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診斷 Flashcards
因為XXX。機體內環境絮亂而產生之異常生命活動過程,謂之疾病🡺症狀表現以及機能降低或喪失。
致病因子的影響,降低或是破壞機體正常之生理狀況 或功能的執行
醫師如何確立疾病診斷?
1.病人主述自覺異常現象
2.病歷和理學檢查﹐如視診、聽診、問診、觸診等診斷法則進行初步的判斷
3.安排必需性與輔助性的檢查
臨床實驗診斷的重要性
1.早期篩檢或偵測疾病的發生。
2.判定初步診斷的正確性。
3.確定臨床的疾病現象或症狀 (clinical impression),並且建立診斷。
4.調整治療的方法與效率 (追蹤並且改善治療的方法與結果)。
5.建立預後的評估 (prognosis)。
疾病的由來XXX,謂之疾病
疾病的由來乃是致病因子的接觸,使得機體內環境絮亂而產生之異常生命活動過程,謂之疾病
致病因子包XXX
致病因子包括老化、基因缺陷、環境因素影響、微生物感染、免疫反應障礙、和意外與人為因素等。
疾病診斷程序包括
1.症狀表現、不適感與自我察覺;
2.醫院就診;
3.醫師問診、觸診與其他理學檢查、安排必需性與輔助性的檢查(抽血、驗尿、 X-光、內視鏡、細胞和組織病理、心電圖等)以及
4.確診與治療追蹤。
原發性老化:XXXX。例如組織對氧氣的基礎消耗值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減少, 代表細胞活的愈久, 代謝的能力愈差。
隨著年齡, 人體細胞組織的自然衰老過程
續發性老化: XXXX
因為疾病或環境因素所造成的加速老化。
形成老化的因素
1.葡萄糖焦糖化
2.染色體端末素
3.細胞及基因機能退化
老化與肥胖的關係
1.生長激素:分解脂肪、燃燒脂肪及增加肌肉
2.胰島素:合成產生脂肪,增加脂肪。
糖化反應GI值越大代表XXx
糖化風險機率越高,不利人體健康。
老化指數
以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除以14歲以下幼年人口數計算得出的老化指數。
性聯隱性遺傳疾病
病童的變異基因主要來自媽媽的X-染色體。性聯隱性遺傳疾病(X-linked recessive)其發病者主要以男性為主,女性為帶基因者(carrier)。
體染色體顯性遺傳
意指若帶有某種疾病之不正常基因即會表現出該疾病之病徵表現;父母其中一位帶有該疾病之變異基因,其子女,不分男女,會有1/2的機率拿到此不正常的基因。
脊髓小腦萎縮症(Spinocerebellar Ataxia)
是一種顯性遺傳性神經疾病,遺傳機率達 50%;主要病徵包括身體會抖,動作變慢、精準度變差、走路步態不穩、易跌倒、兩腳通常張得開開的、眼球轉動異常、講話含糊不清、吞嚥困難。
體染色體隱性遺傳,
意指父母都帶有相同疾病之不正常基因,其子女(不分男女)會有1/4 (25%)的機率各拿到父母親之不正常基因,並表現出其疾病之特徵。如瓦登伯革氏症候群,病徵包括藍眼珠(虹膜異色)、小撮白髮、聽力障礙、巨結腸症等。
脂肪之生理功能
- 經過氧化後,在太陽光能的幫助下,轉變成為維他命D;
- 在腎上腺皮質經代謝後,產生腎上腺賀爾蒙
- 在睪丸或卵巢,分別產生各種男性或女性賀爾蒙;
- 在肝臟中,氧化變為膽汁酸,隨著膽汁一起分泌到十二指腸,促進 油脂和脂溶性維他命的消化吸收。
動脈粥狀硬化的形成與xxxx有絕對的關係。
血液中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量的增加
LDL比上HDL的數值 (ratio)若高於xxx以上,將會有較大的機率發生冠狀動脈心臟病罹病的風險。
5
心電圖檢查出現xxxx可能跟心肌梗塞疾病之發生有關。
倒置T波
