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Flashcards
心理学的定义和目标。
【定义】心理学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定义中的关键词:科学的、行为、个体和心理。
【目标】基础心理学的目标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而应用心理学比基础心理学多一个目标: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构造主义
- 代表人物:冯特(先驱)、铁钦纳(创始人)
- 基本观点
(1)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
(2)人的经验可以分为感觉、表象与情感,分别是知觉、观念和情绪的元素 - 研究方法
实验内省法,靠被试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如读一段文字,从感觉、表象和情感描述自己此时此刻的意识。 - 评价
(1)贡献:使心理学摆脱了哲学思辨的羁绊,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成为了独立的学科
(2)缺陷:
①简化论,所有的体验简化为简单的感觉
②元素论,把元素和成分连接起来,而非直接研究或整体的行为
③心灵主义,只研究有意识的口头报告,忽视不能内省的个体
格式塔心理学
1.代表人物:维特海默、考夫卡、柯勒
2.基本观点:
(1)心理学研究意识应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知觉的组织原则)
(2)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如分析个别音符不能了解整段乐曲
(3)整体先于部分存在,如符合刺激图形中大 L 优先于小 H
(4)部分依赖于整体,如是 B 还是 13
3.研究方法:实验法
4.评价:对知觉,学习和思维等研究成果至今还有积极意义
机能主义
1.代表人物:詹姆斯(创始人)、安吉尔、杜威
2.基本观点:
(1)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在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功能
(2)意识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是意识流,不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
3.研究方法:不限于实验内省法,也采用客观观察法,测验法和调查问卷
4.评价: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扩大心理学研究范围,推动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的发展,如教育。
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
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埃里克森
2.基本观点:
(1)对人性的看法:本能论
(2)决定行为的因素:遗传,早期经历
(3)研究焦点:无意识驱力,内部冲突(内部动力)
(4)研究主题:
①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重视异常行为。
②人类内心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
③人的行为都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
④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紧张度。
3.研究方法:催眠、释梦、自由联想。
4.评价
(1)贡献: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2)缺陷:过分强调无意识,与意识对立起来,早期具有泛性论的特点。
行为主义
1.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先驱)、华生(创始人)、托尔曼、斯金纳(新行为主义)、班杜拉(新的新行为主义)
2.基本观点:
(1)对人性的看法:对刺激可反应可改变
(2)决定行为的因素:环境,刺激条件
(3)研究焦点:特定的外显反应
(4)研究主题:
①行为及其刺激的原因和结果,特定的环境刺激如何控制特定的行为。
②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③反对用内省法,主张用实验的方法。
④反对遗传决定论,主张环境决定论。
3.研究方法:实验法(非实验不可)
4.评价
(1)贡献:强调研究的客观性,对心理学沿着科学的道路走下去有积极意义。
(2)缺陷:否定意识研究的重要性,不利于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人本主义
-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 基本观点:
(1)对人性的看法:能动的,潜力无限的
(2)决定行为的因素:潜在的自我管理
(3)研究焦点:人的体验和潜能
(4)研究主题:
①人性本善,主要研究人格,人的自由意志,自我实现的需要。
②人是单独存在的,应该对人进行单独的测量,不要合并在不同范围。
③进一步提出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团体的积极因素,促进个体发展。 - 研究方法:现象学、实证研究(整体分析、个案研究)
- 评价:
(1)贡献:对传统心理学的批判有启发作用,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很大作用
(2)缺陷:理论难以得到验证,概念缺乏明确的定义
认知主义
1.代表人物:奈塞尔(1967年《认知心理学》)、皮亚杰、西蒙
2.基本观点:
(1)对人性的看法:创造性能动,刺激反应性
(2)决定行为的因素:刺激条件,心理过程
(3)研究焦点:心理过程,语言(信息加工过程)
(4)研究主题:
①通过行为显示推断心理过程。
②行为部分地由过去的经历决定,但是也受个体对这个世界应该如何的思考和想象的内部世界的影响。
③认为个体的主观世界比行为发生的客观世界更重要。
3.研究方法: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法。
4.评价:与神经科学的结合产生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认识功能的脑机制。
进化学观点
1.代表人物:达尔文
2.基本观点:
(1)对人性的看法:适应性的,以解决更新进时期的问题
(2)决定行为的因素:为生存而适应环境
(3)研究焦点:进化的心理适应性
(4)研究主题:
①按照进化出的适应性功能发展出心理机制。
②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有机体, 倾向于比那些适应性较差的有机体更能成功地产生后代,并遗传它们的基因。
3.研究方法
4.评价:无法用实验证明,创造性的提供能支持他们的理论的证据
文化观点
1.代表人物
2.基本观点:
(1)对人性的看法:可被文化改变
(2)决定行为的因素:文化规范
(3)研究焦点:行为和态度的跨文化模式
(4)研究主题:
①人类体验的普遍方面和文化特殊性的方面
②原因和结果中的跨文化差异。
③他们想确定研究者发展出的理论是适用于所有人, 还是只适用于一个较小的特定人群。
3.研究方法
4.评价:对忽视文化差异性和丰富性的理论提出了重要的挑战
生物学观点
1.代表人物
2.基本观点:
(1)对人性的看法:被动的,机械的
(2)决定行为的因素:遗传,生物化学过程
(3)研究焦点:脑与神经系统过程
(4)研究主题:
①行为与心理过程的生物化学基础
②心理现象与社会现象能够最终依据生物化学过程加以理解
③行为神经科学试图理解隐藏在行为背后的脑的加工过程
3.研究方法:脑成像法、局部切除法
4.评价:对高级心理过程的脑机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观察法
【含义】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
【优点】①适用范围较广;②简便易行;③所得材料比较真实;④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缺点】①难重复、难精确分析;②难以控制目标现象的出现;③易出现观察者效应和观察者偏差。
实验法
【含义】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优点】①有助于揭示因果关系;②实验结果可重复、可检验;③实验结果数量化、指标明确。
【缺点】①实验室实验的人为性可能干扰结果;②自然实验控制不够严格,难以得到精密结果。
测验法
【含义】用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
测验法
【优点】①简便易行;②种类多;③标准化测量严蓮可靠;@结果量化程度高:⑤有常模。
【缺点】①易受经验文化影响;②间接测量,结果很难准确;③对施测者要求较高;④成绩不反映过程。
调查法
【含义】就某一问题,让受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有两种方式:问卷法和晤谈法。
【优点】①不受时间、空问条件的限制,运用比较容易;②涉区范国广,收集数据比较快。
【缺点】①不够严漢;②不能揭示因果关系;③妥研究者主观影响较大;④结果可靠性依赖于敲调查者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