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lashcards

1
Q

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A

在欧洲,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9 世纪末,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构造主义心理学

A

(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2)研究对象:直接经验(意识)
(3)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意识,即对直接经验的觉知。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如何联结组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从意识经验的构造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只看重意识的成分,而不管意识内容的来源、意义和作用。认为 构成人的心理世界的基本成分: 感觉(知觉的元素),表象(观念的元素),情感(情绪的元素)。
(4)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即在精确的实验条件下,准确地观察并描述心理状态。
(5)贡献:使心理学摆脱了哲学的束缚,开创了现代心理学并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6)局限:
1研究内容狭窄、脱离实际;
2把心理简单分解为各个元素,割裂其整体性;
3过于主观、可重复性差,许多高级心理现象难以通过内省进行研究。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机能主义心理学

A

(1)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2)研究对象: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3)主要观点:机能主义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有机体的需要与环境之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把意识看成是川流不息的过程。 机能主义的特点:
①反对把意识分析为感觉、感情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②反对把心理视为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
③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 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④反对把心理学局限于对正常人一般心理规律的探索,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动物心理、儿童心理、教育心理、变态心理、差异心理等领域。
(4)研究方法:客观观察法、实验内省法
(5)贡献:①开创了美国的科学心理学;②促进了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发展;③推动了心理学的广泛应用。
(6)局限:①意识观的矛盾倾向;②生物主义的倾向;③外在目的论和神秘主义倾向。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行为主义心理学

A

(1)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2)研究对象:行为
(3)主要观点:行为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其流派观点具有以下特点:
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应当研究行为;
2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实验方法;
3反对行为的遗传决定论,强调环境的作用。 行为主义认为:心理、意识和灵魂是主观的东西,不可捉摸,又不能加以观察、测量和证实,作为研究对象,永远不可能跻身科学之列。心理学家需要研究的只有那些可以被观察、预见、最终可以被科学工作者控制的行为。
(4)研究方法:实验法
(5)贡献:行为主义的诞生,在世界各国的心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其强调的 用客观方法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对心理学走上科学的道路有积极作用。
(6)局限: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 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格式塔心理学

A

(1)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2)研究对象:意识、认知现象(知觉、学习、思维等)
(3)主要观点: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格式塔”是德文“完整”的译音,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格式塔。整体不是由若干元素组合而成的,相反,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整体大于 部分的总和。他们提出了知觉中的许多组织原则,试图解决格式塔的生理基础问题。
他们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的分析,并把冯特的构造心理学称之为“砖块 和灰泥的心理学”。
(4)研究方法:实验法
(5)历史评价: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简单加和,整体先于部分而 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的理论观点,是正确的。此外,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知觉 的组织原则及学习和思维中的研究成果至今仍反映在心理学教科书中。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心理分析)

A
  1.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2. 研究对象:无意识、潜意识
  3. 主要观点:人类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 特别是性冲动。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行为中。其理论主要来源于精神病治疗的临床实践。
    tips:行为源于欲望,特别是性欲;无意识支配人,正常和异常
  4. 研究方法:催眠疗法、梦的解释、自由联想、生活史法。
    tips:催生梦想
  5. 贡献:弗洛伊德对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对科学心理学也有 相当重要的意义。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如潜意识动机、防御机制等已被主流心理学所采纳。不仅对心理学,甚至对人类文化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梦的解 析》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之作。
  6. 局限:研究方法缺乏科学的严谨性,过度强调无意识,并与意识对立起来,夸大性欲的作用一直受到科学心理学家的批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人本主义心理学

A

(1)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2)研究对象:人格
(3)主要观点
1人性观: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人性的显著特点是“持续不断地成长”,认为人性是自主的,是能进行自我选择的,把人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
2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和重视个人的基本需要、尊重和重视自我。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3需要理论: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源泉。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4)研究方法:整体分析、个案研究
(5)贡献:人本主义被称为除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其主张人性本善,注重对人性的研究,具有人文关怀的思想。对传统心理学的某些批判,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人本主义的研究理念冲淡了心理学的纯科学色彩。
(6)局限:人本主义错误地理解人的本质,把人看成人性的人,而不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对人内心世界的某些描述常常是从个人出发的。此外,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许多主张带有纲领的性质,所使用的名词缺乏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具体说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使得其理论难以得到检验。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认知心理学

A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30年代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1967年奈瑟尔发表《认知心理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1)代表人物:皮亚杰、奈瑟尔、纽维尔、西蒙
(2)研究对象:信息加工过程
(3)主要观点
1关注人脑所发生的心理事件,如人是怎样推理、记忆、理解语言、解决问题、解释经验、获得道德标准和形成信念的。
2主体在学习中不是机械地接受刺激,被动地做出反应,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获取刺激并进行加工。
3使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即把人脑比作电脑。4认为认知历程包括:信息的接收、贮存和运用。
(4)研究方法:反应时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
(5)历史评价
认知心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科学家们认为,只有揭示心理活动的脑机制,特别是认知功能的神经生理学机制,才能真正揭示脑的秘密,了解人的心理功能的特点。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中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进化心理学

A

进化论的观点是寻求将当代心理学与生命科学进行联系。认为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一样,遵循自然选择的原则,经过世代进化以达成特定的适应性目标。
进化心理学与其他观点最基本的不同是:进化心理学把极长的进化过程作为解释原则。其局限是无法通过实验来区分进化的过程。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文化心理学

A

持有文化观点的心理学家们研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中的跨文化差异,包括在同一国家内比较不同人群或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比较评估。该领域应用范围广泛:几乎每个心理学研究主题都能用该观点;社会文化观对忽视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的理论提出了挑战。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感觉测量

