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心 Flashcards
视觉理论–杨赫三色说
一、三色说:
托马斯•杨假定:
在人的网膜中有红绿蓝三种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红、绿、蓝。
1860年,赫尔姆霍茨在三色说的基础上提出:
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但不同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明暗:红色感受器对长波的反应最强烈、绿色感受器对中波的反应最强烈、蓝色感受器对短波的反应最强烈。三种感受器产生同等程度的兴奋,产生白色的感觉;按特定比例兴奋组成其他色觉经验。
3、实验支持:
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发现,将光束聚焦在单一视锥细胞上,然后分析单一视锥细胞的吸收特性,结果发现,一组椎体细胞能吸收波长约450nm的光(蓝),另一组能吸收波长约540nm的光(绿),第三组能吸收波长约577nm的光(近似红光)。从而支持了三色说。
4、缺陷:
有些色觉现象用三色说很难解释,比如红绿色盲。
二、四色说
1、代表人物:黑林
2、主要观点
四色说又称对立过程理论。四色说认为视网膜上存在黑–白、红–绿、黄-蓝三对视素,他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同化和异化过程)。
三、理论评价:
在视网膜水平上,颜色遵循三色说,在视觉系统的更高水平上,颜色遵循四色说,两种理论都对
心理学流派–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比较
一、行为动力:
1、精神分析:
行为的原因是内驱力激发的,来源于无意识本能,特别是性本能。本能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本能受到压抑就会产生精神疾病。
2、人本主义:
自我实现是原动力,人有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应尊重个人基本需要和自我,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二、人性观:
1、精神分析:人性本恶;
2、人本主义:人性本善,人可以进行自主选择,可以持续不断的增长。应把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看待,强调以人为本。
三、意志观:
1、精神分析:人没有自由意志;
2、人本主义:人有自由意志。
四、人格观:
1、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自我,最低,原始的无意识本能,遵循快乐原则。。);
2、罗杰斯认为人格主要由有机体和自我建构两个主要结构组成
五、研究方法:
精神分析:催眠疗法、梦的解释、自由联想等;
人本主义:具体方法上的兼收并蓄、以及现象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
一、定义:
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系统的观察,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方法。
二、适用条件:
1、研究对象无法控制;
2、控制研究对象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3、社会道德要求不能控制研究对象。
三、观察法缺陷:
1、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对某种现象难以进行重复观察,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
2、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观察法得到的结果很难进行精确分析;
3、观察者难以控制研究过程,感兴趣的现象可能没有出现,不需要的现象却出现了;
4、观察的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主观因素的影响,资料选取容易“各取所需”。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
一、定义:
在实验室严格控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进行观察,发现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
二、分类: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一) 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实施的。 1、实验室研究可以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 2、对实验情境和实验条件进行严密的控制; 3、实验室实验的结果记录客观准确,可定量分析; 4、实验室实验引入大量的仪器尤其是计算机,提高了刺激呈现和结果记录与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但往往是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境中的进行的,实验情境更符合现实。
1、最主要特点是提高了研究的外部效度。
2、现场试验的适应性较强,应用性课题、检验理论或广泛假设的课题都适合用现场试验。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四个方面。
一、个体心理:个人所有的心理现象。 传统心理学认为: 1、心理过程包括: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包括: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现代心理学认为个体心理包括:
1、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
2、情绪和动机
3、能力和人格。
二、个体心理现象和行为
三、个体意识和无意识
四、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听觉理论
一、频率理论又叫电话理论
1、主要观点:
1886年罗·费尔德提出频率理论。
该理论认为:外界声音振动引起耳蜗基底膜相同频率的振动,听神经发出的神经脉冲复制外界声音的频率,就像电话的收话机与接话机的关系,所以又叫电话理论。
2、评价:
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这是和人耳能够接受超过1000Hz以上的声音不符合。
二、共鸣理论又叫位置理论。
1、主要观点:
霍尔姆霍茨提出共鸣理论: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分别与外界不同频率的振动发生共鸣,短纤维与频率高的声音发生共鸣,长纤维与频率低的声音发生共鸣。基底膜的振动引起不同神经细胞的兴奋,使人产生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
2、评价:
人耳能接受20Hz-20000Hz的振动,最高和最低频率之比是1000:1,而基底膜上横纤维长短的比例仅为10:1,二者并不对应。
三、行波理论
1、主要观点:
冯·贝克西发展了赫尔姆霍茨共鸣的合理成分,提出行波说:由声波引起的基底膜的振动,从基底膜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不同频率的振动达到基底膜的不同部位后便停止下来。低频可达到耳蜗顶部,高频只能达到耳蜗的底部,从而实现基底膜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分辨。
2、评价:
行波理论正确解释了500Hz以上的声音引起的基底膜的运动,但难以解释500Hz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当声音频率低于500Hz时,它在基底膜的各个部位引起了相同的运动。
有人认为,声音频率低于500Hz,频率理论(电话理论)是对的;高于500Hz,位置理论(共鸣理论)是对的。
四、神经齐射理论
1、主要观点:
韦弗尔提出了神经齐射理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Hz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而是按照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发放频率,它们联合“齐射”就可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
2、评价:
神经齐射理论可以对5000Hz以下的声音进行分析,声音频率超过5000Hz,共鸣理论(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
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饱和度
饱和度指的是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纯的颜色为高度饱和,混杂了白色、灰色或其他颜色为不饱和的颜色。
颜色混合
颜色混合是指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而产生的不同于原来两种颜色的色觉体验,分为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两种。
黑林的对立过程理论。
(1)黑林提出了四色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立过程理论。
(2)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黑林称之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3)行为实验和电生理学的研究结果,支持了黑林的观点。
(4)缺陷:无法解释三原色能产生光谱上一切颜色现象
音调
音调主要是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是一种心理量。
音响
音响是由声音强度或声压水平决定的一种听觉特性,是一种心理量
知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知觉选择性
知觉选择性是指由于感觉通道的限制,人在知觉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对它们的知觉非常清晰,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对它们只有模糊的知觉。
知觉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们对它的的知觉映像却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性。
共同命运
共同命运指当视野中的某些成分按照共同方向运动或变化时,人们就容易把他们知觉为一个图形。
线条朝向
条朝向指视野中同朝向的线条容易组成图形
线条透视
线条透视指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
似动
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深度知觉
一、定义: 关于物体远近距离或深度的知觉,叫深度知觉。 二、深度线索: 知觉深度是根据外部环境和机体内部的许多线索进行的,这些线索叫做深度线索。主要有: 1、单眼线索(图像线索): 物体的掩蔽或重叠、阴影、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结构级差、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 2、肌肉线索: 眼的调节(如晶状体调节)、双眼视轴的辐合; 3、双眼视觉线索: 双眼视差,它是物体立体知觉最重要的线索。
综合题 :简述错觉的眼动理论。
错觉眼动理论认为,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各种知觉的错误(有些实验证明了眼动不是造成错觉的真正原因)。
综合题: 错觉是什么?种类和发生的原因
一、定义:
错觉是指我们的知觉有时不能正确地反映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的现象。
二、错觉的种类: 1、大小错觉: 缪勒-莱耶错觉 、潘佐错觉、垂直-水平错觉 贾斯特罗错觉 、多尔波也夫错觉 2、 形状和方向错觉: 佐尔拉错觉: 佐尔拉错觉是指一些平行线由于一些附加线段的影响而看成不平行的现象 冯特错觉爱因斯坦错觉 、 波根多夫错觉 3、 螺旋和运动错觉: 螺旋错觉运动错觉 4、明暗错觉
三、错觉产生的原因
1、眼动说:
在看几何图形时,眼球会跟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扫描的运动,而眼球运动的方向会影响到眼球运动的速度,这就会导致错觉的产生。以垂直–水平错觉为例,眼睛做垂直运动比做水平运动困难,因而垂直线会比水平线看上去长些。
2、 移情说:
观察者自己认同图形的某部分,并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图形上面,因而引起视觉变形。
3、 完形倾向说:
人的知觉系统有某种完形的倾向,这种倾向夸大了似乎能分开的事物各特征间的距离,因而引起错觉。
4 透视说:
由于图形通过透视暗示着深度,因而导致图形大小知觉的变化。
5、常性误用说:
当把知觉三维世界的经验运用于知觉平面物体的时候便产生了错觉。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觉是人们错误地运用了知觉恒常性的结果。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现象。
无意识
(1)无意识是相对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2)生活中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有:无意识的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以及盲视。
意识
一、定义:
意识是心理的过程和属性,可以看成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包括对客体的觉知和把自己与其他个体及物体相区分的觉知。
二、意识的作用: 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动地觉察和感知信息,而且对个体的身心起着调节作用: 1、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涌入的刺激能量; 2、使人们依据知觉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分为客体和事件; 3、使人们能利用过去记忆对现时输入信息做最佳判断和行为。正是通过意识,人们才能分析因果关系,想象现时不在眼前的情景和可能性,计划未来的行动,向着人们预期的目标指引行为。
