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心 Flashcards

1
Q

视觉理论–杨赫三色说

A

一、三色说:
托马斯•杨假定:
在人的网膜中有红绿蓝三种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红、绿、蓝。

1860年,赫尔姆霍茨在三色说的基础上提出:
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但不同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明暗:红色感受器对长波的反应最强烈、绿色感受器对中波的反应最强烈、蓝色感受器对短波的反应最强烈。三种感受器产生同等程度的兴奋,产生白色的感觉;按特定比例兴奋组成其他色觉经验。

3、实验支持:
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发现,将光束聚焦在单一视锥细胞上,然后分析单一视锥细胞的吸收特性,结果发现,一组椎体细胞能吸收波长约450nm的光(蓝),另一组能吸收波长约540nm的光(绿),第三组能吸收波长约577nm的光(近似红光)。从而支持了三色说。

4、缺陷:
有些色觉现象用三色说很难解释,比如红绿色盲。

二、四色说
1、代表人物:黑林

2、主要观点
四色说又称对立过程理论。四色说认为视网膜上存在黑–白、红–绿、黄-蓝三对视素,他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同化和异化过程)。

三、理论评价:
在视网膜水平上,颜色遵循三色说,在视觉系统的更高水平上,颜色遵循四色说,两种理论都对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心理学流派–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比较

A

一、行为动力:
1、精神分析:
行为的原因是内驱力激发的,来源于无意识本能,特别是性本能。本能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本能受到压抑就会产生精神疾病。
2、人本主义:
自我实现是原动力,人有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应尊重个人基本需要和自我,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二、人性观:
1、精神分析:人性本恶;
2、人本主义:人性本善,人可以进行自主选择,可以持续不断的增长。应把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看待,强调以人为本。

三、意志观:
1、精神分析:人没有自由意志;
2、人本主义:人有自由意志。

四、人格观:
1、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自我,最低,原始的无意识本能,遵循快乐原则。。);
2、罗杰斯认为人格主要由有机体和自我建构两个主要结构组成

五、研究方法:
精神分析:催眠疗法、梦的解释、自由联想等;
人本主义:具体方法上的兼收并蓄、以及现象学研究方法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

A

一、定义:
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系统的观察,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方法。

二、适用条件:
1、研究对象无法控制;
2、控制研究对象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3、社会道德要求不能控制研究对象。

三、观察法缺陷:
1、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对某种现象难以进行重复观察,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
2、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观察法得到的结果很难进行精确分析;
3、观察者难以控制研究过程,感兴趣的现象可能没有出现,不需要的现象却出现了;
4、观察的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主观因素的影响,资料选取容易“各取所需”。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

A

一、定义:
在实验室严格控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进行观察,发现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

二、分类: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一) 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实施的。
1、实验室研究可以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
2、对实验情境和实验条件进行严密的控制;
3、实验室实验的结果记录客观准确,可定量分析;
4、实验室实验引入大量的仪器尤其是计算机,提高了刺激呈现和结果记录与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但往往是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境中的进行的,实验情境更符合现实。
1、最主要特点是提高了研究的外部效度。
2、现场试验的适应性较强,应用性课题、检验理论或广泛假设的课题都适合用现场试验。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四个方面。

一、个体心理:个人所有的心理现象。
传统心理学认为:
1、心理过程包括: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包括: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现代心理学认为个体心理包括:
1、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
2、情绪和动机
3、能力和人格。

二、个体心理现象和行为

三、个体意识和无意识

四、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听觉理论

A

一、频率理论又叫电话理论
1、主要观点:
1886年罗·费尔德提出频率理论。
该理论认为:外界声音振动引起耳蜗基底膜相同频率的振动,听神经发出的神经脉冲复制外界声音的频率,就像电话的收话机与接话机的关系,所以又叫电话理论。
2、评价:
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这是和人耳能够接受超过1000Hz以上的声音不符合。

二、共鸣理论又叫位置理论。
1、主要观点:
霍尔姆霍茨提出共鸣理论: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分别与外界不同频率的振动发生共鸣,短纤维与频率高的声音发生共鸣,长纤维与频率低的声音发生共鸣。基底膜的振动引起不同神经细胞的兴奋,使人产生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
2、评价:
人耳能接受20Hz-20000Hz的振动,最高和最低频率之比是1000:1,而基底膜上横纤维长短的比例仅为10:1,二者并不对应。

三、行波理论
1、主要观点:
冯·贝克西发展了赫尔姆霍茨共鸣的合理成分,提出行波说:由声波引起的基底膜的振动,从基底膜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不同频率的振动达到基底膜的不同部位后便停止下来。低频可达到耳蜗顶部,高频只能达到耳蜗的底部,从而实现基底膜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分辨。
2、评价:
行波理论正确解释了500Hz以上的声音引起的基底膜的运动,但难以解释500Hz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当声音频率低于500Hz时,它在基底膜的各个部位引起了相同的运动。
有人认为,声音频率低于500Hz,频率理论(电话理论)是对的;高于500Hz,位置理论(共鸣理论)是对的。

四、神经齐射理论
1、主要观点:
韦弗尔提出了神经齐射理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Hz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而是按照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发放频率,它们联合“齐射”就可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
2、评价:
神经齐射理论可以对5000Hz以下的声音进行分析,声音频率超过5000Hz,共鸣理论(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绝对感觉阈限

A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饱和度

A

饱和度指的是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纯的颜色为高度饱和,混杂了白色、灰色或其他颜色为不饱和的颜色。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颜色混合

A

颜色混合是指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而产生的不同于原来两种颜色的色觉体验,分为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两种。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黑林的对立过程理论。

A

(1)黑林提出了四色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立过程理论。
(2)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黑林称之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3)行为实验和电生理学的研究结果,支持了黑林的观点。
(4)缺陷:无法解释三原色能产生光谱上一切颜色现象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音调

A

音调主要是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是一种心理量。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音响

A

音响是由声音强度或声压水平决定的一种听觉特性,是一种心理量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知觉

A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知觉选择性

A

知觉选择性是指由于感觉通道的限制,人在知觉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对它们的知觉非常清晰,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对它们只有模糊的知觉。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知觉恒常性

A

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们对它的的知觉映像却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共同命运

A

共同命运指当视野中的某些成分按照共同方向运动或变化时,人们就容易把他们知觉为一个图形。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7
Q

线条朝向

A

条朝向指视野中同朝向的线条容易组成图形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8
Q

线条透视

A

线条透视指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9
Q

似动

A

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0
Q

深度知觉

A
一、定义:
关于物体远近距离或深度的知觉,叫深度知觉。
二、深度线索:
知觉深度是根据外部环境和机体内部的许多线索进行的,这些线索叫做深度线索。主要有: 
1、单眼线索(图像线索):
物体的掩蔽或重叠、阴影、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结构级差、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 
2、肌肉线索:
眼的调节(如晶状体调节)、双眼视轴的辐合; 
3、双眼视觉线索:
双眼视差,它是物体立体知觉最重要的线索。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1
Q

