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lashcards
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在欧洲,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9 世纪末,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构造主义心理学
(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2)研究对象:直接经验(意识)
(3)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意识,即对直接经验的觉知。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如何联结组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从意识经验的构造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只看重意识的成分,而不管意识内容的来源、意义和作用。认为 构成人的心理世界的基本成分: 感觉(知觉的元素),表象(观念的元素),情感(情绪的元素)。
(4)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即在精确的实验条件下,准确地观察并描述心理状态。
(5)贡献:使心理学摆脱了哲学的束缚,开创了现代心理学并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6)局限:
1研究内容狭窄、脱离实际;
2把心理简单分解为各个元素,割裂其整体性;
3过于主观、可重复性差,许多高级心理现象难以通过内省进行研究。
机能主义心理学
(1)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2)研究对象: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3)主要观点:机能主义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有机体的需要与环境之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把意识看成是川流不息的过程。 机能主义的特点:
①反对把意识分析为感觉、感情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②反对把心理视为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
③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 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④反对把心理学局限于对正常人一般心理规律的探索,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动物心理、儿童心理、教育心理、变态心理、差异心理等领域。
(4)研究方法:客观观察法、实验内省法
(5)贡献:①开创了美国的科学心理学;②促进了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发展;③推动了心理学的广泛应用。
(6)局限:①意识观的矛盾倾向;②生物主义的倾向;③外在目的论和神秘主义倾向。
行为主义心理学
(1)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2)研究对象:行为
(3)主要观点:行为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其流派观点具有以下特点:
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应当研究行为;
2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实验方法;
3反对行为的遗传决定论,强调环境的作用。 行为主义认为:心理、意识和灵魂是主观的东西,不可捉摸,又不能加以观察、测量和证实,作为研究对象,永远不可能跻身科学之列。心理学家需要研究的只有那些可以被观察、预见、最终可以被科学工作者控制的行为。
(4)研究方法:实验法
(5)贡献:行为主义的诞生,在世界各国的心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其强调的 用客观方法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对心理学走上科学的道路有积极作用。
(6)局限: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 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格式塔心理学
(1)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2)研究对象:意识、认知现象(知觉、学习、思维等)
(3)主要观点: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格式塔”是德文“完整”的译音,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格式塔。整体不是由若干元素组合而成的,相反,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整体大于 部分的总和。他们提出了知觉中的许多组织原则,试图解决格式塔的生理基础问题。
他们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的分析,并把冯特的构造心理学称之为“砖块 和灰泥的心理学”。
(4)研究方法:实验法
(5)历史评价: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简单加和,整体先于部分而 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的理论观点,是正确的。此外,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知觉 的组织原则及学习和思维中的研究成果至今仍反映在心理学教科书中。
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心理分析)
-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 研究对象:无意识、潜意识
- 主要观点:人类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 特别是性冲动。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行为中。其理论主要来源于精神病治疗的临床实践。
tips:行为源于欲望,特别是性欲;无意识支配人,正常和异常 - 研究方法:催眠疗法、梦的解释、自由联想、生活史法。
