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关系 Flashcards

1
Q

人际关系的含义

A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具有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其中情感性是主要成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奥尔特曼Altman & 泰勒Taylor)

A

1⃣️定向阶段
🔸选择交往对象

2⃣️情感探索阶段
🔸探索着建立信任和真实的情感联系

3⃣️情感交流阶段
🔺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
🔸安全感和信任感已经确立,沟通内容开始广泛涉及自我,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4⃣️稳定交往阶段
🔸相容性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更为广泛和深刻,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的个人领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人际关系的原则

A
1⃣️真诚原则
2⃣️相互性原则/交互性原则(喜欢与厌恶、疏远与接近是相互的)
3⃣️交换性原则/功利原则/互惠原则(得失平衡)
4⃣️平等原则(公平原则)
5⃣️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接纳认同自己的人,疏远否定自己的人)
6⃣️情境控制原则(交往双方要都能控制情境,以避免无视他人心理感受致使交往发生障碍的情况,要求:①尊重个体自由;②适当人际距离)

Tips:诚相交,自平静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舒茨)

A

存在三种基本人际需要,并且每种需要都表现出主动和被动两种取向。

❶ 包容需要/亲和需要
(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倾向)
▫️主动取向:积极主动与人交往
▪️被动取向:孤立退缩、渴望被接纳

❷ 控制需要/支配需要
(希望影响他人、控制他人的倾向)
▫️主动取向:运用权力控制、影响他人
▪️被动取向:期待被他人控制、追随他人

❸ 情感需要
(与特定个体建立亲密关系的倾向)
▫️主动取向:对他人友善、喜爱、亲密
▪️被动取向:冷漠、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个体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童年期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人际关系的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

A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遵循互惠原则(物质&精神)。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会随时记下在这段关系中获得的酬赏与付出的成本,并用前者减去后者来评价这段人际关系总体结果是有利还是不利。人们总是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

社会交换理论衍生出了公平理论这一分支。
尽管人们都希望自已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回报,但在对彼此的得失进行衡量时,往往是在两者交换公平时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换言之,人们既不希望被人利用,也不喜欢占别人的便宜。

公平理论有三个假设:
❶ 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希望获得最大利益;
❷ 团体会发展出一套公平分配利益的规则,使团体酬赏达到最大;
❸ 当交往任一方感到不公平的存在时,会感到不舒服并力求公平的恢复。

公平理论还提出了三个判断人际关系是否公平的原则:
① 均等原则(每个人在得到利益方面机会均等)
② 各取所需原则(根据每个人的特殊需求决定给他什么好处)
③ 平等原则(每个人的收益与贡献成正比)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社会交换理论与公平理论为何不相矛盾?

A

在社会交换过程中,站在双方各自的角度上,他们都希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如果从经济生活的视角来看,这似乎会使得交换公平难以实现。但是人际交换的客体既包括物质客体,也包括精神客体,各个事物对人的酬赏作用是因人而异的。譬如有人更重视金钱,有人更重视时间,有人更重视情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双方都付出自己较不重视的东西,并从对方处获得自己较为重视的东西,如此就可以实现交换公平。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最小兴趣原则

A

决定交往过程中双方力量的一个因素是,双方对这段关系的依赖性。在一段交往关系中,如果双方互相吸引、互相需要,那么力量就是平衡的。然而,如果一方比另一方更需要建立和维持这段关系,双方的力量就会产生不平衡。对建立关系兴趣更小的一方会占有更大的力量,这种现象被称作最小兴趣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对交往关系兴趣更大、依赖性更大的一方,往往要服从另一方的愿望以保持关系的继续。但是,对于这种力量不平衡的关系,往往双方都是不满意的。它的结局只能是慢慢达到力量的平衡或者中断。

最小兴趣原则是公平理论的研究重点之一。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人际关系有破裂之虞时,人们往往会采取哪四种不同的对待方式?/对待人际关系中不满的策略?

A
两维度(主动-被动/建设性-破坏性)
四反应:
❶ 忠诚等待:建设性、被动
❷ 沟通:建设性、主动
❸ 忽视:破坏性、被动
❹ 退出:破坏性、主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通常来说,一种关系从融洽走向终结,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阶段。

A

分歧、收敛、冷漠、逃避、终止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自我暴露

A

自我暴露也叫自我表露、自我展露、自我开放,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自我暴露对人际关系深度的作用

A

1⃣️增进人际关系
❶社会渗透理论
❷自我层次理论

2⃣️疏远人际关系
▫️当亲密关系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控制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从这种关系中退出;也可以通过减少讨论的话题,增加自我暴露的深度(展露责备与伤害他人的负性情感)等来达到退出的目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社会渗透理论

(奥尔特曼Altman & 泰勒Taylor)

A

亲密关系的形成是一个人“渗透”过另一个人的表面,对这个人的内在加深了解的过程。人们之间亲密关系的发展与人际交往的沟通水平有关,随着话题由浅入深,人们的关系也由一般向亲密转化。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的探测器。渗透式的自我暴露使人们避免了由于揭露太快或太慢引起的消极反应。

社会渗透理论还指出,初识时,人们在自我暴露过程中遵循相互性规范,即自己的暴露水平与他人的暴露水平相对应。随着关系的发展,人们会暴露更多的信息,但每个人在心理上都有不愿意暴露的领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自我层次理论