综合题 :简述错觉的眼动理论。

A

错觉眼动理论认为,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各种知觉的错误(有些实验证明了眼动不是造成错觉的真正原因)。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2
Q

综合题: 错觉是什么?种类和发生的原因

A

一、定义:
错觉是指我们的知觉有时不能正确地反映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的现象。

二、错觉的种类: 
1、大小错觉:
缪勒-莱耶错觉 、潘佐错觉、垂直-水平错觉 贾斯特罗错觉 、多尔波也夫错觉 
2、 形状和方向错觉: 
佐尔拉错觉:
佐尔拉错觉是指一些平行线由于一些附加线段的影响而看成不平行的现象
冯特错觉爱因斯坦错觉 、
波根多夫错觉
3、 螺旋和运动错觉:
螺旋错觉运动错觉
4、明暗错觉

三、错觉产生的原因
1、眼动说:
在看几何图形时,眼球会跟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扫描的运动,而眼球运动的方向会影响到眼球运动的速度,这就会导致错觉的产生。以垂直–水平错觉为例,眼睛做垂直运动比做水平运动困难,因而垂直线会比水平线看上去长些。

2、 移情说:
观察者自己认同图形的某部分,并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图形上面,因而引起视觉变形。

3、 完形倾向说:
人的知觉系统有某种完形的倾向,这种倾向夸大了似乎能分开的事物各特征间的距离,因而引起错觉。

4 透视说:
由于图形通过透视暗示着深度,因而导致图形大小知觉的变化。

5、常性误用说:
当把知觉三维世界的经验运用于知觉平面物体的时候便产生了错觉。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觉是人们错误地运用了知觉恒常性的结果。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现象。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3
Q

无意识

A

(1)无意识是相对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2)生活中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有:无意识的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以及盲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4
Q

意识

A

一、定义:
意识是心理的过程和属性,可以看成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包括对客体的觉知和把自己与其他个体及物体相区分的觉知。

二、意识的作用:
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动地觉察和感知信息,而且对个体的身心起着调节作用:
1、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涌入的刺激能量;
2、使人们依据知觉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分为客体和事件;
3、使人们能利用过去记忆对现时输入信息做最佳判断和行为。正是通过意识,人们才能分析因果关系,想象现时不在眼前的情景和可能性,计划未来的行动,向着人们预期的目标指引行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5
Q

简述盲视及其实验证据。

A

(1)盲视是一种无意识现象。多由脑损伤引起。

(2)实验证据:韦斯克朗兹就发现过一个大脑17区受损的病人,其视野的绝大部分变成了一个大的黑点。尽管他无法觉察到,但是可以对呈现这个黑点内的不同刺激进行区分,成绩超过了概率水平。说明病人虽然自己看不到刺激,但是对刺激也有一定的加工。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6
Q

注意

A

1、定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功能: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功能

3、种类:
分类一:
不随意注意(无目的、无需意志努力)、
随意注意(需要意志努力)、
随意后注意(既有目的又无需多大意志)

分类二:
选择性注意(选择注意的三种抑制机制:负启动、返回抑制、注意瞬脱)
持续性注意(警戒作业衡量)
分配性注意(双作业操作)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7
Q

长时记忆

A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之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8
Q

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A

根据是否受意识控制可以将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一、外显记忆:
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二、内隐记忆:
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无意识体现在两点:
1、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种记忆;2、没有有意识地去提取它,但它却在特定的作业中表现出来。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9
Q

感觉记忆

A

一、定义:
感觉记忆是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保持时间在1秒左右的记忆,又叫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

二、感觉记忆的特征:
1、保持时间:较短,图像记忆保持约1秒,声像记忆保持约4秒
2、存储形式:以感觉的原始形式存储在记忆系统中,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3、容量:较大,图像记忆的容量约为9个,声像记忆的容量约为5个 
4、转化:记忆内容得到注意可转入短时记忆。

三、感觉记忆的加工方式
1、图像记忆:感觉记忆最主要的编码形式,斯伯林局部报告法,证明容量约9个。
2、声像记忆:莫瑞局部报告法,证明容量为5个(保持时间4秒)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0
Q

问题解决

A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1
Q

有限理性

A

有限理性是西蒙提出的一种假设,认为人们虽然具备一定的理性,但由于思维能力有限,所以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并不能保证达到绝对的理性,认为人们的理性是有限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2
Q

启发式策略

A

一、定义:
启发式策略: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这种方法比较省力。

二、启发法的几种策略: 
(1)手段——目的分析:
将需要达到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的目标;但是有时为了达到目标,不得不暂时扩大目标状态与初始状态的差异,以便最终达到目标。 
(2)逆向搜索:
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3)爬山法:
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3
Q

简述演绎推理的种类

A

(1)三段论推理:
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2)线性推理:
线性推理又称关系推理,在这种推理中,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
(3)条件推理:
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沃森等人利用“四卡片选择作业”证明,人们在条件推理中存在一种对规则的证实倾向,而很少去证伪他们。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4
Q

创造性思维

A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5
Q

辐合思维

A

辐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6
Q

需要

A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7
Q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A

1、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
①生理需要:维持正常生活的需要,如对食物、水分等的需要。它们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也是最有力量的。
②安全需要: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秩序感、受到保护等。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指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归属某一群体,并且在群体中获得一定地位
④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不断完善自我,并使之完善化。

3、其他观点:
①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指引个体行为。
②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的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的越晚。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又叫缺失性需要。
③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后,高级需要才有可能出现。
④高层次的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必须的,但高层次的需要的满足有助于健康,因此又叫生长需要。
⑤需要的划分层次不是绝对的,不同的人对需要的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情况
⑥只有少数人才能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称为自我实现的人。

4、理论评价:
优点:提出人的需要是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发展的某一阶段由一种需要占主导;认为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本能。
缺点:过分强调遗传,忽视主观能动性;忽视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会存在多种需要。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8
Q

生理唤醒

A

生理唤醒是指情绪产生的生理反应,是一种生理的激活水平,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9
Q

简述表情的含义和种类。

A

表情是指情绪的外部表现,它是在情绪和情感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1)含义: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部的主观经验,但它们发生时,总是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这些与情绪、情感有关的外部表现就叫做情感的表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表情。
(2)分类:
① 面部表情是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② 姿态表情可分为身体表情、手势表情;
③ 语调表情。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0
Q

冯特的情绪三维理论。

A
(1)冯特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
愉快--不愉快、
激动--平静、
紧张--松弛; 
(2)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维度的两极之间的不同位置上。他的这种看法为情绪的维度理论奠定了基础。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1
Q

早期的情绪理论

A
一、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
理论基本观点:情绪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 
1、詹姆斯:
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觉知,人们由于哭泣而悲伤,由于打斗而愤怒,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 ,后有情绪体验的产生;
2、兰格:
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强调与血管变化的关系。 
3、评价:
片面强调了情绪与植物性神经系统之间的关系;
忽略了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因此受到批评。
二、坎农-巴德情绪丘脑理论
1、针对情绪外周理论,丘脑理论提出三点质疑:
机体生理变化不大,而情绪状态差异很大;
机体生理变化缓慢,而情绪变化很快;
机体某些变化由药物导致,而药物不造成情绪变化

