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影响 Flashcards
社会影响的含义
社会影响是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之上改变他人的态度或行为的现象。
社会力量的含义及来源
社会力量是指影响者用以引起他人态度和行为发生变化的各种力量。
社会力量的来源既包括与社会地位相联系的各种权力,也包括源于被爱和受尊重的影响力。费伦齐(French)等人总结了6种社会力量的来源: ① 奖赏权:提供奖赏的能力 ② 强制权:提供惩罚的能力 ③ 参照权:让他人参考的能力 ④ 信息权:了解某些他人所不知的信息而拥有的影响力 ⑤ 法定权:与特定地位相关的能力 ⑥ 专家权:与特别专长相关的能力
社会影响理论
(拉塔内)
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中,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的总量取决于以下三方面因素:
❶ 他人的数量:周围他人数量越多,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越大
❷ 他人的重要性/强度:他人的地位越高,权力越大,权威性越强,社会影响力就越大
❸ 他人的接近性:他人在时间与空间上与个体越接近,对个体的社会影响力越大
睡眠效应
信源可信度对说服效果的影响随时间推移而减弱的现象。
i.e, 对于相同的内容,高可信度信源(传播者)的传播效果随时间推移而降低,而低可信度信源的传播效果随时间推移而提高。
解释:线索分离假说
时间推移使信源与内容逐渐分离(信源可信度的影响仅限于受众的接受动机)
有哪些说服模型?
1⃣️ 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
2⃣️ 说服的中心和外周路径模型
3⃣️ 希尔斯的说服模型
霍夫兰德(Hovland)的说服模型
(态度改变模型/说服对象的传播模型)
说服是引起人们态度改变的有效途径。 这一过程中存在四个基本要素: ❶ 说服者(可信度、吸引力) ❷ 说服信息(观点差异、畏惧、信息提供方式) ❸ 说服对象(对原观点的信念、人格) ❹ 说服情境(预先警告、分心、重复)
说服存在三个阶段: ① 注意信息 ② 理解信息 ③ 接受信息 其中任何一个阶段出现问题,说服都不能引发态度的改变。
说服的中心和外周路径模型
/认知反应理论/精加工可能性模型
(Petty & Cacioppo)
信息接收者在加工说服信息时,既不是一贯的深思熟虑,也不是完全的心不在焉,而是依据自身的动机和能力存在一个精细加工可能性的区间。故而存在两种说服路径:中心路径和外周路径。
❶ 中心路径
◽️当人们有动机和能力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时候,会更多地使用说服的“中心路径”,即更关注论据的逻辑性和强度。
◽️这种加工方式是外显、随意的。
◽️说服难度大,但态度改变比较持久。
❷ 外周路径
◽️当人们注意发生了转移或没有足够动机去思考的时候,使用的是说服的“外周路径”,即更关注那些无关的外在因素,而非论据本身是否令人信服。此时,熟悉易懂的表达比标新立异的表达更有说服力。
◽️这种加工方式是内隐、自动的。
◽️说服难度小,但态度改变不如中心路径那样持久而强烈。
希尔斯(Sears)的说服模型
希尔斯等人发展了霍夫兰德模型。
他们提出了一个包含四个因素的说服模型。
1⃣️ 外部刺激
① 传达者(专长性/可靠性/喜爱性)
② 沟通(态度差异/恐惧唤起)
③ 情境(强化作用/预先警告/分心)
2⃣️ 说服对象/目标靶
⑴ 投入度/承诺
⑵ 对说服的免疫力
⑶ 人格特征
3⃣️ 说服过程/中介过程 ⑴ 信息学习 ⑵ 情感迁移 ⑶ 一致性机制 ⑷ 反驳
4⃣️ 结果
① 态度改变
② 对抗说服(信息贬损/信息曲解/掩盖拒绝)
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总结)
1⃣️ 说服者
① 专家资格
② 可靠性(说服者自己不能从中受益)
③ 受欢迎程度
2⃣️ 说服信息 ① 态度差异 (态度改变可能与态度差异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可信度可以提高态度差异限度) ② 恐惧唤起 (倒U形,超过界限会启动否认防御机制) ③ 信息呈现方式 ▫️面对面的交流通常最有效 ▪️信息简单:视觉>听觉>书面语 ▪️信息复杂:不生动媒介>生动媒介 🔹对方不了解:单一正面信息 🔹对方很了解:正反两面信息 ④ 信息呈现顺序(涉及双方论战时) ▫️信息紧接相继出现:最先出现的信息有利——首因效应 ▫️信息在时间上分离:最后出现的信息有利——近因效应
