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理论-认知导向 Flashcards
基本取向
1.用人的认知过程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把社会现象置于心理意识现象中考察。
强调人的内部心理积极性和主动性。
2.社会认知:
人解释社会事物的过程,核心在于人们对他人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如人格、情绪和人际关系)的认知。
3.观点:人的行为取决于人对社会情境的知觉和加工过程;
对环境的知觉不是被动照搬,而是主动地组织、理解、加工和解释
主要社会认知过程的解释路径
社会认知的心理过程:
产生社会知觉➡形成社会印象➡进行社会判断
1.社会知觉解释
着重探讨人们如何收集他人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总体印象。
假设:人作为观察者,会做到考虑周全,相当客观,具有理性思维,能注意到他人行为的细节,并建构出稳定可靠的基本框架。
2.归因解释
关注人们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人都会权衡、组织各种信息并对背后的原因做出系统的解释和判断。
3.图式法解释
关注人怎样在头脑中组织记忆信息、利用信息理解他人的行为
将人看作“吝啬的认知者”,即由于信息处理能力有限,人只用花费最小的办法,解决或回答一个社会问题,尝试用最有效的途径判断事物
认知失调理论
1.基本假设:
当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主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这种失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改变有关观念或行为,以减少避免失调。
观念与行为改变的本质是态度的改变。
2.条件:
逻辑的违背
文化价值的冲突
观念层次的冲突
新旧经验的矛盾
3.程度:
失调的程度与某一认知元素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成正比。
失调的程度取决于个人所具有的失调认知的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相对比例。
4.减少和消除失调的途径:
改变行为:使个体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
改变态度:使个体的态度符合其行为
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消除原有认知因素间的失调关系
图式理论
1.基本概念
图式schema是通过认知经验发展起来的关于特定事物或概念的认知结构。
图式是在过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概括性知识表征,但并不是关于事物或概念的定义,而新经验会经历概念的同化和顺应不断重构。 图式间存在层次差别,高一级并不是低一级的简单累加,而是有机重构。
2.评价
图式加工的观点深入大脑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解释了个体或群体根据已有知识来解释外界新信息的方法和过程。
图式理论的功能
1.有助于信息加工
稳定地将新的经验和旧的连接起来,从而能够快捷、经济地处理大量信息。
🗓️1950凯利,中心特征启动实验,典型的图式对信息的简约作用-信息记忆、解释新的信息并进行推理。
2.有助于回忆与整理
人类记忆具有随时间推移重构的特性,人们常常用和他们的图式相一致的信息来填充空白。
🗓️cohen1981家庭录像回忆实验:被试对录像的细节回忆明显与被告知的社会角色图式相一致。
3.影响人们对他人或其他社会实体做出推论
一个完整的、正确的图式可以帮助人们推测新的事实
认同理论
1.社会
人们的认同过程建构了社会本身
社会结构的形成
2.自我
自我也是通过认同过程形成的
自我本身是个体折射互动他人观点而形成的客体
个体通过角色获得过程,用他人的观点来看待自身,从而使自我的意义成为共享的意义
自我从人际互动中得来并存在与复杂的社会中,因此在更复杂、更有组织性的社会结构中,我们就必须类化自我,使自我有更明确的社会联结点。
3.认同
群体认同、角色认同和个人认同直接影响人们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走向
认同理论的来源
从符号互动理论发展特别是结构性符号互动作用理论中孕育发展而来的。
传统的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认同和解释过程建构了社会本身。