2、基本观点:
情绪的丘脑理论认为:外界刺激将神经冲动,传至丘脑,丘脑同时向上和向下发放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生理变化。因此,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都受到丘脑的控制。

例如:
某人遇到一只熊,由视觉感官引起的冲动,经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处,在此更换神经元后,同时发出两种冲动,一是经体干神经系统和植物神性神经系统达到骨骼肌和内脏,引起生理应激状态。二是传至大脑,使某人意识到熊的出现。这时,某人的大脑可能有两种意识活动:
其一,认为熊是驯养的动物,并不可怕,因此,大脑即将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并转而控制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使应激状态受到压抑,恢复平衡;
其二,认为熊是可怕的,会伤害人,大脑对丘脑抑制解除,使植物性神经系统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的应激生理反应,并采取行动尽快逃跑,于是产生了恐惧,随着逃跑时生理变化的加剧,恐惧的情绪体验也加强了。
因此,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到丘脑的控制。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2
Q

情绪的认知理论

A

一、阿诺德的情绪的“评定-兴奋”说 (熊例子)
1、基本观点:
该理论认为情绪刺激必须通过认知评价以后才能引起一定情绪,强调大脑皮层的兴奋在情绪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情绪产生的机制:
外界刺激引起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再传至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中对刺激情景进行评估,产生认知态度,这种态度经外导神经,传递至丘脑的交感或副交感神经,引起内脏系统的变化,产生情绪体验。

二、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大学生被试服药实验,三个条件)
1、基本观点:
经过情绪唤醒实验表明,情绪变化是由生理状态、认知因素情绪、以及环境刺激共同引起的,其中认知因素其决定作用。
2、情绪产生的三个必备因素:
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
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相应的环境因素。 
三、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三次评价)
1、基本观点:
情绪是个体在外界刺激下,不断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并调节自己对刺激的反应的过程。评价具有三个层次: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三阶段。 
2、三个层次的评价:
初评价:确定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具有利害关系; 
次评价: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反应; 
再评价:评价情绪与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四、伊扎德动机–分化理论
伊扎德认为
1、人格是由体内平衡系统、内驱力系统、情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和动作系统六个系统组成,其中情绪系统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

2、情绪是分化的,存在着具有不同体验的独立情绪(假定有10种基本情绪),这些独立情绪都具有动机特征,对认知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3、情绪的分化是进化过程的产物,具有灵活多样的适应功能,在有机体的适应和生存上起着核心的作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3
Q

简述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A

(1)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心理学家耶克斯和道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
(3)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素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4
Q

学习动机

A

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5
Q

自我实现

A

自我实现是指,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是处于最高层次的需要。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6
Q

什么是需要?需要有哪些种类

A
(1)定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这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不平衡。 
(2)需要的分类:
 按起源分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按指向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7
Q

驱力

A

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8
Q

动机的强化理论

A

1、背景:
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以及动机的产生。
2、基本观点:
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动机)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而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
3、理论评价:
行为派的强化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外部强化),忽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自我强化),因而这一学习动机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

49
Q

期望—价值理论

A

阿特金森对成就动机理论做了进一步发展,创建了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该理论运用数量化的形式来说明。他认为趋向成功的动机乃是成就需要、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三者乘积的函数,即:Ts为追求成功的倾向。它是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① 对成就的需要Ms;
② 在该任务上将会成功的可能性Ps;
③ 成就的诱因值Is。其公式:Ts = Ms× Ps× Is。
阿特金森认为:与成就有关的情境中既能引起对成功的期望,也能引起对失败的担心。决定对失败担心的因素类似于对成功希望的因素,即避免失败的倾向Taf是以下三个因素的乘积的函数:
① 避免失败的动机Maf,也就是因为失败而体验到的羞愧感的能量;
② 失败的可能性Pf;
③ 失败的消极诱因值If。其公式为:Taf = Maf× Pf× If。 由以上得出:作为结果的成就动机是力求成功的倾向的强度减去避免失败的倾向强度。Ta=(Ms× Ps× Is)-(Maf× Pf× If),如果一个人在一种特定的情境中获得成功的需要大于避免失败的需要,那么他就敢于冒风险去尝试并追求成功。

50
Q

动机的功能

A
从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上分析,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1)激活功能:
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2)指向功能:
动机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一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
51
Q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A

心理学家耶克斯和道德森的研究表明,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
1、倒U形曲线关系: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最佳的动机水平:
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
3、最佳水平素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逐渐下降

52
Q

成就动机

A

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

53
Q

动机的本能理论

A

一、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本能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决定的。

二、基本观点:
1、弗洛伊德认为:
人的一切行为由生物本能直接或间接驱动,本能分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2、詹姆斯认为、:
人的行为依赖本能的指引,人的本能分为动物本能和社会本能。
3、麦独孤认为:
麦独孤是本能理论最大的鼓吹者,他认为本能有三个成分: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个人意志、民族性格也是由本能发展而形成的;人类有18种本能。
4、洛伦茨认为:
本能是一种由遗传决定的、受特异能量驱动的、物种所特有的固定动作模式;个体经验可以转化为本能(小鹅);行为是本能与学习交互作用的结果

三、本能理论评价
本能理论不能解释行为的确切原因,存在循环论证,因此受到怀疑和批评。

54
Q

动机的驱力理论(***)

A

一、背景:
20世纪20年代,由于本能理论在解释人类行为产生困难,出现了驱力理论,理论强调驱力对行为的作用。主要代表认为有伍德沃斯和赫尔

二、基本观点:
1、伍德沃斯:强调驱力的作用机制
强调内在生理驱力的作用。个体由于生理需要引起一种紧张状态,驱力激发个体满足需要,消除紧张,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2、赫尔:
强调驱力的减少理论
1)驱力减少理论:驱力提供机体力量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减少驱力;
2)强调人的经验和学习在驱力形成中的作用,驱力提供行为的能量;
3)人的行为受习惯支配,习惯决定行为的方向;
4)驱力的分类:来自内部的、不需要习得的驱力,称为原始驱力,来自外部的通过学习得到的驱力,称为获得性驱力;
5)驱力的公式:
P=D*H-I  (P:有效行为潜能;D:驱力; H:习惯强度;I:抑制)

三、理论评价:
驱力理论忽略了外在环境对行为发生的作用,不能解释过量的强制性的行为

55
Q

动机的诱因理论(***)

A

一、背景:
由于驱力动机忽略了外在环境的作用,针对这个缺陷,人们提出诱因概念。

二、基本观点:
1、诱因的定义:
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具有激发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2、诱因的表现及分类:
诱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事件;
有吸引力的刺激物叫积极诱因,
个体回避的刺激物叫消极诱因。
3、诱因与驱力的关系:
当外在的诱因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行为。

