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樓 唐 杜甫 Flashcards
登樓背默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京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難
憂患
萬方
四面八方
錦江
岷江成都附近支流
春色
春天的色彩
來天地
從天地邊緣來臨
玉壘
玉壘山,四川,吐蕃至大唐蜀地的要道
浮雲
浮動的雲朵
變古今
如古今往來世情不斷變化
北極朝廷
朝廷會像北極星一樣
終不變
始終不改變
西山寇盜
(吐蕃)西山來的強盜
侵
侵犯
可憐後主
可嘆蜀國後主劉禪
還祠廟
仍有祠廟紀念他
日暮
黃昏時分
聊為
梁甫吟
**以諸葛亮自況,抒發懷才不遇的感慨
相傳諸葛亮遇劉備前常吟唱
古樂府篇名,亦作《梁父吟》,憂時而自感不遇的詩歌
二桃殺三士
三國志中紀錄被諸葛亮所隱藏
杜甫對唐朝廷的態度
信任
比喻為北極星一樣堅定不移
告誡吐蕃寇盜不要入侵,因為這將徒勞無功
後主
慨嘆昏庸後主仍有祠廟紀念
借後主表達對唐代宗的恨鐵不成鋼
慨歎當時君主昏庸,沒有賢臣輔助
登樓主旨
藉描寫登樓所見的景色,抒發對國家安危的關切,對朝廷的信心和年華老去但壯志未酬的無奈之情。
登樓體裁
七言律詩,字數句數押韻(還有頷聯頸聯對仗!)嚴格要求(律詩√絕句×)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傷客心:1年邁不處家鄉 2不能為國為民
春天繁花盛開的美景反襯自己憂國憂民的傷感,加強抒情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對偶
(1) 景色:看到高樓近處的繁花盛放,眺望看到錦江一帶的春色和玉壘山的浮雲。
(2) 心情:為國家多難、內憂外患而感到傷痛。 (3) 作用:以滿眼春色反襯自己悽愴的心境,以樂景襯哀,更見其哀。
鋪天蓋地的錦江春色反襯自己憂國憂民的傷感,加強抒情
句式:對仗工整,詞性相對,地名「錦江」、「玉壘」也相對
氣勢:寫登高臨遠所見的景物,氣勢壯闊。
前句寫春來大地,縱橫眼前偌大的空間;後句寫浮雲多變,馳騁古今悠長的時間,
縱橫時空,氣象壯闊。
借景抒情,象徵:杜甫以古今以來不斷變幻的浮雲象徵世事變遷不定、政權興亡更替無常,藉此寄託了他對國家前途憂心忡忡。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對偶,比喻
指唐朝政權,如北極星一般穩固,絕不動搖,也就是詩句中「終不改」的意思。
(2) 呼應了「萬方多難此登臨」一句,吐蕃(西山寇盜)的侵擾正是國家多難的具體寫照。
(3) 面對外族入侵的威脅,詩人這兩句詩表示堅信國家能安然度過,並嚴詞警戒敵人別再來犯,流露出他的愛國情懷。
可憐後主還祠廟 日暮聊為梁甫吟
日暮:1慨嘆前途黯淡 2慨嘆年華老去 3自傷無法和諸葛亮一樣為國效力
失望憂心,希望唐代宗以後主劉禪為鑒戒
善用典故
三國時諸葛亮隱居隆中期間,經常吟誦《梁甫吟》。
杜甫一方面以這典故表達對國事的憂慮:唐朝廷只有如蜀國後主一樣的昏君,卻沒有如諸葛亮一般的賢相;(2分)
另一方面自傷際遇:諸葛亮獲劉備賞識,自己屆垂暮之年卻空懷濟世之心,苦無報國之路的遺憾。(2分)
登樓用字准確千錘百煉
終:對唐朝國祚長存的祝願
莫:有力表達對吐蕃的告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