A

(1)感受性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用感觉阈限来表示,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成反比的关系。
(2)绝对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感觉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
(3)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又叫差别阈限,或叫最小可觉差。差别阈限表示的是差别感受性。
(4)韦伯定律
韦伯发现,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差别阈限与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公式:K=ΔI/I,(K是一个常数,ΔI是差别阈限,I是刺激强度)。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5)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受韦伯定律的启发,用实验测量了刺激强度和它所引起的感觉大小之间的关系,发现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公式:P=KlgI(P为心理量——感觉的大小,I是物理量——刺激的强度,K是修正值——常数)🔺 费希纳的研究开创了心理物理学的领域。费希纳定律假定所有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相等,且是以韦伯定律作为基础,故也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6)斯蒂文斯定律
斯蒂文斯发现,心理量与刺激的物理量的乘方成正比,又叫幂定律。公式:P=KIⁿ(I为刺激的物理量,P为心理量,I为刺激的物理量,K和n都是常数)。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视觉理论

A

(1)三色说
1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人的视网膜有红绿蓝三种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
2赫尔姆霍茨认为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但不同的感受器对不同的光更敏感。当光刺激作用于眼睛时,将在三种感受器中引起不同程度的兴奋,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
三色说的缺陷在于该理论无法解释红绿色盲和颜色负后像。
(2)四色说也叫对立过程理论或拮抗理论。黑林认为,在视网膜上存在着黑-白、红-绿、黄-蓝三对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如红绿视素,在红光作用下异化产生红色经验,在绿光作用下同化产生绿色经验。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听觉理论

A

(1)频率理论✔️
1提出者:拉瑟福德
2理论观点:外界声音的振动会引起耳蜗基底膜相同频率的振动,听神经所发放的神经脉冲,可以复制外界声音的频率,就像电话的收话机与接话机的关系,又叫电话理论。
3缺陷:人耳基底膜不能做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震动,人耳却能分辨每秒震动1000次以上,甚至20000次的声音,这是频率说所不能解释的。
(2)共鸣理论✔️
1提出者:赫尔姆霍茨
2理论观点:基底膜上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它们分别与外界不同频率的振动发生共鸣。短纤维与频率高的声音发生共鸣,长纤维与频率低的声音发生共鸣。基底膜的震动引起不同神经细胞的兴奋,使人产生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又叫位置理论。
3缺陷:人耳能接受20Hz~20000Hz的震动,最高和最低频率之比为1000:1,而基底膜上横纤维长短的比例仅为10∶1,二者并不对应,因而根据并不充分。
(3)行波理论✔️
1提出者:冯·贝克西
2理论观点:该理论发展了赫尔姆霍茨共鸣说的合理部分,认为由声波引起的基底膜震动,从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不同频率的振动达到基底膜的不同部位后便停止下来。低频可达耳蜗顶部,高频只能达到耳蜗的底部,从而实现基底膜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分辨。又叫新位置理论。
3缺陷:难以解释500Hz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
(4)神经齐射理论✔️
1提出者:韦弗尔
2理论观点:当声音频率低于400Hz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一致的,在声音频率较高时,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对它做出反应,就需要神经纤维的联合“齐射”来反应了。
3缺陷:齐射理论只能对5000Hz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超过5000Hz时,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知觉特性

特性;定义;影响因素;作用/种类

A
  1. 选择性: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背景(突出对象,压抑背景)
    影响因素: (1)客观:对象背景间的差异、对象的活动性、对象特征;(2)主观:目的、态度、定势、兴趣。
  2. 整体性: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和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突出整体,压抑细节)
    影响因素: (1)刺激物的结构,含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2)个体的知识经验。
    作用: 大大提高了人知觉事物的能力/整体知觉会抑制个别成分(部分或细节)的知觉。
  3. 理解性: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根据已知线索,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并进行检验,最后对知觉对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的特性(根据经验,主动解释)。
    影响因素: (1)个体以往经验(2)词语的作用(3)动机与期望、情绪与兴趣以及定势等。
    作用: (1)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2)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3)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4. 恒常性:当物理刺激变化而知觉保持稳定的现象(感觉变了,知觉没变)
    影响因素: (1)视觉线索(2)知识经验。
    作用: (1)形状恒常性(2)大小恒常性(3)明度恒常性(4)颜色恒常性(5)方向恒常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深度知觉

A

脑对物体深度知觉的反映,又叫立体知觉、远近知觉或距离知觉,即把物体知觉为立体的、三维的知觉。个体知觉深度都是依赖于线索的,产生深度知觉的线索有:
(1)肌肉线索(生理线索)
1眼睛的调节水晶体的形状(曲度)由于距离的改变而变化,这种变化是由改变睫状肌的紧张度实现的变化,它只在1~2米范围内有效,而且也很不精确。
2双眼视轴的辐合是指双眼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汇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是双眼的机能。辐合可用辐合角来表示,辐合角的大小为人们提供了物体距离远近的信息。距离近,辐合角大;距离远,辐合角小。看近的物体,两眼的辐合角度大,看远的物体,两眼的辐合角度小。
(2)单眼线索
单眼线索是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主要有如下六种:
①对象重叠(遮挡):一个物体掩盖或遮挡另一物体,被掩盖的物体知觉的远。
②线条透视: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
③空气透视:近处物体清晰,远处物体模糊,人们根据这一线索推断物体的远近。
④相对高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视野中两个物体中相对位置高的,显得远些。
⑤纹理梯度(结构级差):指视野中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远处对象密度大,近处对象密度小。
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当我们和外界物体发生相对位移(运动)时,会出现这两种差异现象。
运动视差: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近处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远处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慢,方向相同。这由同一时间内距离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运动范围的不同造成。
运动透视:当观察者向前运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小。
⑦相对大小:在平面上,相对大的物体看起来近,而相对小的物体看起来远。
⑧明暗和阴影:明亮的物体会被知觉为近些,而灰暗或阴影中的物体会被知觉为远些。
(3)双眼视差
两眼相距大约65毫米,因此,同一物体落在两眼视网膜上视像就有了差异,两眼上略有差异的视像叫双眼视差,它是产生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的线索。如果两眼成像部位相差太大,则会产生双像,即把一个物体看成两个。当距离超过1300米时,两眼视轴平行,双眼视差为零,对距离的判断失去作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运动知觉