三、赫尔接受了诱因这一变量,在驱力理论的基础上,修改了自己的公示:P=DHK (解释字母含义)

56
Q

动机的唤醒理论(***)

A

一、背景:
人类的活动往往不是为了减少驱力,而是要增加驱力,因此研究者提出唤醒理论,强调个人唤醒水平的偏好对行为的作用。代表人物有赫布和柏林。

二、基本观点:
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最合适的),不太高也不太低。对唤醒水平的偏好决定个体行为,一般来说个体偏好中等强度的刺激水平。

三、唤醒理论的三个原理:
1、人们偏好最佳唤醒水平:
高于这个水平就减少刺激,低于这个水平就需要增加刺激
2、简化原理:
重复进行刺激使唤醒水平降低(如一首歌曲挺多了就厌烦了)
3、个人经验对偏好的影响:
富有经验的个体偏好复杂的刺激。

四、理论评价:
无。

57
Q

动机的认知理论–期待价值理论(**)

A

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托尔曼认为,行为的产生是对目标的期待,强调期待而非强化对于行为的作用。

58
Q

动机的认知理论–动机归因理论(**)

A

一、背景
20世纪60年代动机的归因理论出现,强调人对行为原因的归类对行为的作用。代表人物有海德、韦纳等

二、主要观点:
1、海德:
1)首次提出归因理论:当人们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一般来说,行为成败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如能力、努力、兴趣)与外部原因(如运气、任务难度);
2)、共变原则:归因时人们常使用共变原则,即某个特定的原因总是和某个特定的结果想联系,当这个原因不存在,某个结果也不会出现。
3)、控制点:海德还将控制点概念引入归因理论,把人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若把成败归因于能力等自身因素,称为“内控型”,若归因于环境等外部原因,称为“外控型”

2、韦纳:
1)、韦纳系统的提出了动机归因理论:归因的维度有内部外部归因、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归因、可控性与不可控性三个维度;
2)、内部外部维度的归因影响着个体对成败的情绪体验,成就内归因会让人感到满意和自豪,失败内归因让人感到羞愧和内疚,如果将成败外归因,则均不会有太大的情绪反应;
3)、稳定性维度的归因影响着个体对未来成败的预期,能力、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归因,环境、运气是不稳定的归因;
4)、可控性维度的归因影响着个体今后努力的行为;

59
Q

动机的认知理论–自我决定理论(**)

A

1、1975,德西认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是自我决定,而非强化、驱力等其他力量。
2、自我决定:是个体的一种能力、一种需要,是一种基本的内在的自我决定的倾向,引导人们去从事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
3、德西把人类的行为分为自我决定和非自我决定行为两类。自我决定行为基于对需要的认识,非自我决定受外在控制,是无动机的。

60
Q

动机的认知理论–自我功效理论(**)

A

一、背景: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估计。由班杜拉最早提出,80年代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

二、基本观点:
1、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重要作用,其实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
2、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两种。结果期待是对个体行为结果的估计,效果期待是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估计,即自我效能感。
3、个体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进行某种活动的动机水平

三、自我效能功能:
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和坚持性;
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3、影响行为的表现; 
4、影响行动时的情绪。

四、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1、个人自身成败的直接经验
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感,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感。 同时,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2、替代经验
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关键点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
3、言语劝说
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简便、有效,但缺乏经验基础,效果不巩固的。
4、情绪唤醒。
“去敏感性”的研究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影响自我效能感;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困扰时,更期望成功。
5、情境因素

61
Q

动机的认知理论–成就目标理论(**)

A

一、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德维克、厄尔科斯等综合以前成就动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成就目标理论。

二、 德维克认为,人们通过对能力不同的内隐观念,将目标分为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对应不同的动机和行为模式:
1、认为能力是稳定的、不可改变的,即持有能力实体观的学生倾向持成绩目标,把目标定在好名次上,认为只有赢了才算成功,避免被别人看不起。

2、认为能力是不稳定的,可控制的,是可以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而加强的,即持有能力增长观的学生,更多设置掌握目标,把目标定在掌握知识和能力提高上,倾向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

三、成就目标建构了相应的评价标准:
任务标准:个体是否达到活动要求;
自我标准:个体是否比自己以前做得好;
他人标准:个体是否比其他人做得好

四、成就目标理论在教学研究中的意义:
教师应该使学生相信学习不是为了分数,强调学习内容的价值和意义,淡化分数和其他奖励。

62
Q

智力的因素说(静态的独立因素)(***)

A

智力的因素说
一、智力的独立因素说(桑代克)
1、基本观点:
人的能力是有许多彼此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各成分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智力是单个能力的独立发展。

2、评价:
不能解释人们的不同任务成绩存在明显相关

二、智力的二因素说(斯皮尔曼)
1、基本观点:
1921,提出能力有两种因素组成:
一般能力(简称G因素)和特殊能力(简称S因素)。
一般能力是人的基本心理潜能,决定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使人们完成不同任务作业时出现正相关;
特殊能力是保证人们完成特殊作业所必须的,使人们的作业成绩没有完全的相关。

2、评价:
对理解能力的结构有重要启发;
为研究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实质和其相关关系,制定测量方法奠定了基础;
把二因素绝对对立起来,没有看到二者间的关系

三、智力的群因素说(瑟斯顿,7种)
1、1941,认为智力由七种基本能力构成:
词语理解、词语流畅、数字运算、空间关系、联想记忆、知觉速度、一般推理能力。

2、后来又修改了其理论(修改了各因素相互独立的看法),提出二阶因素的概念,即在一阶因素基础上,再度进行因素分析,提取高阶共同因素。

四、智力的多元理论(加德纳,7+2=9种)
1999,对脑损伤病人及智力特殊群体的研究发现,人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提出能力的内涵是多样的,具体包括7种能力:
语言能力、逻辑-数学能力、空间能力;
运动能力、音乐能力、社交能力、自知能力;
后又补充自然能力和存在
63
Q

能力的结构理论(静态结构)(***)

A

一、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180种)
1967,否定了G因素的存在,提出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测量,为研究智力提供了新的线索。他用心理测量和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的研究,特别是对智力的分类驰名世界。他利将智力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产品

1、智力的内容维度:
是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包括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5个

2、智力的操作维度:
智力活动的操作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5个

3、智力的产品维度:
智力操作的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化及应用6个。

4、因此人的智力可区分为:
556=180种智力
5、理论评价:对推动智力测验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二、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阜南,四层)
人的能力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
1、最高一层是一般因素G,
2、第二层包括语言、教育、操作、机械,
3、第三层是小因素群,
4、第四层是特殊因素(特殊能力)
64
Q

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动态加工机制)(***)

A

一、智力的三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三亚系统、完备)
1985,大多数智力理论不完备,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应该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智力的内在成分、智力和经验的关系、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的成分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

