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神疾病 Flashcards
瞳神:
又名瞳子、瞳仁、眸子、金井等,簡稱瞳。
狹義:瞳神指黃仁中央能展織之圓孔,相當於西醫學之瞳孔;
廣義:瞳神是瞳孔及瞳孔後眼內各部組織的總稱。{黃仁、神水、晶珠、神膏、視衣、目系}
瞳神緊小[用藥]、瞳神乾缺 [青壯年,反復纏綿難愈]
- 瞳神緊小:黃仁受邪,以瞳神持續縮小、展縮不靈,伴有目赤疼痛、畏光流淚、黑睛內壁沉著物、神水混濁、視力下降為主要臨床症狀的眼病。
- # 西醫:急性前葡萄膜炎裂隙燈
瞳神緊小 表現/診斷點
(1) 眼珠疼痛,痛連眉骨顳部,入夜尤甚,畏光流淚,視力下降
(2) #抱輪紅赤或白睛混赤
(3) 黑睛後壁可見粉塵狀或小點狀、羊脂狀物沉著
(4) 神水混濁(丁道爾現象+)
(5) 黃仁腫脹、紋理不清,展縮失靈
(6) 瞳神緊小或瞳神乾缺、瞳神閉鎖或瞳神膜閉
瞳神緊小*治療原則:
必盡早在#局部應用散瞳藥物,防止黃仁與晶珠黏著,減少或減輕并發症的發生發展。
瞳神乾缺:
瞳神緊小失治、誤治,或因病情遷延,可致黃仁與其後晶珠黏著,瞳神邊緣不齊,失去正圓,黃仁干枯不榮,則瞳神乾缺,又名瞳神缺陷。
西醫:慢性前葡萄膜炎
瞳神緊小肝經風熱證:
*肝經風熱證:祛風清熱—新制柴連湯#
瞳神緊小#肝膽火熾證
*#肝膽火熾證:#清瀉肝膽實火—#龍膽瀉肝湯加減
瞳神緊小*風濕夾熱證
*風濕夾熱證:祛風清熱除濕—#抑陽酒連散
瞳神緊小虛火上炎證
虛火上炎證:滋陰降火—知柏地黃丸
瞳神緊小外治#
(1) 滴滴眼液:
① #散瞳(必要):阿托品,嚴重用散瞳合劑(阿托品+腎上腺素)
② #糖皮質激素滴眼液
③ #抗生素滴眼液
五風內障
五風內障為綠風內障、青風內障、黃風內障、黑風內障、烏風內障之合稱。古人以風命名,說明病勢急劇,疼痛劇烈,變化迅速,危害嚴重。
綠風內障**
- 是以眼珠變硬,瞳神散大,瞳色淡綠,視力銳減,伴有惡心嘔吐、頭目劇痛為主要臨床特征的眼病。
* #西醫:急性閉角型青光眼(_左右眼__急性發作期)#
綠風內障**[表現
(1) 發病急驟,視力急降,#視燈光如彩虹,#視物不清
(2) 頭眼脹痛,惡心嘔吐,#目珠脹硬,#眼壓明顯升高
(3) #抱輪紅赤或白睛混赤、腫脹,#黑睛霧狀水腫
(4) 瞳神中度散大,展縮不靈,#瞳色淡綠
(5) 前房極淺,房角部分或全部關閉
鑒別 天行赤眼vs瞳神緊小vs綠風內障
鑒別點 疼痛 視覺 胞瞼 白睛 黑睛 前房 神水 黃仁 瞳神 晶珠 眼壓 全身症狀
發病急驟,視力銳減,頭痛如劈,目珠脹硬,胞瞼紅腫,白睛混赤腫脹,黑睛霧狀水腫,前房極淺,黃仁晦暗,瞳神中度散大,展縮不一,房角關閉甚或粘連;伴惡心、嘔吐等,舌紅苔黃,脈弦數
綠風內障
**風火攻目證:
– 清熱瀉火,平肝息風
– 綠風羚羊飲
發病急驟,視力銳減,頭痛如劈,目珠脹硬,胞瞼紅腫,白睛混赤腫脹,黑睛霧狀水腫,前房極淺,黃仁晦暗,瞳神中度散大,展縮不一,房角關閉甚或粘連;伴胸悶噯氣,惡心、嘔吐,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
綠風內障
氣火上逆證:
– 疏肝解郁,瀉火降逆
– 丹梔逍遙散合左金丸
發病急驟,視力銳減,頭痛如劈,目珠脹硬,胞瞼紅腫,白睛混赤腫脹,黑睛霧狀水腫,前房極淺,黃仁晦暗,瞳神中度散大,展縮不一,房角關閉甚或粘連;伴身熱面赤,動則眩暈、嘔吐痰涎;舌紅苔黃,脈弦滑
綠風內障
#痰火郁結證:
– #降火逐痰
– #將軍定痛丸
綠風內障**#急救治療:手術