A

运动知觉是脑对物体运动特性的反映,指对空间中物体运动特性的知觉。可以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1)真动知觉
对物体本身真正的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刚刚被觉察的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最小视觉范围(角速度),叫运动知觉的下阈。
(2)似动知觉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的主要形式有:
1动景运动(最佳运动或φ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和时间相继呈现时,会看见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运动。例如电影、电视等。
2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例如浮云的运动,让人们看到月亮动,而云是静止的。
3自主运动。注视暗室中的光点会感觉它在动。
4运动后效。在注视向一个方向的运动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会感觉它向相反方向运动。例如注视完瀑布之后再看静止的田野,会觉得田野上的一切向上飞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7
Q

睡眠的阶段

阶段;名称;脑电变化;时间;主要特点

A

清醒β波
安静α波
第一阶段,浅睡阶段,混合波,10 分钟,放松、易惊醒
第二阶段,/,睡眠锭,20 分钟,较难唤醒
第三阶段,/,与第四阶段统称慢波睡眠阶段,睡眠锭、δ波,40分钟,更放松
第四阶段,深度睡眠阶段,持续δ波,/,进一步放松,梦呓、梦游、尿床
快速眼动睡 眠阶段,REM sleep阶段,类似清醒,一夜:越来越长、一生:越来越短,眼球转动、做梦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8
Q

弗洛伊德梦的分析

A
  1. 弗洛伊德称梦是潜意识的显现,是通往潜意识的最可靠的途径,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实现了扭曲的达成。
  2. 梦里的两股动力: 愿望、抵抗愿望的审查
    (1)潜性梦境代表社会和个人不能接受的但是是真实的“未剪辑”的版本。
    (2)显性梦境是可接受的版本。
    (3)梦程:审查将潜性梦境(隐藏的梦的内容)转化成显性梦境,弗洛伊德称这种歪曲过程为梦程。
  3.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梦的解释需要从显性梦境回溯到潜性梦境。梦揭示了病人的无意识愿望,以及附加在那些愿望上的恐惧和病人用来处理导致愿望和恐惧之间心灵冲突的特征性防御。
▪️生理学的观点认为,梦是个体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认知的观点认为,梦是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仍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
▪️霍布森等人的研究认为,梦具有认知的不确定性,梦境的不协调性和不连续性,主要是梦境的不连续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9
Q

催眠

A

对催眠的广义界定是,它是一种不同的觉知状态,其特征是一些人对暗示有特殊的反应能力,并在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方面发生变化。
在催眠状态中,参与者体验对催眠暗示增强的反应性——他们经常感到他们的行为是在无意中或不用任何意识努力就完成了。

  1. 催眠感应和可催眠性
    (1)催眠感应:它是一组最初的活动,能使外部注意力分散减到最小并鼓励参与者只集中在暗示的刺激上,相信自己正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
    (2)可催眠性:表示个体对标准化的暗示做出反应并体验催眠反应的程度。可催眠性是相当稳定的特质。与成人相比,儿童倾向于更易受暗示;催眠反应高峰是在青少年初期,随后减少
  2. 催眠的效果
    (1)催眠状态下,个体对有关运动能力和知觉经验的暗示做出反应。
    (2)催眠可以减少疼痛。
  3. 易被催眠者的特征,容易被催眠的人通常有以下特征:
    (1)经常做情节生动的白日梦。
    (2)想象力丰富。
    (3)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中的场景。
    (4)依赖性强,经常寻求他人的指点。
    (5)对催眠的作用深信不疑。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0
Q

过滤器理论

A

(1)提出者:布罗德本特
(2)理论观点:神经系统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度的,信息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允许一部分信息通过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其他信息被阻止而消失了。过滤器的工作方式是全或无的。该理论又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
(3)实验来源:该理论是根据双耳分听实验的结果提出来的。实验是给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一个耳朵(追随耳)听到的材料,但检查的却是呈现到另一耳朵(非追随耳)的材料,结果被试从非追随耳得到的信息很少。布罗德本特因而提出,进入追随耳的信息因受到注意而被接受,进入非追随耳的信息因没受到注意而未被接受。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1
Q

衰减理论

A

(1)提出者:特瑞斯曼
(2)理论观点:信息通过过滤器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而不是完全消失了。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信息的激活阈限低,容易被激活,例:自己的名字、警报信号等。
(3)实验来源:双耳分听实验中发现,来自非追随耳的信息也受到了加工。
(4)解释现象:鸡尾酒会效应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2
Q

后期选择理论

A

(1)提出者:多伊奇和诺尔曼
(2)理论观点: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所有输入的信息都已受到充分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的,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这种理论又叫“完善加工理论”“反应选择理论”或“记忆选择理论”。

23
Q

多阶段选择理论

A

(1)提出者:约翰斯顿
(2)理论观点:注意的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24
Q

认知资源理论

A

(1)提出者:卡尼曼
(2)理论观点:认知资源理论是从注意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的角度来理解注意的,不同认知活动对注意提出的要求是不同的。
1把注意看作是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这种资源是有限的。
2刺激或任务越复杂,占用的资源越多,当认知资源用完时,新的刺激就得不到加工。
3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里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可以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4可利用的认知资源是由唤醒水平决定的。

