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Flashcards
神经元的结构
树突:接收刺激
胞体:整合信息
轴突:传出刺激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神经细胞/神经元
神经元的基本特性
兴奋性、传导性
高等脊椎动物的脑的变化
脑相对大小的变化
皮层相对容积和面积的变化*(新皮层)
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脑区)
脑相对大小变化的指标
皮层相对大小指数/脑指数(EQ)
=脑的实际大小(克)➗ 脑的预期大小(克)
皮层相对容积的指标
皮层相对容积指数(CQ)
= 新皮层的实际大小 ➗ 一种典型的哺乳动物的新皮层的期望大小
神经元的分类
内导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外导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
- 生长线路/后期支架/帮助修复
- 形成髓鞘,加快神经冲动传递
- 输送营养,清除其间多余神经递质
神经冲动的定义
神经冲动是指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从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变为比较活跃的状态。
神经冲动的传导分为
- 细胞内的电传导
(神经纤维中的传导是双向传导) - 细胞间的化学传导
(神经元间的传导是单向传导)
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神经冲动电传导的“全或无”法则
全:
达到阈限刺激或阈上刺激时,同一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是相同的,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无:
达不到阈限刺激就不会有动作电位。
突触(synapse)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
神经冲动借助神经递质在突触间传递。
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
神经回路
(神经元与神经元通过突触建立的联系)
最简单的神经回路
反射弧
神经系统分为
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的两种分类
- 根据连于中枢的部位不同
1⃣️脊神经
2⃣️脑神经
2. 根据分布的部位不同 1⃣️躯体神经系统 (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2⃣️自主神经系统/内脏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机能上具有拮抗性质)
中枢神经系统分为
脊髓
脑
脑包括哪些部位?
脑干 间脑 小脑 边缘系统 大脑
tips:高(g,干)级(j,间)大细(x,小)胞(b,边)
脑干包括
延脑
桥脑
中脑
网状结构(脑干各段的广大区域中)
tips:哪敢(脑干)要求作为(yqzw)
“生命中枢”是_____?
延脑
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之间传递信息的必经之路是?
桥脑
桥脑的作用
桥脑是连接小脑和大脑的神经通路,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传递信息的必经之路,对人的睡眠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瞳孔、眼球由____控制。
中脑
脑的哪些部位可以调节睡眠?
桥脑: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上行网状结构:控制机体的觉醒或意识状态,与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注意状态有密切的联系
丘脑:是网状系统的一部分,因而对控制睡眠和觉醒也有重要意义
上行网状系统的作用
控制机体的觉醒或意识状态,与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注意状态有密切的联系。
下行网状系统的作用
对肌肉紧张有易化和抑制两种作用,即加强或减弱肌肉的活动状态。
间脑包括
丘脑
下丘脑
丘脑的作用
- 丘脑是个中继站:除嗅觉外,所有感觉信息都通过这里导向大脑皮层,从而产生视听触味感觉。
2. 丘脑也是网状结构的一部分,因而对控制睡眠和觉醒也有重要意义。
下丘脑的作用
- 下丘脑是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皮下中枢。
- 对维持体内平衡、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有重要意义。
- 在情绪产生中有重要作用。
- 控制着动物和人的饥、渴、性方面的欲望。
小脑的主要作用
与大脑皮质运动区共同控制肌肉活动,调节身体姿势与平衡。
边缘系统包括
海马:外显记忆
杏仁核:情绪控制、情绪记忆(主要是负面情绪)
扣带回:与注意有密切关系
与动物本能活动有关,在长时记忆编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_____?
边缘系统
额叶(frontal lobe)
高级认知活动(语言、情感、记忆)
精细的自主运动
顶叶(parietal lobe)
躯体感觉区
粗大运动行为
空间定向
枕叶(occipital lobe)
视觉
颞叶(temporal lobe)
听觉、语言、记忆、物体/面孔识别
大脑皮层的分区
初级感觉区
初级运动区
联合区
初级感觉区包括
1⃣️视觉区:枕叶 (布鲁德曼第17区) 2⃣️听觉区:颞横回 (布鲁德曼第41、42区) 3⃣️机体感觉区:顶叶 (布鲁德曼第1、2、3区)
初级运动区位于
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前部,属于布鲁德曼第4区
联合区包括
感觉联合区
运动联合区
前额联合区
语词联合区
感觉联合区的作用
从各感觉区接受大部分的输入信息,并提供给更高水平的知觉组织。
运动联合区的作用
负责精细运动和活动协调。
前额联合区的作用
与高级的认知功能、行为控制和人格发展有密切关系。
语词联合区包括
言语运动区(布洛卡区)
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区)
词形视觉中枢(顶枕叶交界处)
左半球主要负责
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
右半球主要负责
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
通过裂脑人研究来揭示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科学家是
斯佩里(Sperry)
大脑两半球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结构是
胼胝体
脑功能学说包括
定位说 整体说 机能系统说 模块说 神经网络学说
口诀:
整体定位系统,神经网络模块
定位说的提出者、主要内容、证据
提出者:波伊劳德(研究失语症病人)
主要内容:特定区域对应特定功能
证据: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潘菲尔德的电刺激法发现记忆定位在颞叶
定位说起源于
18c德国加尔和斯柏兹姆的颅相学
(注意:真正的定位说始于波伊劳德)
整体说的提出者、主要内容、原理
提出者:拉什利(脑损毁小白鼠走迷宫) 主要内容:大脑以整体形式发挥作用 两条重要原理: ⒈均势原理 ⒉总体活动原理
均势原理
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挥作用。
总体活动原理
大脑是以总体发挥作用的,学习的效率与大脑受损面积大小成反比,而与受损部位无关。
机能系统说的提出者、主要内容
提出者:鲁利亚
主要内容:机能系统123(动力、信息处理、行为调节)相互作用、协同活动
1⃣️第一机能系统/动力系统 ◽️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网状结构/边缘系统) 2⃣️第二机能系统/信息处理系统 ◽️信息接收、加工、存储(~枕叶、颞叶、顶叶、相应的皮下组织) 3⃣️第三机能系统/行为调节系统 ◽️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额叶)
模块说的提出者、主要内容
提出者:查尼加
主要内容:专门化的独立模块构成人脑
(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观点,类似电脑的cpu、硬盘、内存的组合)
神经网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不同脑区协同活动构成神经网络,脑区经由不同神经网络参与不同认知活动。
大脑皮层的分区及机能的口诀
枕视颞听顶感觉
布说威听角阅读
大脑各区域成熟的顺序
枕叶(O) 🔜 颞叶(T) 🔜 顶叶(P) 🔜 额叶(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