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k_18532525 Flashcards

1
Q

【相思】
【南國】有什麽意思和作用

A

【南國】既是紅豆產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引起后文的相思之情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相思】
【春來發幾枝】作用

A

【春來發幾枝】輕聲一問,如與朋友對話一樣分外親切,寄托對友人的關懷與相思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相思】
【愿君多採擷】作用

A
  • 請友人多多摘取紅豆
  • 暗示希望多多思念自己、珍重友誼
  • 同時流露了自己對朋友的無限思念
  • 用這種委婉的方式透露情懷,效果婉轉動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相思】
【愿君多採擷】用【休】取代【多】
【休】字作用

A

用【休】字强調離別之苦,因怕對方思念而請對方不要採摘。但少了正面積極、期盼朋友珍重友誼的熱切之情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相思】
【愿君多採擷】用【休】取代【多】
【多】字作用

A

用【多】字表現了一種熱情飽滿、一往情深的積極情調。故【多】字比【休】字好。促請朋友珍重友誼,十分動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相思】
【此物最相思】中【相思】作用

A
  • 末句點題
    【相思】與首句【紅豆】呼應,
  • 點出借紅豆爲題的理由,
  • 表達對友人的相思之情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相思】主旨

A
  • 本詩借紅豆表達對友人的相思情意
  • 詩人通過紅豆,一設問一祈願,把對友人的情意寄托在具體可感的形象之内,親切如話,含蓄細膩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相思】體裁&題材

A

體裁:五言絕句
題材:詠物詩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愛蓮説】第一節段意

A

指出菊花,牡丹各有所愛。藉此襯托作者喜愛蓮花與眾不同,引出下文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愛蓮説】蓮花的象徵意義

A

君子品格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愛蓮説】君子品格

A

不同流合污,潔身自愛,內心通達,行為正直,不攀附權勢,聲名遠播,不偏不倚,受人敬重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愛蓮説】第二節段意

A

點明作者獨愛蓮花,抓住蓮花的生長環境,生長形態和清香遠播的特徵,象徵君子高尚正直的品格,抒發對蓮花的讚頌與喜愛之情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愛蓮説】藉菊花抒發的情感

A

慨嘆有陶淵明的高尚情操的人愈來愈少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愛蓮説】藉蓮花抒發的情感

A

感嘆找不到與自己一樣以做君子為人生目標的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愛蓮説】借牡丹抒發的情感

A

慨嘆爭名逐利,貪慕虛榮的世人愈來愈多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愛蓮説】第四節段意

A

以花喻人,抒發自己獨愛蓮花君子般的特質,慨嘆世人追求富貴,當世找不到同道中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7
Q

【愛蓮説】主旨

A
  • 作者借蓮花高潔的形象贊賞品德高尚的君子
  • 同時自明心志,表示自己以成爲君子為終身抱負
  • 也流露了對俗世人多貪戀富貴,擁有高尚情操的人愈來愈少的感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8
Q

【愛蓮説】菊花襯托

A

正襯:以菊花的清高脫俗的高尚氣質,凸顯蓮花比菊花更正直端莊,受人敬重的君子情操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9
Q

【愛蓮説】牡丹花襯托

A

反襯:以牡丹的庸俗,貪戀富貴,凸顯蓮花出類拔萃,潔身自愛的君子品格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0
Q

【愛蓮説】借物抒情作用

A

描寫事物的特質來寄托感情,使情感抒發更含蓄蘊藉,韻味深長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1
Q

【愛蓮説】借物抒情:蓮花

A

本文刻畫蓮花的生長環境,生長形態和氣味,比喻為清高正直的君子,寄托作者對成爲君子的嚮往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2
Q

【愛蓮説】借物抒情:其他花

A

作者借牡丹的雍容華貴,菊花的脫俗淡雅,比喻為富貴者及隱逸者,感慨世人爭名逐利,惋惜隱逸情懷不再的現實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3
Q

【楊柳】爲什麽作者要贊美楊柳

A

作者在春日游湖時,看見楊柳在春風中搖拽,姿態十分美麗,忍不住贊美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4
Q

【楊柳】楊柳有什麽姿態?運用了什麽描寫手法

A

描寫楊柳枝條在風中飄動的優美姿態,運用了白描,直接描寫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5
Q

【楊柳】第一段中心思想

A

作者在春日游湖時,看見姿態優美的柳樹,引出對楊柳的贊美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6
Q

【楊柳】楊柳樹需要什麽生長條件

A

楊柳樹生長條件十分簡單,只要有陽光,泥土和水,便會生的非常强健而美麗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7
Q

【楊柳】牡丹花,葡萄藤和許多花木需要什麽生長條件

A

需要悉心栽培,貴重的肥料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8
Q

【楊柳】根據作者意思,人們憑什麽來判斷事物的貴賤

A
  • 人們根據悉心培育的程度和實際用處來判斷事物貴賤
  • 越須小心栽培的,沒有實際用處的,人們認爲越矜貴
  • 越粗生且有實際用途的,人們認爲越低賤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9
Q

【楊柳】作者為什麼寫楊柳以外的其他花卉?

