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 Flashcards
社会认知的概念和基本假设
社会认知又称社会知觉,由菲斯克和泰勒提出,是指人们根据环境中的社会信息推论人或者事物的过程。具体指人们选择、理解、识记和运用社会信息作出判断和决策的过程。
基本假设:
❶ 把人看成认识吝啬者:人的认知资源有限,在不必要的时候不会轻易付出。
❷ 人们通常会努力形成对世界的准确印象,并且在大部分情况下都能做到。
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人们首先要对事物进行分类(简化认知资源),而分类的依据则是图式。
图式的含义
图式是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图式的种类
个人图式 自我图式 团体图式 角色图式 剧本
图式的作用
图式是分类的依据,有助于快速而经济地处理大量信息
① 解释新信息,作出有效推论
② 提供某些事实,填补原有知识的空白
③ 使人们对未来可能发生事件的预期结构化,作心理准备
个人图式
(person schemas)
人们对某个特殊个体的认知结构。
e.g, 毛泽东的个人图式里包括高超的军事才能、百折不挠、大胆等。
自我图式
(self-scheams)
人们对自己的认知结构,与自我概念有紧密联系。
e.g, 你可能认为自己聪明、有同情心、乐于助人。
团体图式
(stereotype)
人们对某个特定团体的认知结构,即团体刻板印象。
如人们认为东北人大大咧咧、直爽豪迈。
角色图式
(role schema)
人们对特殊角色(如教授)所具有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如人们认为教授知识渊博、满头银发。
剧本
(script)
人们对事件或事件的系列顺序的图式,尤指一段时间内一系列有标准过程的行为。
e.g, 到餐厅吃饭,先点菜,再吃饭,最后结账。
有哪些社会认知法则?
认知资源有限+情景复杂 ➡️ 认知法则
❶ 便利法则/易得性法则
❷ 象征性法则(根据与典型事物的相似度来归类)
❸ 基础比例信息(根据占比信息来推断所属类型)
❹ 锚定与调整法则
______________(认知法则)在营销中很常见。如在超市中放20元的水,是为了让更多人去买30元的咖啡,因为这样显得咖啡很便宜。
锚定与调整法则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1⃣️认知者因素 ① 价值观念 ② 原有经验 ③ 情感状态 ④ 认知偏见 ⑤ 文化背景
2⃣️认知对象因素
① 显著性(注意转向主题而非背景/主题背景原则)
② 知名度
③ 自我表演(认知对象的主观显露意图)
3⃣️认知情境因素
① 空间距离(e.g, 两个距离较近的人会被认为关系较为深入)
② 背景参考
个人知觉的含义
个人知觉是指根据有限的信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的过程。 个人知觉涉及三个方面: ①对他人的印象形成; ②采取什么线索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 ③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可能出现的偏差。
整体印象如何形成?
(信息整合模式有哪些?)
1⃣️加法模式(各特征的总分) 2⃣️平均模式(各特征的平均分)by Anderson 3⃣️加权平均模式(各特征的加权平均分)by Anderson 🔺证据:负性效应 4⃣️中心品质模式 by 阿希Asch
中心品质模式
人们对他人整体印象的形成主要参考的是中心特征(e.g, 热情/冷淡),边缘特征(e.g, 文雅/粗鲁)所起的作用不大。
个人知觉中的偏差
1⃣️首因效应(不熟悉的人之间易出现) 2⃣️近因效应(熟悉的人之间易出现) 3⃣️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4⃣️慈悲效应/正性偏差 5⃣️负性效应 6⃣️刻板印象/类属性思维 7⃣️信念固着偏见 8⃣️投射效应 9⃣️内隐人格理论 🔟其他影响因素 ① 情感卷入(个人卷入越多越可能出现偏差,e.g, 情人眼里出西施) ② 认知倾向(e.g, 内群体偏好、外群体同质…) ……
Tips:首近因正负光环,刻板信认清投影
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的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通常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起作用。
慈悲效应/正性偏差
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一般出现在对陌生人进行评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