1、智力成分亚理论:
指个人在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分析材料、通过思维、判断、推理,已到达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最早形成、最完善的亚理论智力,包括:

a 元成分:亚理论的核心,决定所使用的策略,用于计划、控制、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
b 操作成分;
c 知识获得成分

2、智力经验亚理论:
指个人运用已学得的经验解决新问题时,整合不同观念所形成的创造能力,包括处理新任务所要求的能力,以及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

3、智力情境亚理论:
指个人运用所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选择环境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塑造环境的能力

4、成功智力:
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

二、智力的PASS模型(鲁里亚、脑科学)
PASS是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包含三层认知系统、四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最一般、最普遍的加工过程。三层系统动态联系,相互影响,协调合作,保证智力活动的完成。

1、注意系统:
Arousal ,又称注意-唤醒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2、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系统:
SS ,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

3、计划系统:
Planning ,处于最高层次,负责监督、管理、调节其他心理活动。

评价:
体现了脑科学对智力研究的影响,对智力的发展和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65
Q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A
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能力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以后逐渐成负加速变化;
2、18-25岁间总体智力达到顶峰,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不同
3、成年期是能里发展的最稳定时期,人们常出现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4、中年以后流体智力有下降趋势,晶体智力一生不断发展
5、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能力高的发展快,达到高峰时间晚;能力低的发展慢,达到高峰时间早。
66
Q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A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呈正态分布,智力高度发展叫天才,140以上叫天才;智力发展低于一般水平较智力低下,70以下叫弱智。
2、能力结构的差异:
能力的各种不同成分按照不同的组合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人们之间能力结构的差异,如有人富于想象,有人长于记忆等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能力充分发展有早有晚,如有人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4、能力的性别差异:
能力的性别差异不表现在一般智力因素上,而是反映在特殊智力因素上,如男性擅长空间能力,女性擅长言语能力

67
Q

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A
1、遗传因素:
通过对血缘关系亲疏、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同卵双生子者三方面的研究看,确发现遗传因素对能力发展有作用。
2、环境和教育因素:
产前环境、早期经验、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等
3、实践活动:
人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4、人的主观能动性:
智力的提高离不开主观努力,如一个人刻苦努力,他的智力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68
Q

人格的特质理论(强调个体差异)(***)

A

一、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他将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1、共同特质:是指在同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多数人或群体所共有的特质。
2、个人特质:是指个体独有的特质。个人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a 首要特质:个体身上所具有的最典型特质、最概括的人格特质。
b 中心特质:构成个体独特性的那些重要特质
c 次要特质:个体身上不太重要的特征,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论
卡特尔认为人格的基本结构元素是特质。
所谓特质是人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都保持的某种行为形式和一致性。
科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分类,提出人格特质结构网络模型。
人格特质模型分为四个层次:

1、共同特性与个别特性
共同特质:
同一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特质。共同特质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强度是不同的。

个别特质:
某一个人独具的特质。同一个人身上的特质强度在不同时期也不相同。

2、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处于人格结构的表层,从外部行为能够观察到的特质,指一群看上去是关联的特征和行为。这些特征和行为虽然彼此有关联,但不一定会一起变化,也非源于共同的原因。

根源特质:处于人格结构的内部,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表面特质是根源特质的表现,根源特质是表面特质的原因。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特质。

3、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根源特质又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体质特质: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如兴奋型、情绪稳定性等);

环境特质:指由后天环境因素决定,如焦虑等

4、动力特质、能力特质、气质特质
三者同时受到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卡特尔人格特质模型的最下层是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动力特质:是人格的动力性因素,促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去行动,如生理驱力、态度等;

能力特质:指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差异的特质,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气质特质:气质特质决定着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和强度的特质。

三、大五人格特质理论(1992)
评论:
1、大五人格理论时目前对人的基本特质最理想的描述之一,
2、利用词汇学假设:人类生活中重要的方面会被赋予更多描述的词汇;
3、大五人格因素测定量表:McCrae & Costa;4、意义: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人格心理学的通用货币
维度:
1、开放性 Openness
2、责任心(尽责性) Conciousness
3、外倾性 Extraversion
4、宜人性Agreeable
5、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 Neuroticism
(注: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倾)

四、大七人格因素模型
特里根,
在大五模型上,利用不同的选词原则,根据因素分析法提出七因素模型

69
Q

人格类型理论(强调群体差异)(*)

A

一、单一类型理论
T型人格, T+ T-

二、对立类型理论
1、A-B型人格
A:敌意、竞争、急躁、赏金、紧迫感、不安定
B:温和、稳当

2、内外型人格
荣格

三、多元类型理论
1、气质类型理论:
a 体液说:
希波克拉底认为人身上有四种液体,四种液体所占的不同比例构成四种不同的类型;
b 罗马医生盖伦:
提出气质的概念,沿用希波克拉底的四种类型;
c 体型说:
德国医生提出气质类型取决于体型的说法
d 巴普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三种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的不同组合构成不同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就是四种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
兴奋型(胆汁质)
活泼型(多学质)
安静型(粘液质)
抑制型(抑郁质)

2、阴阳五行说
3、斯普兰格提出性格类型论,奥尔波特据此划分编制了《价值观研究量表》:
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宗教型

70
Q

人格的整合理论(*)

A
1、艾森克将人格的特质理论和类型理论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更全面系统、富有层次的描述一个人的人格,主张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待心理学,把人看做生物性和社会性的有机体。
2、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每一个维度都是一个多层次(四层次)的人格结构:
外倾性
神经质
精神质
3、四层次模型:
类型水平
特质水平
习惯反应水平
特殊反应水平
4、测量: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71
Q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A

一、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1、本我:
遵循快乐原则;位于人格的最底层、最难接近、最有力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组成;
2、超我:
遵循道德原则;人格中最有道德、最文明的部分;由自我理想和良心两部分组成;超我总是与本我冲突、对立;
3、自我:
遵循现实原则;位于人格的中间层,最理智、符合现实的部分;派生于本我,在本我本我和超我之间起调节整合的作用,满足本我的要求,又受制于超我的约束。
4、三者关系:
这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形成有机整体,三者协调时,人格得到正常发展,冲突时导致人格异常和心理疾病。
5、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人格发展的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器

72
Q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A

埃里克森提出,人的一生要经历一系列自我同一性危机,对于这些危机的对应方式(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对自我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适当的方式度过危机,会促进自我成熟,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性。他认为,人生有八个阶段的危机: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vs不信任的冲突
(如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希望”这一品质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vs怀疑的冲突(如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3)学龄初期(3~5岁):主动vs内疚的冲突
(如这一时期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
(4)学龄期(6~12岁):勤奋vs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vs角色混乱的冲突。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vs孤独的冲突
(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7)成年期(25~65岁):生育vs自我专注的冲突
(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的需要和利益)。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vs绝望期的冲突。(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力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如不能做出调整和适应,将产生绝望感)

