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lashcards
1
Q
简述自我服务偏差及其表现
A
当个体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一边轻易地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边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在很多情况下,都把自己看得比别人要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尊。
自我服务偏差是个体如何处理和自我记忆有关的个人信息的副产品,其根源在于以下处理信息倾向:
- 自我服务归因
对行为进行归因时。一方面,当得知自己成功后,个体乐于接受成功的荣誉,把成功归结为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另一方面,个体又习惯地把失败归咎于诸如“运气不佳”,“问题本身就无法解决” 这样的外部因素。 - 自我恭维的比较
当面临和他人比较时,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比平均水平要高。 - 盲目乐观
面对概率性事件时,虚幻的乐观会增强个体的脆弱性。相信自己总能幸免于难,个体往往不去采取明智的预防措施。因此,盲目乐观往往预示着重大的失败。 - 虚假普遍性
观点方面,个体会倾向过高地估计他人对自己所持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 - 虚假独特性
在能力方面,个体倾向把自己的才智和品德看成是超乎寻常的,以满足自己的自我形象,尤其当任务干得不错或取得一定成功时。
Tip:如何克服“盲目乐观”? 答案是防御性悲观主义(defensive pessimism) ---- 即个体对要达成的目标持有一种悲观的看法,但不会因此而陷入习得性无助,反而会促使个体 精心筹备,尽力消解掉通往目标可能的障碍,从而取得成功。
2
Q
简述印象形成及有关效应
A
- 社会印象
个体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 - 印象形成
个体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即个体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 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 第一印象
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个体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叫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中最重要、最有力的是评价,即在多大程度上喜欢或讨厌对方。 -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近因效应: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最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在总体印象形成的过程中,首因效应常用于不熟悉的人,而近因效应常用于熟悉的人。 - 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高分特质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与晕轮效应相对的是负晕轮效应,也叫扫帚星效应,主要指评价者对一个人 的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某一低分特质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低。
3
Q
简述基本归因错误及其原因解释
A
基本归因错误指当解释他人行为时,个体通常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的特质和态度所造成的影响。原因解释:
- 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不同✔️
当观察他人行为和自身经历时,个体的观点会有所不同。当个体成为行为的执行者时,环境会支配其注意;而当个体观察别人的行为时,作为行为载体的被观察者则会成为注意中心,而环境则变得相对模糊。 - 聚焦观点偏见✔️
此概念最初来源于观看审讯嫌疑犯认罪录像的相关实验:如果从聚焦在嫌疑犯身上的角度观看认罪过程,个体倾向认为罪犯是真诚的;但如果从聚焦在审讯员身上的摄像机角度观看,个体就会倾向认为嫌疑犯是被迫认罪的。聚焦观点偏见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对情境观察的聚焦点不同也会影响人们的归因。 - 观点在随时变化✔️
个体对某一事件的观点可能随时间推移而改变,这种改变也往往能体现在对内外归因方面。举例来说,由于观察者回顾自己的记忆内容时,通常会分配给情境更多的权重,因此先前做出的内归因很可能随时间而改变。 - 自我觉知✔️
当个体把注意聚焦在自己身上时,更可能将原因归结到自我;越是缺乏在不同情境下观察他人行为的机会,就越容易将其行为归因于他人的内在因素。 - 文化差异✔️
①一个持有西方式世界观的人,更可能认为是人本身而不是环境导致了事件的发生,在 这种文化下,用内部原因解释人的行为更加受社会所赞许。②但是在东亚文化下的人们通常对环境的作用格外敏感。因此,当意识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时,则较难将他人的行为与其内在特质相关联。 - 对应偏见✔️
对应偏见,即认为行为是内在倾向的反映。琼斯认为,个体存有的对应偏见可以解释基本归因错误。
Tip:案例分析里常出现的“受害者有罪论”,可以用基本归因错误来解释。
4
Q
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
A
韦纳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 其主要观点包括:
- 归因维度
❶内外源:把事件原因归为内在因素 or 外部因素。
❷稳定性:把事件原因归为稳定因素 or 不稳定因素。
❸可控性:把事件原因归为可控因素 or 不可控因素。 - 常见的四种归因:
能力 (内部、稳定、不可控)、努力 (内部、不稳定、可控)、任务难度 (外部、稳定、不可控)、运气 (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 归因结果的影响
韦纳的理论最引人注目的是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在各维度作出不同的归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认知反应及行为:
❶内外源维度影响个体对成败的情绪体验;
❷稳定性维度影响个体对未来成败的预期;
❸可控性维度影响个体今后努力学习的行为。
5
Q
简述凯利的归因理论
A
凯利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会像科学家一样,在所有信息中去寻求规律,寻求决定一种效应是否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
- 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为 3 个方面:行动者、刺激物以及情境。
- 个体常试图利用以下三种信息解释行为:
❶一致性信息:针对行动者,其他人也会和行动者一样对同一刺激作出同样的反应吗?
