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与归因 Flashcards
刻板印象的定义
也称类属性思维: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
刻板印象的作用
▫️作为认知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有助于: 简化认知过程,节约了认知资源, 减轻认知负担,提高了认知效率, ➠ 从而使人适应复杂环境。 ▫️迅速获得关于特定对象的概念,并由此建立自身与对象的明确关系,使其行为有明确的轨道。
刻板印象的三种基本理论走向
⒈心理动力学:刻板印象源于知觉者的动机。
通过启用心理防御机制,将自我或内群体某成员消极的属性知觉为外群体的特征,并且通过以不友好的术语标定外群体,从而使内群体成员比其他群体更好。
2.社会文化理论:刻板印象是社会情境与文化传承的产物。
强调刻板印象的形成和维系过程中「社会」的影响作用,如家庭、传媒、文化传统等。
人们通过社会学习获得社会环境中所流行的群集的观念与态度,反而这些观念系统又会得到社会的强化。理论的焦点在于刻板印象与偏见是如何通过「社会化经验」「伙伴群体的影响」以及「媒介渲染」获得与保持的。
3.社会认知理论:看作一种可以引导信息加工的观念系统或认知结构。
强调信息加工系统的机能,及该系统如何影响群体与群体成员的知觉,也强调从「外界刺激提取的信息」➠「人际行为知觉的最终形式」之间,存在着信息加工的中介机制。
图式、图式加工的概念
指过去经验中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可以是语言材料的图式,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等。
在信息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利用已形成的图式进行「类推」,而且可以「加快信息加工速度」。
图式与刻板印象
图式是一种知识结构。
刻板印象不同于态度和偏见,可以针对任何群体,既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是错误的。
刻板印象的图式过滤器模型
刻板印象是以概括化的知识结构即图式为表征存储于记忆之中的。这些结构实际上是大量知识的存储库,不仅指明了某一类型的人所具有的特性,而且也指明了他们可能做出的行为,指引着人们对信息的编码和表征。刻板影响之所以能简化社会认知活动,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具有过滤掉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相对于不一致性信息,刻板印象会促进一致性信息在记忆系统中的编码和表征。
由于一致性信息与一存在的心理图式相适应,即获得刻板印象为它提供了概念流畅性,于是对这些信息的加工理解就需要较少的认知资源。而与心理图式不一致的信息则需要较多的认知资源。
性别刻板印象与角色性别
是人们关于男女行为差异的相对稳固的、倾向性的信念和看法。而角色性别是特定社会或群体按照人的男女性别规定的不同行为模式。
精神分析理论更多地把性别角色成因归结为男女生理结构上的差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直接强化、模仿和观察学习是获得性别定型行为的基础;科尔伯格和贝母用认知发展理论进行了解锁,认为性别角色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阶段性,个体先获得性别恒常性,随后通过自我社会化达到性别定型。
性别刻板印象的产生
源于性别角色的分化。男女在不同的劳动生活中获得不同经验,分工的差异延伸出来的种种要求,形成了有关性别角色的种种规范,继而延续保持形成新的行为规范。
人类早期的社会分工和生物学等因素,共同导致了人类社会的性别角色分化,形成了人类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社会认同理论解释
社会认同理论是「群际刻板印象」最主要的理论解释,该理论认为刻板印象是社会分类和比较的结果。
基本过程:区分所属的内群体与无关的外群体。通过对人类进行分类推知与外群体、内群体和自身有关的信息,达到认同,以确认自己的身份及其与所属群体的一致性关系。刻板印象产生和内-外群体效应的出现是相关联的,与群体成员希望从所属群体中获得对自己更积极的认同有密切的关系。
社会认同理论假设,个体的自尊部分来自其所在社会群体的成员关系。由于人们总想维护积极的自我认同或自我价值感,因而他们在主观上愿意坚持其所属群体的赞许性评估,这便是「内群体偏爱」。因为当个体认为自己归于积极群体时,个体可从群体的积极性中获得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也可通过提高内群体的价值,从而达到提高自我价值的目的。相对地,存在「外群体贬损」。
▪️局限:临时的小群体实验范式下提出,群体成员间不曾有真实的互动,有过分概括化风险。此外,大多是基于外显刻板印象研究验证,所以不适用于解释内隐刻板印象。