73
Q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A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几个概念:
1、自卑感与追求优越:
人生来就有自卑感,追求优越是人格的核心和总目标
2、生活风格和创造性自我:
生活风格是个体追求优越的独特方式,创造性自我是人格塑造中一种有意识的主动力量。
3、社会兴趣:
社会兴趣是人类和谐生活、友好相处的需要,是个体关心社会和公共意识的精神标志。
74
Q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A
荣格认为,人格是一个复杂多变、层次分明、相互左右的结构,由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组成。
1、意识:
意识是人格中唯一能被个体知觉的部分。
意识有一组对立的精神态度:
内向型:指向个人内在的思考和感受
外向型:指向他人和外部世界的思考和感受
意识有四种心灵功能:
感觉、知觉、情感、思维
两种精神态度与四种功能形成八种人格: 。。。
2、个体潜意识:
是潜意识的表面,包括被个体遗忘和压抑的记忆和经验,个体潜意识的内容为“情节”
3、集体潜意识:
为集体所有,是遗传的,反映人类进化过程中演化的精神产物,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主要为“原型”
75
Q

认知风格

A

一、定义
认识风格是个人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二、分类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威特金,垂直视知觉研究,用隐蔽图形或镶嵌图形测验可以有效测量,两者无好坏之分
场独立型:心理分化水平高(适合做自然科学类任务)
场依存型:心理分化水平低(适合社会科学类任务)

2、冲动型–沉思型:
卡根,表现在对问题思考的速度上
冲动型:反应快,精度低,常使用整体性的信息加工策略
沉思型:反应慢,精度高,多采用细节性策略

3、同时性-继时性:
达斯,根据脑功能的研究
同时性:问题解决时采用宽视野,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千古各种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发散的,右脑优势。

继时性:一步一步,一环一环的,每次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左脑优势。

76
Q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A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测验法:
问卷法
访谈法
4、个案法
77
Q

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

A

1、代表人物:
冯特、铁钦纳
2、主要观点:
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从意识的构造来说明人的心理,而不管意识内容的来源、意义和作用。构成意识的元素有:感觉(知觉的元素)、表象(观念的元素)、情感(情绪的元素)
3、研究方法:,通过内省法来了解不同刺激情境下各种元素间的结构
4、评价:
开创了现代科学心理学,为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研究内容狭窄,研究方法过于主观和局限。

78
Q

心理学流派–机能主义

A
1、代表人物: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2、主要观点:
作为构造主义的对立面提出,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活动,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意识流);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动物心理、儿童心理、变态心理等领域。
3、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比较宽泛,有实验法,内省法,观察法
4、评价:
当时美国心理学的主流,为行为主义开拓了道路;局限性是对其他学派如构造注意的排斥。
79
Q

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

A
1、代表人物:
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2、主要观点:
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那些可观察、预见、最终可以被科学工作者控制的行为,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就是查明刺激(S)与反应(R)之间规律性的关系,从而预测并塑造行为。行为主义认为有三种行为习得规律: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社会观察学习,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观点。
3、研究方法:
观察法、测验法、条件反射、实验的方法,反对内省法。
4、评价:
华生主张科学实验的研究取向,得到广泛传播,有助于心理学摆脱思辨的性质。
强调的刺激--反应模式,可以对心理现象做数量上的描述,是可取的。
但主张过于极端,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否认人的主观世界,把人同动物等同起来,显然是错误的。
80
Q

心理学流派–格式塔心理学

A
1、代表人物:
韦特海默,考夫卡,科勒
2、主要观点:
反对把意义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存在,整体制约部分的性质和意义。格式塔学还提出了很多知觉组织原则。
3、研究方法:
实验法
4、评价:
格式塔强调的整体优先以及知觉组织原则的理论观点,后来被证实是正确的,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的实验研究成果。
81
Q

心理学流派–认知心理学

A

一、代表人物:
奈塞尔《认知心理学》,西蒙,兴起于1960’ 后迅速发展

二、主要观点:
1、关注人脑所发生的心理事件,如人是怎样推理、记忆、理解语言、解决问题、解释经验、获得道德标准和形成信念的,以及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
2、主张通过可观察的行为来推断人们内部的心理过程:R-O-S。
3、主体在学习中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刺激做出反应,而是主动有选择地获取刺激并进行加工。
4、使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即把人脑比作电脑。
5、认为认知历程包括:信息的接受、存储和运用。

82
Q

当代心理学研究取向

A

1、生物学取向:
人类和动物的行为都是内部生理化学变化过程的结果,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会在脑内部活动中反应出来。

2、社会文化取向:
研究社会文化如何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

3、进化心理学取向:
认为心理和行为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演化而来,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

4、积极心理学

关注个体和团体的积极因素,研究目标是促进个体发展、社会繁荣和幸福。

83
Q

意识

A

1、意识的分类:
觉醒、惊奇、愤怒、警觉

2、意识的功能:能动性
主动觉察和感知信息;
调节身心

3、无意识:
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无意识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盲视

84
Q

注意的认知理论–过滤器理论(***)

A
1、代表人物:
布罗德本特,1958年
2、主要观点
神经系统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信息进入神经系统时,要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它只允许一部分信息通过并接受进一步加工,其他信息被阻止而消失。该理论又叫瓶颈理论。
3、实验支持:
双耳分听实验
85
Q

注意的认知理论–衰减理论(***)

A

1、代表人物:
特瑞斯曼
2、主要观点:
与过滤器理论有相同的出发点,认为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外来信息必须在被加工之前加以调节。但衰减理论认为信息通过过滤装置,被阻止的信息并非完全被过滤而消失,只是在强度上被衰减了。

86
Q

注意的认知理论–后期选择理论(***)

A

1、代表人物
多伊奇、诺尔曼
2、主要观点:
所有输入信息受到充分分析之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注意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后期选择理论又叫完善加工理论。

87
Q

注意的认知理论–多阶段反应理论(***)

A
1、代表人物;
约翰斯顿
2、主要观点:
注意的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3、评价:
多家段选择理论强调任务要求对选择阶段的影响,避免了过于绝对化的假设难题。
88
Q

注意的分配理论–认知资源理论(***)

A

认知资源理论认为:
1、注意是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有限的认知资源
2、不同认知活动对注意的要求是不同的,任务越复杂占用的资源越多,当认知资源用完时,新的刺激或任务就不能得到加工了。
3、在认知系统里有一个负责分配资源的机制,可以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89
Q

注意的分配理论–双加工理论(***)

A

双加工理论认为:
1、人的认知加工有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两类;
2、自动化加工可以自动化的进行,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参与,随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3、在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其中一项或多项受意识控制的加工经过大量练习后,可变成自动化的过程,不再需要消耗认知资源,个体可将注意集中在其他认知活动上。

90
Q

知觉的信息加工–两种信息加工方式

A

1、自下而上的加工:
数据驱动加工,依赖感觉器官提供的信息;用于加工感觉信息较多的情况

2、自上而下的加工:
概念驱动加工,依赖主题知识经验等,用于加工非感觉信息较多的情况

3、两者关系
自下而上的加工需要经验的介入,才能更好整合各种零散信息;自上而下的加工需要建立在感觉心系数如的基础上。二者相辅相成,交互作用。

91
Q

记忆的分类

A

一、按保持时间长短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情境记忆、语义记忆)