一般治療心肌梗塞的黃金時間為自發作起
6小時內,擬用心導管介入性治療方式,到達狹窄或阻塞的部位,再把氣球部位膨脹起來,以撐開狹窄的部位。
一般治療心肌梗塞的黃金時間為自發作起
6小時內,擬用心導管介入性治療方式,到達狹窄或阻塞的部位,再把氣球部位膨脹起來,以撐開狹窄的部位。
主動脈剝離
當主動脈血管壁承受不住壓力導致剝離,病患會因不同撕裂點,感受到不同走向的劇烈疼痛,
xxxxx濃度增加較易引發高血脂症,日後比較容易引發高血壓和動脈粥狀硬化等問題。罹患高血壓卻沒好好治療控制,容易誘發心肌梗塞與主動脈剝離導致嚴重生命威脅,值得重視防範。
血液中三酸甘油脂(TG)
血壓的調控與兩個因素有關,
心博輸出量以及週邊血管阻力有關,任何一個調控因素的改變勢必影響血壓的變化 (參考圖表) 血壓=心搏輸出量×週邊血管阻力 (注意正常血壓調控機制) 血管收縮則週邊血管阻力↑,導致血壓上升;血管舒張則週邊血管阻力↓,血壓下降。
一般而言,三酸甘油酯(TG)增加的結果日後比較容易引發高血壓等相關心臟疾病。
TG增加的結果會增加小分子型態之LDL形成,小分子LDL極容易穿透動脈血管內皮細胞層,造成血管粥樣硬化。過量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如果糖),若身體無法有效消耗掉,將會進一步增加TG的來源,增加罹患高血壓疾病或血管硬化等的問題。
高血壓患者容易併發
高尿酸血症。尿酸源自於食物普林代謝後之產物,若無法正常排出體外將積聚身體各大小關節,引發炎性反應造成腫痛,謂之痛風。
最具有腎功能評估診斷價值之檢查
是屬血液尿素氮(BUN)和肌酐酸(creatinine)。
總蛋白是指
血液中白蛋白和球蛋白(globulin)的含量總和
血液中80%的膠體滲透壓是由白蛋白所提供,膠體滲透壓不足就容易造成
水腫
脂肪肝
肝細胞含脂肪量達5%以上,就叫做脂肪肝。
糖尿病的發生導因主要是
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停止分泌所導致的結果。
糖尿病的典型三多症狀
為多吃、多喝、多尿。糖尿病發病初期,病人會出現體重減輕、體型消瘦等症狀可能跟過度燃燒肌肉組織的蛋白質和脂肪組織的脂肪有關。
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生與
人類淋巴球抗原基因(HLA) 缺陷有關
視網膜病變
例如青光眼和白內障等,是糖尿病常見之併發症。
正常人的血糖生理調控機制,於飯後xxxx血糖將回復到正常的範圍 (80-120 mg/dL)。
2 hrs
若血糖濃度超過180 mg/dL以上
葡萄糖則會滲漏到小便中 (腎閥值)
若連續兩次飯前血糖的濃度數值超過140 mg/dL,或一次飯前超過140 mg/dL、飯後超過200 mg/dL
則該病人有極高的可能性罹患糖尿病。
葡萄糖耐性試驗(glucose tolerance test)
主要是用來區分真性或假性糖尿病的一種檢查項目。
糖尿病的併發症是
傷口不易癒合且傷口容易感染,而形成壞疽,需要截肢以保全生命。
糖尿病患者會併發酮酸中毒之導因乃是
因為細胞過度燃燒脂肪和蛋白質作為能量之來源。
癌症的發生,就分子生物學角度而言,體細胞基因體的突變導致人體
(1). 致癌基因的活化;
(2). 抗癌基因的不活化;以及
(3). 調控細胞凋亡基因的突變等。
謂之癌症
不正常細胞或組織的增生,導致贅瘤的形成
癌症的發生與xxxx有絕對的關係(80-90%),而跟遺傳的因素只佔5-10%。
環境因素
基因變異的發生主要有兩種來源
(1) 與生俱來的先天基因遺傳
(2) 經由環境和生活習慣長期接觸致癌物質,造成新的基因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