25
Q

双加工理论

A

(1)提出者:谢夫林
(2)理论观点:
1人的认知加工有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两类。
2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可以自动化地进行,受意识控制的
加工则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3意识控制的加工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有可能转变为自动化加工。

26
Q

学习

A

(1)学习
学习是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的变化的过程。
(2)学习定义的三个关键部分
1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学习既能够通过个体外显行为(行为)所表现,也能通过态度、价值观等(行为潜能)无法测量的行动来表现。而学习-行为表现差异是指个体所学到的和其在外显行为中表达出来或做出来之间的差异。
2相对一致的变化
一旦学会了某种行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就必须在不同场合表现出相对一致性。
3基于经验的过程学习只有通过体验才能发生。学习获得的行为既不包括因有机体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自然成熟及大脑发育所带来的变化,也不包括因疾病和脑损伤而引起的变化。

27
Q

经典条件作用

A

经典条件作用:一种由一个刺激或事件预示另一个刺激或事件到来的基本学习方式。经典条件作用也被人们称为巴甫洛夫条件作用。

  1.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的核心是反射性反应。
    (1)反射:反射是一种无须学习的反应(如唾液分泌、瞳孔收缩、膝盖痉挛或眨眼等),它是由与有机体生物学相关的特定刺激自然诱发的。
    (2)无条件刺激(UCS):任何能够自然诱发反射性行为的刺激都叫无条件刺激(巴甫洛夫实验中的食物)。
    (3)无条件反应(UCR):由无条件刺激诱发的行为,叫无条件反应(实验中的狗看见食物分泌唾液)。
    (4)中性刺激:中性刺激是一种通常在UCS-UCR(无条件反射)中无任何意义的刺激(实验中的声音),该刺激经过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实验中的声音与食物相匹配),便可以预言UCS的随后出现。
    (5)条件刺激(CS):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的中性刺激(实验中的声音)被称为条件刺激。因为它诱发UCR行为的力量是以它与UCS的联系为条件的。
    (6)条件反应(CR):条件刺激所引发的反应,称为条件反应(实验中的狗听见声音分泌唾液)。
  2. 条件作用过程
    (1)习得与消退
    A. 习得:是首次被诱发出来并随着试验的重复而不断增强其频率的过程。CS和UCS必须经过多次匹配后,CS才能可靠地诱发CR。借助CS-UCS的系统匹配,诱发出CR的频率会逐渐增加,于是便可以说有机体习得了条件反应。
    B. 消退:是指当呈现CS(而不呈现UCS)却不见CR。消退仅仅是削弱了行为操作,而未将其从最初的学习中抹掉。
    C. 自发恢复:经过一段休息或暂停后,CS无须再与UCS匹配,CR即可突然重现的现象,巴甫洛夫称之为自发恢复。
    D. 节省学习:当最初的配对又重新恢复时,也就是进行消退后训练时,CR会迅速变得强大起来。如再次习得某一反应比初次习得该反应时所需的时间要少。
    (2)刺激泛化
    A. 刺激泛化:通常,一旦CR被一个特定的CS条件化了,与CS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CR。这种反应自动扩展到从未与最初的UCS匹配过的刺激上的现象,叫刺激泛化。新的刺激与最初的CS越相似,反应就越强。
    B. 泛化梯度:当对一系列在某一维度上差异逐渐增加的刺激所诱发的反应强度进行测量时,便发现了泛化梯度。泛化梯度的存在表明经典条件作用在日常经验中的作用方式。
    (3)刺激辨别
    刺激辨别就是生物体学会在某些维度上(例如,色调或音高)对与CS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有机体在环境中表现出最佳行为,须平衡泛化和辨别过程。
28
Q

操作性条件作用

A
  1. 效果律
    桑代克,某种行为跟随满意反应结果,以后出现概率会越来越大;随着不满意反应结果反应,以后出现的结果会越来越小。
  2. 行为的实验分析
    (1)操作性条件作用
    代表人物:斯金纳
    (2)操作性行为指的是任何有机体自发的,能够按照它作用于环境可观察的结果来描述其特点的行为。
    (3)操作性行为与经典的条件化行为的不同
    操作性行为不是由特定刺激所诱发的,它们将来出现的可能性可以通过操作其对环境作用的结果来增加或减少。
  3. 强化相倚
    (1)强化相倚——CS和UCS相继呈现的时间关系类型
    延迟条件作用;痕迹条件作用;同时条件作用;倒摄条件作用。
    (2)阳性和阴性强化物
    ①强化物:强化物是与行为相倚的、随时间的推移能增加行为出现可能性的任何刺激。强化即在反应之后呈现强化物。
    ②阳性强化vs.阴性强化
    共同点:阳性强化和阴性强化都能增强在它们之前出现的行为反应的可能性。
    不同点:阳性强化通过继反应之后呈现令人喜爱的刺激而增强行为反应的频率。阴性强化则相反,它通过解除、减少或阻止反应之后出现讨厌刺激来增强行为反应的可能性。
    ③操作性消退:指如果某一行为不再产生可预期的结果,那么它就会退回到操作性条件作用之前的水平。
    (3)阳性和阴性惩罚
    ①惩罚:反应之后施加惩罚物。
    惩罚物:是指任何一种刺激,当它伴随在某一反应之后出现时,能降低该反应在以后发生的概率。
    ②阳性惩罚vs.阴性惩罚
    强化和惩罚的区别按照它们对行为的影响来进行考虑:惩罚总是减少某一反应再次发生的概率;而强化则总是增加某一反应再次发生的概率。
    (4)辨别性刺激与泛化
    ①辨别性刺激:是指某些先于特定反应的刺激,通过强化或惩罚相结合便可以设定行为发生的背景。
    ②三项相倚:斯金纳将辨别性刺激-行为-结果这一序列称为三项相倚。
    ③泛化:有机体也会将反应泛化到类似于辨别性刺激的其他刺激中去。一旦某一反应在一种辨别性刺激出现时被强化,相似的刺激也能成为同一反应的辨别性刺激。
  4. 强化物的特性
    ❶条件性强化物
    A.初级强化物
    C.应用(条件性强化物比初级强化物更有效且更易于使用的原因、普雷马克原则)
  5. 强化程序表
  6. 行为塑造连续接近塑造法、连锁作用
29
Q