简述盲视及其实验证据。
(1)盲视是一种无意识现象。多由脑损伤引起。
(2)实验证据:韦斯克朗兹就发现过一个大脑17区受损的病人,其视野的绝大部分变成了一个大的黑点。尽管他无法觉察到,但是可以对呈现这个黑点内的不同刺激进行区分,成绩超过了概率水平。说明病人虽然自己看不到刺激,但是对刺激也有一定的加工。
注意
1、定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功能: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功能
3、种类: 分类一: 不随意注意(无目的、无需意志努力)、 随意注意(需要意志努力)、 随意后注意(既有目的又无需多大意志)
分类二:
选择性注意(选择注意的三种抑制机制:负启动、返回抑制、注意瞬脱)
持续性注意(警戒作业衡量)
分配性注意(双作业操作)
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之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根据是否受意识控制可以将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一、外显记忆:
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二、内隐记忆:
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无意识体现在两点:
1、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种记忆;2、没有有意识地去提取它,但它却在特定的作业中表现出来。
感觉记忆
一、定义:
感觉记忆是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保持时间在1秒左右的记忆,又叫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
二、感觉记忆的特征: 1、保持时间:较短,图像记忆保持约1秒,声像记忆保持约4秒 2、存储形式:以感觉的原始形式存储在记忆系统中,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3、容量:较大,图像记忆的容量约为9个,声像记忆的容量约为5个 4、转化:记忆内容得到注意可转入短时记忆。
三、感觉记忆的加工方式
1、图像记忆:感觉记忆最主要的编码形式,斯伯林局部报告法,证明容量约9个。
2、声像记忆:莫瑞局部报告法,证明容量为5个(保持时间4秒)
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是西蒙提出的一种假设,认为人们虽然具备一定的理性,但由于思维能力有限,所以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并不能保证达到绝对的理性,认为人们的理性是有限的。
启发式策略
一、定义:
启发式策略: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这种方法比较省力。
二、启发法的几种策略: (1)手段——目的分析: 将需要达到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的目标;但是有时为了达到目标,不得不暂时扩大目标状态与初始状态的差异,以便最终达到目标。 (2)逆向搜索: 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3)爬山法: 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简述演绎推理的种类
(1)三段论推理:
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2)线性推理:
线性推理又称关系推理,在这种推理中,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
(3)条件推理:
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沃森等人利用“四卡片选择作业”证明,人们在条件推理中存在一种对规则的证实倾向,而很少去证伪他们。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辐合思维
辐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
①生理需要:维持正常生活的需要,如对食物、水分等的需要。它们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也是最有力量的。
②安全需要: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秩序感、受到保护等。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指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归属某一群体,并且在群体中获得一定地位
④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不断完善自我,并使之完善化。
3、其他观点:
①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指引个体行为。
②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的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的越晚。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又叫缺失性需要。
③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后,高级需要才有可能出现。
④高层次的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必须的,但高层次的需要的满足有助于健康,因此又叫生长需要。
⑤需要的划分层次不是绝对的,不同的人对需要的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情况
⑥只有少数人才能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称为自我实现的人。
4、理论评价:
优点:提出人的需要是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发展的某一阶段由一种需要占主导;认为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本能。
缺点:过分强调遗传,忽视主观能动性;忽视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会存在多种需要。
生理唤醒
生理唤醒是指情绪产生的生理反应,是一种生理的激活水平,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
简述表情的含义和种类。
表情是指情绪的外部表现,它是在情绪和情感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1)含义: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部的主观经验,但它们发生时,总是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这些与情绪、情感有关的外部表现就叫做情感的表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表情。
