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證 Flashcards
胃痛的病因、病機、辨證要點
- 病因:外邪犯胃-寒邪犯胃為多
- 病機:胃氣郁滯,失於和降,不通則痛
胃痛的辨證要點
-辨證要點
1) 虛實:
虚者多病程长,痛处喜按,饥时痛著,纳后痛减,体弱脉虚。属虚者应进一步辨气虚、阳虚与阴虚。实者多病程短,痛处拒按,饥时痛轻,纳后痛增,体壮脉盛。属实者应进一步辨别不同的病理因素为病。
2) 寒熱:
胃痛遇寒痛楚,得温痛减,泛吐清水者为寒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喜凉恶热,泛吐酸水者为热证。寒与热均有虚实之分。
3) 氣滯、血瘀:
一般初病在气,久病在血。气滞者,多见胀痛,痛无定处,或攻窜两胁,疼痛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血瘀者,疼痛部位固定不移,持续疼痛,入夜加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或兼见呕血、便血。
各证往往互相兼杂和动态转化,如虚实兼夹、寒热错杂、气血同病等,必须根据臨床表现全面进行分析,综合诊断
胃痛的治療原則(如何理解通法)
胃痛的治療原則以理氣和胃止痛为大法,旨在疏通气机,通而痛止,即所谓的「通则不痛」。然在使用理气和胃之法时,还必须根据不同证候,采取相应治法。如实证者,区别寒凝、气滞、胃热、血察,分别给予散寒止痛、疏肝解郁、清泄肝胃、通络化瘀治法;虚证者当辨虚寒与阴虚,分别治予温胃健中或滋阴养胃。
要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通」法,绝不能局限于狭义的"通"之一法。 -如属于胃寒者,散寒即所以通属; -屬于食停者,消食即所以通; -属于肝气犯胃者,理气即所以通; -属于肝胃郁热者,泄热即所以通; -属于湿热中阻者,清化湿热即所以通; -属于瘀阻胃络者,化瘀即所以通; -属于阴虚者,益胃养阴即所以通; -属于脾胃虚寒者,温胃健中即所以通。 只有结合具体病机,采取相应治法,使之丝丝入扣,才符合「通法」本意。
胃痛的證治分類
① 寒邪客胃證
② 濕熱中阻證
③ 瘀血停胃證
症狀:本病的主症(胃痛)+证型的特征症状(实证:暴作,寒证:拘急冷痛,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脉(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胃痛 寒邪客胃證
胃痛濕熱中阻證 治法
清化熱濕,理氣和胃
胃痛的瘀血停胃證代表方
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參飲加減
嘔吐的病因、病機
病因:外邪犯胃-寒邪最易損傷中陽中氣,凝斂氣機,擾動胃腑,故寒邪致病者居多
病機:胃失和降,胃氣上逆
症狀:突然嘔吐,频频泛恶,胸脘满闷,或心中懊侬,伴有惡寒发热,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
嘔吐:外邪犯胃證
噎膈的病因
1.飲食不節 2.七情內傷 3. 久病年老
腹痛定義
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腹痛飲食積滯證代表方
① 飲食積滯證
代表方:枳實導滯丸加減
-如食滯不重,腹痛較輕者,用保和丸消食導滯
痢疾的病因中外感時疫邪毒
外感時疫邪毒:1.疫毒之邪,2.湿热之邪,3.寒湿之邪
症狀:本病的主证(痢下赤白黏凍,或下鲜血,脓血粘稠,日久不愈,脐腹灼痛,虚坐努责)+证型的特征症状(食少,口干心烦,至夜转剧)+舌脉(舌红绛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代表方
① 陰虛痢
代表方:驻车丸加減
症狀:本病主症(泄泻)+证型的特征症状(实证:腹痛,泻下急迫,湿: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泄瀉:濕熱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