(1) 滴滴眼液 ① #縮瞳劑:1%~2%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匹羅卡品滴眼液),急性發作時每3~5分鐘滴1次,共3次 ② 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 ③ #碳酸酐酶抑制劑 ④ 糖皮質激素類滴眼液 (2) 全身用藥 ① #*高滲脫水劑:甘露醇、山梨醇及甘油等—20%甘露醇溶液靜脈快速滴注 ② 碳酸酐酶抑制劑 (3) 手術治療:前房穿刺術、小梁切除術
青風內障
是指起病隱伏,自覺症狀不明顯,或時有輕度眼脹及視物昏朦,視野漸窄,終致失明的慢性內障眼病。
西醫: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臨床前期
青風內障病因病機
病因病機:玄府受損,神水滯運
青風內障診斷/表現
(1) 視物昏朦、目珠發脹,視燈光如彩虹,輕/無抱輪紅赤,瞳神稍大
(2) 眼壓>21mmHg
(3) 高眼壓時前房角開放
(4) 青光眼性視盤改變和(或)有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缺損:杯盤比(C/D>0.6),視盤蒼白,視盤血管向鼻側移位
(5) 青光眼性視野缺損:早期孤立的旁中心暗點
圓翳內障
是指隨年齡增長而晶珠逐漸混濁,視力緩慢下降,終致失明的眼病。
西醫:年齡相關性白內障(老年性白內障)
圓翳內障#病因病機
年老體弱,肝腎不足,精血虧損,不能滋養晶珠而混濁;或可因陰血不足,虛熱內生,上灼晶珠,致晶珠混濁
年老脾虛氣弱,運化失健,精微輸布乏力,不能濡養晶珠而混濁;或水濕內生,上泛晶珠而混濁
肝熱上擾目竅,致晶珠逐漸混濁
圓翳內障診斷/表現
(1) 年齡在50歲以上,視力漸進性下降
(2) 晶珠有不同部位、不同形態及不同程度的混濁
(3) 排除引起晶珠混濁的其他眼病和全身性疾病
圓翳內障證型
① #FIB肝腎不足證
② #FIB脾氣虛弱證
③ #FIB肝熱上擾證
圓翳內障治療原則
初患者可用藥物治療,控制或減緩晶珠混濁的發展。晶珠混濁程度較甚或完全混濁者,或患者感到晶珠混濁已影響生活時,應行手術治療(視力0.4以下)
雲霧移睛*
- 是指患眼外觀端好,自覺眼前有蚊繩蛛絲或雲霧樣飄浮物的眼病。又名繩翅黑花、眼風黑花、飛蚊症等。
* 西醫:玻璃體混濁
雲霧移睛*診斷/表現
(1) 自感眼前有雲霧或蚊蠅樣飄浮,且隨目珠轉動而呈無規律飄動
(2) 玻璃體內可見細塵狀、絮狀、團塊狀混濁
暴盲(急症)**[分類、各對應西醫病名]
- 是指眼外觀正常,一眼或雙眼視力驟然急劇下降,甚至盲而不見的內障眼病。
* 根據發病部位及病機,分為 絡阻暴盲、絡瘀暴盲、絡損暴盲、目系暴盲
*絡阻暴盲[#表現]
- 是指患眼外觀正常,猝然一眼或雙眼視力急劇下降,以視衣可見典型的缺血性改變為特征的致盲眼病。又名落氣眼。
* 西醫:#視網膜動脈阻塞–>眼底檢查#
*絡阻暴盲病因病機:
血絡瘀阻
絡阻暴盲表現
(1) 突然視力下降或喪失
(2) 視網膜動脈極狹細
(3) 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時,視網膜後極部灰白色混濁水腫,黃斑區呈櫻桃紅斑#
(4) 早期患者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顯示臂—視網膜循環時間或靜脈充盈時間遲緩(>16秒
絡阻暴盲 伴急躁易怒,胸脇脹滿,頭痛眼脹
氣血瘀阻證:
– 行氣活血,通竅明目
– 通竅活血湯
絡阻暴盲 發病日久
*氣虛血瘀證:
– 補氣養血,化瘀通脈
– 補陽還五湯
絡阻暴盲 目乾澀;頭痛眼脹/眩暈,急躁易怒,面赤烘熱
肝陽上亢證:
– 滋陰潛陽,活血通絡
天麻鈎藤飲
絡阻暴盲*急救治療:
(1) 降低眼压:按摩、前房穿刺、降眼压药等
(2) 吸氧:95%氧+5%二氧化碳
(3) 应用血管扩张剂:#亚硝酸异戊酯、妥拉苏林
(4) 抗凝剂:阿司匹林、潘生丁等
(5) 纤溶剂:尿激酶
絡瘀暴盲