❷一贯性信息:针对情境,行动者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所做的反应都相同吗?
❸区别性信息:针对刺激物,行动者对同类其他刺激也会作出这样的反应吗? - 三种信息影响的协变组合:
❶一致性低,一贯性高,区别性低。即与众不同,总是如此,不因人而异,原因在于行为者本身。
❷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高。即与众相同,总是如此,因人而异,原因在于客观刺激物。
❸一致性低,一贯性低,区别性高。即与众不同,偶尔如此,因人而异,原因在于情境。 - 凯利还提出归因的折扣原则:特定原因产生特定结果的作用将会由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
6
Q
简述认知不协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
A
认知失调是认知一致性理论中的一种,最早由费斯廷格提出。认知失调就是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Festinger认为,一段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但有时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当人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并且无法对自己的行为找出外部原因时,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
- 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会采取各种办法,主要有:
①改变态度: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其与另一个相一致。
②增加新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更多的协调 认知来减少。
③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 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
④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 - Festinger指出,认知失调通常在4种情况下出现:
①违背逻辑;②文化价值有冲突;③观念层次有冲突;④新旧经验有矛盾。
tips:逻文念经
7
Q
简述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A
- 概述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考察当权威的要求与道德的要求相抵触时会发生什么行为,引发了 顺从的极端表现形式——服从。实验者向被试说明,这是有关惩罚对学习影响的预研究, 要求被试教给另一个人一组成对出现的单词,如果出错,就要对其进行惩罚,惩罚就是实 施逐渐增强的电击直至 450 伏特。在实验之前,精神病学家预测会有 10% 的人服从实验 者的命令且坚持到用 450 伏特的电压电击“学生”,然而实际上这个比例达到了 65%。 - 服从产生的条件
米尔格拉姆不仅揭示出人们服从权威的程度,也考察了服从产生的条件。他发现有四 个因素会影响服从:
(1)受害者的情感距离
受害者与被试的距离,被试在无法看到“学习者”的情况下,其行动表现出的同情最 少,因为个体很容易贬低远离自己的人或失去个性的人。
(2)权威的接近性
研究者的亲自在场也会影响服从,当实验者通过电话下达命令时,整个服从比例下降 到 21%。
(3)权威的机构性与合法性
有机构作背景的权威易发挥社会权力。
(4)群体影响的释放效应
从众也可以是积极有效的,如果有人先做出反抗,之后的人往往会跟随。
(5)个体的道德水平
(6)文化差异
8
Q
简述从众产生的原因
A
-
