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思维 Flashcards
思维的含义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和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或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
概括性是思维其他所有特征的前提,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概括的水平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例如,农民总结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间接性
间接性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或者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例如:医生通过临床症状诊断疾病;根据“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们看到“月晕”就很少会出门,看到“础润”就会带伞。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例如:遇到一个新问题时,虽然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法,但是可以通过将现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形成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思维的种类——根据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直观动作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的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要依赖于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又叫实践思维,是3岁之前的主要思维方式。
(2)形象思维
人们利用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进行思维,是3-6岁的主要思维方式。
(3)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面对的是理论性质的任务,要依赖于概念和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多出现在6岁以后。
思维的种类——根据解决问题时凭借的知识性质
(1)经验思维
经验思维是指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的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
(2)理论思维
理论思维是指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一问题的思维活动。
思维的种类——根据思维的表现方式
(1)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指人们在面对新问题、新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活动。
(2)分析思维
分析思维是指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而得到合理结论的思维过程,又叫逻辑思维。
思维的分类——根据思维的方向
(1)辐合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
辐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
(2)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想,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成分。
思维的种类——根据是否具有创造性
(1)常规性思维
常规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2)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和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级形式。
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
(1)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和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
(2)综合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和个别特征的结合起来考虑的思维过程。
(3)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最基本形式。
思维的过程——比较与分类
(1)比较是指在头脑中把不同的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他们之间的异同点的思维过程。
(2)分类是指在头脑中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思维的过程——抽象与概括
(1)抽象
抽象是指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2)概括
概括是指把头脑中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
思维的过程——具体化和系统化
(1)具体化
指在头脑中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概念、原理和理论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也就是用一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用理论指导实际活动的过程。
(2)系统化
指在头脑中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照一定程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
(3)在思维过程中,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并在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结合起来使用。
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
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也就是概念所包括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是相反的关系。概念的内涵越深,即它所包含的本质属性越多,它的外延就越窄。概念的内涵越浅,即它所包含的本质属性越少,它的外延就越广。
概念是用词来表达、巩固和记载的,但是词并不等于概念。例如,虚词并不表达概念,同一词可以表达不同概念,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词来表达。
概念的种类——根据所包含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程度
(1)具体概念
是按照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或者说是事物的现状形成的概念。
(2)抽象概念
是按照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属性形成的概念。
概念的分类——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
(1)合取概念conjunctive concept
合取概念是指,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属性形成的概念。例如,“毛笔”就是由“用毛制作”和“书写工具”这两个不可分割的属性组成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合取概念。
(2)析取概念disjunctive concept
析取概念是指,根据不同的标准,把单个或多个属性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概念。例如:“好学生”就是把”学习努力“、”成绩优秀“、”热爱集体“、”乐于助人“等属性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概念。这个概念中可以包含一个、两个或多个属性。
(3)关系概念relative concept
关系概念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概念。如高低、大小等概念。
概念的分类——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划分
(1)自然概念
自然概念是指按照事物自身的特点而形成的概念,如鸟、水、文化和发展等概念。
(2)人工概念
人工概念是指在实验室里,为研究人的思维,模拟自然概念形成过程而人为制造出来的概念。
概念的结构
概念的结构指的是概念由什么成分组成,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概念结构的模型——层次网络模型
层次网络模型(hierarchical network model)是由柯林斯等人提出的,该理论认为:
(1)概念以结点(node)的方式储存在概念网络中,每个概念都具有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实际上也是概念。
(2)概念根据逻辑的上下位组成网络,用连线表示概念间的关系。层次水平越高的概念抽象概括性水平越高。
(3)每个概念的特征实行分级储存,即每一层概念的结点上只储存该概念的独有特征,而同层概念的共有特征储存在上一层概念的结点上。
(4)提取概念意义就是对概念网络进行搜索的过程。搜索的距离越长,反应的时间就越长。搜索距离的长短用连线的长短来表示。
概念结构的理论——激活扩散模型
柯林斯等人在层次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激活扩散模型(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认为概念的结构是一个网络模型,是以概念之间的语义联系强度或者语义相似性为基础组成的概念网络。在概念网络中,连线的长短表示了概念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
假定当一个概念被加工时,其意义激活会自动的传递到相关概念,使得相关概念的意义也得到激活。而激活的强度随着传递距离的增加或者传递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激活扩散模型不仅较好的说明了概念的组织结构,而且成功的解释了心理学上的语义启动效应(semantic priming effect)。
概念结构的理论——特征表理论
波纳等人提出,认为概念是由定义特征和概念规则两个因素构成,定义特征即一类概念的个体具有的共同属性,概念规则是指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C=R(X,Y,…),其中C为概念,R为概念规则,X,Y,…为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定义特征。该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人工概念的研究,却难以解释某些自然概念。
概念结构的理论——原型模型理论
茹什等人提出,概念是由原型和原型加上其特征,并由相似性的单元组成的。原型是指范畴中最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的成员。概念由原型来表征。
概念形成的含义
概念形成(concept formation)是指个体掌握概念所包含的本质属性的过程。
概念形成的阶段
(1)抽象化:指对具体事物的各种特征或属性进行抽象
(2)类化: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特征或属性进行分类
(3)辨别:对客观事物的本质或特征之间差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