A

第一层:表层水平(兴趣、爱好)
第二层: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
第三层:自我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状况
第四层:自我最深层次(隐私)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人际吸引

A

人际吸引指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接纳和喜欢的状态。人际吸引是人际关系从一般性关系发展到亲密关系的前提和重要基础。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____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

A

爱情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人际吸引的原因

(or 人们希望建立人际关系的原因)

A

1⃣️人们天生就具有亲和动机(阿特金森)
🔸亲和动机包括亲和需求和亲密需求。亲和需求指个体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亲密需求指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
(相当于舒茨提出的亲和需要和情感需要)

2⃣️克服寂寞

17
Q

人际吸引的原则

A
1⃣️基本原则
❶强化原则(喜欢奖励我们的人)
❷社会交换(喜欢与之交往利大于弊的人)
❸联结原则(喜欢那些与好的经历有关的人;不喜欢那些与不好的经历有关的人)
❹相似性原则(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

2⃣️阿伦森人际吸引增减原则:
① 人们最喜欢对自己的喜欢水平不断增加的人
② 人们最厌恶对自己的喜欢程度不断减少的人

tips:阿伦森结交四强,以吸引他人

18
Q

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A
1⃣️个人特质
❶ 温暖(形象形成过程中参考的中心品质)
❷ 能力(犯错误效应)
❸ 外表吸引力
2⃣️相似性(一般)
3⃣️互补性(有时候、某方面)
4⃣️熟悉性(曝光效应/纯粹接触效应)
5⃣️接近性(增加熟悉性;也与相似性有关)

Tips:熟人相互接近

19
Q

亲密关系

A

亲密关系是指两个个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程度很高的关系。

20
Q

人类最初的亲密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A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依恋

21
Q

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A

依恋类型(安斯沃斯)
① 安全型依恋(温暖的父母)
② 回避型依恋(冷漠的父母)
③ 焦虑/矛盾型依恋(捉摸不定的父母,有时温暖有时冷漠,不一致的爱使得孩子在自己的情感没有得到回报时显得暴躁和焦虑)

不同的依恋方式可能决定着孩子的生活风格和以后的人际取向。
❶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容易接近,期望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且亲密关系持续的时间长。
❷ 回避型的个体不信任他人,在人际关系中保持距离,对关系的责任感最低。他们最不可能开始一段亲密关系,并可能报告从未坠入情网。
❸ 矛盾型依恋的个体最容易开始一段亲密关系,但是亲密关系持续的时间最短。如果他们的付出得不到相同程度的回应就会感到十分沮丧和愤怒,因此很容易对亲密关系感到不满。

22
Q

爱情三元理论

(罗伯特•斯腾伯格)

A
爱情由激情、亲密和承诺3种成分构成。
⑴ 激情:情绪上的着迷
⑵ 亲密:心理上喜欢的感觉
⑶ 承诺:心里或口头的预期
这3种成分的组合构成了7种爱情形式。
❶ 喜欢(亲密,e.g, 友谊)
❷ 迷恋(激情,e.g, 初恋)
❸ 空洞的爱(承诺,e.g, 媒妁之约的夫妻)
❹ 浪漫的爱(亲密+激情,e.g, 情侣)
❺ 伴侣的爱(亲密+承诺,e.g, 多年的夫妻)
❻ 愚蠢的爱(激情+承诺)
❼ 完美的爱(亲密+激情+承诺)
23
Q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A

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的现象。

联合理解: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改变态度:有这么强的阻力,我还是和他在一起,果然是因为我太喜欢他了)

24
Q

____认为,喜欢与爱是两种不同的情感

A

鲁宾

鲁宾喜欢量表与鲁宾爱情量表的相关并不高
(女0.3;男0.6)

25
Q

列举几个影响亲密关系维持的因素

A
1⃣️平等(公平理论)
2⃣️归因(对对方的良好行为作内归因,对不好行为作外归因,有利于亲密关系的维持;反之则不利于亲密关系的维持)
3⃣️沟通
4⃣️嫉妒(既是浪漫爱情健康的标志,也可能损害关系)
……
26
Q

人际沟通结构的七要素

(巴克尔)

A
1⃣️ 信息发出者
2⃣️ 信息
3⃣️ 信息通道
4⃣️ 信息接收者
5⃣️ 反馈
6⃣️ 障碍(对上述任何因素)
7⃣️ 背景(可以影响任何因素)
27
Q

四种人际距离

(霍尔)

A
1⃣️公共距离(3.6~7.5m)
▫️与陌生人的距离
2⃣️社交距离(1.2~3.6m)
▫️认识但不熟悉,进退自然的距离
3⃣️个人距离(0.45~1.2m)
▫️同事、同学、朋友、邻居等
4⃣️亲密距离(0~0.45m)
▫️家人、爱人、最好的朋友,可以有身体接触,话语富有情感,并且排斥第三者的加入
28
Q

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

A
1⃣️社会测量法(选择的相互性)
2⃣️参照测量法(相互评价并选择三四个评价)
3⃣️人际关系测量法(人际关系类型测验/他-我融合度量表)
4⃣️贝尔斯测量法(对团体内人际互动进行测量和观察)
5⃣️社会距离测量法