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與民初政局 Flashcards
孫中山的早年事蹟
原名孫文,號逸仙,1866年生於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14歲開始到檀香山,香港,和廣州接受西式教育。1894年曾上書李鴻章,建議變法自強,不獲接納。清廷在甲午戰爭中落敗,孫中山不再寄望於清廷改革圖強,決心推動革命。
誰是四大寇?
四大寇是孫中山和他在香港華人西醫學院認識的楊鶴齡,陳少白,和尢列,四人在學時常大膽批評時政,時人稱他們為四大寇。
孫中山創立了哪兩個革命機構?
興中會:1894年在檀香山創立,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綱領,以推翻清廷為目標。次年在香港設立興中會總部,策動廣州起義,事洩失敗。孫中山被清廷通緝,流亡海外。1900年八國聯軍之役後策動惠州起義,缺乏支援而失敗。
同盟會:戊戌政變後,中國各地相繼出現缺乏統一組織,力量鬆散的革命團體。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聯合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綱領,成立中國同盟會。後來孫中山在同盟會刊物“民報”中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確立“三民主義”的革命指導思想。
誰是同盟會的主要人物?
孫中山:興中會的創會會長,活動於兩廣一帶
黃興:華興會的創會會長,在1904年長沙創會,活動於湖南一帶
蔡元培:光復會的創會會長,在1904年上海創會,活動於江浙一帶
其他成員:宋教仁,章太炎,廖仲愷
什麼是三民主義?
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民生,分別代表:
民族主義:推翻滿族統治,追求民族自由平等
民權主義:廢除君主專制,建立共和政體,實行行政、司法、立法、考試、監察五權分立,維護人民的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四大權力
民生主義:平均地權,改善人民生活
孫中山領導的武裝起義
同盟會成立後,組織了多次武裝起義,全都失敗,但為革命活動造成聲勢。1911年4月,黃興率領革命黨人在廣州發動起義,進攻兩廣總督衙門,因事前消息洩漏,清廷早有戒備,革命黨人傷亡慘重。事後收殮72具遺體,合葬於黃花崗,史稱黃花岡七十二烈士。起義稱作黃花崗之役,成為辛亥革命的先聲。
辛亥革命發動的起因
保路風潮:清廷計劃於全國大規模修築鐵路,在修築權上與民眾發生衝突。1911年5月,清廷把民辦的川漢鐵路、粵漢鐵路收歸國有,然後把修築權轉賣予列強取得外國銀行借款。激起廣東、湖南、湖北、四川民眾反對,其中四川因獲償最少,示威行動最激烈,民眾成立“保路同志會”抗爭。清廷調派湖北新軍入川鎮壓,湖北守衛空虛,革命黨人趁機發動起義。
武昌起義的經過和結果
武昌起義:1911年10月9日,革命黨人在漢口的炸彈不慎爆炸,起義計畫暴露。10日,湖廣總督瑞澂宣布戒嚴,搜捕革命黨人。當晚湖北新軍率先起義,奪取當地軍火庫,進攻總督衙門,瑞澂逃走。第二天,革命黨控制武昌,推舉黎元洪為都督,成立湖北軍政府,脫離清廷,改國號中華民國,史稱辛亥革命。
武昌起義成功後,各省紛紛響應,兩個月內十四個省份宣佈獨立。清廷只能控制直隸、河南、山東,東北三省和西北地區。1911年12月,各獨立省份的代表在南京開會,籌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布中華民國正式成立,同年2月,宣統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
辛亥革命的意義
推翻清朝末年內政腐敗,外患嚴重的統治,令中國出現振興的希望。
中華民國的誕生結束了中國二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共和體制,為中國揭開新紀元。共和觀念漸為民眾接受,有利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
什麼是香港在革命運動中的角色?
革命思想發源地:孫中山的革命思想源自在香港求學時接觸到的西方知識和學說,並目睹香港社會秩序良好,市容整潔,遠較內地優勝,萌生以革命推翻清廷的思想。孫中山還在香港結識志同道合的人士,曠闊人際網絡。這些人對日後的革命活動貢獻良多。
革命運動策源地:香港不受清廷管轄,鄰近廣州,有利革命黨策劃起義、籌募經費、購置及轉運軍火到廣東、聯繫海外華僑和招募成員。
革命宣傳基地:革命黨利用香港言論相對自由的環境辦報,宣傳革命思想。1900年,陳少白得香港商人資助,創辦“中國日報”,大力宣傳革命。
革命分子的避難所:革命黨人在受英國管治的香港活動相對安全,香港對外交通便利,革命黨人亦可逃至香港匿藏或乘船逃亡海外。後來孫中山因香港政府頒布驅逐令未能登岸,仍能進出香港水域組織革命。
袁世凱如何擴大自己的權力?