(2)分类:
① 面部表情是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② 姿态表情可分为身体表情、手势表情;
③ 语调表情。
冯特的情绪三维理论。
(1)冯特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 愉快--不愉快、 激动--平静、 紧张--松弛; (2)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维度的两极之间的不同位置上。他的这种看法为情绪的维度理论奠定了基础。
早期的情绪理论
一、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 理论基本观点:情绪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 1、詹姆斯: 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觉知,人们由于哭泣而悲伤,由于打斗而愤怒,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 ,后有情绪体验的产生; 2、兰格: 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强调与血管变化的关系。 3、评价: 片面强调了情绪与植物性神经系统之间的关系; 忽略了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因此受到批评。
二、坎农-巴德情绪丘脑理论 1、针对情绪外周理论,丘脑理论提出三点质疑: 机体生理变化不大,而情绪状态差异很大; 机体生理变化缓慢,而情绪变化很快; 机体某些变化由药物导致,而药物不造成情绪变化
2、基本观点:
情绪的丘脑理论认为:外界刺激将神经冲动,传至丘脑,丘脑同时向上和向下发放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生理变化。因此,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都受到丘脑的控制。
例如:
某人遇到一只熊,由视觉感官引起的冲动,经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处,在此更换神经元后,同时发出两种冲动,一是经体干神经系统和植物神性神经系统达到骨骼肌和内脏,引起生理应激状态。二是传至大脑,使某人意识到熊的出现。这时,某人的大脑可能有两种意识活动:
其一,认为熊是驯养的动物,并不可怕,因此,大脑即将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并转而控制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使应激状态受到压抑,恢复平衡;
其二,认为熊是可怕的,会伤害人,大脑对丘脑抑制解除,使植物性神经系统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的应激生理反应,并采取行动尽快逃跑,于是产生了恐惧,随着逃跑时生理变化的加剧,恐惧的情绪体验也加强了。
因此,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到丘脑的控制。
情绪的认知理论
一、阿诺德的情绪的“评定-兴奋”说 (熊例子)
1、基本观点:
该理论认为情绪刺激必须通过认知评价以后才能引起一定情绪,强调大脑皮层的兴奋在情绪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情绪产生的机制:
外界刺激引起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再传至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中对刺激情景进行评估,产生认知态度,这种态度经外导神经,传递至丘脑的交感或副交感神经,引起内脏系统的变化,产生情绪体验。
二、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大学生被试服药实验,三个条件) 1、基本观点: 经过情绪唤醒实验表明,情绪变化是由生理状态、认知因素情绪、以及环境刺激共同引起的,其中认知因素其决定作用。 2、情绪产生的三个必备因素: 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 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相应的环境因素。
三、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三次评价) 1、基本观点: 情绪是个体在外界刺激下,不断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并调节自己对刺激的反应的过程。评价具有三个层次: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三阶段。 2、三个层次的评价: 初评价:确定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具有利害关系; 次评价: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反应; 再评价:评价情绪与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四、伊扎德动机–分化理论
伊扎德认为
1、人格是由体内平衡系统、内驱力系统、情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和动作系统六个系统组成,其中情绪系统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
2、情绪是分化的,存在着具有不同体验的独立情绪(假定有10种基本情绪),这些独立情绪都具有动机特征,对认知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3、情绪的分化是进化过程的产物,具有灵活多样的适应功能,在有机体的适应和生存上起着核心的作用。
简述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1)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心理学家耶克斯和道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
(3)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素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
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指,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是处于最高层次的需要。
什么是需要?需要有哪些种类
(1)定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这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不平衡。 (2)需要的分类: 按起源分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按指向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驱力
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