工作记忆

A

工作记忆是指信息加工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工作记忆是一种当前工作状态的记忆,还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常用阅读广度测验来测量工作记忆容量。巴德利等人认为,工作记忆包括四个部分:
(1)中枢执行系统:是一个注意资源有限的控制系统,是工作记忆中最重要的成分。功能主要有:1协调语音环和视觉空间模板活动;2注意资源的分配和控制;3选择性的注意以及转换策略。
(2)视觉空间模板:用于处理视觉的和空间的信息。干扰范式为其存在提供了证据。
(3)语音环路:处理以语音为基础的信息,分为:1语音存储;2发音复述过程。
(4)情景缓冲器:整合视觉、空间和语音环路的信息的一个容量有限的成分,与长时记忆相连。工作记忆的关键成分是中枢执行系统。它虽容量有限但可以参加任何认知活动。语音环路和视觉空间模板从属于中枢执行系统并为特定目的服务。语音环存储语音呈现的顺序,视觉空间模板用来储存和加工视觉和空间信息。
工作记忆的每一成分能量有限且相对独立。有两个基本假设:
1如果两个任务同时使用某一成分,那么两个任务的成绩都将不会很理想;
2如果两个任务同时使用不同成分,那么两个任务的成绩应该同分别完成两个任务时一样好。

30
Q

记忆的信息加工

A
31
Q

记忆存储和提取

A

◾️存储过程
STM:/
LTM:动态过程 (1)量:逐渐减少 (2)质:越来越简略概括、合理有 意义、具体或夸张突出

◾️存储方式
STM:(1)机械复述 (2)精细复述
LTM:(1)组织有效复习: ①及时复习、②正确分配复习时间、③阅读与重现交替、④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 (2)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提取形式
STM:斯滕伯格三种假设: ❶平行扫描 ❷自动停止的系列扫描 ❸完全系列扫描(加因素法证实)
LTM: ❶再认:更简单出现更早,感知和思维两种水平、压缩和 展开两种形式 ❷回忆:联想为基础,联想的规律有接近律、相似律、对比律、因果律

32
Q

遗忘

A

遗忘是指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困难。

  1. 遗忘曲线 🌟
    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记忆材料,以再学法(节省法)作为保持量的指标,发现遗忘遵循一定的规律,提出了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表明:“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其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学会画图)
  2. 遗忘理论
    (1)衰退说: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 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并未发生任何变化。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
    (3)压抑说: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了,记忆也就能恢复。压抑说考虑了个体的 需要、欲望、动机和情绪等 在记忆中的作用。
    (4)提取失败说:存储在长时记忆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3. 影响遗忘的因素 🌟
    ①时间因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
    ②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有意义材料的识记效果好于无意义材料;识记材料越多,遗 越快。
    ③学习程度:学习程度越高遗忘越少,过度学习为 150%时的保持效果最好。
    ④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叫系列位置效应,表现为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中间呈现的材料较难回忆,效果也最差。
    ⑤识记者的态度、需要和动机。
▪️短时记忆的遗忘
- 研究进程:(1)皮特森夫妇使用布朗-皮特森技术,组织复述; (2)沃和诺尔曼证明干扰。
- 影响因素:(1)消退; (2)干扰。
33
Q

推理的种类及常见错误

A
  1. 归纳推理✔️
    从特殊性归纳出普遍性,类似于概念形成
  2. 演绎推理✔️
    从普遍性演绎出特殊性,类似于问题解决。其中,演绎推理又分为:
    (1)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与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如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C,则所有的A都是C;三段论推理会产生三种误差:
    A.气氛效应:前提逻辑词营造的气氛使人们更容易接受含有同一逻辑词的结论,两个肯定的前提使人得出肯定结论,如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鲸鱼是哺乳类动物,推出鲸鱼是胎生的。
    B.换位理论:推理发生的错误是由于人们错误地解释了前提。例如,“所有A是B”,人们往往认为,“所有B也是A”。
    C.心理模型理论:人们对前提的信息加工不充分,工作记忆容量有限。
    D.信念偏见效应:推理的内容符合人们的信念,人们就倾向于判断其结论是正确的,而忽略推理本身的逻辑性
    (2)线性推理:又叫关系推理,是指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关系是可传递性的。如A在B左边,B在C左边,那么,A就在C的左边。
    (3)条件推理:是指人们利用条件性的命题来进行的推理。如“如果明天下雨球赛就停止”,明天有雨,所以球赛停止。在检验规则或假设的过程中往往倾向于证实这种规则或假设,而很少去证伪它们,这种倾向叫证实倾向。沃森的“四卡片作业实验”证明了条件推理中有“证实倾向”的现象;
    🔺条件推理有两种形式:取式,即通过肯定前提从而肯定结论的描述,拒取式,即通过否定结论来否定前提的否定推理形式。
  3. 类比推理✔️
    由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性质上的相同,推出他们在别的性质上也相同的推理形式。
34
Q

