先向对方提出一个小要求,再向对方提出一个大要求,那么对方接受大 要求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又称“得寸进尺效应”。
    低价法策略指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小要求,别人接受小要求后马上提出一个别人要付出 更大代价的要求,又称“滚雪球技巧”。
  2. 异同
    相同点:两者都是先提出小要求,再提出大要求。
    不同点:登门槛策略的两个要求之间有时间间隔,而且两个要求之间没有直接联系;而低价法策略的两个要求之间没有时间间隔,而且密切联系,是围绕同一件事提出的。
29
Q

9.比较门前技巧和打折扣技巧。

A
  1. 含义
    门前技巧是指向他人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拒绝之后,马上提出一个小要求, 那么对方接受小要求的可能性会增加。
    折扣技巧是先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回应之前赶紧打折扣或者给对方其他好处。
  2. 异同
    相同点:两者都是先提出大要求,再提出小要求。
    不同点:门前技巧不同的是,在折扣技巧中,不给对方拒绝大要求的机会,通过折扣、 优惠、礼物等方式诱导对方接受这一要求。
30
Q

10.简述从众、顺从和服从。

A
从众即由于群体的压力而改变个体自己的行为或信念,其表现形式有两种。❶顺从是迫于外部压力而与群体趋同但内心并不赞同;服从是顺从的一种,是指对直接命令的顺从。❷接纳是指内心认可社会压力并在行动上保持一致。 
  1. 从众
    从众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不仅仅是和他人一样的行动,而是指 个体受他人行动的影响。
  2. 顺从
    靠外在力量表现出的从众行为叫顺从。有时个体会顺从一种期望或要求,但并不真正 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个体之所以会顺从主要是为了得到奖励或避免惩罚。
  3. 服从
    如果个体的顺从行为是由明确的命令所引起的,就称作服从。
  4. 接纳
    有时,个体真的相信群体要求自己做的事。这种真诚的、内在的从众行为叫做接纳。
31
Q

11.简述谢里夫的规范形成研究。

A

为了探究实验室情境下是否有可能观察到社会规范的形成,谢里夫在模糊任务的现实情境下,利用视错觉的光点似动现象(自主运动现象)研究大学生被试的判断情况。
结果发现,他人的判断会影响人们对光点移动距离的错觉估计。就这样形成了“正确” 答案的规范,并且该规范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并在一批一批的研究参与者中流传下来。

32
Q

12.简述阿施的群体压力研究。

A

所罗门·阿施设计的实验任务先让实验者听到其他人做出三条线段中哪一条与标准线段相等的判断,然后自己做出判断。当其他人一致地给出一个错误答案后,结果有 37%的 实验者会从众。

33
Q

13.简述从众的影响因素。

A

◾️情境因素

  1. 群体规模
    群体规模越大,给个体的压力就越大,个就体越容易从众,但是如果群体超过 3~4 人,则人数增加并不一定导致从众行为的增加。
  2. 一致性
    如果个体不赞成多数人的观点,同时还能找到和自己的立场一致的人,那么个体站出来声明相反观点的概率就更高。
  3. 凝聚力
    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一个群体的凝聚力越强,对成员的影响力就越大,群体成员表现出一致观点、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个人因素

  1. 地位
    社会地位高的人往往有更大影响力,他们会想方设法避免与地位低的人或受别人嘲笑的人的意见相一致。
  2. 公开反应
    必须面对他人做反应时,要比私下里回答问题时会表现出更多的从众行为。
  3. 预先承诺
    个体一旦在公众面前作出承诺,就倾向于坚持到底。
  4. 其他个体因素:❶如果参与者感到任务判断较为困难,无力胜任;❷保持独特性的需要;❸个人的控制愿望
34
Q

