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合作與分裂 Flashcards
國民黨的改組與共產黨的成立
五四運動後,孫中山為打倒軍閥,建設真正的民國,改組國民黨。1919年10月,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重新解釋三民主義,加入打倒軍閥和反對帝國主義等內容。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建立世界上首個共產主義國家。新成立的蘇俄政府聲稱無條件取消在華的所有特權,獲得知識份子的好感。他們在上海、北京、長沙等地創辦刊物和研究小組,宣傳共產主義。1921年7月,各地共產主義小組代表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於上海召開會議,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陳獨秀當選為中央局書記。
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原因
合作需要:孫中山在政治上屢遭挫折,明白要打敗軍閥,必須加強國民黨的實力。共產黨剛成立,黨員人數少,力量薄弱,希望通過與國民黨合作,謀求發展。兩黨均反對軍閥和帝國主義,形成合作基礎。
蘇聯推動:蘇聯為增加共產主義對各地的影響力,派員來華協助籌建中國共產黨,多次派出共產國際的代表接觸孫中山,表示願意支援其革命運動。1922年,蘇俄特使越飛來華,與孫中山商討合作。1923年,雙方發表孫文越飛宣言,蘇聯宣稱支持中國的統一,願意提供幫助,促成國共兩黨合作。
國共第一次合作概況
1924年1月,國民黨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上確立「聯俄、容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國民黨聘請俄人鮑羅廷為政治顧問,改組國民黨,容許共產黨黨員以個人身分加入國民黨。
1924年6月,孫中山在蘇聯的支援下,在廣州黃埔成立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以培養軍事人才建立黨軍,為打倒軍閥做好準備。由國民黨人蔣介石擔任校長,共產黨人周恩來出任政治部代理主任,國共兩黨形成軍事合作關係。
國共第一次合作對政局的影響
壯大:國共第一次合作壯大了兩黨的力量。國民黨在聯俄容共政策下,得到蘇聯財力和軍事援助,又可吸納共產黨員,改善黨內組織,勢力漸趨穩固。共產黨黨員通過擔任軍校等要職宣傳共產主義,在各地發展,擴張自身勢力。共產黨急速發展,引起部分國民黨人不滿,造成國民黨內部分化,為兩黨決裂埋下伏線。
北伐:兩黨合作提供打倒軍閥、統一中國的重要力量,北伐成功展開。1925年3月孫中山籌劃北伐時病逝,其後國民黨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建立國民革命軍,1926年7月正式北伐。戰爭前期,共產黨人配合國民革命軍,在大城市組織農會和工會,發動罷工和破壞,使國民革命軍的進攻個更加順利。北伐因兩黨決裂中斷,最終於1928年完成,基本上實現中國的統一。
國共分裂的原因
國民黨內部分歧: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內反共的聲音越來越大,蔣介石等國民黨員不滿共產黨人利用跨黨身分在國民黨內進行滲透和分化,吸納自身成員,憂慮共產黨藉機顛覆。兩黨的矛盾加劇。
共產黨勢力擴張:共產黨加入國民黨後,積極在各地發動工人及農民運動,在上海、武漢等大城市吸納大量黨員。1925-1927年,共產黨黨員從1000人增加至近60000人,勢力迅速擴張,令國民黨深感威脅。
國共分裂的情況(1927-1931)
清黨:1927年4月,蔣介石在上海宣布清黨,在各地捕殺共產黨員,在南京另設政府,與親共的武漢政府對峙。不久,武漢政府召開分共會議,宣布與共產黨決裂。清黨和分共之後,國共約三年的合作關係宣告結束。
共產黨發展:國共分裂後,共產黨在湖南、江西和廣東等地發動多次武裝起事,均失敗。1928年,毛澤東率領部隊到達湖南-江西交界的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組建紅軍,共產黨自此由城市轉向農村發展。1931年,共產黨在江西瑞金建立蘇維埃政權,由毛澤東出任主席。
五次圍攻和長征
隨著共產黨勢力擴張,國民政府於1930-3年先後5次圍攻共產黨的根據地。前四次的攻勢都被紅軍成功瓦解,第五次圍攻時,國民政府採用碉堡封鎖戰術,步步進逼,共產黨損失慘重,陷入全軍覆沒的危機。
紅軍面對重挫,為求生存,被迫放棄瑞金的根據地,展開長征。1934年10月,紅軍八萬多人從江西出發,途徑湖南、廣西、雲南等地,次年10月到達陝西北部,與當地紅軍會合,建立以延安為中心的根據地,繼續發展勢力。長征期間,共產黨於1935年初在貴州遵義召開會議,糾正過往的軍事失誤,奠定毛澤東在黨內的領導地位。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在長征時的職位