A
  • 作者寫其它花木耗費心血而沒有實用價值
  • 反襯楊柳既不買人心力又供給木材的好處
  • 讚美楊柳生命力強且平凡有用的特點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0
Q

【楊柳】「楊柳不要吃人的東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作『賤』的」,這句話中隱含了作者甚麼深層的思想?

A
  • 表面上引述人們對楊柳的批評
  • 實際上讚美楊柳生命力強 且平凡有用的特點,
  • 也諷刺了世人的膚淺 ,不懂楊柳的好處
31
Q

【楊柳】第二段中心思想是什麼?

A

透過寫牡丹、葡萄藤這些需要精心培育的植物 反襯,不吃人食物而且有木材供人使用的楊柳,讚美楊柳生命力強且平凡有用的美德

32
Q

【楊柳】紅杏、古木有怎樣的生長特性?作者怎樣評價這兩種植物?

A
  • 紅杏能出牆,古木能參天,它們都是向上發展
  • 作者認為它們的枝葉花果只懂向上發展,忘記樹根的栽培
  • 甚至根部被砍,花葉還欣欣向榮 ,作者認為這是貪圖光榮,為此感到可惡又可憐
33
Q

【楊柳】本文的主角是楊柳,作者為什麼要提及紅杏及古木?

A
  • 目的是以其他花木的向上來反襯楊柳的下垂
  • 紅杏長到出牆、古木長到參天,似乎忘記了下面的根
  • 惟獨楊柳長得越高垂得越低
34
Q

【楊柳】作者評價紅杏、古木時,流露怎樣的感情?
作者流露了忿忿不平的感情。

A
  • 從作者評價紅杏、古木時遣用的貶義詞可體會到作者的憤怒
  • 此外,作者使用反問句咄咄逼人地流露憤慨氣息;
  • 又有感嘆句直接流露對這些植物的痛斥之情
35
Q

【楊柳】楊柳有怎樣的生長特性?作者給楊柳怎樣的評價?

A

作者十分欣賞楊柳的垂條向下生長,欣賞它高而能下,高不忘本的品質

36
Q

【楊柳】第三段的段意是什麼?

A

寫楊柳樹枝條下垂的獨特型態,並通過與只管向上發展的紅杏,古木作反襯,讚美楊柳高而能下,高不忘本的美德

37
Q

【楊柳】作者抓住楊柳的哪些特徵來寫?請總結全文大意及中心思想

A
  • 作者緊抓住楊柳簡撲平凡的生長習性、用處及高而能下的獨特形態來寫
  • 從而讚美楊柳具備生命力強、平凡有用
  • 高不忘本的人格美德。
38
Q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感情

