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与偏见 Flashcards
态度
Allport:行为主义观点。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体对情境的反应。
Krech: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种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
freedman: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该概念明确常用。
态度的心理成分及其关系
态度定义中包括三个成分:
认知成分: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成分的基础。
情感成分: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行为倾向成分:人们对态度对象所准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会影响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不等于外显行为。
关系见文档。
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
外显态度: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态度。
内隐态度:自然而然,不受控制的,而且往往是无意识的评价。
态度的心理功能
效用功能:适应功能,寻求酬赏与他人赞许,形成与他人要求一致并与奖励联系在一起的态度。
知识功能:有助于组织知识。对有助于我们获得知识的对象,哦吗更可能给予积极态度,相当于认知图式。
自我保护功能:精神分析观点,有助于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
价值表达功能:有助于表达自我概念中的核心价值,使个人获得内在满足。
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影响因素
- 态度的特殊性水平:态度指向特殊个体或一般群体。态度的特殊性越高(个体),预测行为越准确。
- 时间因素: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间隔时间越长,不可知时间改变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的可能性越大。
- 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较为关注自身的行为标准,用他们的态度预测行为有较高的效度,而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比较关注外在的行为标准,难以用他们的态度对其行为加以预测。
- 态度强度:强烈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更大。
- 态度的可接近性:指态度被意识到的程度。越容易被意识到的态度,可接近性越大,越有可能预测人的行为。
- 行为的主动性水平:态度指向的行为与被测量的行为在主动性上匹配时,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会升高。
- 心境的影响:积极心境下态度可以很好预测行为,而悲伤心境下,态度对行为影响很小,但基于信念的态度在悲伤心境的情况下可以更好的预测行为。
- 情境的作用:社会压力,知觉到的控制感等也会影响行为。
态度直接测量
自陈法,行为观察法和问卷法。 后者包括三种: 利克特量表:五点或七点量表。 瑟斯顿量表:十一点量表。 语意区分量表:采用双极形容词。也可以把双极形容词拆开,建构人格问卷。
态度的间接测量
投射技术:TAT,通过看过的画编故事的形式测量内在心理状态,如对成就动机的研究。
生理指标测量:例如测谎仪。
反应时测量:内隐联想测验与评估启动范式,以反应时为指标测量人的内隐态度。
态度形成的学习理论
Hovland提出的三种机制: 联结:把特定的态度与某些事物联系在一起。 强化:受到奖励有助于形成对某些事物的态度。 模仿:模仿榜样人物的态度而形成态度。 Kelman提出三个社会化过程:服从,认同与内化。
曝光效应
指对对象持有中性态度的前提下,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得积极的一种现象。
有计划的行为理论
人类有意识的行为取决于人们的态度,自身的主观规范以及人们所知觉到的控制感。
指向行为的态度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是人们对行为结果的信念,二是对这些信念的评价。
主观规范指一个人对来自他人的社会压力的知觉,即该不该做出这样的行为。决定因素有二:一是感受到其他重要的人的期望,二是遵从这些期望的动机。
知觉到的控制感指人们认为完成行为是困难还是容易的知觉。只有当人们对完成行为有控制感时,态度才有可能影响行为。
模式见文档。
海德平衡理论
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于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态向平衡过度。态度改变遵循最少付出原则,为了恢复平衡状态,哪个方向的态度改变最少,就改变哪里。
Newcomb认为因为喜欢某个人产生的不平衡是真正的不平衡,而因不喜欢某人产生的不平衡是非平衡,人们不在意和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的态度是否一致。
模型见笔记。
认知失调理论
菲斯汀格提出。
认知失调只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本来想帮助自己的朋友却帮了倒忙。
当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并且无法对自己的行为找到外部理由时,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客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紧张:
1.改变态度:是最容易的方法。改变态度使其与之前行为一致。
2.增加认知:寻找其他原因。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认知来减少失调。
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认知变得更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
4.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我没有办法才这样。
5.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相冲突。我不在这样做了。
认知失调理论依据
- 不充足理由与认知失调:源自菲斯汀格的绕线实验。任务简单,解开线团或绕线与摆弄小木棍。之后让实验者告诉下一个进来的人这项工作很有意思(撒谎)。被试分为三组,报酬分别为零,一美元和二十美元。高报酬组形成了解释违背态度行为的充足理由(20美元解释撒谎原因),而低报酬组获得的一美元不足以形成违背态度行为的正当理由,而是不充足理由。
- 自由选择与认知失调:选择时认知失调高,态度改变越大,而无选择时人们体验到的失调少,态度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 努力与认知失调:某件事情付出越多,越喜欢它。
- 决策后失调:人们做出任何一个决策后都会产生失调。之后人们会强烈倾向于对自己选择的决定提高评估,而降低对未选择的决定的评估。
反态度倡导
一种诱导人们公开表达一个违背自己意愿的观点或态度的过程。如让吸烟的人公开发表禁烟演讲。
霍兰德说服模型
只有当他人注意到说服信息,理解信息内容,并且接受了这些信息的时候,说服才会发生,而注意,理解以及接受三个阶段任何一个出问题,说服都不能引发态度改变。
模型见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