毛澤東:選為政治局常委,協助指揮軍事
周恩來:最高軍事首長
朱德:軍事指揮
國共分裂對政局的影響
中共建立武裝:共產黨面對國民黨的猛烈攻勢,由城市轉向農村發展,以武裝起事為抗爭方法。在農村建立根據地和長征過程中,共產黨大力宣傳共產主義,透過重新分配土地,吸納農民為主的基層民眾,迅速壯大紅軍的力量。中共兵力得以鞏固,因而可以應付國民黨的進攻。
日本乘虛入侵:國共持續武裝對抗,令中國陷入內戰時期,日本多次乘虛入侵。1928年,日本入侵山東濟南,阻礙北伐,屠殺中國軍民。1931-5年間,又乘國民黨追擊紅軍時入侵東北、上海和華北等地區,對中國國防造成嚴重威脅。
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原因
日本擴大侵華行動:1930年代,日本加緊侵略中國,東北、上海和華北等領土先後淪陷。在日本的壓迫下,中華民族的生存面臨極大威脅,國人要求國共兩黨停止對抗、聯手抗敵的呼聲日高,對國民政府構成輿論壓力。
先安內後攘外爭議:面對日本不斷侵略中國,蔣介石主張先安內後攘外,堅持先剷除共產黨,避免與日本衝突,引起部分原軍閥勢力和廣大民眾不滿。共產黨在長征期間也呼籲停止內戰,然而當紅軍轉移到陝西北部後,仍遭國民軍隊圍攻,於是借助輿論壓力,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以擺脫國軍的威脅,有助促成兩黨合作。
國共第二次合作的概況
西安事變:1936年,蔣介石調派張學良的東北軍和楊虎城的西北軍前往陝北,繼續圍攻共產黨,後來更親自前往西安監督作戰。張學良和楊虎城為挽救中國局勢,多次勸說蔣介石停止內戰,但不成功。兩人於是進行兵諫,軟禁蔣介石,迫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史稱西安事變。經國共雙方派代表到西安斡旋,蔣介石改變立場,同意聯共抗日。
合作抗日:西安事變促成國共關係轉變,結束兩黨長達十年的紛爭,再度合作,一致抗日。蔣介石返回南京後,下令停止對紅軍的進攻。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後,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談話,動員全民奮勇抗戰。共產黨發表共赴國難宣言,表示紅軍願意接受國民政府的領導,聯手抗日,獲國民政府接納。兩黨達成合作抗日的安排,開啟全民抗戰的局面。
合作重點:共產黨的西北主力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八路軍),以共產黨人朱德任總指揮;南方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新四軍),由共產黨人葉挺任軍長;國民政府承認共產黨的合法地位。
1920年代香港社會概況
二十世紀初,香港在英國管治下,轉口貿易蓬勃,洋行聘用大量華人從事相關勞力工作,例如碼頭搬運工人、海員等。他們收入低微,與外籍工人同工不同酬,類似情況在內地城市也常見。當時,內地民眾反對帝國主義列強的情緒日漸高漲,香港的華人亦響應並發起多次罷工,以表達不滿和爭取權益。
海員大罷工
1920年代初,香港華人海員的工資只有歐籍海員的五分之一,而且常被工頭挪用。為維護自身權益,華人海員於1921年4月成立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海員工會)。其後,海員工會要求加薪,但遭英國雇主拒絕,於是在1922年1月發動罷工。香港政府宣布公會的行動非法,下令封閉工會,觸發更大規模的示威,其他行業的人紛紛響應,加入罷工行列。其間,大批香港海員返回廣州,得到廣州工人團體的聲援和捐贈物資,援助罷工海員的生活費。罷工導致香港社會市面蕭條,經濟受損。結果,香港政府解封工會,英國資方承諾加薪,歷時56天的罷工結束。
省港大罷工的背景
1925年5月30日,上海民眾遊行,抗議日資紗廠的日本人殺害華工領袖顧正紅。遊行民眾在英國租界遭到軍警射擊,造成數十人死傷,史稱五卅慘案。事件觸發各地華人紛紛罷工、罷市和罷課,抗議日人和英人的暴行。6月23日,廣州沙基示威的民眾遭英法軍警開火,五十多人死亡,史稱沙基慘案。消息傳至香港,民眾更為憤怒,參與罷工的香港人增至二十多萬,其中十三萬人到廣州聲援,是為省港大罷工。
省港大罷工的經過及結果
沙基慘案後,粵港兩地工人成立省港罷工委員會,統籌罷工。在廣州國民政府支持下,委員會為支持罷工的工人提供食宿,讓他們在廣州從事公路和港口建設,又組織工人糾察隊巡查廣東沿海,封鎖香港的口岸。當時,香港約有一百五十多個工會聯合罷工,要求資方改善工人待遇。罷工導致工廠停工,商業停頓,重挫香港的轉口貿易。
省港大罷工歷時十六個月,其間香港的經濟活動和對外交通幾乎停頓。1925年11月,剛上任的港督金文泰派人前往廣州,於國民政府展開多輪談判。後來,國民政府開始準備北伐,為穩定廣東形勢,有意撤銷罷工。1926年10月,國民政府宣布解除對香港的封鎖,並解散罷工委員會,罷工正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