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心 Flashcards
自我图式理论
1、定义:
自我图示理论是由认知心理学家马科斯提出的,自我图示是自我概念的组成要素,是个体对自己某些具体的能力和特征的认知。
2、特点及分类:
自我图式是以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去解释人类关于自我的认识。自我图式理论包括自我图式、可能自我及动态自我概念。
3、作用:
自我图式理论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自我在调节人类行为中的作用,为个体调节自己的行为提供了可行的解释,也同样适用于理解和解释他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自我障碍策略
自我障碍策略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的策略。使用这种策略,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人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凯利的折扣原则
凯利的打折扣原则是指特定原因产生特定结果的作用将会由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
活动者—观察者效应是什么
一、活动者—观察者效应
是指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虽然,双方认识到的是同一个行为,但是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境;而观察者则会更多地把成功归因于情境,把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
二、活动者—观察者效应的归因偏差原因:
1,着眼点不同。
行动者很容易对外在的情境因素进行观察,而观察者则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行动者身上
2,息来源不同。
行动者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当时的情绪状态、态度和能力非常清楚,因此会归因于某些短暂的因素。
而观察者对行动者当时的状态和过去的行为方式不是很了解,会假定行动者当前的行为和过去的行为方式是一致的,因此会归因于内在因素。
自我意识
一、定义:
个体参与自我觉知时的一种习惯性倾向,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甚至可以被看成是一种人格特质。
二、自我意识的作用:
1、对学习与工作的推动作用(主要介绍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作用进行展开);
2、对态度转变的作用;
3、自我意识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三、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生理成熟: 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社会因素: ①社会经济地位; ②社会文化环境; ③家庭; ④他人的评价; ⑤参照群体。
自我概念的理论–罗杰斯
1、自我概念的定义与内涵: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我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罗杰斯统合了詹姆斯和米德的主体我和客体我的概念,使自我概念兼具对象(self)和作用(I)两个方面。 2、自我概念的分类: 现实自我、理想自我 3、自我概念的作用: 罗杰斯强调自我概念(而不是真实自我)对一个人的个性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人都生活在只有他们自己才明白的主观世界之中,自我概念控制并综合这环境知觉的意义,高度决定了一个人对环境的反应。 4、自我概念的特点: (1) 自我概念是对自己的知觉,遵循知觉的一般原理。 (2) 自我概念是有组织的、连贯的、有联系的知觉模型。 (3) 自我不是指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另一个人,而是能表征的自我经验。
自我概念的功能
伯恩斯在其《自我概念发展与教育》一书中,提出自我概念的功能:
(1)自我一致性维持:自我概念是相对稳定并且自相一致的,具有维持自我一致性的功能。
(2)经验解释:自我概念具有经验解释的作用。(如同样得80分,有人高兴有人不高兴)
(3)期望定向:自我概念引导人们对情境和自己行为的期望。
自尊
一、定义:
按照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自尊是个人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自己进行价值评判后获得的自我价值感。当评价的结果是肯定的,自我价值感得到确立时,个体就获得较高水平的自尊,反正自尊会受到伤害,出现自抑。
二、作用:自尊是行为的动力,对身心健康具有决定性作用。
1、高自尊者:能树立合适的目标,利用积极心态应付困难情境;
2、低自尊者:常选择不切实际的目标,对负性反馈产生更多消极悲观反应,怀疑生存的价值,易导致自杀等现象。
三、影响因素: 人在不同发展时期,影响自尊的主导因素是不一样的 1、家庭:是影响儿童早期自尊的主导因素 2、学校:随着儿童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时间越来越长,学校因素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3、个体因素:自尊是个人内心的感受,不同的个体经历会影响个体的自尊水平。 4、其他:父母的教养方式、学业成绩等
归因偏差
一、归因:
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
二、归因偏差:
指在归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贯的错误和偏见,有的来源于认知局限(如观察位置,时间因素),有的来源于人们的动机(如自我价值保护等),有的则是认知因素和动机两者的结果。
三、常见的归因偏差:
1、基本归因偏差:
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归因为其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境因素的影响。
2、活动者—观察者效应:
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对于同一个行为,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境;而观察者则会更多地把成功归因于情境,把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
3、自我服务偏差:
是指人趋向于把别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而把别人的失败和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
优点:自我服务偏差能使人产生力量感和自我满意感,符合自我价值定向的自我保护法则,有利于保护自我心理健康
缺点:可能妨碍人们对自我的客观认知,导致自欺,否认现实
自我增强
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自我监控
人们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即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自我提高与自我确认