A

寫詞人與妻子陰陽相隔十年,再也無法得知對方音訊,抒發對亡妻深切的思念

39
Q

【江城子】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感情

A

抒發了對亡妻的思念及仕途潦倒的悲傷

40
Q

【江城子】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感情

A

與妻子生死相隔,詞人已因現實的折磨而風塵僕僕、兩鬢班日 ,抒發年華老去的感慨

41
Q

【江城子】上片大意

A

記述現實,寫詞人對亡妻的深沉思念 ,及隱含對仕途失意,年華老去 、潦倒孤寂的感慨。

42
Q

【江城子】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感情

A

藉著夢境記述昔日夫妻甜蜜美好的生活情景,加深 思念妻子之情

43
Q

【江城子】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感情

A

夢中與妻子重逢,可惜詞人仍明白兩人已陰陽相隔,無法向妻子訴說思念之情

44
Q

【江城子】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感情

A

離開夢境,想起妻子當年葬身之地,現今只有一輪明月照孤墳,矮松伴長眠,墓地冷清無人致祭,抒發對亡妻的深切悼念與不捨之情

45
Q

【江城子】下片大意

A

記述夢境,抒發詞人對亡妻執着不捨之情

46
Q

【江城子】主旨

A

蘇軾為悼念亡妻而寫的一首悼亡詞,表現了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

47
Q

【江城子】「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借事抒情

A

流露對往日甜蜜生活的眷戀及對妻子久別重逢的深切的思念

48
Q

【江城子】『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借景抒情

A

抒發對妻子孤墳的不捨與無限思念之情

49
Q

【江城子】千里孤墳 體現的感情

A
  • 妻子墳墓在千里之外,蘇軾無從探望 ,抒發深切的了之情
  • 反映詞人仕途案倒、多次被貶、身不由己的處境,抒發仕途不順的感慨。
50
Q

【江城子】虛實結合 上片

A

寫現實處境:妻子进生十年 ,詞人思念亡妻,可惜仕途潦倒,無法探 視孤墳;且年華老去,孤獨坎坷,處境悲涼。

51
Q

【江城子】虛實結合 上片 作用

A

直接流露了作者的情感,揭示了他潦倒孤寂的境況,帶出悼念亡妻,自傷身世的愁懷,感情直接、深刻

52
Q

【江城子】虛實結合 下片

A

寫夢中與妻子重逢:夢見當年甜蜜的夫妻生活,可惜夢中也深知兩人已陰陽相隔,雙雙淚流滿面

53
Q

【江城子】虛實結合 下片 作用

A

補充了昔日夫妻甜蜜的生活片段委婉曲折,深化悼念亡妻的主旨

54
Q

【桃花源記】第一段 概要

A

發現桃花源

55
Q

【桃花源記】第一段 段意

A

敍述漁人無意中發現桃花林的經過

56
Q

【桃花源記】第二段 概要

A

描寫桃花源景物及人事活動

57
Q

【桃花源記】第二段 段意

A

敍述漁人進入桃花源的經過,並寫出桃花源優美的景色 ,以及人們安居樂業、怡然自樂的境況

58
Q

【桃花源記】第三段 概要

A

記述桃花源接待漁人的經過

59
Q

【桃花源記】第三段 段意

A

記述桃花源的人熱情招待漁人,並向漁人打聽外界的事情 ,同時交代桃花源中人因先世逃避秦代的戰亂而來到桃花源。

60
Q

【桃花源記】第四段 概要

A

離開桃花源

61
Q

【桃花源記】第四段段意

A

記述漁人向太守述說在桃花源的經歷,以及大守派人前往,卻找不到桃花源。

62
Q

【桃花源記】第五段 概要

A

尋訪桃花源

63
Q

【桃花源記】第五段 段意

A

交代人們再也找不到桃花源,最後更無人再去尋找它

64
Q

【桃花源記】主旨

A

本文記述漁人發現桃花源的經過和在桃花源中的經歷。
作者虛構了一個景色優美,人們和平共處、安居樂業的桃花源,寄託對理想世界的嚮往

65
Q

【桃花源記】桃花源中人為什麼有這樣的反應?發現漁人 —》 乃大驚

A

因為他們逃避秦時戰亂,與世隔絕已久,不曾見過外人

66
Q

【桃花源記】桃花源中人為什麼有這樣的反應?
聞年代更替 —》 皆嘆惋

A
  • 不知時光飛逝
  • 對外界一無所知
67
Q

【桃花源記】桃花源中人發現漁人後怎麼做?

A

熱情的款待漁人,預備酒食,並邀請他回家作客

68
Q

【桃花源記】桃花源中人發現漁人後的做法反映了他們的什麼特點?

A

熱情,純樸的特點

69
Q

【桃花源記】桃花源中人有甚麼特點?隱含了什麼意思?

A

熱情好客。通過寫桃花源中人設酒殺雞來款待漁人,讚美熱情好客的人,並加深對桃花源的嚮往

70
Q

【桃花源記】漁人有甚麼特點?隱含了什麼意思?

A

自私自利。諷刺一些人為了圖謀自己的利益諱背諾言,忘恩負義、對他們自私的行為表達不滿

71
Q

【桃花源記】根據本文的第4、5段,作者安排了怎樣的結局?對表達主旨有什麼作用?

A

漁人離開桃花源後,再也沒有人找到桃花源,連高尚的劉子驥都無法找到而病死

表達了挑花源是一個虛構的地方,也表達了作者對世上無挑花源的事實的惋惜之情

72
Q

【悅諛】差役為什麼能得到縣令的讚賞和親近?

A

隸人不是當面奉承拍馬,而是私底下向人說縣令的特點,有意讓別人替他傳話,使人更相信他的話是發自內心

他的話把粵令吹捧成討厭阿諛奉承,擁有高風亮節的清高人物,使本身喜愛被奉承、沽名釣譽的粵令更有虛榮感

73
Q

【悅諛】這故事表現出縣令什樣的性格

A

縣令得知差役的話樂得手舞足蹈起來,一面笑嘻嘻地誇獎他,暴露了粵令貪慕虛榮、庸俗鄙陋的人物形象。

74
Q

【悅諛】這故事帶出什麼思想主題?

A

文章諷刺差役為求得到上司青睞而阿奉承,不惜顛倒是非的醜陋作風;也批評縣令貪慕虛榮 、庸俗鄙陋、不實事求是的處事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