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三 Flashcards
歸納荀巨伯遠看友人疾的主旨
- 透過荀巨伯在危難時仍不捨棄患病的友人而感動胡賊一事,凸顯荀巨伯重視友情,重義輕生的崇高品格
歸納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的主旨
透過管寧、華歆對園地上的金子的不同態度和在達官貴人經過時的不同反應,反映管寧淡薄名利的品格和專心致志的學習態度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
荀巨伯人物形象
為人珍視友情,重義輕生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
事件
- 從遠處前往探望患病的朋友
- 胡賊正攻郡:友人勸他離去,遭他拒絕
- 胡賊到來:荀巨伯表示願以自己代替朋友受死,感動了胡賊,結果整個郡度得以保全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
管寧華歆人物形象
管寧:淡泊名利,做事專心致志
華歆:放不下塵世俗務,做事不專心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人物反應
見園地上有金子
管寧:繼續揮舞鋤頭
華歆:撿起金子,然後扔掉它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人物反應
達官貴人經過
管寧:依舊專心地讀書
華歆:放下書本出外觀看
【世説新語】本文分別記述了荀巨伯、管寧等事蹟,這些事蹟反映了他們的什麼特點?
荀巨伯:重義輕生
管寧:淡泊名利、專心致志、嚴選朋友
【世説新語】作者運用了哪些描寫人物的方法來突出他們的特點?
語言描寫、行動描寫(直接)人物烘托(間接)
【湖心亭看雪】「湖中人鳥聲俱絕」寫作技巧
透過描寫寂寥寧靜的環境,烘托天氣嚴寒的特點,是環境烘托法(間接描寫)
【湖心亭看雪】「擁毳衣爐火」寫作技巧
透過描寫作者嚴密保暖的行動,烘托天氣嚴寒的特點,是人物烘托法(間接描寫)
【湖心亭看雪】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第一層次大意
記述事情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以及西湖因大雪而變得寂靜。
【湖心亭看雪】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第一層次主旨
交代作者看雪時間,看雪裝備及看雪地點。作者挐小舟,擁毳衣爐火,獨自出遊等,體現作者愛好山水的痴情。
【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寫作技巧
連用三個「與」字,生動地寫出天空、雲層、山巒和湖水之間,舉目皆白,渾然難辨的景象。
【湖心亭看雪】第二層次如何使用定點描寫?
首先由仰視至平視,取景天際至雲端、山頭至水面等由上而下的縱向景觀
接著由遠眺至近觀,取景長堤到湖心亭,再到舟與舟中人等自遠而近的橫向景觀。
【湖心亭看雪】第二層次如何使用對比?
廣闊和渺小的對比:天上和山水渾然一體,形成廣闊無垠的境界;而湖上有「痕」、「點」、「芥」、「粒」的痕跡,帶出渺小如塵的意境。
【湖心亭看雪】第二層次如何使用白描法
說明:作者並不著力描寫西湖之美,而是通過 長堤、湖心亭、小舟和舟上人點綴其間,寫出雪夜西湖廣闊而寧靜的整體面貌。
【湖心亭看雪】白描法定義
以簡單樸素的文字,三言兩語,不加修飾,勾勒出人物或景物鮮明生動的形象和特點。
【湖心亭看雪】第二層次大意
敍述「我」乘小船到湖心亭觀賞雪景,並描寫西湖白濛濛的雪色
【湖心亭看雪】第三層次寫作技巧
人物烘托法,行動描寫法
【湖心亭看雪】第三層次寫作技巧:人物烘托法
借金陵人口中道出巧遇同好的驚喜,正襯作者遇到知音的喜悅,凸顯作者知音難求的形象。
【湖心亭看雪】第三層次寫作技巧:行動描寫法
作者盡情暢飲才離別,抒發遇到知音的喜悅,凸顯作者知己難求形象。
【湖心亭看雪】第三層次大意
記述「我」在湖心亭遇見其他遊人,與他們同坐氈子,并且一同飲酒助興
【湖心亭看雪】第四層次如何運用人物烘托
作者借舟子之口,道出隆冬獨往湖心亭遊賞的「痴傻」。表面上嘲弄作者「痴傻」,實際上以舟子的庸俗來反襯作者與金陵客在嚴寒中賞雪的高雅情懷,運用了人物烘托手法
【湖心亭看雪】第四層次大意
以船家的一句話作結,道出「我」難得遇上知音的感受
【湖心亭看雪】主旨
作者藉着記述自己遊覽西湖湖心亭的所見所感和巧遇同好的喜悅,表現了作者鍾情山水的志趣及高雅脫俗的品格
【蜀相】體裁,題材
體裁:七言律詩
題材:懷古詩
丞相祠堂何處尋 ? 錦官城外柏森森。
反映了什麽?
反映蜀相祠乏人問津 , 無人紀念 。
丞相祠堂何處尋 ? 錦官城外柏森森。
柏樹象徵什麽?
柏樹挺聳拔立 ,象徵武侯人格高卓 。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暗示什麽?
暗示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已被世人遣忘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抒發什麽感情
抒發詩人對英雄湮殁無聞的無限感慨
分析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的情感
透過 劉備三顧茅盧 的故事,表達對武侯 才略出眾 的敬佩之情
歌頌武侯 畢生輔佐朝廷、知恩圖報的忠誠。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表達什麽感情?
慨歎武侯壯志未酬,長埋黃土,感慨年華老去,功業未成 。
【蜀相】主旨
本詩抒寫了作者遊成都諸葛亮武侯祠的感受,先描寫武侯祠四周柏樹茂密 、黃麗獨鳴 的景象,后記述劉備三顧草廬 ,諸葛亮 匡濟蜀漢 ,以致以身殉國 的事蹟
- 表達了作者對諸葛亮死後功績湮殁無聞的慨歎
- 表達對諸葛亮才略出眾的讚嘆
- 對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的忠誠表達崇敬
- 悲嘆他牡志未酬的結局
- 抒發了詩人自身功業未成的感傷。
分析借景抒情如何作答
景色特點+情懷
哪些句子用了借景抒情
- 丞相祠堂何處尋 ? 錦官城外柏森森
-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凸顯諸葛亮什麽形象
透過劉備三顧草盧,請教諸葛亮统一天下的計謀一事,以劉備 知人善任 的 英 明 形 象 正襯諸葛亮謀略過人的形象,是人物烘托法 。
兩朝開濟老臣心凸顯諸葛亮什麽形象
諸葛亮協助蜀國兩朝,先_ 開創帝業 、後_ 匡濟危時 ,表現出老臣_ 報國的忠心 。
形象: 表現諸葛亮 知恩圖報 、 忠心耿耿 的形象,是_行為描寫
透過哪三件事高度概括諸葛亮一生_ 重要事蹟 及_ 英雄形象
初出草廬 : 劉備三顧草廬,詢問統一天下大計 – 谋略遇人
匡濟兩朝 : 輔佐劉備、劉禪父子 – 忠心耿耿
以身殉國 :光復漢室未成 – 牡志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