规范性影响(谢里夫的规范形成研究,光点似动的错觉)
(1)规范影响来自人们希望获得他人的接纳、免受拒绝、获得赞赏: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喜欢;公开反应时从众度较高,这反映了规范影响的力量。
(2)遭到社会拒绝令人痛苦;如果个体偏离了群体规范,常常要付出情绪上的代价。有时与群体不一致的高昂代价会迫使人们支持自己不相信的东西,或压制自己的反对性意见。 -
信息性影响(阿施的群体压力研究,三垂线实验)
(1)信息影响来自于他人提供的事实证据。当现实较为模糊时,他人可能就会成为有价值的信息来源。遇到困难的决策任务时从众度也较高。这反映了信息影响的力量:我们希望能正确行事。
(2)他人的反应会影响个体对模糊刺激情境的解释。与群体保持一致会使人们特别容易 获得证实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解释。 - 规范性影响与信息性影响往往是同时发生的
对社会形象的关注往往容易产生规范影响,而希望自己行事正确则往往容易产生信息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二者往往一起起作用,例如演讲厅里喝彩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规范影响),其他人的行为也向我展示了正确表达赞赏的方法(信息影响)。
tips:规范——获得喜欢因为偏离群体遭到社会拒绝是令人痛苦的。 信息——希望正确行事,决策困难时我们往往会参照他人行为作出决策。
9
Q
简述说服的两种途径(精加工似然模型)
A
- 中心途径
当个体在某种动机的引导下,并且有能力全面系统地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他们更多地使用说服的中心途径,也就是关注论据。如果论据有力且令人信服,那么人们就很可能被说服;反之,如果信息包含无力的论据,思维缜密的人会很快注意到这一点并且进行反驳。 - 外周途径
如果个体忙于其他事情而没有专注于信息,就不会花太多时间去仔细推敲信息所包含的内容。此时个体会使用说服的外周途径,也就是关注那些可能令人不假思索就接受的外部线索,而不考虑论据是否令人信服。
🔖说服的中心和外周路径模型 培迪、卡司欧泊提出,说服可能会通过两种途径产生: (1)当人们有动机、有能力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时候,他们更多地使用说服的“中心途径”,也就是关注论据。如果论据有力且令人信服, 那么他们就很可能被说服;反之若信息包含无力的论据,思维缜密的人会很快驳倒它。 (2)如果人们不花太多的时间去推敲信息的内容,这时人们所采用的是“外周路径”的说服,即关注那些使人不经过很多考虑就接受的外部线索,而不考虑论据本身是否令人信服。
10
Q
简述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A
- 传达者✔️
(1)可信度:可信度指可知觉到的专业性和可信赖性。人们会倾向听从可信的专家。
(2)偏好和吸引力:个体对自己所喜欢的人或事物反应会更加积极。◾️魅力十足的说服者在品味和个人价值等问题上非常有说服力。 - 信息内容✔️
(1)理智对情感:受到更好的教育或者善于分析思辨的人比受教育水平不高或不善于分析思辨的人更容易接受理性的说服。有思想和积极参与的听众会用说服的中心途径,他们对逻辑的论点回 应最强烈。而不感兴趣的听众则会用说服的外周途径,他们更可能受对传达者偏爱程度的影响。
(2)好心情效应:当信息与好心情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心情好的人做判断更为爽快、不假思索。
(3)唤起恐惧效应:信息唤起人们的恐惧程度越高,能使说服对象感到脆弱,而采取预防行为,其说服效果就越强。
(4)观点差异:较大程度的意见不同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态度改变。◾️此时说服效果的影响取决于说服者的可信度。