1、自我提高:是指个体,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正面积极的信息,使人对自己产生一个较高的评价。它通常与自我确认共同产生提高自尊的作用。
2、自我确认:指人们注意和寻找那些与自我图示相符合的信息的倾向,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即便是负面的)。
提高自尊的方法(策略)
1、用自我服务的方式去解释生活。 2、用自我障碍的策略为失败找借口。 3、用自我防卫机制否认消极反馈。 4、用向下比较方法补偿心理平衡。 5、用自己擅长的活动转移某方面的能力缺失。
自我概念的理论–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危机
埃里克森提出,人的一生要经历一系列自我同一性危机,对于这些危机的对应方式(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对自我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适当的方式度过危机,会促进自我成熟,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性。他认为,人生有八个阶段的危机: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vs不信任的冲突
(如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希望”这一品质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vs怀疑的冲突(如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3)学龄初期(3~5岁):主动vs内疚的冲突
(如这一时期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
(4)学龄期(6~12岁):勤奋vs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vs角色混乱的冲突。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vs孤独的冲突
(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7)成年期(25~65岁):生育vs自我专注的冲突
(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的需要和利益)。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vs绝望期的冲突。(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力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如不能做出调整和适应,将产生绝望感)
自我障碍策略
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的策略。
使用这种策略,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人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自我同一性危机
自我同一性危机:自我同一性危机是指自我处于自身的矛盾与冲突中,反映了自我在过去和现在、彼地和此地的不连续。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体道德选择的可能性与主动性的增强,自我的完善与否对道德选择相应产生了积极与消极的作用。
自我差距与自我提高(与提高自尊)
一、自我差距:
希金斯提出了一种自我导向理论,代表个体要达到的标准。他认为,个体有三种自我成分,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
1、理想自我:是个体想成为的人,它激励个人实现自己的抱负,是早期没有完成重要人物设定的责任而产生的积极结果;
2、应该自我:是个人觉得自己应该成为的人,它引导个人尽职尽责尽义务,是早期没有完成重要人物设定的责任而产生的消极结果。
3、自我差距:实际自我和理想自我、应该自我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会使个体产生抑郁、焦虑的的负性情绪,导致自尊降低。
二、自我提高:
是指个体,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正面积极的信息,使人对自己产生一个较高的评价。它通常与自我确认共同产生提高自尊的作用。
自我表现
1、定义: 自我表现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印象的过程。 2、自我表现的原因是: ① 策略性的考虑; ② 给他人留下一个与自己真实情况相一致的公开形象; ③ 澄清对自己的错误印象。 3、自我表现的意义: ① 是社会互动的润滑剂; ② 与其他自我过程相联系。
从众的影响因素
一、定义:
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朝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的本质:一种适应性行为反应。
二、影响因素:
1、群体规模:
一定范围内,从众性是随群体人数的增加而上升的,人数越多,个人越容易从众。这个人数上限通常为3—4人。
2、群体凝聚力:
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的认同感越强烈、情感联系越亲密,从众性就越强。
3、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
地位高者不易从众,而地位低者则容易从众,所谓“人贵言重,人微言轻。”
4、群体其他成员的行为:
① 当群体中出现一个“反从众者”时,则其他人从众行为大大减少。
② 如果群体中其他多数成员意见反转比不反转的情况,更能引起个人的从众倾向。
③ 当个体认知与群体行为之间的差距太小或太大时,不会有较大的从众压力。中等程度的差距造成的从众压力最大。
5、个体特征: ①自我意识: 内在自我意识强的人往往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情,不太会从众。 ②个体保持自身独特性的需求: 有时候人们不从众,是为了保持自身独特的自我同一性。 ③个人的控制愿望: 对自己的控制愿望也会影响到从众行为 除以上因素,个体因素还包括智力、自信心、教育和文化水平等,事件的自我卷入水平等。
6、情境的明确性:
如果情境很明确,判断事物的标准清晰,从众行为会减少,反之,从众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说服
一、定义:
通过向对方说理,使之接受,试图使对方的态度、
二、说服的两条通路: 1、说服的外周途径: 不注意逻辑论证,不仔细思考沟通中的论据,受表面特征(如演讲者是谁)的影响。 2、说服的中心途径: 专注于沟通中的信息时,有能力思考论据内容的逻辑。
三、说服的四个要素:
Sears 说服模型:谁对谁说了什么以及效果如何。
四个因素分别为:外部刺激、说服对象、说服(作用)过程和结果。
1、外部刺激:
由说服者、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组成。
其中说服者的影响力取决于其:
专业程度、可靠性和是否受欢迎。
2、说服对象特征包括其:
投入或承诺;
是否对说服有免疫力;
人格特征。
3、作用过程:
被说服者首先要学习信息的内容–发生情感转移–接收到的信息与原有的态度不一致–产生心理上的紧张–一致性机制开始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减轻这种紧张
4、说服结果:
有两种结果:态度改变和对抗说服(包括贬低信息来源、故意扭曲说服信息、对信息加以拒绝和掩盖。)
从众的原因(动机)
,一,定义:
从众指个人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二,原因:
1、行为参照:
在情境不确定的情况下,从众所指向的大多数人的行为,是最可靠的参照系统。
