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Flashcards
我国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特征是( )
A.知识广 B、教学方法好 C、亲近学生 D、热爱学生
B、教学方法好
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正式形成,其标志是美国心理学家( )的著作教育心理学(1903)
A、华生 B、斯金纳 C、皮亚杰 D、桑代克 E、维果斯基
D、桑代克
心理学家是通过下述两种方法来选出专家教师的( )
A、同事推荐 B、学生成绩 C、学生推荐 D、领导推荐
B、学生成绩 D、领导推荐
.教育心理学家的使用“教师角色”这一术语时,含有以下三方面的意思( )
A、教师行为 B、教师的地位和身份 C、教师的认知
D、教师的情感 E、教师的期望
ABE
教师专业需要某些特殊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ABCD)
A、思维的条理性 B、思维的逻辑性 C、口头表达能力 D、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ABCD
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都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这些特殊能力既有天赋的一面,即认为好教师是天生的,但也有后天习得的一面,即认为好教师是后天训练的。
专家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表现在三个方面,具体是( )
A、课时计划 B、课堂管理专长 C、教授专长 D、课堂过程 E、课后评价
ADE
专家教师具备的教学专长有多种形式,包括:( )
A、学科知识专长 B、课堂管理专长 C、教授专长 D、诊断专长
ABCD
促进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方法有:( )
A、写反思日记 B、观摩与分析 C、职业发展 D、行动研究
ABCD
教师的智力水平与教学效果之间存在较高的正相关。( )
×
教师的知识准备的程序和质量与教学效果之间存在较高的正相关。( )
×
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较为简单,并以学生为中心。( )
√
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递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这被称为( )
A、暗示效应 B、期望效应 C、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 D、被动接受效应
B、期望效应
处于( )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往往是自我中心的。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B、前运算
前运算阶段对大多数儿童来说,前运算阶段( representational thought)发生在大约24个月到七岁之间。儿童开始积极地发展心理表象,这在感知运动阶段末期就已经有了初步发展。这个阶段,儿童在与同学之间以及父母之间开始通过词语进行交流。前运算阶段儿童的交流通常是自我中心的(egocentric),只集中于自我,而不能理解别人是如何知觉情景的。
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其意指认知发展真实水平与( )两者之间的距离。
A、潜在水平 B、可能水平 C、目标水平 D、理想水平
A、潜在水平
维果斯基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是最近发展区(简称ZPD),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指导者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Vygosky,1978)。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恰当的教学条件下,学生可能达到的学习量(Day,1983)。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测验学生发展的准备度或在特定领域内的智力水平(Campione,Brown,Ferrara,&Bryant,1984),可将之看做智力概念的一种不同说法。
自我意识由三个成分构成,分别是( )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控制 D、自我发展 E、自我评价
ABC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态度,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与控制。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心理特点和自我价值的了解和评价,知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自我体验是个体是否喜欢自己的情感体验,包括自尊、自爱、自豪、自卑等。而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追求和自我完善等多属于自我调节与控制。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
A、学习兴趣 B、学习成绩 C、自我价值感 D、心理健康 E、同伴关系
ACD
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
A、 满足儿童的多种心理需要 B、增强儿童的学习兴趣
C、为社会能力发展提供背景 D、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ACD
维果斯基提出了自我中心式言语理论来解释个体语言发展的过程。( )
×
维果斯基提出儿童自我中心言语理论。他认为,个体对行为的控制和调节,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言语过程,个体的行为最初是受他人调节和控制,然后受学习者自我指导的言语的控制和调节,最后在言语的内化中,实现内部言语的控制和调节。而Meichenbanm进行的关于学习缺陷儿童的自我教育的研究,Palincsar和Brown关于阅读理解的互惠教学研究等支持了他的儿童自我中心言语理论。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必须先于教学。( )
×
与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必须先于教学,儿童只有处于特定的阶段,才能掌握某些概念的观点相反, 维果斯基认为,发展和教学相互影响,甚至教学要先于发展.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之一,是在婴儿期注重形成基本的信任感。( )
√
在青少年期,同伴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父母和教师。( )
√
下列哪些智力类型,不是加德纳多元智力的内容( )
A、言语智力 B、人际智力 C、 空间智力 D、想象智力 E、情绪智力
D、想象智力 E、情绪智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框架中相对独立地存在着七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
1.言语-语言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这种智力在记者、编辑、作家、演讲家和政治领袖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2.音乐-节奏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这种智力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乐器制造者和乐器调音师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3.逻辑-数理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这种智力在侦探、律师、工程师、科学家和数学家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4.视觉-空间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藉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智力在画家、雕刻家、建筑师、航海家、博物学家和军事战略家的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5.身体-动觉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这种智力在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赛车手和发明家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6.自知-自省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这种智力在哲学家、小说家、律师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7.交往-交流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斯腾伯格提出的成功智力包括( )
A、综合性智力 B、分析性智力 C、 创造性智力 D、实践性智力 E、理论性智力
B、分析性智力 C、 创造性智力 D、实践性智力
认知差异导致了教育者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变化( )
A、教学观念 B、教学组织形式 C、 教学方式 D、教学手段 E、教学过程
B、教学组织形式 C、 教学方式 D、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