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t Exam Flashcards
似动:
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归因
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进行推测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就称为归因,也叫归因过程。
常模
常模团体在测验上的分数分布称常模。
众数
是指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的值。
自变量
是指在研究中有意加以改变、操纵的事物、条件或特征。
刻板印象
指人们通过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经验形成的对他人或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
横向研究(横断研究)
是在同一个时间内对某一年龄(年级)或几个年龄(年级)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从而确定其心理特点的研究方法。
简述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
情绪活动的外部行为表现主要包括 1)面部表情。主要通过眼部、口部、颜面部肌肉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2分) 2)姿态表情。主要通过手势等身体姿态表现情绪。(2分) 3)语调表情。通过语调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表现情绪。(2分)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主要有: (1)问题情景:指个人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之间的差异。 (2)动机与情绪:一定范围内随动机强度增强,解决问题的效率提高;积极的情绪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3)定势:指对活动的一种内部准备状态,可帮助也可阻碍问题解决。 (4)功能固着与变通: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摆脱事物固有功能,常常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 (注:本题满分6分,答对3点即给满分,每答对1点给2分。)
简述访谈法的优缺点。
(1)访谈法的主要优点是灵活性较强、针对性强、可靠性较强、适用范围广并能进行较为深入、广泛的研究。(3分) (2)不足是研究结果易受访谈者素质的影响,难以量化处理,比较费时费力,某些问题不宜进行访谈。(3分)
简述单侧检验的概念及其应用条件。
(1)概念:按分布的一侧计算显著性水平概率的检验,称作单侧检验。(3分) (2)应用条件:凡是检验大于、小于、高于、低于、劣于、优于等有确定性大小关系的假设检验问题。(2分) 其研究假设一般为H1 :
简述良好的效标测量必须具备的条件。
1)有效性:效标测量必须能真正反映观念效标。(2分) (2)可靠性:效标测量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2分) (3)客观性:采用判断性的效标测量,必须控制偏见,使评定过程尽可能客观。(1分) (4)实用性:效标测量应尽可能用法简单、省时、花费少,经济实用。(1分)
简述选择统计方法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要选择正确有效的统计方法,必须考虑两方面的问题: (1)研究问题的性质、数据类型和特征以及研究设计;(3分) (2)各种统计方法和公式的适用条件。(3分)
论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应用价值。
马斯洛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 (1)每个人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需要层次,它们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5分) (2)在需要层次中,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需要的满足通常是由低到高依次进行。当低级需要未满足时,它就成为支配个体行为的主导动机;一旦低级需要被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就占据主导地位,支配个体行为。(3分) 3) 该理论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确定员工的主导需要及满足的顺序;用于说明个体发展中主导需要出现的先后顺序(关于应用价值,论述合理即可)。(2分)
论述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关系的思想。
要点: (1)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另一种是通过努力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两水平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理想的教学高于现有水平,又要是儿童经过努力能达到的。(4分) (2)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儿童发展,决定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容、表现、水平和速度。(3分) (3)提出“学习最佳期限”的思想。儿童学习任何知识或技能都有一个最佳年龄的问题,在最佳年龄里学习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3分)
人格
是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
社会化
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首因效应
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备择假设(H1 )
与虚无假设对立的假设,又称科学假设、对立假设。一般假设两个总体参数之间有差异、不相等。
操作定义
指用可感知、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和说明,最大特征就是可观测性。
内容效度
是指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
最近发展区
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是现有水平,及儿童当前所达到的智力发展状况 另一种是在现有状况的基础上,经过努力,特别是在有能力的同伴或成人帮助下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在这两种水平状态间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地带就是“最近发展区”。
习得性无力感
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简述情绪的詹姆士——兰格理论。
