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t Exam Flashcards
似动:
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归因
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进行推测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就称为归因,也叫归因过程。
常模
常模团体在测验上的分数分布称常模。
众数
是指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的值。
自变量
是指在研究中有意加以改变、操纵的事物、条件或特征。
刻板印象
指人们通过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经验形成的对他人或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
横向研究(横断研究)
是在同一个时间内对某一年龄(年级)或几个年龄(年级)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从而确定其心理特点的研究方法。
简述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
情绪活动的外部行为表现主要包括 1)面部表情。主要通过眼部、口部、颜面部肌肉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2分) 2)姿态表情。主要通过手势等身体姿态表现情绪。(2分) 3)语调表情。通过语调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表现情绪。(2分)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主要有: (1)问题情景:指个人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之间的差异。 (2)动机与情绪:一定范围内随动机强度增强,解决问题的效率提高;积极的情绪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3)定势:指对活动的一种内部准备状态,可帮助也可阻碍问题解决。 (4)功能固着与变通: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摆脱事物固有功能,常常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 (注:本题满分6分,答对3点即给满分,每答对1点给2分。)
简述访谈法的优缺点。
(1)访谈法的主要优点是灵活性较强、针对性强、可靠性较强、适用范围广并能进行较为深入、广泛的研究。(3分) (2)不足是研究结果易受访谈者素质的影响,难以量化处理,比较费时费力,某些问题不宜进行访谈。(3分)
简述单侧检验的概念及其应用条件。
(1)概念:按分布的一侧计算显著性水平概率的检验,称作单侧检验。(3分) (2)应用条件:凡是检验大于、小于、高于、低于、劣于、优于等有确定性大小关系的假设检验问题。(2分) 其研究假设一般为H1 :
简述良好的效标测量必须具备的条件。
1)有效性:效标测量必须能真正反映观念效标。(2分) (2)可靠性:效标测量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2分) (3)客观性:采用判断性的效标测量,必须控制偏见,使评定过程尽可能客观。(1分) (4)实用性:效标测量应尽可能用法简单、省时、花费少,经济实用。(1分)
简述选择统计方法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要选择正确有效的统计方法,必须考虑两方面的问题: (1)研究问题的性质、数据类型和特征以及研究设计;(3分) (2)各种统计方法和公式的适用条件。(3分)
论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应用价值。
马斯洛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 (1)每个人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需要层次,它们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5分) (2)在需要层次中,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需要的满足通常是由低到高依次进行。当低级需要未满足时,它就成为支配个体行为的主导动机;一旦低级需要被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就占据主导地位,支配个体行为。(3分) 3) 该理论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确定员工的主导需要及满足的顺序;用于说明个体发展中主导需要出现的先后顺序(关于应用价值,论述合理即可)。(2分)
论述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关系的思想。
要点: (1)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另一种是通过努力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两水平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理想的教学高于现有水平,又要是儿童经过努力能达到的。(4分) (2)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儿童发展,决定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容、表现、水平和速度。(3分) (3)提出“学习最佳期限”的思想。儿童学习任何知识或技能都有一个最佳年龄的问题,在最佳年龄里学习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3分)
人格
是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
社会化
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首因效应
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备择假设(H1 )
与虚无假设对立的假设,又称科学假设、对立假设。一般假设两个总体参数之间有差异、不相等。
操作定义
指用可感知、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和说明,最大特征就是可观测性。
内容效度
是指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
最近发展区
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是现有水平,及儿童当前所达到的智力发展状况 另一种是在现有状况的基础上,经过努力,特别是在有能力的同伴或成人帮助下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在这两种水平状态间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地带就是“最近发展区”。
习得性无力感
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简述情绪的詹姆士——兰格理论。
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认为,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情绪是对这些身体变化的知觉。(4 分) 例如,在他看来,悲伤由哭泣引起,而愤怒由打斗而致。情绪产生的先后关系是“刺激情境—机体反应—情绪”。(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