影响问题解決的因素

A

(1)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不同的问题要采用不同的解决的策略,策略得当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知识的表征方式。问题表征得越显著,干扰的因素越少,对人思维的局限越小,越利于问题的解决。
(3)定势的作用。定势是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后续的心理活动会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陆钦斯用“量水实验”和哈罗的恒河猴实验证明了定势对思维的影响。
(4)功能固着。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叫功能固着。钳子是夹东西用的,如果认为钳子只能夹东西用,在需要用它解决别的问题的时候,不能打破这种功能固着的倾向,就会影响到对问题的解决,如邓克尔盒子问题。
(5)动机。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呈倒U形关系,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中等强度的动机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6)情绪。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消极沮丧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7)人际关系。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积极的人际关系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8)知识经验。个体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解决也有重要影响。
(9)原型启发。所谓原型启发是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从“原型”中获得一些原理的启发,使其结合当前问题的有关知识形成方案,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5
Q

问题解决的策略

A
  1. 算法策略:搜索所有能解决问题的方法,逐一尝试,直到解决问题。▪️保证问题解决,但费时费力。
  2. 启发式策略: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 种方法。▪️不能保证问题的解决,但比较省时省力。
    (1)手段-目的分析:目标分为子目标,通过实现子目标来达到总目标。▪️可以暂时远离目标
    (2)爬山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不能远离目标,容易把较佳方案当成最佳方案
    (3)逆向搜索:从目标状态寻找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解几何证明题
    (4)选择性搜索:根据已知的信息和某些相关规则,选择问题解决突破口,并从突破口中获得更多信息。▪️消除了大量的盲目尝试
    (5)类比迁移策略:把个体先前解决问题的经验用到解决新问题上的策略。其中两类事物有助于问题解决:基础相似物和目标相似物。▪️解决不熟悉问题的一种主要策略。
36
Q

前景理论

A

卡尼曼等人提出了决策的前景理论。其基本观点之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而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好”的。前景理论还提出了损失厌恶的概念,即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
卡尼曼等人继承了西蒙的启发式策略研究成果,认为人在决策时采用的启发式策略主要有:

  1. 代表性启发/表征性启发
    人们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受它与其所属总体的基本特性相似性程度的影响。样本越与总体的原型相似,就越容易被归入该总体;举例:人们都认为护士都是女的,警察都是男的。
  2. 易得性启发/可用性启发
    人们倾向于根据事件或现象在记忆中获得的难易程度来评估其概率,即根据事件或现象在记忆中是否容易提取来做决策;举例:人们经常认为以“R”字母开头的单词多,但实际上“R”是第三个字母的单词更多;人们认为坐火车比坐飞机安全。
  3. 锚定和调整启发法
    人们根据给定的信息做出最初的估计后,以后根据当前的问题对最初的估计做出调整,但是调整的幅度不大。这里,最初的估计值相当于锚定;以后的调整都是在锚定值基础上的微调。
37
Q

横断设计、纵向设计、聚合交叉设计

A
38
Q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A

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皮亚杰的理论基础来源于 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

  1. 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2. 心理因素(心理智力思维等)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
  3.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与本质。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形式完成。
  4. 个体的任何心理反应,无论指向外部动作还是内部思维,都是一种适应。
39
Q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A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过程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和顺序性,每个阶段具有其独特的结构,儿童思维发展依次经过:

  1.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形成某些低级动作图示。该阶段发展的特点有:形成客体永久性,“A非B错误”。
  2. 前运算阶段
    2–7岁,感知和动作内化,可以形成表象,能用表象和语言描绘外部世界。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相对具体性、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刻板性、集中化(不守恒)、集体独白、泛灵论。 tips:巨型逆子即刻贩毒
  3. 具体运算阶段
    7–11、12岁,儿童的思维已能服从逻辑规则,认知活动相对具体,不能进行抽象运算,八岁左右形成客体守恒性,这一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有: 去集中化、去中心化、思维可逆性, 其中,去集体化是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4. 形式运算阶段
    11或12岁以后,形成抽象逻辑思维。根据假设对命题进行推理的能力不断发展,思维水平开始接近成人。
40
Q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A

发展阶段,年龄。力比多集中区。典型特征(快乐行为)
口唇期,0~1 岁。嘴。▪️吸吮产生快感;世界是“无对象的”
肛门期,1~3 岁。肛门。▪️排泄带来最大的快乐;学习如何获得爱和赞赏的关键时期
性器期,3~6 岁。性器。▪️恋父情结、恋母情结:儿童依恋异性父母,害怕并爱戴同性父母
潜伏期,6~11或13岁。性器,但没表现。▪️儿童为了解决恋父或恋母情结的冲突,都压抑了性的表现
生殖期/ 青春期,11或13岁以后。性器。▪️学会以社会认可的方式表达性冲动;摆脱父母的控制,容易产生冲动,对成人产生抵触情绪

41
Q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

A

艾里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基本框架,但更强调自我的作用,认为人格是由生物、心理、环境三方面因素组合而成的统一体。提出人生需要经过八个阶段的危机,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标、任务和冲突。各个阶段相互依存,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早期冲突的解决