(5)单方面说服和双方面说服:对那些已经持赞成态度的人来说,单方面信息对其观点的强化作用更大,而双方面的论证则对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比较有效。
(6)首因对近因:如果两种信息依次连续呈现,并且听众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做反应,那么首先出现的信 息最有利 (首因效应) ,尤其在第一种信息引发了思考的情况下。如果两种信息在时间上是分离的,而要求听众在听完第二种信息后立即判断的话,那第二种信息最有利 (近因效应)。 - 沟通渠道✔️
(1)主动参与还是被动接受:主动参与方面,说服者应该具备传达能够引起听众注意的信息,使他的观点容易理解、具有说服力、容易记忆,并且使人心悦诚服的能力。随着观点熟悉性和重要性的增加,被动说服的影响力越来越小。
(2)个人与传媒的影响:媒体越贴近生活,其信息就越具有说服力。因此,说服力从大到小排列应该是:现场、录像、录音和文字。 - 听众✔️
(1)年龄:态度随着个体的成长而逐渐变得更为保守,年长者的态度相对年轻人而言较少改变。
(2)思考内容:如果信息唤起了个体偏好的想法,说服就可以发生。如果它促使个体想起相反的观点,个体可能固执己见,其具体表现在下述 3 个方面:
❶预先警示
如果预先告诉或暗示被说服者他将收到与他的立场相矛盾的信息,此时这个人的态度将难以改变,预先警告会使人产生抗拒仅限于讨厌的信息。当个体对问题了解得很多时,预先警告会引起抗拒,而当人们对该问题了解较少时,预先警告反而有助于态度改变。
❷分心
当个体的注意力被别的东西吸引并阻碍其反驳时,言语的说服效果会得到加强。尤其当信息较为简单时,分心效果尤为显著。
❸认知需求
思辨性强的个体表现出强烈的认知需求,喜欢仔细思考并偏好中心途径。而那些喜欢节省自己脑力资源的个体则表现出较低的认知需求,通常对外周线索反应较快。
11
Q
简述群体极化及其理论解释
A
- 含义
群体极化指群体讨论通常可以强化群体成员的平均倾向,使群体成员的初始观点加强 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 理论解释
(1)信息影响
群体讨论可以产生一系列观点,而大多数观点都和主导性观点一致。因为人们从他人那里获得论点和信息,如果多数人支持这些论点,个体也会倾向于支持它。
(2)规范影响
费斯汀格在其社会比较理论中提出,人类希望能对自己的观点和能力作出评价,对此 个体可以通过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比较来达成。在群体讨论过程中成员比较关心 在某些问 题上的观点与群体其他成员相比到底如何。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并不像当 初想象的那样 与群体要求相一致,因为希望他人能对自己作积极地评价 (社会规范性的影响) ,所以 会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以与他人或社会的要求相一致,最终也就造成了团体的决策趋于极端。
Tips:无论是粉丝群体的讨论使得粉丝对偶像“更喜欢”,还是恶作剧团体的讨论使得恶作剧“升级”,还是公司项目讨论使得决策“更风险”,都能体现群体极化。
12
Q
简述群体思维及其症状表现
A
- 含义
群体思维是指,在群体决策中,人们为了维护群体和睦而压制异议的现象。(指一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寻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变通行为路线的现实性评价受到压制。)群体思维往往导致错误的决策结果。 - 症状表现
贾尼斯列出了 8 条群体思维的症状表现:
(1)无懈可击的错觉
群体决策表现得过分自信,看不到可能的危险警报。
(2)对群体道义无可质疑
群体成员接受了其所在群体内在的道义,却忽略了伦理和道义上的其他问题。
(3)合理化
群体以集体将决策合理化的方式来减少挑战。
(4)对对手的刻板印象
陷于群体思维的人们往往会认为自己的对手不是太难于协商就是太弱小愚蠢以至于难以抵抗他们的计划。
(5)从众压力
群体成员会抵制那些对群体的设想和计划提出疑问的人,而且有时候这种抵制并不是 通过讨论而是针对个人的嘲讽。