15.简述说服模型。

A
  1. Hovland 的说服模型
    这个模型的最初形式,主要说明了说服在什么时候产生和怎样产生。照此观点,只有 当他人注意到说服信息,理解信息内容,并且接受了这些信息的时候,说服才能发生,而注意、理解以及接受3 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出现问题,说服都不能引发态度改变。
  2. Sears 的说服模型
    该模型包括4 个因素外部刺激、说服对象、说服过程和结果 。在这个模型中,外部刺激由说服者、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组成。其中
    ❶说服者的影响力取决于他的 专业程度、可靠性和是否受欢迎
    ❷说服对象的特点包括 其投入度或承诺、是否对说服有免疫力以及人格特征。
    ❸在态度改变的作用过程中,被说服者首先要学习信息的内容,在学习的基础上发生情感转移,把对一个事物的情感转移到与该事物有关的其他事物之上。当接收到的信息与原有的态度不一致时,便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一致性机制便开始起作用,一致性理论认为有许多种方法可用来减轻这种紧张。
    ❹说服结果有两个:一是态度改变,二是对抗说服,包括 贬低信息来源、故意扭曲说服信息和对信息加以拒绝、掩盖。
  3. Petty & Cacioppo(1981,1986)的精加工似然模型(即说服中心和外周路径)🔺
35
Q

17.简述人际吸引的规则。

A
  1. 个人特质
    ①外表吸引力;②个性品质:诚实、正直、友好和热情;③能力
  2. 接近性
    ①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的最好预测因素是他们之间的接近性,接近性不仅利于双方不断曝光,从而进行相互交往,这也促进双方去发掘两人的相似之处,感受彼此的喜爱。② 曝光效应,即熟悉诱发了喜欢。
  3. 相似性
    双方在态度、信仰和价值观上的相似性,会极大地增进一方对另一方的喜欢。相似导致喜欢;对立则很少能产生吸引。
  4. 互补性
    恋爱与婚姻关系中,我们也会倾向于喜欢具有其他补偿性品质的人。
  5. 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①喜欢通常是相互的,一个人喜欢他人的程度,可以反过来预测对方喜欢他的程度。 接近性和吸引力影响我们最初为谁所吸引,而相似性会影响长期的吸引。②告知某人他们被别人喜欢或仰慕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回报的情感。③当个体获得目标人物的尊重,尤其当这种尊重的获得是逐渐发生的,并且还推翻了目标人物先前的批评之词时,更容易产生吸引。
  6. 关系中的回报
    ①吸引的回报理论认为,我们喜欢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奖赏或者与那些奖赏事件相联的人。如果跟某人交往所得到的回报大于付出成本,那我们就喜欢并愿意继续维持这种关系。②我们喜欢与那些能让我们心情愉悦的人交往。
36
Q

18.简述斯滕伯格的爱情三元论(爱情三角形理论)。

A

罗伯特 ·斯滕伯格提出了爱情的三元论,也叫爱情三角形理论,该理论把爱情比作成一个三角形,其三边 (不等长) 分别代表爱情的三种成分: 激情(生理上的互相吸引)、 亲密(心理上的互相喜欢)和承诺(认知上不离开彼此的承诺和离开对方的价值权衡,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
由此组成了七种爱情,包括:
喜爱 (只有亲密)、迷恋 (只有激情)、空爱 (只有承诺)、
浪漫之爱 (无承诺;亲密+激情)、伴侣之爱 (无激情;亲密+承诺)、愚昧之爱 (无亲密;激情+承诺)、
完满的爱 (all in;亲密+激情+承诺)。

tips:喜欢迷恋空洞,浪漫伴侣愚蠢,完美

37
Q

8.简述个体抵制从众的原因。

A

(1)逆反
个体非常看重自己的自由感和自我效能感。所以,如果社会压力非常明显,以至于威胁到个体的自由感时,他们常常会反抗。
(2)坚持独特性
当个体认为自己是独特的,并且这种独特感是中等程度时会产生较好的自我感觉,进而以维护自己个性的方式来行动。