晚清時,袁世凱建立新式陸軍北洋軍,武昌起義後被命鎮壓漢口等地的革命軍,卻暗中派員於革命軍談判,借革命黨要脅清廷。他逼使清帝退位,後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在北京接任就職。
就任後,同盟會改組國民黨,宋教仁帶領,並籌組責任內閣,限制總統權力。國會召開前夕,宋教仁在上海被殺,懷疑袁世凱主使。
宋案發生後,孫中山主張討伐袁世凱,袁世凱未得國會同意,向外國借錢擴充軍備,引起國會與都督反對。袁世凱在1913年6月廢除三省都督後,國民黨組織討袁軍反抗,史稱二次革命。袁世凱僅兩個月便擊敗討袁軍。
鎮壓二次革命後,袁世凱解散國會,廢除臨時約法,以中華民國約法取代,容許總統無限次連任,為他的永續權利鋪路。
袁世凱稱帝的經過
1915年,袁世凱派人製造輿論,宣稱君主制比共和制更適合中國國情,授意親信組織籌安會,安排民眾提交請願書,鼓吹君主立憲。各省選出國民代表,一致投票贊成恢復帝制,袁世凱在12月接受帝位,改國號中華帝國,定1916年為洪憲元年。
恢復帝制引起國民反對,孫中山和梁啟超號召各省討伐袁世凱,蔡鍔宣布雲安獨立,率先組織護國軍討袁。護國運動得到多個省份響應,外國使節和親信如段祺瑞,馮國璋亦反對,袁世凱於1916年3月取消帝制,帝制維持83天。袁世凱不久後病逝。
軍閥割據混戰的起因
-
府院之爭與張勳復辟
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總統,段祺瑞出任國務總理,兩人時有衝突,史稱府院之爭。1917年6月,黎元洪召安徽督軍張勳入京,以調停與段氏的衝突。張勳乘機擁立前清宣統帝溥儀復位,歷時近十二天便為段祺瑞所驅逐,史稱張勳復辟。 -
護法之役
黎元洪引咎辭職,段祺瑞獨攬大權,拒絕恢復《臨時約法》和召開國會。1917年9月,孫中山以維護《臨時約法》為號召,在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親仁大元帥,聯合西南軍閥討伐段氏,史稱護法之役。然而,實際控制軍政府的西南軍閥只為私利,無意護法,孫中山憤而辭職,護法之役不了了之。 -
軍閥割據
護法之役後,各地軍閥割據混戰,南北分裂。北洋軍閥分裂為皖、直、奉三系,爭奪北京政府的領導權;南方軍政府的控制權,主要由桂系和滇系爭奪。
軍閥政治的特點
1.派系分明
軍閥有強烈的地方色彩。皖、直、奉三系勢力,依次控制北京政府。南方軍閥主要分成桂、滇兩系,表面附從孫中山,實際上擁兵自重。
2. 獲列強支持
北洋軍閥軍力佔優,在袁世凱稱帝之前,北洋軍閥幾乎控制全國;南方軍閥因護國運動,佔有四川、廣東、湖南等地。列強為鞏固利益,支持不同軍閥。
3. 政局混亂
除南北對峙外,軍閥之間也互相攻伐,如北方兩度發生直奉戰爭。軍閥為應付戰爭開支,加徵重稅、強徵民伕,導致民生困苦。列強為榨取中國不同區域的利益,如礦權、鐵路控制權,暗中扶植特定軍閥,使軍閥混戰的局面持續,民不聊生。
民國初年的五系軍閥:派系名稱,姓名,原籍地區,依附國家
北方
皖系:段祺瑞,安徽,日本
直系:馮國璋,直隸,英、美
奉系:張作霖,奉天,日本
南方
滇系:唐繼堯,雲南,英、美
桂系:陸榮廷,廣西,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