二、按是否被意识到分
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三、按获得方式分
陈述性记忆(一次性的通过语言传授获得,需要意识参与)
程序性记忆(多次识记获得,往往不需要意识参与)

92
Q

短时记忆

A

一、定义:
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保持在1分钟左右的记忆。功能:暂时存储信息,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

二、短时记忆的特点:
1、保持时间:
1分钟左右
2、存储形式:
听觉编码(语音)、语义编码、视觉编码的形式
3、容量:
7加减2个组块(注意此时单位为组块)
4、转化:
通过复述(保持性/机械复述/精细复述),短时记忆信息进入长时记忆
(以上四条记忆线索同感觉记忆)
5、遗忘:
遗忘的原因主要是干扰(没有复述的情况下,短时记忆保持15-30s)
6、状态:
短时记忆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处在意识的中心
三、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1、编码形式:
最初以听觉编码为主,逐渐转向语义编码和视觉编码
2、影响短时记忆信息加工的因素:
a 觉醒状态;
b 加工深度;
c 组块化以及扩大每一个组块的信息量
四、重要的实验研究
斯滕伯格,短时记忆提取的研究,加法反应时:
平行扫描;
自动停止系列扫描;
完全系列扫描(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方式)
93
Q

工作记忆

A

一、定义:
处于工作状态的短时记忆(定义),既有从感觉记忆转来的,又有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的(来源)。它是一个暂时存储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特点和作用)。

二、1974,Baddeley等人,在模拟短时记忆障碍的实验基础上,提出工作记忆的三系统概念,用工作记忆替代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分三个子系统:

1、语音环路:处理语音信息
2、视觉--空间模板:处理视觉和空间信息
3、情境缓冲器:整合语音、视觉和空间信息,与长时记忆相连。
4、中央执行系统:
a  是一个注意资源有限的控制系统;
b  类似于注意的中枢系统,主要用于分配注意资源、以及控制加工过程
c  是记忆系统的最关键成分(key)。
94
Q

长时记忆

A

一、定义:
信息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来源:短时记忆的加工;印象深刻一次性获得。

二、长时记忆的特征
1、时间:保持在1分钟以上
2、容量:无限
3、编码形式:语义编码或形象编码
4、遗忘:遗忘原因是自然衰退或干扰
三、长时记忆的存储:
1、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a  内容趋向简略和概括;
b  趋向完整合理有意义;
c  更具体夸张和突出
2、存储的条件:(保持长时记忆的方法)
a 组织有效复习(及时、正确分配时间、阅读与重现交
   替、排除材料前后顺序影响);
b 利用外部记忆手段(记笔记、录音等);
c  注意用脑健康、用脑卫生
95
Q

遗忘曲线(***)

A

1、人物:艾宾浩斯
2、主要内容: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进程并不均匀,最初快,以后逐渐减慢,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
3、实验证明:用无意义音节做记忆材料,用重学节省法计算保持量和遗忘的数量,根据实验结果绘成曲线,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4、重学节省法:学习材料恰能成诵时,间隔一段时间在学,达到同样背诵的程度,比较两次学习时间所用时间,得出一个节省值。

96
Q

遗忘的理论(***)

A

1、衰退说:
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时间是造成遗忘的主要因素

2、干扰说:
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包括前摄抑制,到摄抑制

3、压抑说:
情绪或动机压抑导致,压抑解除,记忆恢复

4、编码缺失:
没有得到注意选择,没有对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导致

5、提取失败:
长时记忆信息不会丢失,知识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97
Q

影响遗忘的因素(如何保持记忆)

A

1、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遗忘速度按无意义材料–有意义材料–熟练动作的顺序减慢;同等难度,项目越多遗忘越快。

2、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近因效应、首因效应

3、识记者态度
需要、兴趣、动机

4、识记的程度
低度学习、达到学会的标准、过度学习

98
Q

思维–概念的形成

A

一、概念形成的途径
1、假设检验说
布鲁纳:概念是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是在人工概念实验的基础上得到的假设

2、样例学习说:
如什:自然概念的形成以样例的学习为主,不是掌握概念的特征,而是对概念样例的记忆。

二、概念形成的理论
1、层次网络模型:
柯林斯:概念以节点形式存储在概念网络中,按逻辑上下层关系组成网络,概念间关系用连线表示,层次越高越抽象,节点反应的是事物属性。
评价:
局限性在于人脑中的概念组织方式不严格按照上下位规则组织在一起

2、激活扩散模型:
柯林斯,在层次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激活扩散模型:各种概念组成相互联系的概念网络,当一个概念被激活,其意义激活会自动传递,使得相关概念也得到激活,激活强度随传递距离延长而降低。
评价:
激活扩散模型成功解释了语义启动效应。

3、特征表理论
把概念的特征分为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

4、原型模型理论:
概念是由原型+原型加上其特征组成。

99
Q

思维–问题解决

A

一、问题解决的过程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二、问题解决的策略
1、算法策略:所有、一一、最终,如:开密码箱

2、启发策略:问题空间少量搜索
a 手段-目的分析:分解若干子目标,如:汉诺塔问题(有时会暂时偏离目标)
b 逆向搜索:从目标状态开始。。
c 爬山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

三、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1、个体因素:
个体知识与能力、定势作用、功能固着、动机、情绪等

2、问题本身的因素:
问题的表征方式、问题的解决策略

3、环境因素
人际关系、物理环境等

4、其他因素
无关信息的干扰、酝酿效应等

100
Q

思维–想象

A
一、想象的分类
(一)无意想象(极端:梦)
(二)有意想象
1、创造想象
2、再造想象
3、幻想(理想、空想)
101
Q

思维–创造性

A

创造性的因素因素
1、酝酿
2、社会因素(被试知道他人观看,有可能对自己的成果做出评估时,创造性会降低)

102
Q

思维–决策理性观

A
一、古典决策理论
1、主要观点:
决策者具有完全理性能力,总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知道要解决的问题和要达到的目标,能得到所有信息,知道各种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各种方案的实施后果,追求最优方案。
2、评价:
建立在“经纪人假设”的基础上,没有考虑人的认知因素实际上很难实现。
二、行为决策理论
1、主要观点:
20实际60年代,西蒙提出行为决策理论:由于个体认知能力有限以及决策情境的复杂性,决策者不可能知道所有备选方案,不可能预知所有方案的后果,决策者是有限理性的个体,常采用满意性原则。
2、评价:
决策者要考虑决策的时效性问题,以及决策的后果。
103
Q

思维–决策过程理论

A
一、期望效用理论
冯。纽曼、摩根斯坦,1947
1、用严格的数学方法说明决策者对效用的偏好
2、假设决策者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公式:EU=PU(期望效用=事件发生的客观概率*事件结果的效用)
3、评价:
人们的实际决策并非完全遵循期望效用理论
二、前景理论:
卡尼曼,1979,主要观点:
1、大多数人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求稳),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好的(孤注一掷的侥幸);
2、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敏感。
3、人们在决策时采用的启发策略主要有:
代表性启发;
易得性启发;
锚定和调整启发
104
Q