(6)自我审查压力
由于异议往往会令人不舒服,而且整个群体似乎表现出一致性,所以人们往往会将自 己的疑虑压制下来。
(7)一致同意错觉
不要去破坏一致性的这种自我潜意识压力会导致一致同意错觉。
(8)心理防御
有些成员会保护群体,使那些质疑群体决策效率和道义的信息不会对群体构成干扰。 群体思维的各种症状表现会阻止群体成员对相反信息以及问题的各种可能性的探寻和讨论。当领导主张某种观点而整个群体又排斥异议时,群体思维可能就会产生错误决策。
13
Q
简述社会助长及其原因解释
A
- 社会助长的作用:他人在场的影响
纯粹他人在场时,个体作业成绩发生变化的现象。社会促进指工作效率提高,社会干扰指工作效率的下降。 - 原因解释
▫️扎荣茨的著名实验心理学定律——优势反应说:唤醒能促进优势反应,由于他人在场能引发唤醒状态,所以提高简单任务作业成绩,指其优势反应是正确的;但会降低复杂困难任务的作业成绩,即其优势反应是错误的。
▫️置身于拥挤的人群也会引起唤醒和促进优势反应。
实验表明,他人在场之所以引起人们唤起,有以下三点原因:
(1)评价顾忌
观察者在场使个体感到忧虑,原因在于个体想知道别人怎么样评价他们。如果人们认为自己正在受到在场的人评价,那么他们的优势反应提高得最明显。此外,受评价引发的自我意识会干扰个体熟练掌握的自动化行为。
(2)分心
当考虑共事者在做什么或者观众会怎么反应时,我们已经分心了。这种注意他人和注意任务之间的矛盾冲突,使认知系统负荷过重,于是就引起了唤起。
(3)纯粹在场
即使在没有评价顾忌或没有分心的情况下,他人的“纯粹在场”也会引 发一定程度的唤起。
Tips:社会助长的反义词是社会抑制,不是社会惰化。
14
Q
简述社会惰化及其影响因素
A
- 定义
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懈怠或社会逍遥,指在大家为同一个目标一起努力时,个人的努 力无法被单独评价,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 影响因素
❶群体规模与责任分散
当人们不单独为某事负责,或者并不对其努力程度进行单独评价时,所有小组成员的责任感都被分散了;
群体规模越大,个体越消失在人群中,评价顾忌就会减少,社会懈怠就容易发生。
❷集体性质的工作
如果不管个人对群体作出多少贡献,都是平均分配报酬,那么付出单位劳动所得报酬多的人就等于是搭了集体的便车。因此,人们就会想在自己的努力无法被单独监控或者单独评价时偷懒。
❸任务目标
当群体目标即不具吸引力,也并不十分需要每个人都尽最大的努力,这时团队精神会松散并降低个人努力的程度。
当任务具有挑战性、吸引力、引人入胜的特点时,群体成员的懈怠程度就会减弱。
❹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如果小组成员彼此都是朋友,或成员都很认同自己的群体,那么懈怠就会有所减少。
15
Q
简述去个体化及其影响因素
A
- 含义
去个体化,是指在某些群体情境中,人们更可能抛弃道德约束, 以至于忘却了个人的身份,而顺从于群体规范做出自己过往从来不会做的反社会行为。▪️其结果就是自我觉察和自我约束减弱,面对积极或消极的直接情境因素的反应性增强。(自我觉察是去个体化的对立面) - 影响因素
❶责任扩散
随着群体的规模增大,成员越有可能失去自我意识而使评价顾忌都降低到最低水平,把其行为的责任归因为情境而不是自我选择。
❷身体匿名性
当个体处在一个大的群体之中或者身穿有隐蔽作用的服装时,会被唤醒,或者分心,进而体验到一种匿名性,▪️匿名性是引起去个体化现象的关键,匿名性也使人们的自我意识减弱,群体意识增强,更容易对情境线索做出回应。
❸唤起和分心活动
群体表现出攻击性之前常常会发生一些较小的引发人们唤起状态或者分散其注意力的事件。▪️高水平的社会唤醒与责任扩散的结合有可能使人们放弃自己的道德约束或者丧失自己的个体感。
❹弱化自我意识
弱化自我意识的群体体验,通常能分离个体的行为和态度。自我意识水平高的个体,不太可能受有悖于自己价值观的呼声所影响。
Tips:各种形式的“网络暴力”、“群体打砸抢”都能体现去个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