tips:催生梦想 - 贡献:弗洛伊德对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对科学心理学也有 相当重要的意义。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如潜意识动机、防御机制等已被主流心理学所采纳。不仅对心理学,甚至对人类文化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梦的解 析》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之作。
- 局限:研究方法缺乏科学的严谨性,过度强调无意识,并与意识对立起来,夸大性欲的作用一直受到科学心理学家的批评。
人本主义心理学
(1)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2)研究对象:人格
(3)主要观点
1人性观: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人性的显著特点是“持续不断地成长”,认为人性是自主的,是能进行自我选择的,把人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
2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和重视个人的基本需要、尊重和重视自我。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3需要理论: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源泉。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4)研究方法:整体分析、个案研究
(5)贡献:人本主义被称为除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其主张人性本善,注重对人性的研究,具有人文关怀的思想。对传统心理学的某些批判,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人本主义的研究理念冲淡了心理学的纯科学色彩。
(6)局限:人本主义错误地理解人的本质,把人看成人性的人,而不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对人内心世界的某些描述常常是从个人出发的。此外,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许多主张带有纲领的性质,所使用的名词缺乏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具体说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使得其理论难以得到检验。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30年代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1967年奈瑟尔发表《认知心理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1)代表人物:皮亚杰、奈瑟尔、纽维尔、西蒙
(2)研究对象:信息加工过程
(3)主要观点
1关注人脑所发生的心理事件,如人是怎样推理、记忆、理解语言、解决问题、解释经验、获得道德标准和形成信念的。
2主体在学习中不是机械地接受刺激,被动地做出反应,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获取刺激并进行加工。
3使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即把人脑比作电脑。4认为认知历程包括:信息的接收、贮存和运用。
(4)研究方法:反应时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
(5)历史评价
认知心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科学家们认为,只有揭示心理活动的脑机制,特别是认知功能的神经生理学机制,才能真正揭示脑的秘密,了解人的心理功能的特点。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中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进化心理学
进化论的观点是寻求将当代心理学与生命科学进行联系。认为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一样,遵循自然选择的原则,经过世代进化以达成特定的适应性目标。
进化心理学与其他观点最基本的不同是:进化心理学把极长的进化过程作为解释原则。其局限是无法通过实验来区分进化的过程。
文化心理学
持有文化观点的心理学家们研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中的跨文化差异,包括在同一国家内比较不同人群或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比较评估。该领域应用范围广泛:几乎每个心理学研究主题都能用该观点;社会文化观对忽视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的理论提出了挑战。
感觉测量
(1)感受性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用感觉阈限来表示,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成反比的关系。
(2)绝对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感觉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
(3)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又叫差别阈限,或叫最小可觉差。差别阈限表示的是差别感受性。
(4)韦伯定律
韦伯发现,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差别阈限与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公式:K=ΔI/I,(K是一个常数,ΔI是差别阈限,I是刺激强度)。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5)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受韦伯定律的启发,用实验测量了刺激强度和它所引起的感觉大小之间的关系,发现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公式:P=KlgI(P为心理量——感觉的大小,I是物理量——刺激的强度,K是修正值——常数)🔺 费希纳的研究开创了心理物理学的领域。费希纳定律假定所有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相等,且是以韦伯定律作为基础,故也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6)斯蒂文斯定律
斯蒂文斯发现,心理量与刺激的物理量的乘方成正比,又叫幂定律。公式:P=KIⁿ(I为刺激的物理量,P为心理量,I为刺激的物理量,K和n都是常数)。