2、偏离恐惧: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偏离群体一般状况,无论是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的的压力,都会使个人产生符合团体要求的行为和态度,以解除自身与团体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
3、人际适应:
保持和大多数人一致,可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肯定。
责任扩散
责任扩散效应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1、周围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越少,这种责任分担可以降低个体的助人行为。
2、如果这件事是属于某一个人自己的,他会尽他所能去完成,做不好他会自责。一旦有别的人来插手这件事,他就不再觉得是他个人的事,如果事情没做好,他会认为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错。
助人行为
一、定义:
助人行为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指的是一切有利于他人行为,包含期待回报的行为。
二、提高助人行为的方法(利用想象助人现场情境的方法记忆以下几条):
1、明确责任与增加互动
正确解释事件,增加责任的明确性,增加助人行为的可能性。
2、示范作用
他人的助人行为受到鼓励表扬时,有助于我们的助人倾向。示范作用包括现场示范以及媒体人物的示范。
3、助人情感的培养
培养移情能力,引导提升人们内在助人动机,帮助人们通过实施助人行为获得满足与快乐。
4、助人技能的学习
包括实际地进行帮助的技能,口头安慰,以及寻求别人帮助。
5、价值取向的教育
助人行为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助人者价值取向问题。价值取向起主导和支配其他各种外在因素的作用
社会偏见
社会偏见就是社会刻板印象,即指社会上对于某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侵犯意图的线索
1、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
2、行为者的社会角色;
3、行为者的人身特性;
4、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
助人行为(亲社会/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情境因素
1、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2、匆忙与助人代价
3、情境的内疚-补偿
二、助人者的特征 1、认知特点、性格特点、道德感 2、心境、心情、内疚感 3、信仰 4、年龄与性别
三、 受助者的特点
1、人格特征
2、外部特征、相似性
3、性别
人际距离
人际距离是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交往接触时所保持的相互间的客观距离。
媒体暴力与侵犯性之间的关系
对于媒体暴力在侵犯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几种主要的侵犯理论作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1、挫折-侵犯理论认为:观看电视上的暴力节目不失为解决暴力的良方。
原因:
个体作出侵犯行为,得到精神上宣泄,降低了将来出现侵犯行为的可能性。因此,如果让人们观看暴力电视从而替代地宣泄出侵犯性,宣泄出积聚的负性能量,减少想要侵犯他人的念头,那么将来的侵犯行为就会有可能减少。
2、社会学习理论和侵犯线索理论认为:
目睹暴力行为并不是一种宣泄,而会导致更多的侵犯行为。
原因:
从社会学习的角度来看,人们的很多行为是习得的,媒体上的暴力会被观众所认同,并当作榜样来模仿;
从侵犯线索理论的角度来看,媒体上的暴力则是诱发观众出现侵犯行为的线索,引发人们做出侵犯行为。
摩根和帕克的“助人的代价—报偿模式”
1、该模式认为:帮助别人时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报偿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决定是否作出助人行为时所主要考虑的。
2、随着助人代价的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概率降低,随着助人报偿的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概率提高。
助人行为(利他)的理论
1、社会生物学:
物竞天择的自然过程中,有利他天性的生物将有更好的种族存留机会。
2、社会交换理论:(小的换大的,物质的、情感的) 霍曼斯提出(人名要记住) 人与人的交往实质是一种社会交换。人们总是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这种交换不仅是物质上的,还包括情感方面的。 人们对关系的知觉取决于人在关系中: ①得到的回报; ②花费的成本; ③对自己应得到什么样关系和能够与他人建立一个更好关系的可能
3、社会规范论:
人类道德准则中最普遍的成分是交互性规范,人们有报答别人的观点,有共同的期望,倾向于帮助对自己有善意的人。
4、交互利他行为论:
只要利他者能在将来的某个时刻,从受惠者哪里获得回馈式的收益,人类在非亲属间的利他行为的心理机制则得以进化
5、 学习理论:
利他主义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婴儿是没有利他行为的,到了一定年龄才发展起来的,受到父母、同伴及教师和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通过树立榜样和给予奖励等方式,可以提高个人的助人/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概率。
6、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解释了人类合作交换过程中如何解决欺骗的问题,提出5种保障交换活动的能力: 识别其他个体; 记住交换历史; 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愿望; 识别他人需要和愿望; 用代价和收益对交换实物进行表征。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前阶段
1、古希腊时期代表人物: 孔子 老子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推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直接原因: 19世纪下半叶,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3、资本主义出现的问题: 人口增长、犯罪增加、竞争、失业 4、1875年,舍弗勒首次使用“社会心理学”一词。 5、1897年,鲍德温创造“社会心理学”的提法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产生阶段
一、重要著作:
1、1908,罗斯的《社会心理学》:
第一次将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待
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
2、1919,冯特完成十卷本《民族心理学:对于语言、神话和道德的发展规律的探讨》
3、1924年,奥尔波特完成《社会心理学》教材
二、直接来源
1、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2、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3、英国的本能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