- 是指因眼底脈絡瘀阻,血不循經,溢於絡外,導致視力突然下降的眼病。
* 西醫:視網膜中央或分支靜脈阻塞
絡瘀暴盲表現
(1) 中老年發病者常有高血壓等病史,單眼突然視力障礙或眼前黑影飄動
(2) 受累部位視網膜靜脈擴張粗大迂曲,呈臘腸狀。視網膜淺層出血呈火焰狀出血及水腫。
(3) 視盤充血、水腫,久則有黃白色硬性滲出或棉絮狀白斑
(4) 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動脈—靜脈循環時間延長,阻塞區毛細血管擴張或有微動脈瘤…重:新生血管
絡瘀暴盲*氣滯血瘀證
*氣滯血瘀證—理氣解郁,化瘀止血—血府逐瘀湯
絡瘀暴盲*痰瘀互結證
*痰瘀互結證—化痰除濕,活血通絡—桃紅四物湯合溫膽湯
*絡損暴盲
- 絡損暴盲 [青壯年人失明最常見]
- 是指因眼底脈絡受損出血致視力突然下降的眼病。
- 西醫:視網膜靜脈周圍炎,又稱視網膜血管炎
*絡損暴盲表現
(1) 多發於青壯年
(2) 雙眼或單眼反復出現玻璃體積血
(3) 視力突然減退(出血多),或有眼前黑影飄動
(4) 早期視網膜周邊部小靜脈呈串珠樣不規則擴張扭曲(小血管出血及新生血管形成),靜脈周圍白鞘伴出血及黃白色滲出
*目系暴盲
- 目系暴盲(急重症)
- 是指因六淫外感、情志內傷或外傷等損及目系,導致患眼倏然盲而不見的眼病。
- 西醫:急性視神經炎、缺血性視神經病變
*目系暴盲表現
(1) 視神經炎者視力急劇下降,伴眼球深部疼痛或眼球轉動痛;
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者視力突然減退常發生在晨起或睡眠後,眼前有陰影遮擋或視野縮小,不伴眼球轉動痛
(2) 單眼患病或雙眼受損程度嚴重的一側可有相對性瞳孔傳入障礙
(3) 視盤炎:視盤充血,邊界模糊,周圍出血、滲出、水腫
急性球後視神經炎 晚期:視盤蒼白
(4) 視野檢查視神經炎多有中心或旁中心暗點,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為與生理盲點相連的象限性視野缺損
(5) 視覺誘發電位P100波潛時延遲,振幅下降
目系暴盲肝郁氣滯證
*肝郁氣滯證:疏肝解郁—逍遙散或柴胡疏肝散
目系暴盲氣滯血瘀證
*氣滯血瘀證:疏肝解郁,理氣活血—血府逐瘀湯
目系暴盲氣血兩虛證
*氣血兩虛證:補益氣血,通脈開竅—人參養榮湯
*目系暴盲治療
*激素衝擊療法:目前公認的視神經炎治療規範
*視衣脫離
- 是視網膜神經上皮層與其色素上皮層之間的分離而引起視功能障礙的眼病。
* 西醫:視網膜脫離。按病因分為— 裂孔源性(最常見)、牽拉性、滲出性
*視衣脫離[#診斷依據]
(1) 發病前常有黑影飄動或閃光感;視物可有變形、彎曲
(2) 突然視力下降或視野缺損
(3) 眼底檢查見玻璃體混濁;脫離的視網膜灰白色隆起及裂孔[馬蹄狀]
*視衣脫離脾虛濕乏證
脾虛濕乏證:健脾益氣,利水化濁—補中益氣湯合四苓散
*視衣脫離脈絡瘀滯證
脈絡瘀滯證:養血活血,祛風止痛—桃紅四物湯
*視衣脫離肝腎陰虛證
肝腎陰虛證:滋補肝腎—駐景丸
*視衣脫離外治:
(1) 激光光凝、冷凝或透熱電凝,使裂孔周圍的視網膜、脈絡膜產生炎症,從而令裂孔封閉
(2) 經上述治療同時,可用鞏膜外硅膠墊壓、鞏膜環扎、玻璃體腔內充填惰性氣體或硅油,或行玻璃體切割
消渴內障
是指由消渴病引起的內障眼病,類似西醫學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消渴內障 [表現]
#自覺症狀 (1) 有糖尿病病史 (2) 早期眼部常無自覺症狀,隨著病變加重可有視力減退、眼前有黑影飛動及視物變形等,嚴重者視力喪失。 眼底表現 單純型: 出現微血管瘤和小出血點 出現黃白色硬性滲出及出血斑 出現白色棉絨狀斑和出血斑 增殖型: 眼底出現新生血管或有玻璃體積血 眼底出現新生血管和纖維增殖 眼底出現新生血管和纖維增殖,并發牽拉性視網膜脫離