视觉理论
(1)三色说
1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人的视网膜有红绿蓝三种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
2赫尔姆霍茨认为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但不同的感受器对不同的光更敏感。当光刺激作用于眼睛时,将在三种感受器中引起不同程度的兴奋,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
三色说的缺陷在于该理论无法解释红绿色盲和颜色负后像。
(2)四色说也叫对立过程理论或拮抗理论。黑林认为,在视网膜上存在着黑-白、红-绿、黄-蓝三对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如红绿视素,在红光作用下异化产生红色经验,在绿光作用下同化产生绿色经验。
听觉理论
(1)频率理论✔️
1提出者:拉瑟福德
2理论观点:外界声音的振动会引起耳蜗基底膜相同频率的振动,听神经所发放的神经脉冲,可以复制外界声音的频率,就像电话的收话机与接话机的关系,又叫电话理论。
3缺陷:人耳基底膜不能做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震动,人耳却能分辨每秒震动1000次以上,甚至20000次的声音,这是频率说所不能解释的。
(2)共鸣理论✔️
1提出者:赫尔姆霍茨
2理论观点:基底膜上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它们分别与外界不同频率的振动发生共鸣。短纤维与频率高的声音发生共鸣,长纤维与频率低的声音发生共鸣。基底膜的震动引起不同神经细胞的兴奋,使人产生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又叫位置理论。
3缺陷:人耳能接受20Hz~20000Hz的震动,最高和最低频率之比为1000:1,而基底膜上横纤维长短的比例仅为10∶1,二者并不对应,因而根据并不充分。
(3)行波理论✔️
1提出者:冯·贝克西
2理论观点:该理论发展了赫尔姆霍茨共鸣说的合理部分,认为由声波引起的基底膜震动,从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不同频率的振动达到基底膜的不同部位后便停止下来。低频可达耳蜗顶部,高频只能达到耳蜗的底部,从而实现基底膜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分辨。又叫新位置理论。
3缺陷:难以解释500Hz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
(4)神经齐射理论✔️
1提出者:韦弗尔
2理论观点:当声音频率低于400Hz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一致的,在声音频率较高时,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对它做出反应,就需要神经纤维的联合“齐射”来反应了。
3缺陷:齐射理论只能对5000Hz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超过5000Hz时,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
知觉特性
特性;定义;影响因素;作用/种类
-
选择性: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背景(突出对象,压抑背景)
影响因素: (1)客观:对象背景间的差异、对象的活动性、对象特征;(2)主观:目的、态度、定势、兴趣。 -
整体性: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和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突出整体,压抑细节)
影响因素: (1)刺激物的结构,含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2)个体的知识经验。
作用: 大大提高了人知觉事物的能力/整体知觉会抑制个别成分(部分或细节)的知觉。 -
理解性: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根据已知线索,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并进行检验,最后对知觉对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的特性(根据经验,主动解释)。
影响因素: (1)个体以往经验(2)词语的作用(3)动机与期望、情绪与兴趣以及定势等。
作用: (1)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2)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3)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
恒常性:当物理刺激变化而知觉保持稳定的现象(感觉变了,知觉没变)
影响因素: (1)视觉线索(2)知识经验。
作用: (1)形状恒常性(2)大小恒常性(3)明度恒常性(4)颜色恒常性(5)方向恒常性。
深度知觉
脑对物体深度知觉的反映,又叫立体知觉、远近知觉或距离知觉,即把物体知觉为立体的、三维的知觉。个体知觉深度都是依赖于线索的,产生深度知觉的线索有:
(1)肌肉线索(生理线索)
1眼睛的调节水晶体的形状(曲度)由于距离的改变而变化,这种变化是由改变睫状肌的紧张度实现的变化,它只在1~2米范围内有效,而且也很不精确。
2双眼视轴的辐合是指双眼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汇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是双眼的机能。辐合可用辐合角来表示,辐合角的大小为人们提供了物体距离远近的信息。距离近,辐合角大;距离远,辐合角小。看近的物体,两眼的辐合角度大,看远的物体,两眼的辐合角度小。
(2)单眼线索
单眼线索是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主要有如下六种:
①对象重叠(遮挡):一个物体掩盖或遮挡另一物体,被掩盖的物体知觉的远。
②线条透视: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
③空气透视:近处物体清晰,远处物体模糊,人们根据这一线索推断物体的远近。
④相对高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视野中两个物体中相对位置高的,显得远些。
⑤纹理梯度(结构级差):指视野中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远处对象密度大,近处对象密度小。
⑥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当我们和外界物体发生相对位移(运动)时,会出现这两种差异现象。