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认为,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情绪是对这些身体变化的知觉。(4 分) 例如,在他看来,悲伤由哭泣引起,而愤怒由打斗而致。情绪产生的先后关系是“刺激情境—机体反应—情绪”。(2 分)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在问题情景中,新的思维从萌发到形成的整个过程(2 分),创造性思维的几个主要发展阶段是: (1)准备期:积累有关知识经验,搜集有关资料; (2)酝酿期:对问题和资料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3)豁朗期:新思想、新观念、新形象产生的时期,又可称作灵感期; (4)验证期:对新思想或新观念进行验证补充和修正,使其趋于完善。 (给分说明:写出上述四个阶段并作适当解释的各给1 分,没作解释的适当扣分。)
简述计算样本算术平均数的条件。
计算算术平均数时数据要满足如下条件: (1)数据必须是同质的,即同一种测量工具所测量的某一特质;(2 分) (2)数据取值必须明确;(2 分) (3)数据离散不能太大。(2 分)
简述参与观察策略的适用条件。
参与观察策略主要用于探索性研究。(2 分)选用该方法时需考虑: (1)观察者自身的条件,如时间是否充足、能否既能与观察者和谐相处又能客观地进行观察记录等;(2 分) (2)被观察者的条件,如被观察者或团体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与观察者的差异程度如何等。(2 分)
简述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的方法。
内部效度是指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确定性。(2 分) 要使研究有较高效度必须控制各种无关变量,(2 分)包括成熟因素、历史因素、被试选择上的差异、被试缺失产生的效应、前测效应、实验程序不一致或处理扩散产生的效应、统计回归效应、多种研究条件与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给分说明:举出一些变量的例子即得2 分。)
简述测验标准化的主要含义。
测验标准化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标准化:对所有受测者施测相同的或者等值的题目。(2 分) (2)过程标准化:使测验条件对所有的被试相同,必须有统一的指导语或时限。(2 分) (3)评分标准化:实行客观评分,这意味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评分者的评分具有一致性。(2 分)
论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之间有许多不同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工深度因素的影响不同 在一项研究中,先将被试分成四组,被试都看同一张单词表,但分别完成四种加工深度不同的实验任务。结果发现,被试的内隐记忆并未受到作业任务类型的影响,而外显记忆则明显受到了影响。(2 分) (2)保持时间不同. 图尔文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利用再认作业和词干补笔作业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保持特点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一周之后,被试的再认成绩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而词干补笔的作业成绩前后没有显著的变化,这表明内隐记忆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2 分) (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产生的影响不同 罗德格等人研究了记忆负荷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用再认作业测量的外显记忆成绩随着所学词汇数目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用知觉辨认测量的内隐记忆成绩并没有受到词汇数目增加的影响。(2 分) (4)呈现方式的影响不同 加考比等在研究中发现,以听觉形式呈现的刺激而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时,这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2 分) (5)干扰因素的影响不同 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现象的存在很好地说明了这点。但是,内隐记忆的情况则有所不同。通过词干补笔作业来测量内隐记忆的成绩,结果发现,干扰词对外显记忆的成绩影响较大,而很少影响内隐记忆的成绩。(2 分)
论述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皮亚杰将儿童智力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2 分)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2 岁),儿童的智力仅限于感知运动,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智力的进步体现在从反射行为向信号功能过渡。(2 分) (2)前运算阶段(2~7 岁),儿童的思维已表现出符号性特点,他们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而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2 分) (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性。这个阶段儿童智力发展的最大收获是达到了思维上的守恒性。(2 分) (4)形式运算阶段(11、12~15、16 岁),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与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2 分) 皮亚杰认为,在经过前述这四个连续发展的阶段后,儿童的智力就基本达到了成熟。
表象
事物不在面前时,人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品德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
β 错误又称Ⅱ型错误
β 错误又称Ⅱ型错误,是指虚无假设为假时,接受虚无假设所犯的错误。
效标效度
效标效度也称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景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被预测的行为是检验测验效度的标准,简称效标。
概念同化
概念同化是指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
观点采择
观点采择是指儿童能够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须的认知技能