个体可以按照其所期望的方式,对其所处的情境自由地进行认同选择。
斯特莱克:
主要关注社会结构如何影响个体认同和个体行为。
强调自我折射社会,认为认同有群体认同、角色认同和个人认同三种基本形式。
伯克:注重认同过程的个体内在动力,并提出了认同控制理论
社会结构的形成
个体认同他人行为,并将很多个体的相似行为方式集结成群。
对一种类型加以认同,该群体行为方式与其他群体的不同行为方式存在互动并相互适应。
从而构成更具普遍意义的行为方式,这种广泛互动产生的普遍行为方式,就构成了社会结构。
在社会被个体的认同所建构的同时,个体也从建构的社会中得到反馈,并改变自己既有的行为方式。
社会同一性理论
英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基费尔等在认同理论基础上延伸提出的,也是目前群际行为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理论。
基本观点:
1.社会分类、群际比较及人们对积极社会同一性的追求,是群际冲突和群际歧视产生的根源。
经典实验:最低限度群体范式-发现群体划分本身就能引发敌意性的群际行为。
而权威主义人格、挫折、相对性匮乏和现实利益冲突等,都不是群际冲突和歧视的必要条件。
2.社会同一性是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它来源于个体对自己作为某个或某些社会群体成员身份的认识,以及附加在这种成员身份之上的价值和情感方面的意义。
3.个体总是努力追求积极的自我形象。
这可以通过他所隶属的群体来获得,人们总是或多或少地依据自己所属的群体来界定来评价自己。
评价:
首次将社会比较分为人际社会比较和群际社会比较两种不同的过程。
并且明确将同一性区分为个人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两种自我觉知水平。
争取积极社会同一性的策略
1.不同信念体系
社会流动信念体系
社会变革信念体系
2.高地位群体由于信念体系不同,其观念和做法就不同
流动信念:
极力倡导这种信念,不愿改变群体地位现状;
限制个体流动数量;
降低劣势群体凝聚力,避免其集体性对抗行为
变革信念:
极力提倡让地位低的群体和相同地位或更低的群体比较;
在一定程度忍受地位低的群体评价维度的改变,但自己不想改变;
压制劣势群体,可能导致激烈的群际冲突
自我类化理论
概念:
当我们知觉事物时,往往先根据一些简单的原则,将事物进行归类。
类化依据:
他人或事物与原型的相似性,目标事物与该事物一个典型范例相比较而归类
社会类化
含义:
个体在产生社会知觉时,主观上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的过程。
结果:
在认知水平上扩大了群体之间的差异,同时缩小了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差异。
两个过程:
同化:知觉到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在某方面都很相似
对比/异化:相信群体间的差异比实际的要大
刻板印象或类属思维是典型的信息类化结果
类化的作用
加强导向/刻板印象的形成机制:
类化会使类别内的相似性和类别间的差异性在知觉上都得到加强
社会类化-理论内容
1.塔基费尔:
在群体中人们的自我定义会发生改变,个人同一性让位于社会同一性p32
2.群体中也有新的认同可能性:个体将自己看作社会群体的一员,并把自己看作是具有这个群体特征的一员。
3.个体按群体分类时:
自尊与群体命运相连;
对自己的群体产生积极看法;
比较基础改变,群体外人员的信息和施加的社会压力,与自己的关联程度降低,影响力出现下降。
4.特纳:
认同群体时,开始出现去个人化和自我刻板的过程,使人在不同时间对他人做出十分不同的反应。
e.g.台湾04年选战中发生的蓝绿阵营的对抗,昔日依据个人同一性将邻居当作朋友。
但考虑到群体因素,依据社会认同,面对属于高度不同的群体(如不同的宗教)的邻居,我们的感情和行为会有很大不同,与昔日的邻居朋友敌对。
群体认同、角色认同和个人认同直接影响人们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走向
1.一名教授如果强调群体认同,则首先会区分内群体学术圈和外群体非学术圈,强调学者的生活方式并对学术群体的归属感;
2.如果他强调角色认同,则首先会分出与教授对应的角色-学生,他会在与学生角色互动过程中,尽力表现出学者形象和相应角色行为,并产生强烈的自我效能感
3.如果强调个人认同,则会倾向于将自己视为一个独特单元,并在履行自己角色的过程中显现自己欣赏的独特个性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