言语理解

A
一、词汇理解影响因素
1、字母长度或笔画
2、单词的部位信息
3、字形结构、正字法规则
4、字词使用的频率
5、字词习得的年龄
6、语音、语境、语义的作用
二、句子理解的影响因素
1、句子类型(肯定句vs否定句)
2、词序(主谓宾好理解)
3、语境
4、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标点符号、是否符合逻辑)
三、篇章理解的影响因素
1、推理、
2、语境
3、图示和策略(图示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对图示的有效使用是阅读的一种策略)
4、文章标记(文章题目、标题、主题句等)
四、言语理解的影响因素
1、语音的类似性
2、语音的强度(感知5db    清晰70db   压痛感130db)
3、噪音的掩蔽(语音与噪音相等,可懂度50%)
4、语境(语言交际的环境)
5、语法、语义的作用(正确性高,可懂度高)
6、韵律特征(轻重缓急的变化)
105
Q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A

1、适应功能–婴儿啼哭
2、动机功能–缺氧恐慌
3、组织功能–协调破坏
4、社会功能(信号功能)–微笑友好,悲伤的人礼貌

106
Q

情绪

A

一、情绪的成分
1、独特的主观体验
2、外部表现
3、生理唤醒

二、情绪的维度及其两极性
1、动力性:增力--减力
2、激动度:激动--平静
3、强度:强--弱
4、紧张度:紧张--轻松

三、情绪的效价:
积极、消极

107
Q

情绪的脑机制

A

1、前额皮层:
左前额皮层:积极情绪
右前额皮层:消极退缩情绪

2、杏仁核:
识别危险、威胁、恐惧

3、海马和前部扣带回::
情绪调节与反应

4、网状结构
情绪的唤醒

5、一侧化优势
左半球电位活动:积极情绪
右半球电位活动:消极情绪

108
Q

知识的分类

A

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也称为描述性知识。
2、程序性知识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是一种实践性知识,也称为操作性知识。

109
Q

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加里培林)

A

一、定义:
1、认知技能也称心智技能,是一种借助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认知的活动方式,如默写、心算、写作 、观察、分析等。
2、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区别于本能,是在学习过程中,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经验内化而来

二、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
1、活动定向阶段:
准备阶段,了解做什么,怎么做,对活动本身及其结果进行定向。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
利用实物或实物化的模型进行心智活动,如以进位加法为例,采用小木棍进行物质的运算活动,帮助理解运算法则。
3、有声言语阶段:
运用出声言语完成活动。本阶段在形式上发生本质的变化。智力活动离开实物的直接依据,在言语中完成智力活动,智力活动转入心智活动形式。
4、外部无声言语阶段:
从出声的言语活动向内部不出声的言语转换。与前阶段相比,本阶段是默不出声的复述活动法则
5、内部言语阶段:
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主要特点是压缩和自动化。

110
Q

案例分析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h

A
一、经济因素
1、就个人而言
个人收入与主观幸福感没有必然联系。当收入提高,可能引起主观幸福感暂时的升高,但从整个时间维度上看,个体可逐渐适应新的收入等级(如增加开支、欲望的膨胀等),从而削弱收入提高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2、对社会群体而言。
如对老人而言,老人收入水平与主观幸福呈正相关关系,原因是。。。
3、就整个社会而言
目前还缺乏肯定的研究成果
二、社会因素
1、社会文化:
社会 主流价值观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差异
2、社会关系:
朋友、家庭、社区、社会支持等会影响个体的幸福感
3、家庭环境;
家庭的稳定、父母的情感、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4、生活事件:
积极生活事件有助于提高。。。消极生活事件则减少。。
三、个体因素
1、身体状况:
健康与否
2、自尊:
自尊由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悦纳两部分构成,个体自尊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3、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与。。密切相关,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
4、个体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需求、社会比较等
5、个体行为活动:
生活价值、社会活动

四、总结
因素很多,应综合考虑,不应单独研究某一因素

111
Q

近刺激与远刺激

A

近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

远刺激:物体本身的刺激,如苍蝇、小轿车,即便是离你特别近的东西

112
Q

情绪的功能

A

1、动机和唤醒功能: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表现出行为的原动力
2、适应功能:更好的适应环境
3、社会功能:促进亲社会行为
4、信号功能:情绪使个体获得更多信息

113
Q

海马

A
海马损伤引起顺行性遗忘,表现为:
1、不能存储手术后新学习的材料
2、外显记忆受损。
3、对空间记忆的保持重要(杏仁核对情绪记忆的保持重要)
4、负责巩固记忆,即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
114
Q

情绪的几组对立概念

A

果断性–优柔寡断 (能够迅速采取决定的品质)
自制力–任性、怯懦 (管理和控制情绪及行为的能力)
独立性(自觉性)–受暗示性(自觉支配行动的能力)

115
Q

内隐联想测验IAT

A

一、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联想测验,简称IAT,由格林伍德(Greenwood)在1998年首次提出,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评价对象)与属性词(褒义词或贬义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密切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认知进行测量。

二、测试过程:
被试需要做两类任务,概念词与属性词的联合与被试内隐态度一致是相容任务,不一致是不相容任务。

1、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一致或二者联系较紧密,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自动化加工,相对容易,因而反应速度快,反应时短;

2、不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不一致或二者缺乏紧密联系,这往往会导致被试的认知冲突,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复杂的意识加工,相对较难,因而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长。

所以,两种联合任务的反应时之差可以作为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相对一致性的指标,即上述的内隐联想测验效应。

116
Q

关于动景的时间(记毫秒数)

A
1、小于30毫秒:
看到两条直线同时出现
2、60毫秒:
产生动景现象(一条直线向另一条直线运动)
3、200毫秒以上:
看到两条直线相继出现
117
Q

学习的联结理论

A

学习的联结理论认为:
1、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S-R)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过程

2、强化在S-R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经典条件作用认为,一个原来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从而使个体对原来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

118
Q

应激状态下,一般适应综合征的阶段及表现

A

一、应激定义:
是指个体对某种突如其来的意外或危险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二、应激的生理机制
1、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面临的情景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当情景对一个人提出了要求,而他意识到应付当前刺激的要求对他的要求过高时,就会体验到紧张而处于应激状态。可以把应激理解为压力或刺激。
2、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些列生物性反应,如肌肉紧张、血压、心率、呼吸等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刺激,维护机体功能的完整性。

三、一般适应综合征的三个阶段
加拿大学者汉斯把这种应激变化称为“一般适应综合征”,并指出这种综合征包含动员、阻抗、衰竭三个阶段

1、动员阶段:有机体在受到外界紧张刺激时,通过自身的生理机能变化和调节,进行适应性防御。

2、阻抗阶段:通过心率和呼吸的提高、血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