消渴內障#病因病機:
氣陰兩虧,目失所養,或因虛致瘀,血絡不暢而成內障
稟賦不足,臟腑柔弱,或勞傷過度,傷耗腎精,脾腎兩虛,目失濡養
病久傷陰或素體陰虧,陰虛血燥,脈絡瘀阻,損傷目絡
飲食不節,脾胃受損,或情志傷肝,肝郁犯脾,致脾虛失運,痰濕內生,上蒙清竅
消渴內障氣陰兩虛證
氣陰兩虛證:益氣養陰,活血利水—六味地黃丸合生脈散
消渴內障脾腎兩虛證
脾腎兩虛證:溫陽益氣,利水消腫—加味腎氣丸
消渴內障陰虛夾瘀證
陰虛夾瘀證:滋陰補腎,化瘀通絡—知柏地黃丸合四物湯
消渴內障痰瘀阻滯證
痰瘀阻滯證:健脾燥濕,化痰祛瘀—溫膽湯
視瞻有色
是指眼外觀無異常,自覺視野中心出現灰或淡黃色固定陰影,視力下降的眼病。
西醫: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20~50歲青壯年男,單眼
視瞻有色表現/診斷
(1) 眼前視野中央部有類圓形灰黃色固定暗影,視物變暗、變形
(2) 視力輕度下降,近視力下降
(3) 眼底黃斑區視網膜呈局限性盤狀漿液性淺脫離
(4) 有熒光素滲漏點
*視瞻昏渺
- 是指中老年人出現眼外觀無異常,但視物昏朦,且日漸加重,終致失明的眼病。
* 西醫: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老年性黃斑變性
視瞻昏渺 表現/診斷
(1) 年齡≧50歲
(2) 視物昏朦或視力逐漸下降
(3) 眼底檢查:
干性(萎縮性、非新生血管性):黃斑部有玻璃膜疣、色素紊亂/脫失/地圖狀色素萎縮區,黃斑區內脈絡膜毛細血管萎縮區
濕性(滲出性、新生血管性):見出血灶或纖維血管膜
(4) 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黃斑部有玻璃膜疣熒光灶,或熒光遮蔽,或色素上皮損害,或脈絡膜新生血管
鑒別 視膽昏渺(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vs視瞻有色(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
視膽昏渺(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 視力:初期輕度下降,後期明顯下降而不能矯正 年齡:50歲以上中老年多見 眼底:黃斑區可見出血、水腫、機化物或玻璃膜疣樣改變 FFA:可見玻璃膜疣或有視網膜下新生血管 OCT:可見玻璃膜疣、萎縮的色素上皮和神經上皮,或在色素上皮與神經上皮間見出血、水腫、滲出等
視瞻有色(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 視力中度下降,能用凸透鏡部分矯正視力 年齡青壯年多見 眼底黃斑區水腫、滲出,中心凹光反射消失 FFA色素上皮及神經上皮脫離熒光表現 OCT可見神經上皮漿液性脫離或合并色素上皮脫離
高風內障*
- 是以夜盲和視野逐漸縮窄為特征的內障眼病。
* 西醫:原發性視網膜色素變性
高風內障#SQ診斷依據
(1) 夜盲
(2) 視野呈雙眼對稱性、進行性縮小,晚期呈管狀視野
(3) 眼底視盥呈蠟黃色萎縮,視網膜血管普遍狹窄,視網膜呈青灰色,有骨細胞樣或不規則狀色素沉著,或視網膜上出現黃色、結晶樣閃光或白色圓形小點
(4) 視網膜電圖及暗適應檢查異常
青盲
是以視盤色淡,視力漸降,甚至盲無所見為特征的內障眼病。
西醫:視神經萎縮
青盲診斷依據
(1) 視力逐漸下降
(2) 視盤色澤變淡或蒼白
(3) 可有視野和視覺誘發電位的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