运动视差: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近处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远处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慢,方向相同。这由同一时间内距离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运动范围的不同造成。
运动透视:当观察者向前运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小。
⑦相对大小:在平面上,相对大的物体看起来近,而相对小的物体看起来远。
⑧明暗和阴影:明亮的物体会被知觉为近些,而灰暗或阴影中的物体会被知觉为远些。
(3)双眼视差
两眼相距大约65毫米,因此,同一物体落在两眼视网膜上视像就有了差异,两眼上略有差异的视像叫双眼视差,它是产生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的线索。如果两眼成像部位相差太大,则会产生双像,即把一个物体看成两个。当距离超过1300米时,两眼视轴平行,双眼视差为零,对距离的判断失去作用。
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脑对物体运动特性的反映,指对空间中物体运动特性的知觉。可以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1)真动知觉
对物体本身真正的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刚刚被觉察的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最小视觉范围(角速度),叫运动知觉的下阈。
(2)似动知觉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的主要形式有:
1动景运动(最佳运动或φ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和时间相继呈现时,会看见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运动。例如电影、电视等。
2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例如浮云的运动,让人们看到月亮动,而云是静止的。
3自主运动。注视暗室中的光点会感觉它在动。
4运动后效。在注视向一个方向的运动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会感觉它向相反方向运动。例如注视完瀑布之后再看静止的田野,会觉得田野上的一切向上飞动。
睡眠的阶段
阶段;名称;脑电变化;时间;主要特点
清醒β波
安静α波
第一阶段,浅睡阶段,混合波,10 分钟,放松、易惊醒
第二阶段,/,睡眠锭,20 分钟,较难唤醒
第三阶段,/,与第四阶段统称慢波睡眠阶段,睡眠锭、δ波,40分钟,更放松
第四阶段,深度睡眠阶段,持续δ波,/,进一步放松,梦呓、梦游、尿床
快速眼动睡 眠阶段,REM sleep阶段,类似清醒,一夜:越来越长、一生:越来越短,眼球转动、做梦
弗洛伊德梦的分析
- 弗洛伊德称梦是潜意识的显现,是通往潜意识的最可靠的途径,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实现了扭曲的达成。
- 梦里的两股动力: 愿望、抵抗愿望的审查
(1)潜性梦境代表社会和个人不能接受的但是是真实的“未剪辑”的版本。
(2)显性梦境是可接受的版本。
(3)梦程:审查将潜性梦境(隐藏的梦的内容)转化成显性梦境,弗洛伊德称这种歪曲过程为梦程。 -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梦的解释需要从显性梦境回溯到潜性梦境。梦揭示了病人的无意识愿望,以及附加在那些愿望上的恐惧和病人用来处理导致愿望和恐惧之间心灵冲突的特征性防御。
▪️生理学的观点认为,梦是个体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认知的观点认为,梦是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仍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 ▪️霍布森等人的研究认为,梦具有认知的不确定性,梦境的不协调性和不连续性,主要是梦境的不连续性。
催眠
对催眠的广义界定是,它是一种不同的觉知状态,其特征是一些人对暗示有特殊的反应能力,并在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方面发生变化。
在催眠状态中,参与者体验对催眠暗示增强的反应性——他们经常感到他们的行为是在无意中或不用任何意识努力就完成了。
- 催眠感应和可催眠性
(1)催眠感应:它是一组最初的活动,能使外部注意力分散减到最小并鼓励参与者只集中在暗示的刺激上,相信自己正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
(2)可催眠性:表示个体对标准化的暗示做出反应并体验催眠反应的程度。可催眠性是相当稳定的特质。与成人相比,儿童倾向于更易受暗示;催眠反应高峰是在青少年初期,随后减少 - 催眠的效果
(1)催眠状态下,个体对有关运动能力和知觉经验的暗示做出反应。
(2)催眠可以减少疼痛。 - 易被催眠者的特征,容易被催眠的人通常有以下特征:
(1)经常做情节生动的白日梦。
(2)想象力丰富。
(3)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中的场景。
(4)依赖性强,经常寻求他人的指点。
(5)对催眠的作用深信不疑。
过滤器理论
(1)提出者:布罗德本特
(2)理论观点:神经系统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度的,信息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允许一部分信息通过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其他信息被阻止而消失了。过滤器的工作方式是全或无的。该理论又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
(3)实验来源:该理论是根据双耳分听实验的结果提出来的。实验是给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一个耳朵(追随耳)听到的材料,但检查的却是呈现到另一耳朵(非追随耳)的材料,结果被试从非追随耳得到的信息很少。布罗德本特因而提出,进入追随耳的信息因受到注意而被接受,进入非追随耳的信息因没受到注意而未被接受。
衰减理论
(1)提出者:特瑞斯曼
(2)理论观点:信息通过过滤器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而不是完全消失了。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信息的激活阈限低,容易被激活,例:自己的名字、警报信号等。
(3)实验来源:双耳分听实验中发现,来自非追随耳的信息也受到了加工。
(4)解释现象:鸡尾酒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