  1. 从出生到婴儿期(0~1.5岁),人生面临第一个危机: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婴儿的各种需要得到及时满足→学会信任→相信环境和周围人是安全的→发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得不到及时照料,对周围产生害怕、怀疑和不信任。
  2. 在儿童早期(1.5~3岁),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
    ▪️这个时期孩子能独立做一些事情,家长允许并鼓励独立做事→自主感;反之过分包办,限制,斥责与惩罚→失败体验,自我怀疑并感到羞愧。
  3. 学前期或游戏期(3~6岁),获得主动感对内疚的危机阶段,体验目的的实现。
    ▪️在这个时期,儿童兴趣泛化,探索积极,好奇心使其提问多、活动多、探索多。若这些言行得到积极反应和鼓励,发展主动感;反之常遭禁止、指责甚至嘲笑,孩子会认为做错了事→产生内疚感。
  4. 学龄期(6岁~青春期),获得勤奋感对避免自卑感的危机,体验能力的实现。
    ▪️关心物品构造、用途与性质,对工具技术感兴趣。得到支持、帮助与赞扬→加强勤奋感;反之若将孩子的勤奋感当作捣乱→孩子认为不如别人,形成自卑感。
  5. 青春期(12~18岁),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要任务是建立同一性,避免同一性混乱,体验忠诚的实现。
    ▪🌟同一性(identify)是指青少年在自身的 形象、角色、价值、目标 等人生重要方面建立成熟的自我意识,达到内部认识与外部特征相一致。是个体需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
  6. 成年早期 (18~30 岁),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产生亲密感,建立友谊、爱情;反之不能与他人分享,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相互关心或帮助,就会陷入孤离和寂寞的苦恼。
  7. 成年中期(30~65 岁),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个体知觉到自己是社会中具有生产力的一员,有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关心家庭、社会和后代,在工作中创新,获得事业成功,就会有成功产出和肯定自我同一性;反之体验生活的负担和对生活的厌倦,或只自我专注,只与自己和家庭,不顾他人困难与幸福,就会陷入人生的停滞。
  8. 在成年晚期或老年期(65 岁以后),自我完整与绝望是人生将近终极的两个极端,主要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前七个阶段的良性积累→感到人生充满价值和意义,获得自我完整的积极评价;反之积累了较多消极成分→追悔过去,不接受自己,产生绝望。
42
Q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A
  1. 前道德阶段,1.5~5 岁
    对引起事件的原因没有清楚地认识,无所谓道德、也无所谓非道德; 受行为结果支配
  2. 他律道德阶段,5~10 岁
    权威标准支配,认为规则不可变;根据结果判断行为;具有从他性和情境性
  3. 自律道德阶段,10 岁后
    受自己主观价值标准支配,认为规则是经过协商制定的;判断行为时,不仅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
43
Q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A

科尔伯格以两难故事实验(海因茨偷药)为基础,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和六阶段理论。

  1. 前习俗水平(4-10岁),儿童处于外在控制时期,服从权威人士的道德规范,遵循获得奖赏逃避惩罚的道德原则。这一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避罚服从阶段,亦称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儿童专注于行为后果,遵从他人的规则以避免惩罚、得到奖赏。
    阶段二,相对功利阶段,亦称工具目的定向阶段。儿童开始基于自己的利益和他人将给予的回报来考虑服从原则,以被满足的程度来评价行为。
  2. 习俗水平(10~13岁),儿童将权威的标准加以内化,他们服从法则以取悦他人或维持秩序。这一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三,寻求认可阶段,亦称“好孩子”定向或人们相互合作阶段。儿童希望取悦他人,帮助他人,会根据行为者的动机、特点以及当前情境评估行为。
    阶段四,顺从权威阶段,亦称“好公民”或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阶段。儿童显示出对较高权威的尊重,并力图维持社会秩序,他们服从社会规范,尊重法律权威,以法治观念判断是非。
  3. 后习俗水平(13 岁以后),儿童有了真正的道德概念,道德观完全内化,儿童认识到道德原则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从中进行选择。这一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五,法制观念阶段,亦称社会契约定向阶段。人们以理性方式思考,重视多数人的意愿和社会福利,认为依法行事是最好的行为方式;认为法律是一种社会契约,而非不可更改的。
    阶段六,价值观念阶段,亦称个人定向或普遍道德原则阶段。人们依据自己内在的标准行事,行为受到自我良心的约束。

科尔伯格认为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所有这些发展时期。吉列根认为男女道德发展存在差异。卡罗尔吉尔干对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的批评集中于性别差异在道德中的定向作用。

44
Q

依恋概念、测量方法

A

依恋指个体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艾斯沃斯等利用在陌生情境中母婴分离时婴儿的反应,即利用婴儿在受到中等程度压力之后接近依恋目标的程度,以及由于依恋目标出现而安静下来的程度,设计了一个“陌生情境法”,研究者期望观察到婴儿接近抚养者的动机和抚养者的出现给婴儿带来的安全感和信心,以测定每个婴儿的依恋反应和类型。

45
Q

依恋类型

A
  1. 安全型依恋约占65~70%
    母亲在场时,以母亲为安全基地,进行自由地探索和操作;母亲离开时,感到焦虑、不安;当母亲回来时,寻求与母亲亲近,容易抚慰。
  2. 回避型依恋约占20%
    对母亲在场与否不关注,母亲离开时不反抗和紧张,母亲回来时,也不理会
  3. 反抗型依恋约占10~15%
    在母亲离开前就很警惕,母亲离开时,极度苦恼和反抗。当母亲回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也称为矛盾型依恋。
46
Q

动机

自我决定理论

A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 1975)提出的。
(1)这种理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认为自我决定是一种涉及经验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构成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是人的一种选择能力
(2)理论认为人有 胜任感、自主性和归属感 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自我决定的研究强调内部动机的东西,也关注外在动机是如何影响内部动机的。外在动机使用不当会导致内在动机的抵消。在体验到成就或效能感的同时,必须感觉行为是由自我决定的,才能真正的对内在动机有促进作用。
(3)自我决定理论将人类行为分为两大类: 自我决定行为和非自我决定行为。 自我决定行为基于对人的需要的认识,其特点是设计和选择行为,目的在于满足人的需要。而非自我决定行为没有真正的选择,受外在刺激的控制,是无动机的。

人们行为的决定因素是自我决定,而不是强化序列、驱力或其他任何力量。(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对行为做出的自由选择,可以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越、有利于能力发展的行为。)
47
Q