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是指由于社会压力而引起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中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是指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含义。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记忆保持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遗忘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3 分); 但遗忘速度不均衡,开始时的速度非常快,然后速度减慢,即遗忘“先快后慢”。(3 分)
简述影响测验信度的主要因素。
所有能引起随机误差而导致分数不一致的因素,都会影响测验的信度。 (1)受试者方面:身心健康状况、动机、注意力等。(2分)(2)主试者方面:不按规定实施测验,评分主观等。(2分) (3)测验内容方面:试题取样不当,内部一致性低,题数过少。(1分)(4)施测情境方面:测验现场条件,如通风、温度、噪音等。(1分) 或按如下方式作答: (1)被试样本:(2分) ①团体的异质性。一个团体越是异质,其分数范围越大,以其为样本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信度系数)就越高。 ②团体的平均水平。 (2)题目的数量:在一个测验中增加同质的题目,可以使信度提高。(2分) (3)测验难度:若测验项目太难或太容易,则分数范围将缩小,从而使信度降低。(1分) (4)间隔时间: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越高。(1分)
简述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等;(3分) (2)个体本身的状态,如需求、情绪状态、兴趣、过去经验等。(3分)
简述方差分析的使用条件。
4.方差分析的使用条件包括: (1)总体正态分布;(2分) (2)变异是可加的;(2分) (3)各处理内的方差一致。(2分)
简述确定样本大小需要考虑的因素。
最佳的样本大小既要满足统计学上的要求,又要考虑实际上搜集资料的可能性,以使取样误差减到最低限度。(2分) 样本大小通常取决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①研究的类型; ②预定分析的精确程度; ③允许误差的大小; ④总体的同质性; ⑤研究者的时间、人力和物力; ⑥取样方法等。(4分) 评分说明:上述6点每点1分,答够4点即给4分。
如何对研究报告的方法部分进行评价?
一般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1)作者的研究方法是否能够检验研究假设;(2分) (2)研究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什么,被试如何选取,是否合理;(2分) (3)按照作者的研究方法预测将取得怎样的结果;(1分) (4)自己提出的检验假设方法是否比作者的更好。(1分)
论述动机的含义及其功能。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3分) 动机的功能包括: (1)激发功能;(3分) (2)指向功能;(2分) (3)维持和调节功能。(2分) 评分说明:若只答出动机的三个功能,而未加必要论述的,每点各扣1分。
论述幼儿思维的基本特点。
幼儿思维的基本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3分)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即思维活动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的,而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关系和本质的理解,即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3分) (2)思维的抽象性开始萌芽。(2分) (3)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2分) 评分说明:若按照皮亚杰的理论论述幼儿思维基本特点也视为正确。
想象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 。 它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 ,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不仅可以创造人们未曾知觉过的事物的形象 , 还可以创造现实中不存在的或不可能有的形象 。想象主要处理图形信息 ,其基本特点是形象性和新颖性 。 想象的功能有预见、补充知识经验、代替、调节机体生理活动等。
负强化
某种刺激在有机体做出一个操作反应后消失,反应概率增加,该刺激产生的作用就是负 强化。
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是游戏者根据设想的情境有意地做出模仿的行为,是一种有意识、 答:有目的 的游戏形式。 假装游戏的内容既与现实相似,又具有戏剧性色彩,这类游戏的主要特征是有明显的代替 性和假设性,有利于儿童创造性的发展。
心理测量
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 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冒险转移
人们在独自进行决策时,愿意冒的风险较小,倾向于较为保守的选择成功可能性较大的 行为。而如果改由群体共同决策,则最后的决定会比个人决策时有更大的冒险性。这种群体决策比个人 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就称为 “冒险转移”
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也称为 “群体两极分化 “,它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 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群体讨论可以形成群体极化,使原 先群体支持的意见更为支持,原先群体反对的意见更为反对,从而最终使群体的意见出现 “极端化”。
测定系数
测定系数即确定系数,是变量间共变程度的度量指标,表示因变量的全部变异中被回归 平方和解释了的比例。测定系数越大,说明回归效果越好。若比率为 1,则表明总平方和全由回归方程所 决定,回归效果极住。若比率接近 0,效果正好相反。因此在判断回归方程是否有意义时 ,不仅要看回归 系数是否显著,更要看测定系数是否足够大。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个人的学习方法和个人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以提高认知操作水 平的技能。包括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与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
简述表象的基本特征。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它具有三个特征: (1)直观性。表象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出现。 (2)概括性。表象是关于某个或某类事物的概括形象,反映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 (3)可操作性。人们可以对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操作,它类似于通过外部动作操作和控制客观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