38
Q

依从的原因

A
  1. 潜在损失危机
    一种东西有失去的潜在可能性,会使人们给予更积极的评价,也更容易产生依从行为 。
  2. 互惠心理
    正如因果报应思想在各种文化中有普遍的认同那样,人类文化价值中最具有普遍性的规范 就是互惠,这个规范使个体有回报的压力 。 在这一规范的推动下,人们需要回报礼物、恩惠、服务 或帮助给那些已经为他们做出相应付出的人 。 许多时候,回报要高于他们已经得到的恩惠 。
    研究表明 ( Berry & Kanouse, 1987 ) ,主动提供礼物之后再提出捐赠的请求,可以启动人们的 互惠规范意识,使捐赠更容易和捐赠更多 。
  3. 喜爱和熟悉
    当请求来自 一个自己喜欢的对象或自己熟悉和有积极评价的对象时,依从行为 更容易发生 。 某公司利用家庭聚会的形式,安排顾客从认识的人那里购买公司产品,而不是从一个不认识的销售员那里购买公司产品,结果表明,在家庭聚会的情境下,购买率得到明显增加 。
  4. 情感
    个体的情绪情感体验与其外在请求的反应是相互作用的 。 个体的情感会影响其对外在请求的反应 。
    ❶处于积极情感状态下的个体,依从于外在谓求的可能性会显著提高。
    ❷此外,对请求的反应也会反过来引起情绪情感的变化 。 表面依从有助于个体避免或降低羞愧和恐惧,而内在依从有助于个体避免或降低内疚和怜悯。
39
Q

社会学习理论

论述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通过例子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A

班杜拉提出的模仿理论最初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由于这一理论关注 信念、期望、记忆以及自我强化等 认知因素在社会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后来又被称为社会认知理论。
▪️经典实验: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 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

  1. 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过程。观察的对象就是榜样。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有四个阶段: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部分。
    (1)注意
    在通过观察学习任何东西的时候,学习者首先必须对榜样加以注意。如我们想向别人学习怎样使用刀叉,必须注意别人怎么使用才是正确的。榜样的某些特点会更加吸引我们的注意,如我们对熟悉的人会更容易发生注意。
    (2)保持
    在保持阶段,观察者以表象和言语的形式将榜样的行为在头脑中进行编码和存储。要使观察学习发生,学习者必须能够保持对榜样行为的记忆。如想要学习电视节里面表演的一段舞蹈,就必须记住这些舞蹈动作。
    (3)复制
    在复制阶段,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行为的符号概念和表象转化为外显的行为。观察者需要组织和选择反应,进行必要的练习和模仿,使自己的行为尽可能的与榜样的行为保持一致。
    (4)动机
    在动机阶段,观察者因表现出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鼓励。观察者模仿动机的来源有三个:一是观察者以外的其他人给予的直接强化;二是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强化,即替代强化;三是观察者根据某一标准对自己进行的自我强化学习者要表现出观察到的行为,就必须具备实施该行为的渴望或者动机。
  2. 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选择榜样并观察他们来提高自己。比如,你想成为一名流利的英语演说者,那么,最好去找一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然后,在跟他们频繁接触的过程中,仔细模仿他的语音语调、口型动作等,并且自己也要不断的练习、不断的重复观察到的行为,当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的时候,你就知道,自己成功了。
▫️社会化与观察学习🔖
①个人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学习各种行为、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
②随着个体的「自我意识水平」不断提高和「自我评价标准」的形成,「自我强化」就逐渐成为社会化经验中具有自我引导性质的重要机制。也就是说,人们会使用「自己设定的标准」来评价、权衡自己。
③用社会学习机制解释青少年的社会化具有重要价值。青少年的自主生活领域在不断扩展, 观察学习经验在社会化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青少年的很多行为、观念与行为方式并非来自系统教育,而是来自他们对生活的观察。此外,青少年所认同和崇拜的对象也是他们观察经验的来源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