自我功效理论

A

班杜拉提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在行为决策中起重要作用。

  1. 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
  2. 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前者是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后者是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断,这种推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3.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自我效能感是成就活动的一个重要维度。
  4. 获得自我效能感的四种途径
    (1)直接经验: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是最大的。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
    (2)替代经验: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当学习者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取得了成功时,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言语说服:他人的建议、劝告和解释以及对自我的引导也有助于改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4)情绪唤起:当人处于过度焦虑或恐惧状态时会产生恶性循环,即心情紧张、浑身颤抖,使恐惧加剧,进而不断加强无能感;同时,无能感又会使人在面临类似情境时紧张和焦虑。
  5. 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1)决定人对活动的选择;
    (2)决定人对活动的努力和坚持;
    (3)影响人同环境互动时的思维;
    (4)影响人对困难的态度。
48
Q

动机

逆转理论

A

阿普特尔提出,①人的心理需要是对立的,概括起来有四对相反的原状态:目的-超越目的、顺从-逆反、控制-同情、自我中心-他人取向,进而有不同的动机模式。②每对动机状态都是按相反方向对应排列的,在当前任务中每对动机的两种状态中只有一种能被激活。③逆转理论试图解释人的动机状态是如何从一端向另一端转化的。
tips:顺字幕控

49
Q

需要的层次理论

A
  1. 理论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提出,认为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5个层次,在1954补充到7个层次:
    (1)生理需要。维持人的正常生活条件的需要,如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它是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也是最有力量的需要。
    (2)安全需要。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的需要。婴儿的安全需要显得尤为强烈。
    (3)爱和归属的需要。要求和其他人建立情感的联系或关系,希望归属于某一个群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尊重的需要。
    (5)认知需要。包括求知、理解、探索和好奇。马斯洛认为,学习和发现的愿望以及探索新异事物与未知世界的愿望是人性的基本方面之一。
    (6)审美需要。表现为人们追求对称、秩序与和谐。这也是人性的基本方面之一。
    (7)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
    马斯洛在1970年又修订了自己的理论,将后三类即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这三种需要合并为“自我实现的需要”。
  2. 理论观点
    (1)这五种需要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但自我实现的需要成人后才出现。
    (2)无论从种族发展还是从人类个体的发展来看,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得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得越晚。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它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又叫缺失性需要。
    (3)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之后,高一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并成为推动个体活动的主要动力,而已经满足的需要不再是当前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层次性)
    (4)高层次的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需的,但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所以又叫生长性需要。高层次的需要必须具备更好的外部条件。
    (5)需要层次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不同的人对需要的追求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情况。例如,有人特别讲究自尊,只有当他觉得受到尊重、比较自信时,他才会去追求爱和归属。
    (6)需要不同层次的力量强弱不是绝对的,如舍生取义。
50
Q

《心生》社会心理部分

罗特的控制点理论

A

罗特认为人的想法调节人的行为,增加行为频率的并不是奖励,而是对于什么事情将带来奖励的想法。罗特把个体对于强化的偶然性程度所形成的普遍信念称为控制点。内控强调结果由个体的自身行为造成或由个体的稳定的个性特征决定;外控强调事情是由个体之外的因素导致的。

51
Q

《心生》

海德的归因理论

A

海德从通俗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
(1)海德认为事件发生的原因有两种:1内因,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相应的归因方式为内控型。2外因,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任务难度等,相应的归因方式为外控型。
(2)归因时人们常使用两个原则:
1共变原则,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就可能把结果归因于该原因;
2排除原则,指如果内外因中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人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52
Q

《心生》

韦纳的归因理论

A

韦纳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见下表)
(1)他把归因的维度划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三个维度。
(2)归因的内外源维度影响个体对成败的情绪体验;稳定性维度影响个体对未来成败的预期;可控性维度影响个体今后努力学习的行为。
(3)若新的结果和过去的结果不同,常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若一致则归因于稳定的因素。韦纳的理论最引人注目的是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因于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与认知反应(自豪或羞耻)。

53
Q

比较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

A
  1. 共同点
    (1)学习的最终结果都是建立某种刺激与某种反应之间的联结
    (2)都强调外在的刺激和外在反应,对内在的心理过程不重视。
    (3)都存在获得、消退和分化、泛化等规律
  2. 二者的区别
    (1)联结建立的顺序不同:经典性条件反射通过将无条件刺激与某一中性刺激结合一次或多次后,最终建立与某一反应之间的联结。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在某种刺激情境中,建立某一正确反应与某一强化刺激之间的联结。
    (2)刺激的含义不同:前者是指不能引起反应的中性刺激,后者是指具有奖励性质的强化刺激,而非中性刺激。
    (3)反应的含义不同:前者主要是指个体生来就有的情绪反应或内脏和腺体的一些反应,而后者是指个体能够主动控制的肢体的外在反应。
    (4)适用条件不同:前者主要用于解释人们的各种情绪性反应、内脏或腺体的反应是如何与各种中性刺激建立联系的。后者主要是解释如何有效地建立、形成新的行为,尤其是如何利用强化手段来形成良好的行为或改变不良行为。
54
Q

比较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理论。☆

A
  1. 区别
    (1)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将人格发展局限于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中,特别强调早期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艾里克森则更强调自我的作用,将个体发展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渐成的过程。tips:本能亲子和早期vs.自我社会和毕生
    (2)弗洛伊德对人格发展阶段的划分,只到青春期为止,而艾里克森将人格发展阶段扩展到了人的一生。
  2. 联系
    艾里克森是对弗洛伊德的 继承、扩展与修正。 艾里克森有自己的特色,他认为发展过程不是一维纵向的而是多维的,每一个阶段不存在是否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方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