3⃣️ 说服对象 ① 人格特质(可说服性/智力/自尊…) ② 心情(好心情) ③ 卷入程度(卷入越深越难改变) ④ 认知需求(个体参与认知活动的意愿,高认知需求者喜欢复杂分析) ⑤ 自我检控(高:对外界线索敏感/低:关注内在要求) ⑥ 年龄差异(年轻人易改变态度) ⑦ 自我寻找说服原因比说服者提供原因更有效
4⃣️ 情境因素
① 预先警告(仅限于讨厌信息,会使态度难以改变)
② 分散注意(减少抗拒)
③ 重复(中等频率有效)
关于说服的效应
❶睡眠效应 ❷好心情效应 ❸接种效应 ❹过度辩护效应(德西效应) ❺登门槛效应/登门技巧 ❻留面子效应/门前技巧 ❼折扣技巧 ❽滚雪球效应/低球技巧
接种效应
一个人已有的态度如果是经历过与相反观点的交锋而保持下来的话,日后将更难以改变。
过度辩护效应
/过度理由效应/德西效应
附加的外部理由取代了内在理由成为行动的支持力量,从而使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
登门槛效应/登门技巧
步骤:
① 向他人提出一个能够被满足的小要求;
② 他人满足小要求后,再向其提出一个大要求,此时对方答应的可能性增加。
解释:
一旦人们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而当他卷入了这项活动的一小部分后,便会产生相应的自我知觉、自我概念或态度。(行为影响态度,自我觉知理论)这时如果他拒绝后来的大要求,就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于是恢复协调的内部压力会使他继续同意,并使态度发生持久改变。(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
留面子效应/门前技巧
步骤:
① 向他人提出一个会被拒绝的大要求;
② 在对方拒绝后,紧跟着提出一个小要求,此时小要求被满足的可能性会增加。
注意:
❶ 最初的要求必须很大,拒绝时不会产生对自己的消极推论。
❷ 两个要求的间隔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义务感就会消失。
❸ 两个要求由同一个人提出。
解释:
根据互惠规范,在人际交往中,个体会自然地倾向于选择给双方带来最大满足的行为。在拒绝一个大要求后,对自身内疚感的补偿与对对方小要求的满足可以实现互惠。
折扣技巧
先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回应之前赶紧打些折扣或给对方其他的好处。
VS. 留面子效应:在折扣技巧中不给对方拒绝大要求的机会
滚雪球/低球技巧
在最初的要求被他人接受之后,又告诉他人由于自己的要求被低估而提出新的较高的要求。
VS. 登门槛效应:
登门槛效应的两个要求之间有时间间隔,且两个要求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滚雪球要求第二个要求紧接着第一个,并且是围绕同一件事提出的。
从众的含义
从众是指个体在真实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使自身的观点或行为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倾向。一般认为,从众是自愿且被动的。
从众的类型
真从众:表里一致的从众
权宜从众(最普遍):迫于压力暂时在行为上从众
ps. 不从众也分为假不从众和真不从众
经典从众实验有:
谢里夫:社会规范实验/规范形成实验
阿希:知觉(线段)判断实验
谢里夫Sherif的社会规范实验(规范形成实验)
谢里夫用游动错觉(错觉中的自主运动现象)研究个体的反应如何受其他人反应的影响。
实验方法:
被试坐在暗室里,前面呈现一个固定的光点,被试被要求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随后让被试与其他人在一起重复刚才的任务。
实验结果:
单独估计时,被试的判断差异极大。
3人一组估计时,开始时差别较大,但随时间推移彼此的判断趋于一致。
(🔺Sherif认为,趋于一致的判断说明已经建立了团体规范,这种规范对团体中每个人的行为与信念起着制约作用)
实验结论:
一个人对外界的认识或见解会受到别人的、众人的认识和见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