弱势群体的外群体偏向、内群体贬损
弱势群体在内隐水平上存在外群体偏向。
▪️解释:系统公平化理论
外群体偏向是人们理论化地使用观念和社会判断去支持既存的不平等形式,甚至在损害个体和群体的利益和尊重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弱势群体成员心理上接受了社会主流文化对社会结构或地位差异的定位,并倾向于顺从这种安排
刻板印象的作用
人对他人形成的印象会暗示别人的行为方式,刻板印象同样会引发这种自我实现预言的现象。
同化效应:刻板印象激活会使人们产生与刻板印象相一致的行为
刻板印象威胁理论:消极自我刻板印象的激活,会导致个体完成任务的水平降低,原因是个体害怕自己印证消极的刻板印象。
念动论:头脑中的观念会自动激活相应的行为,如果刻板印象中包含了某些行为的信息,刻板印象激活后,这些行为很可能就自动启动。
刻板印象具有简化认知过程,节约认知资源等认知功能,也可反映一定的客观现实。
刻板印象的过分概括化作用、夸大群体间的差异性和凝固性等特点导致的种种社会认知偏差,是偏见和歧视存在的认知基础。
刻板印象难以改变的原因
刻板印象具有僵化性和对抗相反信息的能力,为了保持刻板印象的一致性,会出现选择性注意,关注证实他们期望/刻板印象的信息,并忽略与期望不一致的信息;
而且,在选择性注意的基础上,人们还会进行选择性记忆。
即使获得与刻板印象相反的证据,人们也更倾向于维护而不是改变其刻板印象。
反刻板印象的信息呈现会使被试产生消极情绪反应,从而激发被试拒绝翻刻板印象信息、维护刻板印象的认知动机。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自我保护机制会自动对不一致信息进行拒绝,否则将承受自我否定。
影响刻板印象改变的因素
- 直接接触不符合原有刻板印象的群体成员
- 用指导语引导被试产生追求印象精确度的动机
- 媒体信息对刻板印象的影响力
- 呈现反刻板印象
偏见与歧视的概念
三者与态度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相对应,刻板印象偏重于认知、偏见偏重于情感,而歧视偏重于行为倾向
偏见:人们不已客观事实为根据建立的对特定的人或事物的情感色彩明显的倾向性态度。偏见虽然可能表现为正面的偏爱,但往往是消极的态度倾向,且带有鲜明情感色彩。
歧视:不平等看待和对待某个特定对象,其核心是指将特定对象看得比自己低劣,并使自己的压迫、强制、剥夺对方的行动合理化,造成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不平等。
偏见和歧视会使人对于特定对象的思考、信念、情感和行为带有定向明确的倾向性模式,使人民的沟通和情感融合出现障碍,破坏社会生活的协调与和谐气氛,引发疏离,反过来这种沟通障碍和疏离又会强化偏见与歧视。
偏见与歧视的成因2013
- 社会化历程: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吸收并内化作为文化传统一部分的偏见,如“男尊女卑”的女性偏见等。偏见也可以习得。e.g.追踪研究,孩子父母塑造了对黑人的偏见,并且父母和同伴都惩罚与黑人交往的行为。
- 认知因素:偏见和歧视的认知解释强调消极刻板印象在其发展中的作用。刻板印象最初来自父母,同伴,媒体等,一旦形成,信息加工就受到影响,刻板印象就更容易被证实。在面对特定对象时,与刻板印象一致的信息更容易受到关注,不确定的事件容易被解释为与刻板印象一致,而且与刻板一致的信息更容易从记忆中被激活。这样,即使刻板印象是错误的,它们也可能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变的强烈起来,从而导致进一步偏见的发生。
- 动机因素:偏见可能源于知觉者的紧张、情绪、恐惧和潜在的需要。日常生活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引起的经常性挫折,可能会导致存在偏见和歧视的个体和群体之间出现各种形式的直接或替代性攻击,发泄对偏见和歧视对象的压抑情绪。当群体之间出于竞争时,会强化对手群体的同质效应,即将对手群体的所有成员看作相同的对象。e.g.这种倾向在德国早起的纳粹规则中非常突出。很多人在经济危机时代把犹太人视作威胁。
4.社会分层:出于同一个社会阶层中的人们,在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各方面都比较相似,属于一个群体。对于这个群体中的成员而言,其他阶层就是外群体。1960s,沙赫特研究发现,恐惧性的实验情境可以直接推动人们的群体认同,使人民愿意与类同的人呆在一起来降低恐惧情境带来的焦虑。如果群体间对比鲜明,会使社会分群更加突出,造成更强的内群体身份意识,并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为。
社会各阶层成员间存在一定认知差异,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发展导致了各社会阶层的差距加大,社会阶层之间的偏见、歧视和心理融合等问题也变的越来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